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人不排外下句是什麼
擴展閱讀
上海建築叫東什麼 2025-09-02 12:45:04

北京人不排外下句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30 00:47:22

A. 北京人很排外嗎

作為皇城根底下長大的人,正常的優越感肯定是有的,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真心融入那個圈子,大家其實都很好的

B. 北京那一帶的人是不是很排外

北京人一般情況下不排外。

但是遇到這種想鳩占鵲巢搶奪我們的家鄉的,那就不得不排外了。

外地人來,沒問題,都是吃飯的人,該賺錢賺錢該落戶落戶,沒人會排你。但是外地人來的同時還想把本地人趕出自己的家,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在中國,跨越地域、階層之間的相互歧視由來已久,短期內也看不到緩解的可能。地域歧視的來源,要麼是因為盲目自大,要麼是因為愚昧無知,大家都是智力正常、長相相似的人,不會因為戶籍所在地不同和城鄉二元結構分裂就差別出個三六九等。特別是像北京這樣外來人口大量湧入的移民城市,各種地域文化、生活習慣雜糅碰撞,誤解是難以避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在相互之間的不斷交往、交流中走向和解、融合,新城市的文化也將慢慢形成。在北京生活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其實所謂的「排外現象」,其實針對的所謂「被排斥者」多是個人素質相對低下,甚至涉及違法違規行為。總體來看,排外的是少數,被排的也是少數,而排外只是一個說法。換言之,可能這些被排斥的人放在哪裡都是不受歡迎的。

C.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每個地方的人的性格有什麼特點。

前兩樓的說得很全面廣泛,但是欠深入,本人作為湖南人,想淺述己見,望契樓主心意,同時相互探討一下。
湖南人秉賦個性的主調。著名湖南籍作家丁玲的個性氣質就是「蠻」、「倔」、「辣」。宋祖英的《辣妹子》、何紀光的《辣椒歌》,唱出了湖南人的這一性格特點。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說「我們湖南人霸得蠻,吃得苦,耐得煩」。這是對湖南人群體性格特徵的絕妙概括。
湖南人真誠、率直,開朗,容易給人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他們的愛與憎,喜與怒,哀與樂,是十分鮮明的。湖南人稍欠幽默感,似乎是哪怕只輕輕一笑,也會減弱他們對生命沉重的體驗和認知。他們不怕死,重義氣和氣節。普希金年紀輕輕為爭一口氣死於決斗,很多文明人不理解,湖南人懂。換了湖南人,也會這么做。沈從文說湖南人是鄉下人,沒錯。
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國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湖南人剛烈、直率、熱情似火又愛很分明,這與中國人的傳統性格是有很大區別的。關於湖南人的性格,漢代司馬遷就在《史記》中稱其十分驃悍,《隋書》中又謂「勁悍決裂」。
不信斜,不怕壓,有時候可以解釋成一種冒險的精神。湖南人有極強的冒險精神,吃得苦,耐得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死。像毛澤東就是這種性格的典型代表。毛澤東的時代中國雖窮,然而超級大國美、蘇皆望他而生畏。毛澤東對待不可一世的比自己強大很多的美軍,照樣「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南中國海周圍的國家,也無一敢與他有領土糾紛。這是搞政治、搞革命不可缺的東西。這種不信邪的騾子脾氣也是成就大人物的重要條件之一。有史為證,曾國藩,一介書生,根本就不懂得帶兵打仗,居然敢訓練湘軍,還親自帶領湘軍上沙場,如果沒有這騾子脾氣,恐怕是不行的。
湖南人崇尚高明,但是不在意是否精明。湖南人做事特別講究的是高明,就是一定要在謀略上勝人一籌,而不在乎那些做事的細節問題是不是精到。
只要是湖南人,大多都有一種要做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湖南人有句話:這輩子不做點事情,即使活得再好,活10年和50年沒有任何區別。湖南人不是很崇尚做生意,掙大錢,他們認為即使掙了很多的錢也不能說明自己是在干大事。所以他們常常會選擇從政、從軍或者傳播、文化等職業。
湖南人非常懂得人的作用,這也是湘湖文化的一個特點。在交朋友的時候,湖南人是不會特別在乎那幾個銅板的。有什麼事喜歡在桌面上攤開了講。 湖南人做事很講究謀略,他們不會表現出一種做事很小心謹慎的形象,而是運籌帷幄,張弛有度。

D. 北京人怎麼樣據說排外,真的么

就是這樣的,我就是北京人。原因其實很多,主要有我們有一種優越感,不用努力的工作也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不用特別努力的學習,就可以考上一所滿意的大學,關系網布滿北京城。這就導致了我們北京人在一些地方不如外地人,比如,公司的老總很少有北京人,就是因為北京人不能吃苦,家家都有幾十萬,我們都不肯能忘記這件事,所以就導致沒有特強意志力的人是很難成功的。很少去求人
還有,我的一個外地的同學和我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說:「北京人比我們值錢。」我們是家中的皇帝,從來沒有機會去吃苦,也不會讓我們去吃苦。絕對不能受氣。再有,我們從來不會怕一個人,任何人。這就導致了北京人不是很會說客套話,也就是說混不吝。~~~~~~~~太多太多了。

E. 「北京人並不是有地域歧視,只是有些外地人實在是不幹人事,把外地人的形象毀了」

這句話說的沒錯,應該說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排外,他們還是很熱情好客的。同樣,別的地方也都有些歧視外地人的人存在。

F. 北京到底排外嗎 請老北京人回答一下

嗯,不好說,我周圍的北京人很少談到外地人,刻板印象是有的,比如認為東北人都是趙本山那樣的大碴子嘴,新疆人是站街烤串的,上海人很摳門小氣,浙江人很有錢等等吧,這些印象還是有的,但要說排斥外地人,我周圍有一兩個,大部分都不排。

可是在互聯網上,講自己是北京人然後罵外地人的很多,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是部分外地人眼紅北京當首都,所以裝成北京人要抹黑北京形象吧,也可能是外國僱傭的漢奸網路特務,故意在網上引發事端挑起地域紛爭地域歧視,從而達到分化我國國民凝聚力的作用吧。

總之現實生活中,北京人很少排外。因為北京戶口1300萬,95%都是外地來的移民拿到戶口的,祖籍都是外地的,北京的郊區就是1958年河北省劃歸北京的,理論上講北京郊區人也不算北京人。

清朝末期北京的人口才只有十幾萬,因為八國聯軍的關系。然後全國的人口往北京填,日本侵華,全國的民眾往北京逃難,1949年主席又帶了200多萬全國的軍公教和家屬到了北京。

所謂的老北京人,不是指在京資歷老,也不是年紀大,老北京指的是京師那塊地,也就是現在四環以內加上香山頤和園圓明園這些地方。後來北京把河北的郊區都並了,這才有現在的版圖。

到1960年,北京人口才720萬,執行計劃生育這么多年,戶籍人口達到1300萬(這還不算很多早年的北京人移民國外出去了),誰敢排外?哪個祖籍不是外地?哪個不是和外地人婚配生的孩子?誰敢自稱自己家親戚沒有一個外地人?

以後有人敢裝北京人或者真的是某些無知不知道自己家族史的北京人敢罵外地人或者罵你的,你就拿我講的這些歷史問問他,你問問他「八國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一年多,你祖上是怎麼躲過來的?你家能在外地逃難一年多,你家族得是多有金銀財寶?你又是如何保證你家族婚配了100年沒有一點外地人的基因滲入?」你告訴他,這些話是一個1949年移民北京的家族與1902年移民北京的家族結親的後代北京城區人講的話。你告訴他「誰惹了你你罵誰去,少戴上外地人北京人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