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寺廟
通教寺
通教寺位於北京市東直門內針線胡同的尼僧寺廟,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為明代一太監創建,清代明改建為尼寺,更名為「通教禪林」。1942年,開慧勝雨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將山門改為坐西朝東,又遷移寺廟周圍的居民,廟區擴大到4畝多地,還將廟更名為「通教寺」。
乘車線路:地鐵東直門站下車,或413、815路公交車
B. 北京都有哪些寺廟
北京有不少古寺隱於市井或藏於名山,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寺廟。
白塔寺
其實本名為妙應寺,有著名的錐形白色佛塔,也是重要的廟會舉辦地。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9:00-17:00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
法源寺
可燒香禮佛,有江南水鄉般的後園,是中國佛學院所在地。
·門票:5元
·地址:法源寺前街7號
·貼士:法源寺在牛街附近,可以順道去嘗嘗回民小吃。
智化寺
黑色的琉璃瓦蓋頂,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結構建築群,有獨特的傳承了500年的音樂,屬中國五大古典樂鍾之一。
·門票:20元,中小學生免費
·地址:東城區祿米倉胡同5號
東岳廟
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廟宇。
·門票:10元
·地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大鍾寺
因寺內珍藏一口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鍾,所以稱為大鍾寺。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8:30-16:30
白雲觀
金庸小說經常提到的全真派道觀,也是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的道觀建築。春節廟會人山人海。
·門票:10元
·地址:廣安門外濱河路
法海寺
一座很小的寺廟,但有美輪美奐的明代壁畫。
·門票:20元,學生票10元
·地址:石景山模式口28號
·貼士:大殿內很暗,游覽時務必帶手電筒。
潭柘寺
北京地區歷史最久遠的寺廟,民間一直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說。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偉。位於北京門頭溝區的寶珠峰山坳,距北京城40多公里。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35元
·自駕:從市區出發,可在五孔橋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國道可直達潭柘寺。從野三坡景區出來上108國道,經馬各庄、霞雲嶺、佛子庄直達潭柘寺。
戒台寺
始建於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寺內因擁有全國最大的佛寺戒壇而久負盛名。還有佛塔、經幢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該寺也以種植丁香、牡丹聞名,春季花開時遊人如織。距北京市區大約35公里。
·開放時間:8:00-18:00(夏) 8:00-17:30(冬)
·門票:35元
·住宿:可在公園內留宿,打完5折後170元。
C. 北京的佛院寺廟多麼在哪裡呀
散布在京城的佛寺、道觀、清真寺,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著,為信徒們滌清心靈,為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祈福……這些寺廟年代久遠,風景怡人,不僅是香客信徒的好去處,也是旅遊行程必選方案。
妙應寺
妙應寺位於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始建於元代,初名大聖壽萬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時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塗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現寺內的建築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倖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餘年。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塔下台階可直登塔基,頂端華蓋四周懸掛著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白塔的形制,淵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參加了設計和修建。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3、823、812、814路車到白塔寺站下車。咨詢電話:66160211。
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後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它是北京市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古寺藏經館中陳列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而明代木雕佛涅盤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號稱香雪海、曾與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並稱京畿三大花事,乃京城絕景。台灣作家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現實的法源寺不可錯過!行車路線:乘61路車到牛街南口站下車,沿南橫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東。聯系電話:63533966。
廣濟寺
廣濟寺位於西城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相傳創於金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的名剎之一。明天順年間,山西普慧和尚重修古寺,賜名"弘慈廣濟寺"。古寺建築至今保存完好,寺內花木秀麗,院落幽靜。其中雄偉的天王殿,除四大天王"金剛怒目"外,便是明代銅鑄的頭戴天冠的彌勒像和手捧金杵的明鑄銅韋馱像最為珍貴。寺中古樹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鐵樹歌》,甚為珍貴。廣濟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全國佛教事務活動的中心。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5、823、812、814路車到西四站下車。聯系電話: 66160907。
雍和宮
位於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和雍和宮大街交匯處,它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雍和宮。雍和宮建於清康熙33年,曾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為藏傳佛教寺廟,成為清政府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寺院殿宇宏偉,樓閣巍峨,既有宮殿金碧輝煌的建築,又有古剎庄嚴肅穆的氣氛。雍和宮內紫檀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金絲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龕,被譽為雍和宮內的木雕"三絕"。行車路線:公交13、62、44、406路可達,也可乘地鐵直達。聯系電話:64049027
孔廟
北京孔廟坐落在北京僅存的唯一一條仍保持著清代北京古老街巷風貌的國子監街上,距另一聞名全國的藏傳佛教寺廟--北京雍和宮,僅百米之遙。北京孔廟佔地22000平方米,自1302年元朝建廟以來,這里就是元、明、清三代皇帝親臨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它的等級在全國的孔廟中是最高的。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國遊客的尊崇,北京孔廟也成為有別於其他各地孔廟,風格獨異的京城旅遊的熱點。行車路線:乘13、406、807路車國子監下車或乘地鐵、116、特2路雍和宮下車。聯系電話:84011977。
白雲觀
位於西城區白雲路的白雲觀是北京第一大道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白雲觀原為埋葬邱處機遺蛻而創建的,位於金代"太極宮"東側。邱處機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之一,創建龍門派,他的遺骨至今仍埋葬在觀內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內。白雲觀規模宏大,觀前影壁所嵌"萬古長青",為元趙孟頫書。欞星門為七層四柱牌柱,舊為觀中道士觀星望氣的地方。觀內三清閣東側為藏經樓,自明代以來貯奉《正統道藏》,當時所建的《賜經碑》,今保存完整。現在中國道教協會便設在白雲觀內。行車路線:乘19、320支414路車到白雲觀站下車,或乘114、308、937路到白雲路下車向南。聯系電話:63463531。
覺生寺(大鍾寺)
大鍾寺位於北三環北側,又稱中國古鍾博物館,因寺內大鍾殿懸有一口大銅鍾而得名。大鍾寺古鍾博物館目前收藏鍾鈴類文物439件套,其中永樂大鍾鑄於明代,距今已500多年。鍾身內外整齊地鑄有佛教經典17種,總計227000多字,字體工整、堅韌、相傳為明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永樂大鍾造型精美、鍾聲純厚綿長、穿透性強。清晨可遠傳10餘里。永樂大鍾以悠久的歷史、高超的書法藝術、精美的鑄造工藝而馳名中外,有中外鍾王之譽。除這口大鍾以外,大鍾寺內還陳列元、明、清三代鑄造形式、花紋造型不一的銅鍾近百餘口。行車路線:302、367、718路大鍾寺下。聯系電話:62550819。
戒台寺
戒台寺位於京郊門頭溝的馬鞍山麓,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戒台是僧人受戒的壇台,也叫戒壇。戒台寺戒台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戒台,有"天下第一台"之說,並可以傳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而成為我國佛教的最高學府。戒台寺素以""戒壇、奇松、石洞"聞名天下。戒台怫龕中113尊泥制彩繪的戒神,出自第四代"泥人張"張銘先生及弟子之手,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是北京地區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群。行車路線:游7路、931路直達;或乘336、326路至河灘,再轉長途車可達。駕車可從五孔橋洞阜石路到門頭溝區石門營,有路標。聯系電話:69802645。
紅螺寺
紅螺寺位於京郊明珠懷柔縣境內,為歷代佛教聖地,也是京華氣功的發源地。紅螺寺始建於東晉,為十方常住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千年以來一直是佛教聖地。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因有紅螺仙女的美妙傳說,當地人稱之為"紅螺寺"。紅螺寺歷屆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風。寺內環境幽雅,古木參天,經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銀杏號稱三絕景。行車路線:宣武門乘游6、游16路直達,或東直門乘916、936路至懷柔再轉車。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沿迎賓館北路行5公里即到。聯系電話:60681639 。
敕賜和平寺(花塔寺)
敕勒和平寺位於位於八達嶺長城南麓、昌平衛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龍鳳山腳下花塔村內,又名花塔寺,始建於唐代。寺院處在龍鳳山的龍尾山坳之下,山峰險峻,景色秀麗。寺院建築規模宏大,殿堂錯落有致,遮掩於參天古樹之中。敕勒和平寺是歷代北京佛事活動中心。敕勒和平寺恢復了每年陰歷初五和九月初九唱大戲四天的文化傳統,使花塔和平寺廟會又成了聞名京、津的傳統廟會。行車路線:德勝門乘345路到昌平終點換乘357路到南口鎮下車乘小公共汽車直達;或從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車到南口站下車,再轉乘小公共汽車直達。
聯系電話:69778491,69778497。
雲居寺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它的石經山藏經洞及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雲居寺始建於隋末唐初,是我國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九個藏經洞珍藏著浩瀚的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除了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外,寺中還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為千年古剎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氣。雲居寺是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它特有的幽靜環境、奇特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行車路線:從天橋做917至雲居寺、十渡,5月--10月在前門乘游10路(北京南站--雲居寺),都可直達雲居寺。聯系電話:61381612。
東岳廟
東岳廟位於朝陽門外大街路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末毀於戰火。後經多次擴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餘通,幾經戰火,現僅存二三十通。全廟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岳廟神像甲天下"之說。東岳廟不僅是顯赫一方的道觀,它的建築藝術及規模在全國寺廟中也是位居前位。行車路線:乘110、112、109路車到神路街站下車,或乘地鐵到朝陽門站下車向東。聯系電話:65510151。
D. 請問天王廟在的什麼地方
天王廟也稱三侯祠、三王廟,位於城東南觀景山麓,遊人從東門井沿百級石階可登山進廟。
E. 請問北京有大的寺廟
雍和宮:位於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和雍和宮大街交匯處,它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
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
北京植物園卧佛寺:又叫「十方普覺寺」。由於寺內有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銅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
白雲觀:被稱為「全真第一叢林」,邱處機的遺骨至今仍埋葬在觀內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內。
紅螺寺:為歷代佛教聖地,也是京華氣功的發源地。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
雲居寺:是我國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九個藏經洞珍藏著浩瀚的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
廣濟寺:又稱「弘慈廣濟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內西市路口,是佛教著名古剎之一,中國佛教協會設於此。
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它不僅是北京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場所。
戒台寺:又名「萬壽禪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馬鞍山麓,因為寺內一座全國馳名大戒台,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所以一般人均稱此寺為「戒台寺」或「戒壇寺」。
妙應寺:位於北京市阜成門內大街路北,寺內有一座高大、雄偉的藏式喇嘛塔,因塔身通體皆白,所以人們都習慣地稱它為「白塔」,而將搭下的寺廟稱為「妙應寺」或「白塔寺」。
翠微山法海寺: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囗東北約兩公里的翠微山麓 。全殿九幅壁畫共繪人物77個,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態各異,神情不一。
石經山雲居寺 :雲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經而聞名於世,是京郊具有金石、書法、美術、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義的古跡,在北京以至全國諸多古寺名剎和佛教界佔有重要地位。
東城智化寺:智化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東口路北。明初司禮監太監王振於正統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藍七堂」規制而建,初為家廟,後賜名「報恩智化寺」。內主要建築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獸鋪砌,雖經歷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畫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
暘台山大覺寺:北京市海淀區西郊陽台山麓 。金時為西山八大院之一,稱為「靈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東,依山勢層疊而上,頗為壯觀。
香山碧雲寺: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 。創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後經明、清擴建,始具今*規模。寺院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造。
佛牙靈光寺北京市西山餘脈翠微山東麓 。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於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廣安門天寧寺 :初建於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時(47l.476年),原名「光林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隋仁壽二年(602年),改名「弘業寺」,並建了石塔。唐代叫「天王寺」。元末寺毀於兵火,明重建寺院,宣德時改稱「天寧寺」(1435年)。現存殿宇為清代重修。
西直門五塔寺: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 。於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創建於明代永樂年(1403-1424年),寺內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約建成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為「金剛寶座塔」。
房山萬佛堂北京市房山區磁家務鳳凰嶺下 。初建於唐代,原名「龍泉寺」。萬佛堂之下有著名的孔水洞,是發育在奧陶紀石灰岩地區的巨大溶洞,洞壁存有隋大葉十年 (614年)刻經和隋唐時代雕像,刻經大部溺於水中。
F. 北京寺廟哪個最靈 北京十大最靈寺廟排行
潭柘寺 法源寺 大覺寺 戒台寺 雲居寺 廣濟寺 紅螺寺 敕賜和平寺 靈光寺 雍和宮首先小編要說的是寺廟祈願,一般都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是不管你們是不是相信的,最起碼的寺廟禮儀是要有的,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下面小編還是和大家說說北京的寺廟哪些是比較靈驗的。
潭柘寺在潭柘寺一般是 求事業和學業是比較靈驗的 。潭柘寺內有一顆銀杏帝王書,在毗盧閣殿前的東側,還有兩顆清代就種植的紫玉蘭。這里門丕愛是55元,大家可以在去的時候乘坐游7或者在蘋果園轉931就可以從市區出發了。其實寺廟也不只是去祈願,還可以是去看一下景點,但是小編認為,既然來都來了,那就進去拜一拜,說不定就能心想事成呢。
法源寺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在這里的最後一個殿有一尊千手觀音的銅像。在這里 求子求智慧的比較多 ,也是最靈驗的。法源寺裡面其實有非常多珍貴的文物,比如說明代的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銅像和四大天王像,還有文殊和普賢菩薩像也是在明代鑄建的,而大點兩側的十八羅漢坐像是清代製品。法源寺除了是一座千年古剎以外,還是我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
大覺寺大覺寺在北京海淀區陽台山麓, 大覺寺最靈驗的就是祈願吉祥了 。大覺寺每年都會舉行新年祈福活動,而每年香客來大覺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拜三聖了。在大覺寺其實有很多植物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說一千年的銀杏,三千年的玉蘭。並且大覺寺的玉蘭花和法源寺的丁香花還有崇效寺的牡丹花被人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的門票是20元,大家可以乘坐633路公交到大覺寺站下車步行前往。
戒台寺戒台寺在北京門頭溝區的馬鞍山上,而這里 最靈驗的就是祈願消災避禍 。戒台寺的門票是45元,寺院裡面的景點有戒壇、牡丹院、彌勒佛、大鍾亭、山門殿等等,這些在去戒台寺都是可以觀賞的。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去祈願。戒台寺是我國的後者那個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我國北方保存料帶文物最多也是最完整的寺院。這里的佛塔還有經幢、戒壇等都是遼代佛教很罕見的珍品了。
雲居寺雲居寺在北京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這里 求姻緣、求子是最為靈驗的了 。在每年的新年,雲居寺都會有「踩碎」的活動,其實就是踩芝麻桿。雲居寺的石經、紙經、木版經號稱「三絕」,除了這些以外,雲居寺裡面還保留了很多唐遼時期的石、磚塔。因為雲居寺求子是非常靈驗的,所以願望實現了以後大家就會還一個假娃娃,因為娃娃太多了就設立了一個娃娃庫房,所以在雲居寺可以看見童子伴觀音這樣特殊的景象。這里的門票是40元。
廣濟寺廣濟寺在北京西城區阜成門內, 這里的圓通殿,也就是觀音殿比較靈驗,所以這里求結善緣的比較多,包括姻緣喲 。其他寺廟最寶貴的可能是當地的一些歷史文物或者植物,而廣濟寺最有名的就是珍藏的佛教經書了,圖書館裡面有23種文字,十萬多本佛教著作,就連《大藏經》也是有12個版本的。
紅螺寺紅螺寺在懷柔區的紅螺山南麓,這里 求姻緣,求子比較靈驗 。很久以前就有一種個說法,那就是「男雍和,女紅螺」,意思就是說男子去雍和宮祈願是最靈驗的,而女子去紅螺寺祈願也是最靈驗的。有沒有單身的小夥伴?據說紅螺寺求姻緣真的是非常靈驗的,觀音道的觀音像求子也很靈驗呢。這里的門票是54元。
敕賜和平寺敕賜和平寺在北京昌平區,這里是 求事業、學業比較靈驗 。前往敕賜和平寺的交通過十分方便,直接乘坐345路到終點換成357到南口鎮乘坐小公共汽車就可以直達了。敕賜和平寺是四合院結合,裡面有神堂。僧屋差不多99間,寺內的環境什麼的都是很不錯的。門票只要10元呢。
靈光寺靈光寺在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東部西山八大處, 求開運吉祥最是靈驗了 。靈光寺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這里是八大處的第二個寺廟,一開始的名字是叫做龍泉寺,在金代的時候才改名的。據佛教史籍記載,佛陀曾經有兩顆靈牙在人間,一顆在斯里蘭卡,還有一個就在中國。而這一顆佛牙就存放在靈光寺,所以這里經常會有世界各地的佛教僧眾膜拜。大家可以乘坐公交到達八大處站下車就到了。
雍和宮雍和宮在北京市區,雍和宮除了兩位皇帝,所以這里成了「龍潛福地」。這里 燒香祈願、求姻緣最靈驗 ,剛剛小編也介紹了,男子來這里祈願是最好的。沒變春節的時候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佛事活動,大家可以去參加一下,這里的門票是25元。交通方面可以乘坐地鐵在雍和宮站出站就可以了。
G. 北京可以進香的寺廟有哪幾處在線等。
智化寺
智化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東口路北。
明初司禮監太監王振於正統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藍七堂」規制而建,初為家廟,後賜名「報恩智化寺」。「土木之變」王振誅族。英宗復辟後,於天順元年(1457年)在寺內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天順六年頒賜藏經一部、經櫥兩座,供藏於如來殿。萬曆和清康熙年間曾重修。乾隆亡七(1742年),御史沈廷芳奏請毀王振塑像。該寺主要建築自山門內依次為鍾鼓樓、智化門、智化殿及東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來殿、大悲堂等。寺內主要建築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獸鋪砌,雖經歷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畫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經櫥、佛像及轉輪藏上的雕刻,道勁古樸,藝術高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智化寺以其保存完整、高深美妙的佛教音樂而聞名於世。l986年l2月,由歐洲國家聯合文化處聘請,中國北京市佛教音樂團到歐洲巡迴演出。這個由十二人組成的佛教間樂團,橫掃整個歐洲,所到之處,場場暴滿。讓外國人驚訝的是五百四十多年前的中國,竟有這樣高深而優美的音樂,他們不得不搖頭嘆息,打心眼兒里佩服。這個被視為世界音樂珍寶,而又有音樂「活化石」之稱的北京智化寺佛教音樂,震撼了歐洲樂壇。
潭柘寺
潭柘寺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門頭溝區的寶珠峰山坳,距北京城40多公里
潭柘寺景區榮譽
AAAA景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潭柘寺門票價格
35元
潭柘寺開放時間
8:30-18:00
潭柘寺住宿
嘉福飯店位於潭柘寺風景區正門東西兩側。東側安東堂為兩 進四合院,院內有高大的蒼松翠柏、娑羅樹遮蔭。宴會廳寬敞明亮,面積100m2,可容納100人同時進餐,零點餐廳可容納80人同時進餐。後院有客房標准間11間。西側飯店仿古建築,雕梁畫棟,金壁輝煌,與安樂堂相隔百米,東西相照,內有大廳200m2,可容納200人同時進餐,2個會議室各可容納50人,卡拉OK廳1個,有客房25間,其中4個套間,共50個床位。
另外,潭柘寺還有三個獨具特色的古典四合院式客房分布在古剎之中。行宮院15個床位,兩個豪華會議室;大悲壇20個床位;梨樹院22個床位;寺外東南院4個床位,內設會議室,卡拉OK廳。
寺院中大雄寶殿東側明清代閣樓為茶院,與行宮院連為一體,內設茶座,茶院內古樸素雅,在此品茶,可聆聽古剎鍾聲,觀看寺院香火。
潭柘寺交通
從前門、阜城門乘游7可直達;乘326到河灘後再換車也可達;或乘地鐵到蘋果園換931路即可
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這九座山峰從東邊數起依次為回龍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雲峰、瓔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蓮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條巨龍拱衛著中間的寶珠峰,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處形成了一個溫暖、濕潤的小氣候,因而這里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景極為優美。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將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並新建了一些房舍,現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宛如捧月的眾星,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景點眾多,形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在晉代時名叫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後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其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潭柘寺」。
千百年以來,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優美的風景,神奇的傳說而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從金代熙宗皇帝之後,各個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來進香禮佛,遊山玩水,並且撥出款項,整修和擴建寺院。王公大臣、後妃公主們也紛紛捐出己資,大加布施,民間的善男信女與潭柘寺結有
善緣的更是成千上萬,他們長年向潭柘寺布施、齋僧,並且自發地組織了數十個民間香會,集資購買土地田產,捐獻給寺院,成為潭柘寺維持日常巨大開支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規模、土地財產、宗教地位、政治影響等方面都達到了鼎盛時代,特別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敕建」,使其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潭柘寺在佛教界佔有重要的地位,從金代開始,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大乘佛教禪宗中臨濟宗的領袖,並且名僧輩出,歷代的高僧大德們,為了研究佛學宗詣,為了弘揚佛法,為了潭柘寺的擴建和修茸,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嘔心瀝血的貢獻,而在《高僧傳》上標名,名傳千古。由於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強大的勢力,在經濟上擁有龐大的廟產,在佛門有著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龐大的規模,故而享「京都第一寺」的美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把潭柘寺開辟為森林古跡公園,成為了一處游覽勝地,1957年10月28日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北京市政府撥款對潭柘寺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整修,於1980年8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於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准,僧團進駐,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
2001年6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潭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庄嚴宏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古跡眾多,風景優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遊客,而且還修建有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是京郊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
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比北京城建城還早800年。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時期(265-316年),時稱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 故有「先有潭柘, 後有幽州」之說。唐代擴建後名龍泉寺、金代重修後名大萬壽寺、清代大修時改稱岫雲寺,至十七世紀末形成現在的規模。俗名「潭柘寺」千古流傳。
潭柘寺後有九峰環抱,寺前山峰則如巨大屏風,俗語有雲:「前有照,後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廟依山取勢,氣度恢弘。殿堂逐級向上,參差錯落層層排列,四周有高牆環繞。寺院內外古木參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蔭。清康熙皇帝稱贊這里是:「名山勝境不次於五台山。」1957年,潭柘寺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潭柘寺佔地面積6.8公頃,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後宮等。西路有愣嚴壇(已不存)、戒台和觀音殿等,庄嚴肅穆。此外,還有位於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於後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磚塔或石塔。
山門外是一座3樓4柱的木牌坊,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尤如綠色天棚,牌樓前有一對石獅,雄壯威武。過牌坊是單孔石拱橋,名「懷遠橋」,過橋就是山門。
天王殿殿中供彌勒像,背面供韋馱像,兩側塑高約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兩旁為鍾鼓樓,後面是大雄寶殿。寶殿面闊五間,重檐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上檐額題「清靜庄嚴」,下檐額題「福海珠輪」。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上系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殿內正中供奉碩大的佛祖塑像,神態庄嚴,後有背光,背光上雕飾有大鵬金翅鳥、龍女、獅、象、羊、火焰紋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難」、「伽葉」像,均為清代遺物。大雄寶殿後為齋堂院,是和尚們吃飯的地方,堂後有三聖殿,但此二殿均已折除。只剩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樹體高大。中軸線終點是一座樓閣式的建築,名毗盧閣,高二層,木結 構。站在毗盧閣上縱目遠眺,寺廟及遠山盡收眼底。
寺院東路由庭院式建築組成,有方丈院、延清閣和清代皇帝的行宮院,主要建築有萬壽宮、太後宮等。院中幽靜雅緻、碧瓦朱欄、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內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軒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築有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一層層排列,瑰麗堂皇。戒壇是和尚們受戒之處,台上有釋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證的坐處;觀音殿是全寺最高處,上有乾隆手書蓮界慈航,內供觀世音菩薩,斂目合什,雋秀端莊。
潭柘寺古跡文物眾多,鍍金鴟帶、金代詩碣、清代肉身佛,神奇的石魚都是難得一見的文物珍品。
潭柘寺大雄寶殿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上系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鴟吻是作為鎮物出現的,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屬水,克火,故而置於屋脊以鎮免火災。據說,康熙皇帝初來潭柘寺時,看見鴟吻躍躍欲動,大有破空飛走之勢,於是命人打造金鏈將它鎖住,並插一劍,今鴟吻上「鍍金劍光吻帶」就是康熙所賜。
寺院東路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軒亭」。亭內巨大的漢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彎彎曲曲的蟠龍形水道,當泉水流過時,放入帶耳的酒杯,任其隨水飄浮旋轉,止於某處,取而飲之,並飲酒作詩,這就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曲水流觴」習俗。
潭柘寺有二寶:寶鍋、石魚
寶鍋:天王殿前有一口銅鍋,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所用。此鍋原在東跨院北房西次間,現在那裡還有一口更大的鍋,直徑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個小時才能煮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關於這兩口鍋,還有「潑砂不漏米」之說,原來,鍋底有「容砂器」,隨著熬粥時的不斷攪動,砂石會沉入鍋底的凹陷處。
石魚:潭柘寺觀音殿西側有龍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魚,長1.7米、重150公斤,看似銅,實為石,擊之可發五音,傳說是南海龍宮之寶,龍王送給玉帝。後來人間大旱,玉帝送給潭柘寺消災。一夜大風雨時,石魚從天而降,掉在院中。據說石魚身上13個部位代表13個省,哪省有旱情,敲擊該省部位便可降雨。
潭柘寺古木古樹其多,最著名的千年銀杏樹、千年婆羅樹、千年柏、二喬玉蘭等。潭柘寺周圍有許多附屬於潭柘寺的建築景觀。如東觀音洞、明王殿、西觀音洞、上下塔院等與寺院共同構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景色多樣,情趣各異的景區,千百年來無數遊人被潭柘寺美景所陶醉。歷史上名僧輩出的潭柘奇佛事活動也十分盛大,浴佛法會,蓮池大會等在北京地區非常有名。1998年潭柘寺恢復了佛事活動,逢初一、十五、千年古寺香煙繚繞,鍾磬齊鳴。遊逛於古老的寺院,聽古剎光蔭講一講過去的故事,撞古鍾讓悅耳的鍾聲滌盪繁亂的心緒,欣賞悠悠佛樂品一品超凡脫俗的境界。
蘭若藏山腹,門中當遠峰。人閑堪僻徑,僧老渾高蹤。古柘棲馴鹿,寒潭隱蟄龍。更從何處去,前路野雲封
H. 北京寺廟
北京的法源寺清凈優雅。雖然沒有求簽,你可以直接去求觀世音菩薩、
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53fb7d38ba297af5b311c77e.html 怎樣求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求姻緣求子女
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e657ef022df625084afb516c.html
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區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前街。它不僅是北京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館的所在地, 是培養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中國重點寺院。2001年6月25日,法源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源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唐時為憫忠寺,清雍正時重修並改為今名,1965年在寺內成立中國佛學院、1980年又於寺內建立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是中國佛教協會所屬的宗教類博物館。法源寺坐北朝南,形制嚴整宏偉,六院七進。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內供布袋和尚,兩側為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上有乾隆御書「法海真源」匾額,內供如來佛及文殊、普賢,兩側分列十八羅漢。觀音閣,又稱憫忠閣,陳列法源寺歷史文物。凈業堂,內供明代五方佛。大悲壇,現辟為歷代佛經版本展室,陳列唐以來各代藏經及多種文字經卷,蔚為大觀。藏經樓,現為歷代佛造像展室,陳列自東漢到明清歷代精品佛造橡數十尊,各具神韻,尤其是明代木雕佛涅盤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寺內花木繁多,初以海棠聞名,今以丁香著稱,至今全寺丁香千百成林,花開時節,香飄數里,為京城絕景。2001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源寺還是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中國佛教協會也駐寺內。
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5c9a1dcf6fe6eb3af8dc61b4.html/cmtid/006dbcc887926b1e7f3e6fa1#006dbcc887926b1e7f3e6fa1
命運的走勢有其自身的規律,只要掌握規律,命運就會轉變。
讓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積極的面對人生 擁有幸福圓滿的生活。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願菩薩保佑你
I. 請問北京有那些香火很旺的寺廟
北京..那就去潭柘寺,老人們不是老說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嗎...父親和叔父們經常去求..好像還不錯...以前認識的人里也有去哪裡的求姻緣的也挺靈的。
【潭柘寺】
北京古剎。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潭柘山腰。北京市諺語『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先有潭柘,後有幽州』,其中之『潭柘』,即指此寺而言。
此寺始建於唐代(一說晉代),為華嚴禪師所創。原名嘉福寺,後更名龍泉寺。金·皇統時稱為大萬壽寺。其後,金·廣慧通理禪師曾大肆修建。元末毀於兵火。明·永樂年間(1403~1424),帝命日僧無初負責修建。正統三年(1438),又擴建佛院,廣造佛像,英宗嘗頒贈大藏經五千卷。天順元年(1457),復敕名嘉福寺。清·康熙帝嘗三次駕幸,並多次頒賜珍貴經卷、織幢、織金幢、金銀法器等物。康熙三十一年(1692),帝賜銀一萬兩整建,三十六年改名岫雲寺。乾隆帝亦曾多次巡幸。中共文化大革命時,此寺遭受嚴重破壞,多數珍貴史籍、經典均付之一炬。1978至1980年,中共撥款整修,1980年八月,重新對外開放。
此寺建築分左、中、右三路,中路系由大型殿宇所組成的中軸線,依次為寺前牌樓、山門、天王殿、鍾鼓二樓、大雄寶殿、齋堂三聖殿(已拆除)、毗盧閣。右(東)路以庭院式建築為主,有行宮院、方丈院、流杯亭、乾隆寶座、地藏殿、圓通殿及舍利塔(金剛延壽塔)等。左(西)路建築是幾座高峻的佛殿和三處獨成系統的殿堂組合,有楞嚴壇、戒台大殿、葯師殿、文殊殿、觀音殿、祖師殿、龍王殿等殿堂及西南齋、寫經室、大悲壇等院落。因地形所致,此路建築後部較高,其中觀音殿為全寺建築的頂點。
山門之後為天王殿,天王殿內供彌勒佛,佛像背後是手持降魔杵的韋馱立像。天王殿左右兩側有四尊形像高大的彩繪四大天王塑像。
大雄寶殿為重檐廡殿式建築,頂上是黃琉璃瓦綠剪邊屋面,檐下重繪『金龍和璽』彩畫,具有金元時代的造型風格。正面上層崇檐下原有康熙皇帝手書的『清靜庄嚴』匾額,後毀於文化大革命時。
毗盧閣,系雙層硬山木結構建築,共七間,閣左右各有配樓一處,為珍藏佛經及朝廷賜品之地。
潭柘寺東路建築群後部有一僧塔,通稱舍利塔。此塔本名『金剛延壽塔』,明代越靖王朱瞻塘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其結構為喇嘛塔樣式,與北京城內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塔身為覆缽體,塔身下有亞字形須彌座,須彌座上有三道環形金剛帶,塔身上高聳著圓錐形的塔剎,上有十三道環帶。全塔總高五丈余。又,寺外尚存金、元、明、清歷代祖師塔群,是研究我國歷代僧塔形制演變的珍貴資料。
J. 北京都有哪些寺廟都在哪個位置
我知道的也是去過的昌平寺院,是在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村中的仙人洞即現在寺院所在地,是名勝古跡昌平燕平八景之一,洞內鍾乳石是北方地區唯一形成的。寺院有上千年的歷史,後來被破壞過,遺留下來古跡。唐代有鑒真大師在此修行過,清代有吏部尚書題詞,近代有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同志考察過。現在也有清平的僧人在此修行,這里有瑞師父,發心純正,道心純凈,實修苦修帶眾教化一流。每月農歷初一和十五都有法會舉行。
具體地址:到昌平婦幼保健院坐公交昌55路即可到仙人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