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有多少皇帝住過故宮 在故宮里發生過哪些事簡要
北京的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之前朱元璋建的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設計者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從開始建築到現在已經610年(到今天2016年)了,如果從建成來計算,則是596年歷史。
一共有25位皇帝在那裡居住過,分別是:
明成祖朱棣(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
明憲宗朱見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載垕
明神宗朱翊鈞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清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清廢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
㈡ 關於故宮真實的歷史故事
1、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工匠馬德春與故宮九龍壁
建九龍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講究多、難度大。必須要找那些技藝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馬德春的工匠。這馬德春燒制琉璃瓦十幾年了,技術高超。他選幾十位工匠,第三天就開工了。幹活前,他向工匠們講了燒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說:「那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燒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來件廢品作為代價。大夥要多留心,千萬別出差錯。」說完就帶著大夥兒幹了起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總算燒製成了。
安裝這天,皇極殿門前人來人往,工匠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一跳。他來到出事地點一看,一個小工匠獃獃地站在那兒,直勾勾地盯著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湊在一起,仔細地看了看,低聲對周圍的工匠說:「這事兒對任何人都不能講,誰要是吐露一個字,可有殺身之禍啊!」
在回家的路上,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燒制那片琉璃瓦是來不及了,延誤工期的罪名擔當不起,可是另打主意來補救又要冒著欺君之罪的大險呀!眼看沒幾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橫,等死不如闖一闖。
到家後,他茶不思飯不想,不管誰來也不見,一個人來到小倉房,把門窗擋嚴,悄悄地自製「琉璃瓦」。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觀看,剛一進錫慶門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輝煌的九龍壁。走近再一細看,那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乾隆皇帝頓覺滿目生輝,不住贊嘆。
2、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故宮簡稱
故宮建成後,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竣工。
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正統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天順三年(1459年),營建西苑。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嘉靖時期,故宮三大殿名稱改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在明朝,乾清宮是皇帝的主要寢宮,也是主要政治活動場所。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於宮殿高大,空間過敞,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分隔成數室。據記載,明代乾清宮有暖閣9間,分上下兩層,共置床27張,後妃們得以進御。
(2)北京的故宮發生過什麼事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 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㈢ 故宮歷史事件
1、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又稱宮女弒君,是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由宮女們意圖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於此事發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
嘉靖帝為求長生不老,要以「吸風飲露之道」成仙。在園中可植蕉數株,每早,闊葉上必布滿甘露,晨起口乾舌燥之即,吮吸若乾片,可覺甘甜爽口,並有延年宜壽之說。嘉靖帝為採集甘露飲用,日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采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楊金英等十數名宮女乘著嘉靖帝熟睡之際,用黃綾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企圖殺死嘉靖帝。而後又因打了死結,殺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釵、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在這時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因害怕,報告給方皇後。方皇後趕到,將宮女們制服、並下令凌遲處死,首犯凌遲處死後誅滅九族。而且,連當時服侍嘉靖帝之端妃,王寧嬪也一並斬首。
2、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明代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於景泰八年(1457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政變。
景泰帝在位年間,重用大臣於謙等人,治理國政,頗為有序。然而為了讓自己一脈世代為君,他不但軟禁兄長,甚至於景泰三年執意廢掉皇太子朱見深,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種種作為,頗讓後人詬病。結果朱見濟夭折,皇儲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不知道這偌大的帝國,將要由何人接掌。
彼時,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太常卿許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開始密謀擁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貞率兵千人,控制了長安門,東華門。
一行人將南宮大門撞開,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鎮面前,同聲高呼:「請陛下登位。」朱祁鎮被攙扶登輿,一行人立即趕往奉天殿。殿下的守衛大聲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衛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時分,按照慣例,百官於五更前即在午門外朝房等待。忽然宮中鍾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高聲宣布太上皇已經復辟。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時無從選擇,在徐有貞等催促下整隊入官拜賀。時隔八年之後,朱祁鎮終於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寶座上,重新成為了大明皇帝。
石亨等人破開南宮大門,迎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又叫南宮復辟。
(3)北京的故宮發生過什麼事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一、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是嘉靖帝專橫暴躁,橫施淫威所造成的,對嘉靖朝政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開啟了嘉靖帝怠政的時期,嘉靖帝從此獨居西苑,潛心修道;
第二,宮變的起因主要是嘉靖帝為了煉丹而把宮女們逼上絕路。這一事件後也加深了嘉靖帝崇奉方術的程度。嘉靖帝狂熱地崇信道教,專一奉道事玄;
第三,直接導致嚴嵩專權亂政的出現。壬寅宮變是嘉靖朝政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二、奪門之變
朱祁鎮復辟後,於謙以謀逆的罪名被處死,而所有曾助朱祁鎮奪回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元玉、許彬、楊善、張軏與曹吉祥等人都被封為大官,當中,都在朝中橫行霸道,到了曹吉祥受寵的後期,更發生了曹吉祥企圖弒位的曹石之變。
政權逐漸陷入混亂,各個派別文官相互爭斗,一些官吏在激烈的派別斗爭中遭到貶斥,武官的地位逐步低下,政治也繼續腐敗和混亂下去。從此,明朝的統治危機便一天天加重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壬寅宮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奪門之變
㈣ 歷史記錄中故宮發生了多少次火災
「1415年中國故宮發生火災據統計,自1415年至1644年的200多年間,北京故宮共發生火災47次。若統計到1991年,在這500多年間,故宮內共發生火災70多次,多次火災的主要原因便是燃放爆竹。火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額財產損失。」
㈤ 北京故宮的故事有什麼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其餘四宮分別為俄羅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英國倫敦的白金漢宮和美國華盛頓的白宮。
在故宮中,有許多微小的設置都符合風水學、建築學,處處體現著皇家的權威,讓我們來看幾例。
一、999間半房間的傳說
《飛天系列之故宮》布面油畫
歷經600餘年的故宮是中國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背靠明清兩朝歷史,還有許多故事等待著人們挖掘。藝術家靳春岱(代山)用意象主義手法繪制了一幅《飛天系列之故宮》,記錄中國特色建築的傑出代表。
㈥ 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
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
《工匠馬德春與故宮九龍壁》
建九龍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講究多、難度大。必須要找那些技藝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馬德春的工匠。這馬德春燒制琉璃瓦十幾年了,技術高超。他選幾十位工匠,第三天就開工了。幹活前,他向工匠們講了燒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說:「那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燒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來件廢品作為代價。大夥要多留心,千萬別出差錯。」說完就帶著大夥兒幹了起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總算燒製成了。
安裝這天,皇極殿門前人來人往,工匠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一跳。他來到出事地點一看,一個小工匠獃獃地站在那兒,直勾勾地盯著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湊在一起,仔細地看了看,低聲對周圍的工匠說:「這事兒對任何人都不能講,誰要是吐露一個字,可有殺身之禍啊!」
在回家的路上,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燒制那片琉璃瓦是來不及了,延誤工期的罪名擔當不起,可是另打主意來補救又要冒著欺君之罪的大險呀!眼看沒幾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橫,等死不如闖一闖。
到家後,他茶不思飯不想,不管誰來也不見,一個人來到小倉房,把門窗擋嚴,悄悄地自製「琉璃瓦」。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觀看,剛一進錫慶門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輝煌的九龍壁。走近再一細看,那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頓覺滿目生輝,不住贊嘆。
㈦ 故宮歷史故事
有獎勵寫回答
故宮歷史故事
有獎勵寫回答共4個回答
xiaofly11
LV.7
聊聊關注成為第3位粉絲
嘉慶實在是個運氣很糟糕的皇帝,他改元第一年的正月初八,白蓮教就開始造反了。這場1840年之前最大規模的民變讓嘉慶和他的政府元氣大傷,史學家稱之為「清帝國由盛轉衰的重要標志」。之後又有無為教、龍天教、黃門道等秘密教會的悄悄活動。到了嘉慶十八年,終於又爆發了天理教的造反運動。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十月間,在河南、直隸、山東三省交界地帶和京畿地區爆發了以林清、李文成為首的天理教民變。造反的教民先後攻佔了河南滑縣,直隸長垣,山東定陶、曹縣等地。秘密活動於京城大興、宛平一帶的天理教徒在宮中太監的接應之下攻入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
1813年農歷九月十四日,林清派教徒二百人分兩小隊,暗藏武器,化裝潛入北京。次日有九十餘人在陳爽、陳文魁率領下,由信教的太監張太、劉得財等引導接應,分別從東、西華門攻入皇宮,守衛皇宮的「八旗勁旅」猝不及防,一敗塗地。攻入皇宮後,為了尋找並殺死嘉慶帝,起義軍化整為零,分成小隊四處尋找皇帝,宮廷侍衛們大多死的死,逃的逃,僅有少部分在隆宗門外與義軍激戰,皇宮內一片混亂。部分義軍甚至沖至養心門,正在讀書的皇子綿寧大驚失色,疾呼侍衛,竟無人響應,無奈之下,只得拿出鳥槍抵禦,擊斃了兩名義軍士兵。這時,本來准備開赴承德避暑山莊保衛皇帝的火器營正在紫禁城內休整,被緊急調來鎮壓起義軍,起義軍人少而且分散,又敵不過凌厲的火器,最終被火器營各個擊破,全軍覆沒。
其實關於這件事,還有一段插曲,義軍攻入東華門之後,遇到一個「煤黑子」——運煤的挑夫,在一直給皇宮運煤,此時與義軍狹路相逢,便打了起來,義軍與其糾纏,錯過了時機。因為這時恰巧有一個大學士保興,在上書房教授諸王讀書,從景運門出來,望見門外有一個黑大漢,在那裡抵敵一群匪徒,急急回進門去,召集許多太監來關了熙和門,一群侍衛也在這之後趕到......最後,這個煤黑子被義軍殺死了,領侍衛大臣怕皇帝知道這件事後更加怪罪自己失職,就沒有上報,結果這個「煤黑子」的家人也沒得到撫恤。
事件發生後,嘉慶皇帝極不情願地為此下詔「罪己」,並在臨終前告誡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變」。平變之後,混戰中射在隆宗門上的一個箭鏃,一直被保留了下來。嘉慶希望這個箭鏃能夠對愛新覺羅皇室的子孫們保持一種緊迫:務必寬仁愛民,勿為「害民之虐事」。盡管天理教民變沒有嘉慶初川陝白蓮教民變的規模,但其深入皇宮的事實確實讓滿清政府感到驚悸不安。
這次天理教起事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夥不到百人的「烏合之眾」,居然順利地攻入了由八旗軍層層守衛的皇宮。這還不算,攻入之後還分成小隊搜索,在皇宮里大肆「掃盪」了一番。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歷史上也極為罕見。如果起義軍攻入皇宮是因為有內應,守軍猝不及防,也還勉強說得過去,但起義軍在攻入皇宮後分成小隊「掃盪」,宮內的侍衛居然還無法將其剿滅,就實在貽笑大方了。如果沒有那個「煤黑子」,火器營當時沒在紫禁城內,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這件事充分暴露出「八旗禁衛軍」乃至整個清王朝腐朽衰敗、不堪一擊的事實,更是當時社會矛盾急劇激化的真實寫照。
如今,紫禁城隆宗門上的那個箭鏃,像一個無言的證人,向人們講述那段歷史......
有沒有看過《金枝欲孽》,講得就是這段。
順便說一句嘉慶是乾隆的兒子。
㈧ 為何故宮晚上5點就關門,曾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說一句話,叫做“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非常的大,光是我們中國,就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片悠久的土地上,擁有著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國人不要說是環游世界了,哪怕是環游中國,都有著很大的難度。
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些網友猜測說故宮作為一個古代宮殿,並且在古代時期有那麼多人喪命於此,如果晚上還在這里逗留的話,可能會看到一些不該看的東西。
㈨ 紫禁城600歲了!600年間,紫禁城都發生過哪些大事
2020年,紫禁城600歲,故宮博故宮95歲。600年間,紫荊城發生了無數大事。有朝代的更替,從明代到清代,五百多年的王朝更迭。正是這些一樁樁,一件件的故事,才有了紫荊城。
2020年,又是紫禁城的600歲生日,是故宮博物館95歲生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就是為慶祝紫禁城600歲而特地開設的展覽。展覽將會展出各種文物和史料一共450多件!包括《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等。喜歡故宮的人可以來參與展覽,一起感受一些紫禁城600年的風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