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知青侯雋北京什麼地方的人
擴展閱讀
天津個人檔案怎麼查詢 2024-04-19 17:38:45
福州市長樂區楊門在哪裡 2024-04-19 17:28:40
上海市高境一村在什麼區 2024-04-19 17:20:30

北京知青侯雋北京什麼地方的人

發布時間: 2022-07-05 02:19:54

『壹』 1962年,北京19歲女知青放棄高考,主動下鄉插隊,如今過得怎樣

1962年,在北京有一位19歲的姑娘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她為了響應國家「上山下鄉」以及「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毅然選擇放棄了高考,選擇下鄉插隊。這位年輕的姑娘名叫侯雋,而她當時也因為高尚的思想覺悟和吃苦精神被視為了知青模範和勞動榜樣。那麼,如今58年過去了,這位19歲的女知青候雋放棄高考,主動下鄉插隊,她現狀怎麼樣了?

在1974年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遭遇了連續大旱,不過竇家橋村的村民卻依舊在侯雋的帶領下實現了糧食豐收,其糧田畝產達到了500公斤以上,向國家繳量更是超過了20萬公斤。由此可見,侯雋的能力是非常強的,而這個村支書,她一干就是九年。直到1980年,侯雋開始擔任寶坻縣人大副主任,又於1991年當上了寶坻縣的副縣長。2001年時,57歲的侯雋出任了寶坻縣的政協主席,之後寶坻撤縣設區,她依舊擔任寶坻區的政協主席,一直到2007年5月退休。可以說這個一直都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女知青」,她完全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她也足夠受到百姓的敬重!

『貳』 58年前,主動要求下鄉插隊的特別女孩,如今活成怎樣

知識青年要到廣闊的農村去,知識青年到了農村以後將會大有作為,這句話是我們的偉人,毛澤東主席說過的,在主席的號召下,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主動積極的投身到了農村的生產建設工程,為農村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這之中產生了許多的著名知識青年,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侯雋正是她們之中的一員,她有著她獨特的地方,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廣大中國青年學習的榜樣與模範。



現在我們的侯雋同志已經退休了,但是退休的她依然發光發熱,和她的丈夫一起植樹造林,依然在造福當地。

『叄』 老知青代表侯雋朱克家現在干什麼職業

一 由於涉及個人私隱,之前存在的一些統計名字的網也被停止這種做法了
二 雖然老知青代表侯雋朱克家不是什麼國家級領導人,但是私隱信息受到保護,所以希望樓主諒解,停止這種公開場合搜鎖行為

『肆』 還記得58年前,那個下鄉插隊的「特別姑娘」侯雋嗎,後來怎樣

奉獻乃是生活的真實意義。假如我們在今日檢視我們從祖先手裡接下來的遺物,我們將會看到什麼?他們留下來的東西,都有是他們對人類生活的貢獻。——阿德勒

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在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其初衷是試圖結合支援農業發展,探索一條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道路。這一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整整延續了27年。

因此,知青,是時代的回憶,是和共和國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是為建設祖國萬里疆土做出過不可磨滅之貢獻的赤血之子。侯雋,就是備受矚目的優秀代表,她主動要求下鄉插隊,成為舉國聞名的「特別姑娘」。

另一方面,她激勵了廣大的青年。她身體力行地告訴青年人:上山下鄉也能實現個人價值。廣大的知識青年受她啟發,紛紛加入上山下山的隊伍中,為建設農村經濟,解決城市就業做出了不少貢獻。

可以說,「特殊姑娘」的故事將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今天的青年人,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更要將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作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將崇高融入青春的奮斗!

『伍』 所謂的知青下鄉是怎麼回事

1、廣義泛指下放到農村、掌握一定知識的青年,一般指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2、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自願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或高中教育。

1955年毛澤東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成為後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的總數的估計在約1200至1800萬之間。

(5)北京知青侯雋北京什麼地方的人擴展閱讀

「文革」中最早要求下鄉的紅衛兵是北京的蔡立堅。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源於50年代中期。當時黨和國家號召和鼓勵城市青年「下鄉上山」,目的是為了解決城市青年學生就業,加強農業生產。

1955年9月,毛澤東一句「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最高指示,標志著知識青年下鄉上山在全國范圍內啟動,1956年那一年,全國有近20萬名城市青年或志願或被動員加入了墾荒隊伍。

整個50年代,中央沒有專門機構統籌管理,當時的城鎮知識青年下鄉上山,基本上由地方自行安排和組織進行。1962年國家農墾部成立了安置辦公室,才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有組織有計劃地動員城鎮知青下鄉上山。

資料顯示:至「文革」開始前,全國共有城鎮知識青年和社會閑散勞動力196.9萬人下鄉上山。其中知識青年達到129.28萬人,佔全部下鄉人數的65.6%。

在50年代中後期和60年代前期的回鄉、下鄉知識青年中間,最有影響的當屬河北的邢燕子、侯雋和江蘇的董加耕。1964年12月26日,董家耕、邢燕子受邀參加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設的小型生日宴。他們的座位緊靠毛的左右兩側。

席間,毛澤東問他倆的文化程度,並多次給他倆夾菜勸餐。侯雋的成長也得到周恩來的關注。他們是那一代下鄉知青中的幸運兒。

1966年蔡立堅18歲,是北京市長辛店鐵路中學高二學生。紅衛兵大串連時,她隨該校一支長征隊去延安串連,途經山西榆次縣一個貧困山村——黃采公社杜家山。蔡立堅見到那裡山地很多,大都沒有開發,農民過的日子很苦。

她覺得這是發揮知識青年作用的好地方,琢磨自己該不該留下來在這里插隊。一直到長征隊已離開杜家山280多里時,她毅然告別同學,隻身返回杜家山,向鄉親們表示要紮根杜家山,同他們一起建設山區。辦過一系列手續後,1968年3月,她正式成為這里的一名新社員。

1967年10月9日,北京市二十五中、二十二中、女八中、女十一中的10名畢業生,前往內蒙古西烏珠峰沁旗白音寶力格公社插隊。起程的那天清晨,他們匯集到天安門前,面對毛主席巨幅畫像,宣讀了誓詞,這是首都第一批奔赴內蒙大草原的紅衛兵。

1968年2月8日,北京市東城區中學紅代會的55名紅衛兵摘下袖章來到天安門毛主席像前宣誓辭行,成為首都第一批參加西雙版納建設的紅衛兵。

首都紅衛兵帶頭下鄉,掀起了一個城鎮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浪潮。這是一股奔騰不息的洪流。裹挾其中的,不僅僅有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中專生、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生和社會青年,而且還有成千上萬的城市居民,大量醫療、文教工作者,國家幹部及一些受運動沖擊的「專政對象」。

從一望無際的北大荒原野到孔雀開屏的西雙版納,從天山南北的戈壁綠洲到南疆海島的橡膠林場,從呼倫貝爾盟大草原到世界屋脊的西藏,到處都是知青的足跡和身影。

『陸』 塞罕壩第一個上壩的人是誰

從「一棵樹」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壩每棵樹都記載著生態文明的進程。這項舉世震撼的偉大事業是塞罕壩老中青三代人不忘初心、忠於使命的創業史;是三代塞罕壩人用艱苦卓絕、永不言棄精神繪就的奮斗史;是三代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軀鑄就的可歌可泣的華章。這不僅是一份堅守,更是一種感動,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今天我們將目光瞄準了三代塞罕壩人,記錄塞罕壩的綠色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的傳承,讓塞罕壩精神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壯闊征程中續寫新的傳奇。

「六女上壩」之陳彥嫻

說起塞罕壩第一代務林人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今年73歲的陳彥嫻。

8月5日,作為第一代務林人代表,陳彥嫻參加了塞罕壩展覽館重新布展後的開館儀式。參觀展覽館時,在用照片、書信和文字講述當年「六女上壩」故事的展示牆前,老人駐足許久,陷入深思。

作為「六女上壩」的發起者,53年後的今天,陳彥嫻仍對往事記憶猶新,恍若昨日。

上壩:放棄高考,到圍場壩上去

1964年7月,正在承德二中讀高三的陳彥嫻,雖面臨高考的壓力,但「學榜樣」的濃厚氛圍,讓20歲的她內心中那股渴望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熱血的激情難以抑制。「當時,我們都在學習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雋。」陳彥嫻說,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榮、李如意、王桂珍幾個好姐妹也萌發了響應黨的號召下鄉鍛煉的念頭。「每天晚上都要討論好長時間,什麼地方艱苦?什麼地方需要人?很快,我們了解到,在圍場壩上地區,國家正在建設塞罕壩林場,可以去試一試。」

幾個涉世未深的姑娘,林場要不要?姑娘們又犯起了難。

「我一打聽,住我家對門的劉文仕上壩當了林場書記。」陳彥嫻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姐妹們,大家興奮地蹦上了天。「一刻沒有耽誤,直接給劉文仕寫了一封自薦信。很快就有了回信,廣闊天地,正缺人,只要不怕吃苦,隨時歡迎。」

『柒』 58年過去了,那個主動要求下鄉插隊的「特別姑娘」侯雋,現狀如何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愛國青年,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時候,全國人民都在百廢待興,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想要開辟一片新天地,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雖然大都己到了退休後的年齡了,但是他們中極大多數人都表示那段生活經歷一個字值!他們是帶著美好的回憶紀念那段崢嶸歲月,這就是對一批哭喪文學者最好的鞭撻。如今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在文學范疇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作態,學習侯雋同志的精神更有現實的意義。不知,對此,你怎麼看?

『捌』 當年那個主動要求下鄉插隊的女知青侯雋,後來結局如何

有些人認為人們如今生活在一個自私冷漠的環境里,很多已經變成了精緻利己主義的人,他們對於別人的境遇往往都是漠視態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因為無關的事情受到損害。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冷漠的話,人們在這種環境下,完全難以安心發展生產。所以我們身邊需要的是無私的人,需要的是熱心的人。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侯雋會放棄的時候,沒想到她硬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並且對於工作充滿了激情,完成得非常出色,所以當時侯雋是遠近聞名的優秀知青,當時很多人都在學習侯雋身上的精神品質。

過去了20幾年以後,知青們開始陸陸續續回到自己的家中了,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知青對農村生活產生了感情,決定留在這里,侯雋就是其中的一位。最後侯雋一直生活在了農村,足足58年的時間,甚至在1971年的時候還被大人物接見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了。

像侯雋這樣的人,一生是非常光榮的,因為她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的,學習她身上無私奉獻的精神。

『玖』 侯雋的詳細介紹

從北京驅車沿京沈高速到達天津的寶坻出口,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然而,46年前,19歲的知青侯雋和女伴一起,坐上長途汽車,前往插隊的河北省寶坻縣史各庄公社竇家橋大隊,卻整整用了2天時間。「第一天到達天津,先蹲上一宿,第二天才能趕上到寶坻的汽車,每天只有一撥。」
這位北京姑娘恐怕並沒有想到,這一走之後,她的命運從此發生巨變:與寶坻的另外兩位女知青邢燕子和鐵姑娘一樣,她成為了影響整整一代人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典型,此後,作為全國勞動模範、「知青明星」,侯雋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文化大革命末期,她到達政治生涯的最頂峰,那年春天,她被任命為國務院知識青年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是陳永貴副總理。
今年,侯雋已經65歲了,算起來,她在寶坻這個異鄉整整生活了46年,其中,有18年是真正「紮根農村」的務農生涯。去年,當她從天津寶坻區政協主席的職務上退下來後,不少人曾經勸她把大起大落的傳奇經歷寫成自傳,她拒絕了。她說自己是那種「不願回頭數腳印的人」,「甭管是正的、歪的,過去就過去了,我只管往前走。」
但是,有一個人卻是她覺得自己非寫不可的,那就是曾經一手培養了她、並在「文革」中暗中保護了不少知青的周恩來總理。現在,趕在周恩來總理誕辰110周年,以及大規模知青上山下鄉四十周年的2008年,一本由侯雋自己以及40多位曾在全國各地飽經歷練的當年知青代表撰寫的回憶文章組成的書《知青心中的周恩來》,即將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捧著厚厚的書稿,侯雋心潮起伏,老淚縱橫。對於她來說,這本書的出版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記錄了他們那一代人在廣闊天地付出的青春和汗水、苦樂年華,以及他們對於周恩來總理的由衷思念和真摯感情。

『拾』 58年前,主動要求下鄉插隊的"特別姑娘"侯雋,如今過的怎樣

每一個年代都有一批熱血青年為了祖國的發展而奮斗終身。這些人就是懷有高度的愛國熱忱、無私奉獻精神的。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時候的我國貧窮落後,但是還是有很多愛國人士放棄外國的威逼利誘,願意回到祖國,為我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奮戰在祖國最貧窮落後的地方,條件特別艱辛,比如我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還有"兩彈一星之父"鄧稼先,這些為了祖國的發展而無私奉獻是愛國人士,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三下鄉"是一股熱潮,很多城市青年去到農村當了一名知青,為加快改變農村地區貧窮落後的局面,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休之後,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選擇選擇了安享晚年,她和她丈夫種植了近百畝知青林,他們希望這些樹林能夠為後代造福,而且把這些森林全部捐給了國家,之後就開始老年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