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和上海哪個發達
上海。
上海的貿易夥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現在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口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上海口岸進出口位居世界城市之首。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約有三成左右的「中國製造」經由上海輸往世界各地,也有約三成左右的各國商品經由上海進入中國市場。
全國1/3左右的進口汽車、鑽石、葡萄酒、乳品,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醫葯品、醫療器械,超過60%的進口服裝服飾,70%以上的進口手錶等都是經上海口岸來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1)北京比上海哪個擴展閱讀
2020年,上海市地區生產總值38700.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3.57億元,下降8.2%;第二產業增加值10289.47億元,增長1.3%;
第三產業增加值28307.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3.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㈡ 北京和上海,哪個更適合生活
上海駐外的時候住過三年,然後調回京,所以兩地應該說是比較了解的,上海太潮濕了,北京乾的季節還可以加濕,濕就沒辦法了,北京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霧霾重,但最近幾年的治理真是太有成效了,藍天白雲是常態,一年也要去幾趟上海,陰沉沉的天心情也是鬱郁的,至於雨季就更不用說了,上海的時尚與北京的底蘊都各有千秋,但常年生活還是喜歡北京,一年四季生活豐富,沒有出不了門的時候,逛博物館,郊遊爬山是經常的
㈢ 上海和北京哪個繁華
兩個城市的定位不同,是很難比較哪個城市更繁花的,上海是商業中心,經濟基礎是比北京繁花,而北京是政治中心,是全國的中心,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形象,更加庄嚴厚重。
北京作為歷史古都,當年的設計一切都是以權利為中心,以前的皇帝都是游牧民族只能在北京這個地方生活,再往南就不習慣。一個以古跡而文明的城市又是權力中心不大會很時尚,主要體現她的庄嚴神聖。
而上海從開埠就是商業化城市,一個以商業而起的城市註定是競爭激烈的地方,如果要更好的發展那麼一定要做得最好最時髦。上海還是個港口城市,更容易接觸現代文明,觀念更新快,所以一定是個非常摩登的城市。
㈣ 上海和北京哪個繁華
兩城市定位不同,功能也有區別。上海北京總體都蠻繁華的,但是北京看上去比較嚴肅,上海則比較有活力。北京如同大戶人家的長子老成持重,居高臨下;而上海則象次子精明干練,實干持家。
繁華程度均取決於經濟基礎,只要涉及經濟指標和發展數據,上海無與倫比,客觀上說至少近年內很難有城市可以超越,北京則是全國行政中心,資源高度集聚。
但缺少發展深耕之基礎,繁華也可能不是它追求的目標,京滬定位不同,無法類比。其實全國經濟都在發展,上海起到了一個排頭兵與領軍人的作用,全國都繁華了才是中華之幸事。
(4)北京比上海哪個擴展閱讀
兩個南北城市天時地利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歷史背景不同、理念也有差別,所以,看待繁華的觀念肯定不同。兩個城市都是14億全國人民的!
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城市都能像北京和上海一樣繁華,那時,中國少一點春運的悲歡離合,都能在自己的家鄉每天與親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北京作為歷史古都,當年的設計一切都是以權力為中心,以前的皇帝都是游牧民族只能在北京這個地方生活,再往南就不習慣。一個以古跡而文明的城市又是權力中心不大會很時尚,主要體現她的庄嚴神聖。
而上海從開埠就是商業化城市,一個以商業而起的城市註定是競爭激烈的地方,如果要更好的發展那麼一定要做得最好最時髦。上海還是個港口城市,更容易接觸現代文明,觀念更新快,所以一定是個非常摩登的城市。
兩大超級城市,上海北京誰更繁華?總的來說,北京粗曠大氣!上海精緻繁華!北京更像中國城市,上海更像西方城市!
㈤ 北京和上海哪個更好
一線城市各有優勢,還與每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感受有關,沒法說哪個更好。
㈥ 北京和上海哪個面積大
北京市面積大,截止到2021年2月北京市面積為16410.54平方千米。上海市面積為6340.5平方千米。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上海市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6)北京比上海哪個擴展閱讀:
北京和上海,一個是政治、文化中心,一個是經濟中心。上海號稱中國最大的城市,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確切的說法應該說上海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如果以城市面積來論大小,上海跟北京比還是算小的。
眾所周知,北京和上海,一南一北,帝都和魔都都有自己的輝煌、有自己的驕傲,也有自己的毛病。中國文化之所以強大,乃是其內部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有東西文化的差異,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內在的豐富性和差異性,既沖突,又互補。
所謂城市規模是指城市的土地、人口及經濟等方面的數量規定,它主要表現為在一定的時間內,構成城市的各種物質和經濟要素的集聚程度和數量多寡。按照城市內集聚的要素不同,可以把城市規模分為城市空間規模、城市人口規模及城市經濟規模這三個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㈦ 上海大還是北京大
北京大,上海的行政區域面積是6340平方公里,而北京是1.641萬平方千米。至於說大上海並不是因為它的面積比北京大,只是網上流行的一種叫法習慣而已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1][2],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行政區域劃分
㈧ 北京和上海哪一個生活成本更高
上海的高啊。地鐵:北京2塊,上海3塊起步;公交:北京月卡,上海2元起步;吃飯上海大約是北京的1.2-1.5倍;住房上海的高於北京;計程車也是上海貴;上海唯一比北京便宜的就是橘子、香蕉、菠蘿等的熱帶農產品;電子產品的價錢都差不多
同等生活標准情況下,毫無疑問是上海比北京更高。
其中民生方面的消費佔到絕大因素(與民生相關的支出)
1、北京的住房和上海差不多,基本上能夠持平(5環附近,單間300-500,帶獨立衛生間的700以上);
2、北京的交通:公交車辦理公交一卡通,市內0.4元一次,周邊縣城按段計費,也是0.4元為一個單位,幾乎是上海公交的零頭;
3、吃飯,我覺得北京還是比上海要便宜,現在我們搞聚會,餐廳是「青年餐廳」,裝修服務及菜品都非常不錯,網上有圖片,吃完後去KTV(5小時),5個人,全部下來90元平均。在上海那邊,幾乎找不到。
4、至於服裝,在北京也有動物園、木樨園的衣服,很適中,與上海比起來,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如果是一個打工仔的生活標准,在北京肯定比上海的消費低。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海的工資肯定要比北京高,差額估計在500左右,也就是說,你在北京2500左右,到了上海就有3000左右。所以具體的情況,你自己來估算吧。
我現在在北京工作,月支出大致:房租750(獨立廚房衛生間一居)+40網費+40(電費,水免費)+100公交+50電話+600吃飯=1580
㈨ 北京和上海哪個好,各有什麼長處,適合什麼樣的人
其實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的兩大都市,一個是政治中心,另一個是經濟中心。
北京和上海,應該都是帶動力極大的城市,都應該具有較強的經濟帶動性。
但是,上海做到了,兩者獲取財富的方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上海是帶動周圍一起致富的龍頭,而北京依靠的則是寄生和利用權力進行資源掠奪的方式。所以北京周圍的省份則是越來越貧窮,實際上北京資源掠奪范圍不僅僅是北京周邊,延伸至全國,所以北京就是一個寄生蟲,我們所有人創造的財富都最終被他掠奪走,號稱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結果勤勞的省份分配得最少,沒有勞動的省份獲取最多,比如北京。
2:嚮往北京的人,看中的是權力,以及與權力緊緊相連的利益。
嚮往上海的人,看中的是上海的創業環境,以及與創業緊緊相連的價值體現。
3:到過北京的人,都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一種被權力壓抑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即使是經商,也要與權力緊緊相依,與政治緊緊相連。再高明的企業家,在北京,如果離開權力,都難以獲得成功。所以外國人不喜歡在北京經商,因為中國人是權力控制著錢,太多官方全力參與其中。北京經商不是真的在經商,是在搞特權。
到過上海的人,都有一種緊張的感覺,一種被競爭所壓製得高度緊張的感覺。在上海經商,你不需要考慮過多的市場之外的因素,只需要懂得什麼叫市場,什麼叫競爭,什麼叫創新,什麼叫發展。
4:北京人喜歡高昂自己的頭,不管該不該昂起頭,頭始終是昂著的,因為,他是北京人,他在政治中心,就必須高人一頭,就必須讓人高看一眼,就可以動輒訓斥人。
上海人也喜歡高昂自己的頭,但他們昂起的是經濟大都市的頭,昂起的是有經濟大腦的頭,他們看不起沒有經濟大腦的人,他們看不起只會拉關系的人。
5:生活在北京的人,雖然昂著頭,但他們的觀念十分落後,特別是市場經濟觀念,競爭觀念,危機觀念,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北京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知道經濟發展歸根結蒂要靠市場、靠經營理念。於是,只要出了北京,他們很難做成大事。
生活在上海的人,不會整天昂著頭,他們沒有時間昂著頭,他們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面對緊張的工作,面對殘酷的市場。他們走到世界每個地方,只要願意,都能夠創出一番事業。
6:於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了,北京,除了全國人民支援北京、支持北京外,他們自己創造的財富很少很少;於是,她對周圍也就沒有形成幅射,河北、天津等,在北京的周圍,經濟並沒有得到北京的幅射而快速發展。
但是,上海不一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的經濟象賓士的駿馬一樣,不僅如此,蘇州、杭州、寧波都受到她的幅射,成為中國經濟的明星。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州地區,已成為中國最活躍、最有前途的經濟圈。
7:按理,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好大學中的多數,科技發展水平應該很高,然而,北京的科技水平能夠用到經濟發展上的,又有多少呢?北京經濟發展中,科技的貢獻又有多大呢?北京的大學看起來都是一流學校,但實際上沒有真正做學問,而是在搞政治,所以他們沒有心思真正學習,所以也不能學到東西,所以在科技中貢獻很小,我們所看到的有些名氣很大的科學家,其實也是通過政治斗爭獲取名利,巧取豪奪別人的成果,因為北京人有權力,北京的大學和科學家也利用權力奪取別人成果,可以說也是寄生蟲。
上海的一流大學雖然沒有北京多,但是,上海在科技轉化方面,比北京抓得好、抓得緊、抓得及時,於是,科技對上海的貢獻很大,對上海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很大。
8:北京是保守和頑固勢力的大本營,政治斗爭的大本營,上海則本質上就是一座開放型的城市。
北京與上海的差距,已經是全方位的差距,從經濟到社會,從科技人文,從思想到觀念,都有著相當的差距。
㈩ 北京和上海到底哪個面積大
北京面積大。北京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上海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北京,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萬人,城鎮人口1865萬人,城鎮化率86.6% ,常住外來人口達794.3萬人。
上海,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2428.14萬人,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
(10)北京比上海哪個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北京市人民政府駐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
上海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16個區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 。
參考資料:網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