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社保交多久能報銷醫保
一般而言,單位統一交納的醫保是次月可以住院報銷,而個人身份交的醫保一般需要交納半年或一年時間以上,就可以享受報銷待遇。
辦理住院手續時應將醫保病歷和醫保卡交給醫院住院處,這樣才可以順利使用醫保統籌帳戶,如果因為急診未能當時提交的,應及時將醫保病歷和卡交給醫院。一般情況下,醫保報銷有起付線的,按照醫院不同級別設立不同的住院起付線,等級越高,起付線越高。市內一級及以下醫院為100元,市內二級醫院為200元,市內三級醫院為300元,非本市醫院為400元。沒有達到起付線,報銷是得不到支持的。換句話講,必須在起付線以上才可以報銷。達到起付線以上部分,按規定報銷。另外還有可能有部分葯品不在醫保范圍以內需要自已承擔的),因此在辦理住院手續時還需要交納一部分現金。
醫療保險的報銷是按比例進行的,在不同級別的醫院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一樣。一般在70%左右浮動。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葯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舉個例子就比較清晰了,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打個比方說,住院起付線1000元,500元的自費葯,假如說某人的醫葯費總計5000元錢。報銷85%,自負15%。
則醫保可以報銷=(5000-1000-500)X85%=3500X85%=2975元,這部分錢是不用交的,由醫院直接跟醫保局算帳;
另外還需要個人支付現金=1000+500+(5000-1000-500)X15%=1500+525=2025元,這部分錢是要交現金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社保繳費後多久可以使用醫保卡
法律分析:從社保繳費的第一個月開始,就可以用醫保卡里個人繳費的部分,到可以用醫保卡購葯或者看病的葯房或醫院就診。一般來說,醫療費用在一年後就可以報銷。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職工應該要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和職工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條例》
第一條 為保障城鎮從業人員的基本醫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三條 建立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個人醫療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與基本醫療統籌基金(以下簡稱統籌基金)支付相結合的制度。個人帳戶的所有權屬於個人。統籌基金的所有權屬於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人員。
第四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雙方共同負擔。
第五條 基本醫療保險原則上以市、縣、自治縣為統籌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
C. 社保繳納幾個月可以用醫保
【法律分析】:連續繳納三個月之後就可以享受醫保待遇,但是一般連續繳納六個月之後才可以辦理醫保卡,醫保卡的辦理時間一般在2個月左右,這樣就是8個月之後才能拿到醫保卡。
醫療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險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時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賬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以北京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例:用人單位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1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2% 120塊錢的大病統籌繳納。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在單位辦理養老保險退休手續(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那麼退休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則不受年限限制,但是退休後單位仍要承擔退休職工每月15元的大病救助費用。
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的作用是什麼?
1、信息記錄功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是每一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參保人的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號碼作為唯一編號和識別碼,醫保卡中記錄的信息主要有個人基本信息、醫療保險報銷信息和醫療費用消費信息。其中,個人基本信息主要有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等;醫療保險報銷信息指的是醫療保險的報銷情況;醫療費用信息是指消費明細和賬戶剩餘等的記錄。
2、消費刷卡功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可以憑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在指定的門診或醫院刷卡結算。
3、金額查詢功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可以查詢帳戶的消費情況和余額,還可以查詢醫療費用的報銷是否到賬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D. 社保交了多久可以用醫保
法律分析:社保交的第一個月就可以用醫保。從社保繳費的第一個月開始,就可以用醫保卡里個人繳費的部分,到可以用醫保卡購葯或者看病的葯房或醫院就診。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內容可以得知,職工應該要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和職工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E. 社保交多久可以用醫保
繳滿6個才能用,是針對首次參保或曾經參保過,但中斷時間超過3個月或以上,這時候就需要繳費滿6個月,才可以重新享受醫保報銷待遇,這6個月被稱為醫療等待期。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一般用人單位繳納的醫保,都是當月繳納,次月就可以使用的。但有些首次繳納醫保的,或者曾經參加過醫療保險但已經中斷超過3個月以上,一般需要等待6個月以上才可以享受報銷待遇,稱為醫療等待期。如果是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合同2個月內參加醫療保險,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2個月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特殊情況下,不設報銷等待期,自繳費之月起即可享受醫保待遇。
醫療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險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時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賬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以北京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例:用人單位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1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2% 120塊錢的大病統籌繳納。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在單位辦理養老保險退休手續(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那麼退休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則不受年限限制,但是退休後單位仍要承擔退休職工每月15元的大病救助費用。
【法律依據】:《醫療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建立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個人醫療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與基本醫療統籌基金(以下簡稱統籌基金)支付相結合的制度。個人帳戶的所有權屬於個人。統籌基金的所有權屬於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人員。
《醫療保險條例》第四條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雙方共同負擔。
《醫療保險條例》第七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共同繳納。其中用人單位按本單位從業人員月工資總額的5%-7%繳納,從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費率不低於本人月工資總額的2%。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F. 北京新參保職工多久可以刷醫保
摘要 您好,自入職次月即可使用。新員工入職後,單位應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其中就有醫療保險,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次月15日起職工的醫療保險賬戶開通,開始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員工因變更工作致社保繳納中斷,單位重新繳納醫療保險費(包括補繳費)的次月15日,醫療保險賬戶啟封。
G. 北京社保交多久能報銷醫保
摘要 社保是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