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什麼時候垃圾分類
擴展閱讀
石家莊離深圳多少公里 2025-07-04 11:28:19
深圳退休如何在網上認證 2025-07-04 11:24:16

北京什麼時候垃圾分類

發布時間: 2022-08-07 02:00:43

『壹』 北京垃圾分類是什麼

北京目前採取的垃圾分類方法為「四分法」,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這既是符合國家要求,也是目前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孫x軍曾在節目中對這四類生活垃圾作了詳細介紹:

可回收物(藍色桶):可循環利用的,報紙、鏡子、飲料瓶、易拉罐、舊衣服、電子廢棄物等,由再生資源企業回收利用,俗稱「收破爛」。

廚余垃圾(綠色桶):是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從事餐飲經營活動的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

其他垃圾(灰色桶):包括保鮮膜、塑料袋、紙巾、大骨頭、玉米核等。

有害垃圾(紅色桶):對身體和環境有害的。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注意:

《條例》規定,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者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台賬,記錄生活垃圾來源、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並向區城市管理部門報告。

生活垃圾集中轉運、處理設施未按照要求接收生活垃圾,或者未進行分類處理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吊銷生活垃圾處理經營許可證或者渣土消納場所許可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活垃圾分類

『貳』 北京市垃圾分類暨垃圾三化工作會在北京會議中心於什麼時候召開的

2020年4月下旬。
2020年4月下旬,為動員全市各方面力量抓好垃圾分類工作,北京市組織召開了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出席會議。為統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北京市成立了市、區兩級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市級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政策指導組、物業管理組、社區工作組、執法保障組、監督檢查組、宣傳動員組7個工作組,成員單位包括27個責任明確的市級部門。區和鄉鎮、街道也明確相應責任部門、責任人。
加快了垃圾分類設施建設。自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住宅小區、胡同、街巷,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集貿市場、商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公交場站,公園、風景名勝區、旅遊景點等管理單位或責任單位,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標准和要求,分別設置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截至7月底,共新建改造分類驛站436座,確保全天有專人值守,實現面對面服務指導和質量監督,同時具備積分兌換、宣傳教育的功能。完成2.2萬組分類桶站提升改造,噴塗垃圾分類標志,公示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和收集單位信息、監督電話,張貼宣傳資料等。完成1082輛運輸車塗裝工作,占年度計劃的41.6%。完成208座密閉式清潔站改造。

『叄』 垃圾分類誰提出的

01 北京市

1957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城區將分類收集垃圾”的構想,開創了中國垃圾分類的先河,也為世界貢獻了垃圾分類的理念。

垃圾分類是什麼?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准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分類是誰提出來的?

日本和德國是世界上公認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的國家,但事實上,最早提出垃圾分類的是咱們大北京。

1957年7月12日,一篇名為《垃圾要分類收集》的文章出現在《北京日報》的頭版頭條。當時的北京,廢報紙、舊衣服、水果皮、火材盒、牙膏皮等按照要求被分類回收,送至廢品站換錢,惹得不少外國人前來取經,可謂風光一時。

到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8個城市開啟垃圾分類收集試點。這一試就是17年,效果卻不盡人意。對此,很多人疑惑不解,明明中國最先提出垃圾分類,為何現在卻在垃圾分類道路上步履維艱?

不難理解,1957年時的中國,剛剛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但彼時的人民生活水平與當今不可同日而語。那時的垃圾分類,折射的更多的是當時民眾的節約節儉意識,還沒上升至環保意識。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物質文明極大發展,節約節儉意識退潮,垃圾分類很難乃至無法獲得傳承與發揚。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經濟突飛猛進,成為世界奇跡。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卻日益嚴峻,使得國家開始高度關注生態環保,同時也促成了民眾環保意識的逐步覺醒。“垃圾圍城”步步緊逼,垃圾分類成為打破該問題的重要利器。

2000年啟動試點,這個時間不算晚,但中國卻在垃圾分類上結結實實吃了個敗仗。其實,這一仗,輸的並不虧,甚至可以說,發人深省。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麼,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發展水平標准之一的垃圾分類,想要得到真正推廣,需要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社會各階層垃圾分類的意識與知識;

第二,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作為保障;

第三,強大的經濟支撐;

第四,必要的垃圾分類技術與管理水平;第五,整個分類處理系統的良好協作。

相應的,反觀國內現實:

第一,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匱乏,普及度不高,民眾的認知程度不高,僅有少數人具備垃圾分類的意識與知識。第二,國家層面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缺失,地方層面的相關規定因配套不完善而流於形式。第三,“誰污染誰付費”沒有得到真正貫徹,外加財政支持較弱,使得垃圾分類遭遇“錢荒”。第四,垃圾分類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無法真正保證垃圾獲得分類無害化處理或回收利用。第五,政府投入收效甚微,居民配合度低,垃圾收運處理部門簡單粗放,使得垃圾分類多數停留在書面、口頭中。

2019年,真正的垃圾分類時代來了!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不止是上海,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46個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肆』 分類垃圾桶是什麼時候在中國開始實行的

最早實施分類垃圾的是德國(1972年)

中國最早開始垃圾分類是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居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居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

分類垃圾桶有哪些?

1.紅色垃圾桶: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廢家電類、過期葯品、過期化妝品等)

2.綠色垃圾桶:餐廚垃圾(包括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魚、肉、骨頭以及廢餐具、塑料、紙巾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

3.藍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4.黃色垃圾桶:醫療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沙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後的廢棄品、過期的葯品等等)

5.灰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建築垃圾類,生活垃圾類等)

『伍』 垃圾分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2000年4月,原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在北京召開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座談會,特別強調「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公眾環境意識普遍提高的情況下,適時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非常必要」,隨後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桂林等八個城市確定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各個城市也紛紛出台相應的政策文件予以配合。

2016年6月15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文,明確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2017年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和標准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率達35%以上。

2018年1月,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規定2020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在內的46座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在垃圾進入焚燒和填埋設施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計達到35%以上。

2019年6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固廢法修訂草案》審議通過,第38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符合本地實際的分類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住建部等9部委發布《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展開垃圾生活分類工作的通知》,規定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陸』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明年五一實施 個人扔錯最高罰200元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北京將於2020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不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將會被罰款。
據了解,修改後的條例中明確了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生活垃圾應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同時,對於個人不按照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行為,遵循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設定了先勸阻再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的措施。同時,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生活垃圾處理是關系民生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加強生活垃圾管理,維護公共環境和節約資源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修改後的條例規定,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生活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轄區內單位和個人參與生活垃圾減量,依法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北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管理的綜合考核制度,並納入政府考核指標。
此外,據了解,2017年以來,北京市已有134家中央機關、650家二級單位以及118家市級、1660家區級黨政機關開展了垃圾強制分類。

『柒』 北京垃圾分類什麼時候開始

北京垃圾分類實施時間: 2020年5月1日起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為方便公眾分類投放垃圾,避免產生概念混淆,修改後的《條例》進一步簡化了垃圾分類標准,將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兩類整合為廚余垃圾一類,明確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類。《條例》在附則中詳細解釋了各類垃圾的區別。

廚余垃圾 ,是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從事餐飲經營活動的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其中,廢棄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動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有害垃圾 ,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其他垃圾 ,是指除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難以辨識類別的生活垃圾。

北京市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

修改後的《條例》規定,禁止在北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將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餐廳、旅館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可罰5萬元

修改後的《條例》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

從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引導綠色消費出發,條例明確,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並設置醒目提示標識。一次性用品的詳細目錄,由市城市管理部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文化和旅遊、商務等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修改後的《條例》規定,違反規定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整改,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 最高可罰200元

修改後的《條例》規定,單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違反規定的個人,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應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其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相關行政處罰或行政強制信息將共享到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捌』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根據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具體如下:

1、廚余垃圾

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垃圾;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

2、可回收物

指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失去原有使用價值,但回收後加工又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電子廢棄物類、織物類等。

3、有害垃圾

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4、其他垃圾

指除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難以辨識類別的生活垃圾。

此外,廢舊傢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要單獨堆放在當地指定的投放地點。家裡裝飾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也應在當地規定的時間、地點單獨堆放,並承擔處理費用。

(8)北京什麼時候垃圾分類擴展閱讀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後的「首張罰單」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北京市區兩區執法部門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執法宣傳,在執法過程中宣傳新《條例》,督促社會單位落實分類責任、倡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5月11日上午,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在例行檢查中發現,豐台區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售賣水果的區域在經營過程中會產生腐爛水果、水果皮等廚余垃圾,也有水果外包裝如塑料袋、紙盒等其他垃圾,但現場只放置了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垃圾桶,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問題。

前期屬地城管執法隊已經到該超市多次進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要求的宣傳告知。針對該超市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當場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和談話進行立案調查,並擬對該超市處9000元罰款。這是北京市新《條例》實施以來的第一張處罰罰單。

5月11日至12日,城管執法系統已立案144起,處罰金額共計22萬余元。處罰主要涉及餐館、酒店、企事業單位、建築工地、商場超市、物業等,其中餐館、酒店以及企事業單位存在問題相對較為突出,主要違法行為包括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按規定設置餐廚垃圾收集貯存設施等。

『玖』 北京 垃圾分類

法律分析:北京垃圾分類主要有四種分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法律依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一)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

(二)廢舊傢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單獨堆放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三)農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灰土單獨投放在相應的容器或者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四)國家和本市有關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其他規定。

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單獨堆放。

『拾』 北京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法律分析: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從2020年5月1日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法律依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鄉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