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5個"福娃"組成,都叫什麼,分別代表什麼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聖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映。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色的一環。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區的裝飾風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從我們漢語多內涵的意義來說,五福娃代表的祥瑞真不算少。
其一,五福娃應對五行說,透著深邃哲理。五行是中國古代的物質觀,系中國文明之源,出自始祖伏羲氏或更早,中國博大精深的天文、歷法、易經、儒道,莫不源於五行智慧。古人說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這五種要素構成,意思是用五行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從此意義上講,金燕為金、熊貓為木、游魚為水、聖火是火、藏羚羊為土,用金木水火土來表達體育意願,表明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包括了世界萬物,同時也蘊含了中國人胸襟很寬廣,海納百川。五行用於中醫的含義:金,代表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為肺。木,代表生長、升發、舒暢的功能,為肝。水,代表滋潤、寒涼、閉藏的性質,為腎。火,代表溫熱、向上,為心。土,代表生化、承載、受納等,為脾。《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對研究和整理古人積累的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色理論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戰國晚期又提出了五行相剋相生思想,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這些思想,是古人的發明,也與現代唯物主義的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學說相吻合,其中透著自然規律和哲理。五福娃應對五行說,是科學深邃的。
其二,五福娃應對五環說,透著文化智慧。奧運五環五彩的標志,分別代表五大洲,藍色(歐洲)、黑色(非洲)、紅色(美洲)、黃色(亞洲)、綠色(澳洲)。根據奧林匹克憲章精神,五色環象徵五大洲團結、及運動員以積極的比賽和友誼精神相聚,其文化內涵非常豐富。而五福娃,正是五環的延伸和寫照。「福娃貝貝」原型魚娃,來自江河湖海,代表繁榮。魚和水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象徵繁榮與收獲,「魚」還蘊涵吉慶有餘的祝福。純潔可愛的貝貝,好像水上運動高手,是五環中藍環的代表。「福娃晶晶」原型熊貓,來自森林,代表歡樂,象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華夏上古的黃帝,也稱有熊氏;西周時楚國祖先鬻熊,也以熊為名,後來的國王則叫熊渠;可見其歷史淵源之久。憨態可掬的熊貓,是五環中黑色的代表。「福娃歡歡」原型奧運聖火,代表激情。我國遠古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成了世界火種的發源地,使人類社會向前邁了一大步;古代戰爭也多以火攻為主;這說明火在我國確實是聖火。而如今的聖火,更是熊熊燃燒,向世界傳遞著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比喻各項球類運動的健將,代表五環中紅色的一環。「福娃迎迎」原型藏羚羊,來自高原大地,代表健康。史書記載炎帝族發源於姜水,羊也是吉祥的象徵和綠色奧運的展現。「福娃迎迎」比喻身手敏捷的田徑好手,代表五環中黃色的一環。「福娃妮妮」原型燕子,來自天空,代表幸運。燕子俗稱玄鳥,是殷商時的圖騰,「燕」還代表燕京(北京)。燕子是春的使者,它細語呢喃,身輕矯捷,帶給人們喜悅和祝福。福娃妮妮比喻體操運動健將,是五環中綠色的一環。五彩福娃,不正是奧運五環的象徵嗎。
其三,五福娃應對五福說,透著吉祥如意。五福臨門,是國人祝福時最好聽的一句話。「五福」一詞,源於《尚書 洪範》,指的是:一福長壽(福壽綿長)、二福富貴(富足尊貴)、三福康寧(健康安寧)、四福好德(仁善寬厚)、五福善終(臨終時無橫禍、無病痛、無煩惱、安詳地離開)。這五福娃應對五福臨門,有誰能說不是吉祥如意呢?
其四、五福娃應對成語說,透著恰如其分。包含五字的成語,意義非同尋常。五湖四海(五洲四海),指的是團結大多數人,五娃正是代表五湖四海。奧運就是一個大家庭,參賽國和運動員等,無不來自五湖四海,大家團結在一起,享受和平與歡樂。五方雜處,泛指各地,意為東西南北中,五娃不正是代表五個方位的全球嗎。五星連珠,也叫「五星聚」,是古人用來表示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的現象,因這種現象很少見,所以古人認為這是祥瑞之兆。奧運會上世界各國運動員等齊聚中國,不就是五星聚嗎。五彩繽紛、五光十色,指的是各種色彩鮮艷繁多,那麼五福娃正是五彩繽紛,讓人喜愛。五花八門、五行八作,比喻事物變化莫測繁多和各行各業,奧運會的種種體育運動,正是這方面的傑作。五體投地,比喻敬佩到極點,對運動員的出色表現,五福娃和世界人民一道,都會敬佩的五體投地。還有五風十雨、五世其昌、五百羅漢、學富五車、五子登科、不為五斗米折腰……都是托五福娃的福啊。
其五,五福娃應對各國說,透著中國特色。許多奧運會舉辦國選擇製作的吉祥物,可以說是各具特色。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德國推出了純種小獵狗「瓦爾迪」為吉祥物。這個大耳朵、身長腿短的小精靈敏捷、堅韌、有耐性,體現出運動員的品格。周身五彩繽紛的顏色,象徵著德意志多姿多彩的大地,表達了熱鬧和諧的氣氛。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吉祥物,是一個周身黝黑發亮的海狸,叫「亞米克」。相比以後越來越復雜的設計,亞米克是歷屆奧運會構圖最簡單的吉祥物。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吉祥物「米莎」,是一個可愛、活潑的小棕熊。米莎由於在閉幕式上為戰爭破壞了奧運會和團結友誼而落淚,被稱為最動情的吉祥物。還有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吉祥物「山姆大叔」、1988年漢城奧運會吉祥物「虎多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吉祥物「科比」、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吉祥物「伊茲」、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吉祥物「澳利、悉德、米利」、2004年雅典奧運會吉祥物「雅典娜、費沃斯」,這些各有千秋的吉祥物,無不為人們帶來了美好祝願和歡樂。
❷ 老北京常說的「七行八做」具體指哪幾行
泛指「三教九流 七十二行」
據《清波雜錄》所載,我國唐代社會的主要行業為「三十六行」,即:肉肆、宮粉、成衣、玉石、珠寶、絲綢、紙、海味、鮮魚、文房用具、茶、竹木、酒米、鐵器、顧綉、針線、湯店、葯肆、扎作、陶土、仵作、巫、驛傳、棺木、皮革、故舊、醬料、柴、網罟、花紗、雜耍、彩奧、鼓樂、花果等。徐珂在《清稗類鈔·農商類》中說:「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則為七十二行,十之則為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見,「七十二行」是一個虛指數,今天人們常說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並非具體數字。事實上,社會行業的分工已遠不止七十二行。
老北京的古老風俗不計其數,其中的民間行業活動別有一番風味,說說老北京七十二行,吹糖人兒、耍蟈蟈……詳細情況可以網路
五行 車行船行 店鋪行腳行衙役行
八作 金匠銀匠 銅匠 鐵匠 錫匠 木匠 瓦匠 石匠
❸ 老北京的市井生活是什麼
很多人都喜歡用
「天子腳下、五方雜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來形容老北京。
您瞅前面三詞還算好理解,
但這「五行八作」,還真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五行八作」一詞,起源於宋朝,
指的是各行各業的俗稱,
但在老北京,「五行八作」它是有特指的。
「五行」,
這里說的是車行、船行、腳行、商行、牙行。
而八作呢,說的是作坊,
具體點:金匠、銀匠、銅匠、鐵匠、
錫匠、木匠、瓦匠和石匠,
這八種手藝人開設的「加工車間」。
但也有朋友說,
五行八作里也包括做小買賣的,
就和「七十二行」一樣都是泛指,
不代表真正數量。
只不過「五行八作」偏重於生意,
而「七十二行」更偏重於手藝。
老北京的五行八作↓↓
賣棉貨
彈棉花
拉洋車
近郊菜農
糊風箏
賣零酒
天安門前賣柿子
護城河冬取夏冰
蒸包子
敲著小銅碗兒賣果汁兒
吊爐拷鴨
賣面人兒
古書店
雜糧店
編玩藝兒
賣掛拉棗(去核烤乾)
菜市賣菜
賣小玩具
耍咕咕丟(木偶)
吹糖人兒
蘸糖葫蘆
綁雞毛撣子
您說現在想再見這些景兒,
怕是也只能從老照片和書籍里尋找了...
以下文獻選自:崔岱遠《京范兒》,感謝!
酒鋪兒
在老北京城,
幾乎隔上幾條胡同就有一家酒鋪兒,
大的在街面兒上,
也就能擺下四五張八仙桌,
小的藏在兩條胡同的交叉口,
也就能容下五六個老主顧。
酒鋪兒的前身是大酒缸,
一口蓋著木頭蓋子的大缸,
下半截埋在地里,上半截就成了圓桌,
掌櫃的會預備一些簡單的酒菜,
來的基本都是周圍的老街坊。
那會兒的酒鋪兒,
多是老街坊湊熱鬧、聊閑天的聚集地,
雖說算不上什麼高消費,
但見天都來的,不是家裡不缺錢的,就是酒膩子。
酒鋪里賣的自然是酒,
但您瞅不見茅台,
只有櫃台上那用黑陶瓷罐子盛著的散裝白酒,
便宜的一毛三一兩,貴的一毛七一兩,
再貴點,有二鍋頭,
打酒的店員一手掀開裹著紅布的木頭蓋子,
另一隻手捏著酒墩子的長柄,
「咚」的一聲把墩子頭穩穩地垂入罐底,又迅速拉上來。
頓時,濃郁的酒香順著酒墩子散開,
猛吸一口,沁人心脾。
酒鋪兒也賣啤酒,但最早喝的人不多,
拿暖壺打啤酒,那都是後來的事了。
過去,
酒鋪兒偶爾也會擺出幾瓶四特,
但在那個兜里都不富裕的年代
誰要想買上一瓶孝敬孝敬老丈桿子,
那您可得照著一禮拜餓了,
臨了還得再找人湊點~
(圖片來自網路貼吧:貼吧用戶_5ANVtXa)
除了酒,
在酒鋪兒的玻璃櫃台里,
還有蒜腸、粉腸、炸花生米之類的小菜,
要說最受老主顧歡迎還是開花豆兒。
煤鋪
過去居家過日子,
最離不開的就是煤,
每隔三五條胡同必有一家煤鋪。
您別瞅這里成天暴土揚長的,
可經營煤鋪並不是個粗活兒。
想吃搖煤球兒這碗飯也需要特定的手藝,
俗話說:「七分煤炭三分搖制」,
怎麼摻能讓煤球兒用起來火旺又禁燒,
只有掌櫃子自己知道,
而搖煤球兒這種粗活兒往往都是雇伙計來干。
等後來到了60、70年代,蜂窩煤才出現。
煤鋪的生意和其他買賣不同,
買煤的從來沒有在煤場里逛的,
甚至不願往裡走半步。
只要在門口的小窗口交錢拿小票,
留下姓名,您就回家踏實等著吧。
除非有特別原因,
一般不需要說明地址,
都是周圍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
誰家住在哪條胡同哪個院子,
煤鋪一清二楚。
煤球兒裝在荊條編成的大筐里,
五十斤一筐。
要買的是蜂窩煤,
送煤工會用一個木板托著進來,
一溜小碎步,整齊地碼在指定地點。
幹完活,
他會抹一把汗說聲「煤碼好了,您點點吧」,
確認無誤後轉身就走,
絕不讓自己一身的煤灰招顧客討厭。
他們懂得尊重顧客,
也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因為大家都是努力賺錢養家糊口的人。
如今,老北京的五行八作,
有的已經絕跡,有的還能找到,
有的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老北京城整理
❹ 五行八作指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五行八卦吧。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坤,艮,震,離,坎,兌,巽
❺ 五行八作的成語解釋
【成語】: 五行八作
【拼音】: wǔ háng bā zuō
【解釋】: 泛指各行各業。作,指作坊。
❻ 五行八作是什麼數啊
陰數,八卦指坤=_=
❼ 五行八桌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五行八桌文化?
答:此問題提的又不對,這實際上是民國以來的江湖黑話,五行者,就是指的五種行業。桌者,固名思義,跟我人衣食有關。所謂八桌,就是調味廠、啤酒廠、服裝廠、鞋帽廠等等跟衣食住行有關的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