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琉璃河檢查站什麼時候外遷
不外遷。
琉璃河檢查站在北京市房山區。按照布局規劃,房山區將新建十八渡、龍安、張坊南大橋3座檢查站。
在十渡鎮十八渡村(十大路縣道)、張坊鎮龍安大橋、張坊南大橋(淶寶路縣道)這3處卡點對應河北省檢查站的基礎上,新建公安檢查站。
保留窯上、南白、興禮、琉璃河、八一橋與河北防線一一對應的5座檢查站。最終形成「建3遷4留5」格局。
Ⅱ 基於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綜合規劃探討——以北京市懷柔區琉璃河流域為例
王亞男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天津,300041)
摘要:從項目區的劃定、DEM的構建,到項目區的適宜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對項目區進行土地利用分區,布置土地利用布局,確定綜合規劃的方案,形成了基於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綜合規劃探討。
關鍵詞:DEM;小流域;土地整理;綜合規劃
基於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綜合規劃與設計,其研究主要技術路線分為土地整理項目區范圍的劃定、基於地形圖的DEM的構建、項目區適宜性評價、土地利用分區、土地利用布局、項目區規劃與設計方案和主要工程規劃與設計幾個方面,詳細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小流域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技術流程
1 小流域土地整理的項目區的劃定
1.1 資料收集與實地踏勘
根據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土地開發整理標准》及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要求,項目規劃所需資料一般包括:①項目區基本概況,包括行政轄區、地理位置、土地面積、人口等;②自然條件,包括項目區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地質、植被及自然災害等情況;③社會經濟條件,包括產業發展、市場狀況、收入水平、民族習慣等;④土地利用現狀,包括各地類的數量、權屬、土地生產能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⑤土地開發整理法規政策以及農業、水利、林業、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業技術規范與標准;⑥土地資源、水資源調查報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等;⑦項目區的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權屬界線圖、項目所在縣(市)、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圖等。
與此同時,技術小組與當地有關領導必須多次到項目區進行實地踏勘,主要了解項目區的地貌、種植制度、水源、現狀設施等情況,具體劃定項目區邊界等,並就項目片規劃設計中可能涉及的具體問題向當地基層領導、農民徵求意見,與當地農業、水利專家共同確定規劃思路。
1.2 劃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的原則
劃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①項目完整性原則。項目區的邊界不應只考慮行政區的邊界,還應該考慮項目區周圍自然地物的分布情況,例如以分水嶺、路、溝、渠等為界。②結合實測的地形圖,以生態系統為劃分基礎,從小流域生態系統角度劃定土地整理項目區邊界,然後把項目區的現狀圖與實測的地形圖進行疊加匹配,得到具有地形、地類等信息的電子圖件。③盡量保證土地的權屬在同一個鄉鎮管轄范圍內。
2 基於地形圖的 DEM 構建
2.1 數據源的獲取與轉換
本文主要根據數字化的地形圖來建立 DEM。下面以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為例,簡要說明一下測圖的過程。
首先在項目區進行實地控制測量,採用GPS靜態測量,沿線布設E級GPS網,採用點連接和邊連接相結合布網,平面坐標起算點採用北京市測繪院提供的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柏查子村附近的兩個GPS點作為起算點。然後利用全站經緯儀在野外實測。全站經緯儀可以自動記錄和顯示有關數據,外業採集數據後,用數據通訊線連接全站儀和計算機,把野外觀測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中,再對野外採集的數據進行預處理,檢查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把野外採集到的數據編碼,用測量數據轉化成繪圖系統所需要的編碼格式。數據計算是針對地貌關系的,當測量數據輸入計算機後,生成平面圖形,建立圖形文件,繪制等高線。對照外業的草圖,修改新生成的地形圖,補測重測存在漏測或測錯的地方,然後加註高程、注記等。進行室內和室外檢查;最後對地形圖進行圖框內外整飾。
測圖的成果是 AutoCAD 格式的文件,本文主要是應用MAPGIS 軟體建立數字高程模型,因而要進行必要的文件轉換。首先把 AutoCAD 格式的等高線和高程點的圖層另存為.dxf 格式。然後在MAPGIS 軟體應用「文件轉換」的模塊,把.dxf格式的等高線和高程點數據,分別轉換為MAPGIS軟體形式的點文件和線文件。點文件為包含高程點信息的數據;線文件為包含等高線信息的數據。
2.2 矢量數據的編輯與處理
在等高線數字化生產過程中,由於地貌形態復雜,數據量大、人機交互作業易出錯和圖像處理技術存在缺陷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等高線數據的幾何信息和屬性信息誤差。幾何信息誤差主要包括等高線的點位或線位誤差、等高線相交或自交和數據採集不均勻引起的數據冗餘和等高線不光滑等。屬性信息誤差主要包括少量高程錯誤和系統高程錯誤。等高線矢量數據是建立數字高程模型的基礎數據,其質量直接影響其使用效果,因此必須對等高線數據進行檢查修改。
在等高線數據的處理中,可採用MAPGIS 軟體中的「DTM分析」應用模塊中等高線檢查工具進行處理。首先對等高線數據進行錯誤檢查,包括線自相交檢查、線封閉性檢查、線相交檢查、高程跳躍值檢查、高程賦值檢查等,然後找出產生錯誤的具體原因,對等高線文件進行線編輯處理,主要是對線數據的增加、刪除、移動、續線、閉合、分割、屬性修改等,另外還有對高程點數據的增加、刪除、移動等功能。
2.2.1 等高線賦以高程值的屬性
由 AutoCAD 格式轉換過來的等高線的文件,並沒有有關高程值的屬性,因而必須給每條等高線賦以高程值。首先,建立等高線文件的屬性結構,根據高程值選擇欄位類型為雙精度型,欄位長度為8,小數位數為2。其次,找到高程線之間的差值,接下來啟動自動賦高程值的工具,然後從已知高程點處向外引一條延長線,點擊後出現一個對話框。在對話框中分別輸入「當前高程」和「高程增量」,當前高程為起始點的高程值,高程增量為等高線之間的差,可正可負。從圖上推斷高程值是遞減的還是遞增的,遞減的即為正,反之為負。最後,用同樣的方法將所有的線屬性錄入。另存為「高程線」名稱的線文件。
2.2.2 高程點賦以高程值的屬性
由 AutoCAD 格式轉換過來的高程點的文件,同樣也沒有高程值的屬性,必須給每個高程點賦以高程值。與上述等高線賦以高程值屬性過程的不同之處,是把高程點的注釋賦為屬性,應該注意的是在賦完屬性之後,必須更改高程點的屬性結構,即把「欄位類型」由字元串改為雙精度型,否則不能生成 DEM。
2.3 DEM 的生成
2.3.1 TIN 模型的生成
(1)線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首先啟動MAPGIS 軟體中「DTM 分析」功能模塊,裝入等高線文件。由線數據提取高程點。根據解析度的要求選擇抽稀系數,然後生成三角剖分網。把生成的三角剖分網文件另存 TIN 格式的文件。
(2)點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同樣啟動MAPGIS 軟體中「DTM 分析」功能模塊,裝入高程點文件。由點數據提取高程點,選擇高程點屬性項,然後生成三角剖分網。圖2是由高程點數據建立的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區的 DEM 模型。
圖2 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區的 DEM 模型
圖3 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區典型地塊的 DEM 模型
2.3.2 GRID 模型的生成
與生成 TIN 模型不同,GRID 模型的生成主要是把等高線和高程點進行柵格化,把柵格化的結果保存 GRID 格式的文件。圖3為琉璃河典型地塊生成的 GRID 模型。從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維地形信息,如山脊、山谷、分水嶺等,直觀地了解項目區的整體情況,對整個項目區的規劃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認識。
3 基於 DEM 的小流域土地適宜性評價
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是小流域土地整理規劃的基礎,並為土地整理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減少規劃的盲目性,使小流域生態經濟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價值增值這四大基本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影響土地適宜性的因素很多,對於小流域地區,坡度和坡向是土地適宜性評價的重要因子。坡度和坡向是地面接受日照、風吹、雨水沖刷的重要因素。
為了實現評價方法和過程的定量化和科學化,需要利用現代化的 GIS 分析技術。利用DEM 數據中地表形態結構的提取和表達,其技術手段已經成熟。可以通過DEM 快速、簡便地提取高質量坡度和坡向信息,應用 GIS 疊加分析方法對土地利用現狀信息進行疊加、分組和統計分析。本文研究如何從地形地貌的角度建立評價模型,以北京市懷柔區琉璃河流域的土地適宜性評價為例,在 GIS 環境中實現定量評價。
3.1 小流域土地適宜性評價的評價指標及權重確定
通過研究懷柔區琉璃河流域的坡度和坡向地形地貌特徵與該區農業生產條件的關系,並確定了各因子權重,見表1和表2。
表1 懷柔區琉璃河流域坡度分級權重表
表2 懷柔區琉璃河流域坡向分級權重表
3.2 坡度圖和坡向圖的生成
坡度是地形描述中一個常用的參數,是一個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矢量。空間曲面的坡度是點位的函數,除非曲面是一個平面,否則曲面上不同位置的坡度是不相等的。給定點位的坡度是曲面上該點的法線方向與垂直方向之間的夾角。
本文中以懷柔區琉璃河地區1∶1000 地形圖為依據,把AutoCAD格式的等高線等地形特徵的要素轉換為MAPGIS軟體的線文件和點文件,然後利用MAPGIS 軟體生成供分析用的DEM,依照上面的坡度分級權重表,在MAPGIS 軟體中的「坡度分級圖輸出設置」中把坡度分為五個級,分別輸入上下限,並把區參數設為上述表格中的參數值,然後生成坡度圖,最後把點、線、區文件另存。在「輸入編輯」中打開剛才生成的點、線、區文件,修改區文件的屬性結構,增加「坡度」和「坡度分值」兩項,並相應設置其欄位類型和欄位長度等。其中「坡度」一項的欄位類型為字元串型,欄位長度為10;「坡度分值」一項的欄位類型為雙精度型,欄位長度為2,小數位數為1。然後利用「參數賦屬性」的功能,依照坡度分級權重表,把「坡度」和「坡度分值」兩項屬性信息增加到坡度圖上,最後保存點、線、區文件。圖4、圖5分別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坡度圖和典型地塊的坡度圖。從圖上可以反映出項目區的整體坡度情況,可以清晰准確地獲得項目區的坡度信息。
圖4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坡度圖
圖5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典型地塊坡度圖
基於 DEM 計算坡向時通常定義為,過格網單元所擬合的曲面片上某點的切平面法線的正方向在平面上的投影與正北方的夾角,即法線方向在水平方向投影向量的方位角。
與上述坡度圖屬性賦值相似,把「坡向范圍」和「坡向分值」屬性賦值到坡向圖上,圖6、圖7分別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坡度圖和典型地塊的坡向圖,為下一步的適宜性評價做好了基礎。
圖6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典型地塊坡向圖
圖7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區坡向圖
3.3 小流域土地適宜性評價結果
土地適宜性評價是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支持下進行的。評價單元的劃分是在以MAP-GIS 軟體為工作平台的基礎上,利用MAPGIS 軟體中的「空間分析」模塊進行空間疊加。首先把坡度圖和坡向圖的區文件添加到模塊中,然後利用「區對區合並」功能,把坡度圖和坡向圖疊加,最後另存生成綜合圖,即可得到土地適宜性評價單元圖,並對其進行調整,使每個單元達到自然條件、經營方式及經濟收益相似,最終形成評價單元。
本研究採用綜合指數評價模型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每一塊土地的綜合分級參數按下式確定:
綜合分級參數=坡度分值+坡向分值
採用等距裁取方法,將該區土地適宜性用途分為四類(見表3)。
表3 土地適宜性評價綜合分級表
利用MAPGIS 軟體的「屬性庫管理」模塊把疊加後生成的綜合圖的區屬性輸出.dbf格式的資料庫文件,然後用Excel 文檔打開,根據綜合分級公式,計算出各個評價單元的分值。最後把計算結果另存為.dbf 格式的資料庫文件。利用MAPGIS 軟體的「屬性庫管理」模塊的「屬性連接」把計算結果和綜合圖的區屬性連接起來,建立資料庫。
4 基於 DEM 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規劃方案
通過土地適宜性評價,加強了土地利用空間布局的研究。數字高程模型的發展為土地利用空間布局提供了理論依據,應用數字高程模型的有關理論和方法,確定各地類的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使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更合理。根據小流域土地適宜性評價的結果來規劃設計土地利用布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基於 DEM 的土地利用分區
在「輸入編輯」模塊中,打開綜合圖,依據表4 土地利用分區各地類參數值,利用「屬性賦參數」的功能對項目區進行土地利用分區。得到以 DEM 為劃分基礎的土地利用分區,從圖上看,斑塊較為破碎,由於圖上沒有河線、居民點、道路和地類界等地形要素,因而需要進一步進行圖形處理。
表4 土地利用分區各地類參數值
圖8 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區典型地塊土地利用分區
圖9 琉璃河土地整理項目區土地利用分區
4.2 添加線狀地物和居民點
上面生成的土地利用分區圖中,主要是基於高程點和等高線生成,缺少河線、居民點、道路和地類界等地形要素。在下一步規劃設計時,應把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圖上。以琉璃河項目為例,首先把河線、居民點、道路和地類界等地形要素轉化為MAPGIS 軟體能識別的點、線文件;然後把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已經生成的分區圖上。最後調整各圖層的順序,以便各個要素都能顯示出來。
4.3 確定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指按照土地的自然適宜性和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將各類用地合理布置並落實到土地整理區域內的具體地塊上。根據實地踏勘的情況,在圖上對小斑塊進行合並處理。以道路、河線等顯著線狀地物為劃定的基本依據,調整土地利用布局,使之更加合理。
4.3.1 水土保持區
綜合分級參數小於0.4 的區域,是以水土保持為主,通過人工管理和自然恢復形成大型荒草地的自然斑塊,大型自然植被斑塊具有多種重要的生態功能,並為景觀帶來許多益處,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4.3.2 經濟林果區
綜合分級參數在0.4~0.9 之間的區域,主要執行生態經濟功能,該區景觀生態建設的重點是:大力發展經濟林果業和適當發展畜牧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功能。主要依據是本區坡度較大,不適合農業耕作開發,景觀過程也主要以水土流失、植被覆蓋率降低等生態退化過程為主,只是和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區比較起來,程度稍為輕一點,因此必須將生態經濟功能和生態環境保護功能並重。
4.3.3 平緩坡耕地農業耕作區
綜合分級參數在0.9~1.3 之間的區域,主要執行農業耕作功能。該區景觀生態建設的重點是:以高產、高質、高效農業為主導方向,推行種植業開發,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和提高經濟收入。為此,在規劃建設中要合理調整農、林、牧、副結構,以糧食為主,適當增加芝麻、油菜和棉花等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引進優良品種,適當安排作物輪作,逐步推廣套種面積,提高復種指數,同時由於降水不足的供需錯位,因此大力推廣應用地膜覆蓋、節水灌溉等旱作農業技術,積極發展節水、集水農業,有效提高土壤生產效率和農作物產量。依據是坡耕地土層較薄,土壤肥力低,發展集約型農業的條件還不成熟。
4.3.4 平坦的灘地和居民點
綜合分級參數在大於1.3 之間的區域,居民點的擴大、礦產資源的開發都會導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應該盡可能地限制居民點的擴張,大力提倡植樹造林,建設綠色村莊、田園村莊,提高環境的宜人性,促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
4.3.5 漁業
山區小流域由於雨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短缺,漁業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小流域土地整理規劃建設的重點是:在條件許可的地區,充分利用小型水利工程的截留河水,適當發展漁業,增加農民的收入。
以 DEM 為基礎,以道路、河線等顯著線狀地物為劃定的基本依據,確定的土地利用布局。有可能與實地的地形不符合,因而要去實地核對土地利用布局是否符合實際,並根據實地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嚴金明.土地整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高向軍.土地開發整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與事務[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
吳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許五弟.地理信息系統構建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
張成才等.GIS 空間分析理論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史文中.空間數據與空間分析不確定性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朱德海等.土地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張占錄,楊慶媛.北京市順義區農村居民點整理的推動力分析[J ].農業工程學報,2005 (11):49~54
楊慶媛.小流域土地整理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
趙俊義.談談搞好土地整理之我見,第九中文網,2005
土地整理的概念和類型.中國國土資源網,2005
羅明,王軍.中國土地整理的區域差異及對策[J].地理科學進展,2001 (2)
姜愛林,姜志德.論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學界定[J].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 (1)
王印傳,張鳳榮,孫丹峰.小流域土地利用規劃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水土保持學報,2002,16 (2):118~121
楊慶媛,張明舉,塗建軍等.喀斯特地貌區土地整治與生態環境建設途徑研究——以四川省琪縣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6 (2)
徐雪林等,德國巴伐利亞州土地整理與村莊革新對我國的啟示,資源與產業,2002 (5)
賈文濤,張中帆.德國土地整理借鑒.[J]資源與產業,2005,7 (4):77~79
楊慶媛等.國外土地整理:性質、研究領域及借鑒.[J]綠色中國,2003 (6):49~53
王志剛.河洛黃土丘陵地區土地整理特點淺論.資源·產業,2002 (5):16~18
廖蓉,杜官印.荷蘭土地整理對我國土地整理發展的啟示.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 (9):25~29
朱紅波,郭宏俊.基於 GIS 的土地整理基礎信息資料庫建立.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 (1):25~26
李曉燕,李壁成,張樹文.基於 MAPGIS 的小流域土地質量評價.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4(1):99~104
方學蜜,吳泉源,徐秋曉.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芝罘區土地整理與分析.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 (1):126~128
尹霞,王占岐,葉新才.南方低山丘陵地區土地整理規劃研究及可持續性評價.國土資源導刊,2004 (5):15~17
王軍,余莉,羅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綜述.地域研究與開發,2003 (4):8~11
王萬茂.土地整理的產生、內容和效益.中國土地科學,1997 (10):62~65
張正峰,陳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農業工程學報,2003 (3):210~213
孫程.土地整理與復墾的基礎理論問題.資源與產業,2002 (5):22~24
賀瑜,劉剛.DEM 與空間疊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評價中的研究,計算機工程,2006 (1):251~253
虞繼進.數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與應用.江蘇測繪,1999 (9):33~37
錢業宏.利用數字化地形圖進行土方計算的方法.四川測繪,2005 (9):137~139
毛泓等.數字地形模型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0 (4)
柳長順等.土地整理項目土方量計算方法.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3年(6)
柯曉山等.採用不規則三角網插值進行土地整理項目前期平整土方量的計算、農業工程學報,2004 (5)
鄧黃興.土地平整工程中批量計算土方量的方法研究.南方國土資源,2005 (11)
沈掌泉等.用數字高程模型和遺傳演算法確定土地平整設計高程的初步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5年5月
何明華.MAPGIS 數字高程模擬系統在化探數據處理中的應用.礦山測量,2005 (6):13~16
張金娣.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應用.2005 數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2005:209~210
唐祥雲等.數字高程模型在農地整理排水渠道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測繪通報,2004 (1):47~51
張彩霞.一種高質量的數字高程模型(DEM)建立方法——ANUDEM 法.中國農學通報,2005 (12):411~415
李壁成.數字流域三維地形景觀構建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 (6):112~114
劉家宏等.數字流域研究綜述.水利學報,2006 (2):240~245
Ⅲ 房山琉璃河鎮2021年規劃
法律分析:房山區將嚴格執行規劃內容,切實加強琉璃河遺址文物保護和管理,促進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琉璃河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區琉璃河鎮,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類別為古遺址。這是我國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北方重要的諸侯國——燕國的早期都城所在地,也是目前北京地區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的源頭。綜合考慮琉璃河遺址的文物保護要求,周邊地區城鄉發展情況,後續考古工作開展,歷史環境保護和景觀協調,以及保護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等因素,本次規劃對原有保護區劃進行了調整。保護區劃范圍從10.1平方公里增加至17.3平方公里,形成文物保護范圍(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控制區三級區劃保護體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一條 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Ⅳ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務滋村拆遷怎麼回事,以後會有規劃么
屬於新農村建設改造,但是目前國務院叫停了,說是形式主義、
Ⅳ 琉璃河水泥廠搬遷和中國北京琉璃河農業生態谷建設箭在鉉上、刻不容緩,誰知道具體時間嗎
河蚌廣泛分布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和稻田等水體中,通常生活於水底泥沙中。自然狀態下,河蚌只有身體的後端從泥沙中露出,進、出水管經常張開,以維持體內水流不息,保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河蚌通常成片或成帶地群集生活於淺水地帶,喜流動、清潔的肥水。河蚌一般適宜在中性或弱酸、弱鹼性水中生活,但不同種類要求也不同。背角無齒蚌和褶紋冠蚌在pH值5~9之間均能生活;而三角帆蚌常需穩定於pH7~8的水中生活。河蚌對溶氧要求不高,低限約為3毫克/升,但若長期低於此限,河蚌會大批死亡。河蚌的乾旱抵抗能力較強,一般埋入土中的河蚌,乾旱半月左右不會死亡,但暴露在空氣中,尤其夏季烈日曝曬下,幾小時即會死亡。
Ⅵ 房山琉璃河五年內規劃
法律分析:房山區將嚴格執行規劃內容,切實加強琉璃河遺址文物保護和管理,促進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本次規劃「中遠期規劃實施重點」中,該區域將建立琉璃河考古遺址公園;改造並完善遺址所在地區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包括地表有組織排水);完成琉璃河遺址最具代表性宮殿區、祭祀區和重要墓葬的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工程;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建築改造為保護工程,將博物館功能調整為遺址展示節點;建立完備的遺址監測體系;對琉璃河遺址遺存可能分布區進行考古調查、鑽探和小規模發掘,進一步明確遺存的分布范圍;完成大石河生態治理及環境保護;完成107國道的改線;研究論證京廣鐵路線位改移的可能性;啟動琉璃河遺址申遺相關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Ⅶ 北京琉璃河濕地公園到底有多大
北京琉璃河濕地公園規劃佔地面積為12.76平方公里。
公園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整體設計,主體位於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包括了竇店鎮和石樓鎮的部分地區,規劃佔地12.76平方公里,分為濕地公園區和遺址公園區兩部分。
主要景點:
1、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建於商周遺址的墓葬區,佔地20667平方米,樓閣式建築,仿唐風格。館內有展廳、文物庫和二處墓葬處,二處車馬坑。展示的文物有陶、銅、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數千件。
2、琉璃河石橋【燕谷長虹,良鄉八景之一】
琉璃河大橋位於琉璃河段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區境內最大的石橋,其規模僅次於盧溝橋。琉璃河又名大石河,古稱聖水,流經這里東行,匯入拒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橋常被沖毀。
3、岫雲觀
這處行宮是奉明世宗敕命而建成的,行宮落成不久,世宗皇帝便於行宮駐蹕。行宮坐北朝南,規模宏大,佔地近百畝。中軸線主宮殿群五進規制,東有側院,西有御花園,後有菜圃。四周有高大的宮牆。
(7)北京琉璃河檢查站今後如何規劃擴展閱讀
琉璃河濕地公園建設全面推進
依據琉璃河濕地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需求,以恢復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為目標,通過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景觀等技術進行集成優化,並進行空間總體布局,建設成集水文調蓄、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質凈化、科研宣教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濕地公園。
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有:
一是助推區域協同發展。發揮與河北地區接壤的區位優勢,開展水環境聯合治理,加大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夾括河等跨境河道的治理和保護,將琉璃河濕地作為房山區建設生態協同示範區的精品項目,合力構建環首都生態圈。
二是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推進。琉璃河濕地南部毗鄰鎮域內城鎮建設用地,通過推進琉璃河鎮中心區5個村、生態谷項目區5個村棚戶區改造,完善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實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服務集聚能力,營造宜居宜游的良好環境,為濕地公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與重點功能區同步開發。項目東北部緊鄰西周燕都遺址,西南部緊鄰北京農業生態谷,將建設琉璃河大遺址公園、生態谷項目區建設與濕地公園建設融為一體,打造集文化、生態、休閑旅遊相融合的區域。
Ⅷ 房山區琉璃河鎮窯上地區有沒有規劃和搬遷可能
琉璃河是房山境內的一條大河,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發源於京西房山西境的百花山西麓,經霞雲嶺、佛子庄、河北庄、磁家務,沿西山諸泉到坨里流出山谷,過平原至房山城東南匯入琉璃河,又稱至涿州東北碼頭鎮注入拒馬河。這樣一條大河,蜿蜒曲折,穿境而過,全長達129 公里。當年的琉璃河,河面寬闊,岸柳成行,植物茂密。清澈的河水,不僅滋潤了兩岸的肥田沃土,還為水上行船、漕運貨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運輸條件。
Ⅸ 琉璃河鎮劉李店村規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