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長安區哪個街道最好
擴展閱讀
廈門哪裡可以購物 2025-07-17 17:32:19

北京長安區哪個街道最好

發布時間: 2022-08-24 01:53:28

『壹』 北京長安街是中國最長城市道路有多長

談到城市當中的道路,其中名氣最高的則就是「北京長安街」,它的長度大約有3.8千米左右,東長安大約有1507米左右,西長安的長度約在1742米左右。因此,它有神州第一街這樣的美譽,不過,長安街的長度,在我們國家並不算太長的。在國內,目前有兩個城市的街道能夠超過近90公里,第一個是成都小有名氣的天府大道,第二個是地處於濟南的「經十路」。按照長度的對比來看,它似乎是一直都在延長當中,並不知道最終的終點在哪。

旅遊地點:經十路是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境內連接章丘區與長清區的城市主幹路,為橫貫山東省城地區的東西中軸靠南線路。

『貳』 長安區有哪些街道

長安區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街道、鳴犢街道、王莽街道、五台街道、高橋街道、靈沼街道、五星街道、楊庄街道。
地形地貌:
長安區地勢為東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11]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南北最長處55公里,東西最寬處52公里。南為秦嶺山地,北為渭河斷陷谷地沖積平原區(包括台原),西為渭河沖積平原(含秦嶺北麓洪積扇群),東部為黃土台原與川道溝壑。區內最高點為秦嶺麥秫磊東南(海拔2886.9米),最低點為區境西北角的西江渡(海拔384.7米),高差2500多米。

『叄』 長安街指的是哪到哪

長安街是北京市的一條東西軸線, 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 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座落於長安街中點的北側,長安街也被稱為「神州第一街」。

『肆』 長安街是幾車道天安門前面的一段好像是更寬,聽說有14車道

長安街最寬度120米,最窄地方60米。復興門至建國門前現在是五上五下雙向十車道。

長安街,是北京市的一條東西軸線,因位於舊時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內而得名,「長安」是中國漢唐國都,有長治久安之意。東長安門以東到東單,稱為東長安街;西長安門以西到西單,稱為西長安街。

天安門坐落於長安街中點的北側,天安門廣場則在其南側。長安街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街道,也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條街道,在中國有人認為是「神州第一街」。長安街是國內最重要的一條街道,閱兵儀式都會在這里舉行。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皇家就精心地在皇城的正前方安排了這樣一條東西走向的橫街。舊時的長安街是封建統治的中心。過去稱長安街是指從東單至西單,長度為7.4華里。

通常說的「十里長街」,則是指建國門至復興門的距離,長為13.4華里。所說的「百里長街」是指通州至石景山的距離,全長84華里。所謂的「十里」和「百里」均是泛稱,並不是確切的數字。

(4)北京長安區哪個街道最好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古代

公元1276年,元朝大都城牆內的順城街建成,東起今內城東牆故址、西至今內城西牆故址,全長約6.7千米,寬度約20米,為現代長安街雛形。

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因皇城擴大,內城的南城牆向南移動2華里;原城牆變成街道,東起東單、西至西單,全長約3.7千米;因街道位於左長安門與右長安門之間,取名長安街。

公元1652年,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分別改為東長安門和西長安門,其中,東長安門以東建有東長安牌樓(今東單)、西長安門以西建有西長安牌樓(今西單),東長安門以東到東單路段稱為東長安街、西長安門以西到西單路段稱為西長安街。

近代

清朝以前,長安街只是土路;1905年,東長安街修成石碴路;1907年,西長安街修成石碴路。

截至20世紀初,長安街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宣武門內大街,東西長安街之間因T型廣場阻隔而不貫通。

1912年,長安左右門邊紅牆被拆除,天安門廣場對外開放,東西長安街開始貫通。

1928年,東西長安街均鋪設瀝青路面。

在近代歷史上,長安街有過改名。辛亥革命爆發後,長安街天安門前路段改名中山路,後袁世凱將西長安街改名府前街。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曾將東長安街改名東三座門街,將西長安街改名西三座門街。

1940年,長安街東西兩端城牆開了兩個豁口,結束了長安街東西端無大道通行的歷史,但兩端只是小巷。

現代

1950年,長安街興建林蔭大道工程,東起東單路口、西至府前街東口,全長2.4千米,南河沿以東北側和南側各修一條15米寬新路。

1952年,為了國慶遊行和疏導交通的需要,長安街拆除東、西三座門(即長安左、右門門洞)。

1954年8月,長安街拆除西長安牌樓和東長安牌樓。

1956年5月至11月,長安街向西道路打通,修建西單至復興門35米寬的瀝青路。

1959年,東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的長安街全部拓寬為35~80米的大道。

截至1959年,長安街已基本完成道路的打通和拓寬,開始進入以兩側建築物建設為主的發展階段;長安街西延至復興門、東延至建國門,線路總里程增加至6.7千米。

20世紀60至70年代,受當時社會環境影響,長安街建設處於停頓狀態。

改革開放以後,長安街隨著北京城區擴大,不斷向東、西雙向擴建延伸。

1998年8月,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50周年慶典,長安街公主墳至大北窯段進行大整修;拆除沿線3000多塊廣告牌匾 。

2000年,長安街規劃雙向延伸,西起石景山區首鋼廠,東至通州區通州鎮。

2009年8月25日,長安街完成禮士路至四惠立交橋的一次大修工程,使長安街首次建成雙向10車道的路面規模;9月30日至9月1日,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慶典,長安街南禮士路至四惠立交段進行整修改造。

2015年8月16日,為迎接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北京市對長安街復興門至建國門之間的人行道護欄進行重新設計。

2016年5月31日,長安街西段五棵松至古城大街路段全面啟動大修工程,並同年於7月中旬完工。

截至2019年,長安街不定期對沿線道路設施和景觀設施升級和改造。

『伍』 北京長安街屬於哪個區

長安街是指貫穿北京東西的一條長街!!橫穿石景山區、海淀區、西城區、東城區、朝陽區直至通州區,不存在屬於哪個區一說。

『陸』 唐朝的長安城街道名稱,大明宮的具體結構……(皇城、宮城、市坊分布等)

請仔細看下,還有不足請回我!

唐長安城遺留下來的一大批街道,始建於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城市中最古老的街道,在世界上也是最古老的街道群之一,成為西安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
這些街道分為皇城和京城(也就是郭城)兩部分。
皇城由南北三縱、東西七橫組成,構成了今日西安古城內的主要街道。
1.承天門大街。是宮城的正門,也是唐長安城的中心點,承天門遺址位於現在的蓮湖公園南部。承天門大街是承天門外的南北大街,直通朱雀門,寬百步,是長安城南北中軸線大街。此街即今日的北廣濟街和南廣濟街。
2.安上門街。位於唐皇城三個南門之東門安上門內,即今南大街和北大街(二府街口以南部分),這是皇城百官衙署人員通往郭城居住區的主要街道。唐代將安上門向南直通的韋曲大路連稱安上門街,或稱長安路,正好與今日長安路同一名稱。
3.含光門街。位於皇城西部的南北大街,以通過含光門得名,壓與今甜水井、雙仁府街、含光街、橋梓口、大麥市街、灑金橋六條街下。據史書記載,此街有唐代的外交機構——鴻臚寺和國賓館——鴻臚客館,成為當時外交活動的場所和一條熱鬧的外交機構。
4.承天門橫街。位於皇城北起第一橫街(有東西七橫組成的第一條街),以唐長安城中心點的標志性建築承天門前的橫街故名,是長安城最寬的大街,橫貫長安東西的中軸線大街,壓於今光輝巷、二府街、紅埠街、校場門、勞武巷一線。據史料記載,在唐代凡國家大典、軍隊出征和凱旋、迎接貴賓、宣布大赦、慶祝節日等,都在此街舉行隆重的儀式。因此,此街實際形同一個廣場。唐亡,承天門橫街開始為百姓居住。
5.第四橫街(皇城第四橫街)。位於皇城中心,即東西七條橫街的中間一條。東起皇城東中門景風門(在今東大街炭市街口東側),西至皇城西門順義門(在今西大街西端西門處)。這里是唐政府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尚書省及其所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人稱做官街。尚書省中堂就在今市政府院內,尚書省的正門就是今日的鼓樓,古城敬時樓。
6.第二橫街,位於進大皮院、西華門大街、西新街一線。
7.第三橫街,西段位於今新寺街、廟後街、西羊市、社會北路一線;東段是今西一路。
8.第五橫街,位於今東羊市、東縣門、東廳門、東木頭市、鹽店街、梁家牌樓一線。
9.第六橫街,位於今粉巷、五味十字、五星街、東西梆子市街一線。
10.第七橫街,位於今三學街、書院門、大湘子廟街一線。唐太廟、太學位於此街東段。
大明宮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以南,有寬176米的丹鳳門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在軸線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牆上開邊門貫通形成的。
宮城和皇城位於外郭城北部中央,各坊分布在宮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東西兩市分別在皇城的東南和西南,東西對稱。外郭城,又名羅城,平面呈長方形,每面3個城門。宮城南連皇城,北接禁苑,平面呈長方形,宮城中部為太極宮,東部是太子居住的東宮,西部為宮女居住的掖庭宮。皇城亦名子城,位於宮城之南,北於宮城相接,中隔橫街,無北牆,平面為長方形。外郭城內有南北向大街11條,東西向大街14條,其中通南面3門及東西6門的6條街,是主幹大街。坊由南北11條和東西14條街道縱橫交錯,將城內劃分為110坊,城東南隅一坊被劃入芙蓉園內。東西市平面均呈長方形,每個市的面積占兩坊之地。長安城內的商業大都集中在東、西兩市,但各坊中亦有分散的小飲食業、邸店和手工業作坊等。大明宮在太極宮東面禁苑內的龍首原高地上,主要宮殿為含元殿,內有龍首池,左右分布有左右銀台門北邊為玄武門,之外為重玄門,南邊為丹鳳門。

1.皇城守衛有專門的軍隊嗎?有的話具體官職呢?
(金吾衛)
隋有左右武侯,皇帝出行時,先驅後殿,日夜巡察,止宿時司警戒之責。煬帝改為左右候衛,所領軍士稱佽飛。唐初未改。龍朔二年,採用漢執金吾舊名,改稱左右金吾衛,設大將軍、將軍及長史、諸曹參軍,與其他各衛相同。以後又是增設上將軍,掌宮中及京城日夜巡查警戒,仍隨從皇帝出和如上文所述。
掌管皇帝禁衛﹑扈從等事的親軍
唐代官署名,唐十六衛的兩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宮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衛及外府佽飛番上,皆屬焉。師田,則執左右營之禁,南衙宿衛官將軍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職。大功役,則與御史循行。凡敝幕、故氈,以給病坊。兵曹參軍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獵師。騎曹參軍事,掌外府雜畜簿帳、牧養之事。胄曹參軍事,掌同左右衛。大朝會行從,給青龍旗、槊於衛尉。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如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街典二人,引駕仗三衛六十人,引駕佽飛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隋有察非掾,至唐廢。
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掌領府屬,督京城左右六街鋪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入閤日,中郎將一人升殿受狀,衛士六百為大角手,六番閱習,吹大角為昏明之節,諸營壘候以進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門坊角,有武侯鋪,衛士、彍騎分守,大城門百人,大鋪三十人,小城門二十人,小鋪五人,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乙夜,街使以騎卒循行囂襜,武官暗探;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色而止。

2.類似於「司天台」那種機構的官職及作用?還有類似的機構么?

唐代官署名司天台,監掌察天文,稽歷數。設有:監一人,正三品;少監二人,正四品上;丞一人,正六品上;主簿二人,正七品上;主事一人,正八品下。
類似的機構:司農寺(農業),通市監(商業),衛尉寺(武器),光祿寺(宮廷宿衛及侍從),親王國和公主邑司(皇族事務)等等不具體列出了

3.長安城有西市東市那些國外商販都是在哪裡的?

東市:隋代稱都會市,唐改為東市。位於長安城東(約在今西安交通大學西邊),東西南北各長六百步(約1000米)。四面各開二門,中有「井」字形四條大街,把該市劃分成九個方形區域。據北宋初作的《長安志》記載,東市經營的商品門類有220行,「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唐武宗時,一天東市失火,燒毀曹門以西12行4000多家。由此推算,一行有300多家,東市的220行,店鋪總數估計應超萬家,可想當時東市的繁榮景象。
西市:隋代稱利人市,唐改為西市。位於長安城西(約在今西安市城西南l公里多的糜家橋與東桃園村之間),四面各開二門,市內有四條大街,把該市分成九個方形區域。街寬各百步,兩側有衣肆、葯材肆、墳典肆、鞧(qiū秋)轡(pèi配)行、絹行、秤行、麩行、帛行、寄附鋪,經營各種商品交易的商賈近千家。大街四周又設有很多旅舍、旗亭酒肆及飲食攤點。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經商的西域及中亞、西亞等地的「胡人」也多聚集該市,經營金銀珠寶,並購買有中國特點的絲綢、瓷器等運回國去轉賣。盛唐以後,西市的繁榮超過了東市,被人稱為「金市」。

『柒』 北京東城區的長安大廈位於東城區的哪個街道

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街道

『捌』 北京哪條大街最值得一去

當然王府井大街了.
八達嶺長城
所有來北京的人都以游覽萬里長城為快,「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成為中外遊人的一句豪言壯語。居庸關和八達嶺居京畿之北的險關要隘,是長城的一個縮影,是游覽長城中最主要的游覽點之一。
八達嶺在北京延慶縣境內,距北京市60公里。它是關溝的第四道要關,也是居庸關之北,地勢險要。現嶺上尚留有「天險」兩字。八達嶺口有座小小關城,東西各建一座,東關門額「居庸外鎮」,西門關額「北門瑣鑰」。東西兩關相距64公里。是通往北京的咽喉,在古代是關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關口。長城從「北門瑣鑰」」城樓左右兩側起,各向南北延伸,高低起伏,猶如一條巨龍,騰躍在群山的山脊線上,氣勢磅礴。
八達嶺山勢極為險峻,這段長城以巨石為基,上層用大型城磚砌成。依山而築,高低不一,寬窄不同,其均高達7.8米,可容五馬並騎、十人並進。
站在八達嶺長城西望,便會看到附近小石崗上用土築成的烽火台。關城西門外建有長城博物館,館內分四個展廳,其中一展廳為序廳,二廳展現明以前的長城,三廳展現明長城,四廳是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書畫廳。在城東門外青龍車站旁有詹天佑銅像。

景點導游
前門、展覽路等處每日晨有游覽車直達;北京北站有火車直達。
白草畔
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161米,是北京第三高峰,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百草畔自然風景區面積19.2平方公里,林木覆蓋率82%,海拔高度最低處也比城區高800多米。景區以百花爭妍的高山草甸為特點,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氣候涼爽宜人,夏季氣溫比北京城區低8-16度,是炎熱的夏季旅遊度假的佳處所在。
白草畔是北京地區唯一可乘汽車直達2000多米山頂的旅遊景點,主要景點有山上八景和山下八景,還有觀光農業、五千畝仁用杏基地、萬畝松林、賞花園、採摘園等,歡迎各界朋友前來觀光度假,熱誠接待各類中小型會議、團體旅遊和學生野外實習等。

乘車路線:風景區緊臨108國道,距六里橋120公里,從天橋或六里橋乘917路汽車到房山,再轉乘小公共汽車到四馬台村即可。每星期六和星期日917路汽車直達四馬台村。

五指峰是由五塊矗天而立的巨岩組成,形如五指,故名五指峰,是白草畔最高的山峰。因其雄偉秀麗,定為山上八景之一 ----五指峰秀。
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有房間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建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原則,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延部分,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以太後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寧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和養心殿,其後為東西六宮。出於防禦需要,這些宮殿周圍間有高達10米的宮牆。

午門
是故宮的正門,遊人可由天安門向北進入午門。午門平面呈凹形,正樓面闊九間,是皇帝宮殿的標志。午門是皇帝每年冬至頒發來年歷書的地方。

太和殿
是故宮中最巍峨、最壯麗的建築,面闊11間,進深5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有的最大木結構宮殿建築。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賀賜筵。
太和殿內外擺設有大量特殊的陳設,殿前的月台上擺有銅鼎、銅龜、銅鶴等。三層漢白玉台基下每個欄桿下都有排水的龍頭,用來顯示皇威。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雙龍下面的山海圖案象徵江山永固。

中和殿
這里是皇帝親臨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員們行禮的地方。

保和殿
是冊立皇後、皇太子等大典皇帝更衣的地方。清乾隆後,殿試也改在保和殿進行。遊人在保和殿可看到很多御路石,其中以保和殿後面的一塊最大、最宏偉,他是用整塊艾葉青石雕成,重達200噸,九龍飛騰在大海和流雲中,象徵著真龍天子一統山河。

乾清門
是帝後寢宮以及皇子等居住的區域的正門。

乾清宮
是皇帝的寢宮,順治、康熙年間也兼做聽政、召見大臣之處。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萬壽等節日,皇帝在這里舉行朝禮和賜筵。

交泰殿
是皇後在元旦、千秋(皇後生日)等節日接受大臣朝賀的地方,後來又在此存放皇帝行使權力的25方。此外,這里還有銅壺滴漏和清代製造的自鳴鍾。

坤寧宮
在明朝是皇後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族的習慣,將其改為祭祀神的場所。

御花園
出坤寧宮就是御花園,他有門與六宮相通。明朝這里供秋季大享和祭祀玄武大帝之用,清代改為寺廟。園東北有疊石名曰堆秀山。御花園是一座以建築為主體的宮廷花園,遊人都願在此拍照留影。

東西六宮
這是供妃子們居住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現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展覽館。西六宮基本上未動,仍按原貌布置。

養心殿
乾清門內的養心殿,從雍正到清末200年間,皇帝大都住於此。在同治、光緒年間,養心殿東暖閣是慈禧與慈安「垂簾聽政」的地方。
虎峪自然風景區

虎峪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昌平縣城西北9公里處,八達嶺高速公路北側,內有虎峪溝、百仙神洞、雀兒澗、體能拓展訓練基地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虎峪自然風景區 美麗峽谷,一條通往原始森林的路,兩側由酷似虎皮斑紋形成的岩石溝峪,長12.5公里,寬1.5公里,峰巒疊嶂、水秀谷幽,內有自然景觀36處,先睹「高山湖」,再攀「百級石階」,穿過崎嶇山道到達「通天池」越過「九潭瀑布」再闖「原始森林」。
千年古剎雀兒澗 這里山巒峻秀、氣勢恢宏,您可以先飲「金絲泉」水,再攀「一線天」,近觀「雲霧樹顯仙綽」影,遠眺像形山「天狗望月」、奇花異草、如林古碑、廟宇遺址仙道懸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百仙神洞 香火不斷、香煙繚繞,洞口常有霧靄升騰、洞內氣溫冬暖夏涼,深遠莫測、洞深1200米寬窄不一,曲直相依、最高落差達90多米,著名的「滴水觀音」堪稱京華一大奇觀,落差在83米高處從天而降的絲絲「神雨」一年四季滋潤神靈,令您叫絕不止,告別「滴水觀音」再步170級石階便是百仙神洞的最高峰---倚天閣。您站在藍瓦飛檐的「倚天閣」南望,淡淡清香撲面而來,無限風光在險峰。
馬洪元根雕藝術館 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根雕藝術館,現有作品300餘件,館內名家政要題詞掛於牆壁四周,格調古樸高雅。馬先生的根雕作品不求形似。乃重骨氣,抒發了藝術家內在情緒與意志,件件皆為藝術精品,價值不菲。根雕館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及積極的教育意義。
侯康乙奇石館 是北京虎峪自然風景區與著名賞石家、收藏家侯康乙先生合力創辦的綜合性奇石展覽園地。集中展示了侯康乙先生多年來收藏的全國各地奇石數百件,為大家賞心悅目帶來新的感受與快樂。
體能拓展訓練基地:攜手並進、牽引橫渡、天梯、懸梯、高空抓杠、走鋼絲等項目設施與設備
休閑、娛樂項目:劃船、游泳、攀岩、飛降、垂釣、篝火、浮橋、山野卡拉OK、天梯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座落在燕山山脈,比鄰長城,距北京東南170公里的遵化市境內(北京至北戴河途中).

鷲峰山自然風景區平均海拔500米,主峰鷲峰山889米.景區地勢巍峨峻峭,怪石林立,生物資源豐富,山中生長著幾百種珍貴葯材,棲息著兩百多種野生動物,這里氣候宜人,自然風景別致,與長城狩獵場(東十公里),湯泉皇家旅遊度假區(西三十公里),皇家陵寢—清東陵(西四十五公里),桃花溝(南三十五公里),共同構成」百里長城黃金旅遊線」.是周末全家旅遊的好去處.
濂泉響谷自然風景區

濂泉響谷自然風景區距北京70公里,西通延慶八達嶺,南與神堂峪、雁棲湖,東與青龍峽、幽穀神潭相毗鄰,交通極為便利。
景區以谷取景,以山造勢,以水得趣,以人生情。谷中流水飛瀉,瀑布從天而降,四季泉水潺潺,回聲不絕,故名濂泉響谷。
濂泉響谷是集青山綠水、險峰峽谷、靈泉飛瀑、密林幽洞、奇山怪石於一地的自然風景區,常年氣溫比市區低3-5℃。
景區內有5000米曲徑,可見天宮洞、貓頭山、三潭二瀑、神馬場、五月冰川、壽龜負重、雁棲源頭、原始次生林、問天台等多處景觀。這里山迴路轉,步步有景,處處見景。
景區背依黑坨山。黑坨山主峰海拔1895米,臨頂南眺,可一覽北京全貌。
景區內設有四合院、蒙古包、小木屋、 餐廳、商品部、泉水浴、歌廳等服務設施,遊客可春賞山野花草、夏觀自然風景、秋看滿山紅葉、冬瞧天然冰瀑,還可垂釣紅鱒魚、野炊、燒烤或舉行篝火晚會。
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天安門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聯拱大石橋,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象這樣雄偉古橋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初名"廣利橋",後改稱"盧溝橋"。在國外也稱"馬可波羅橋",橋全長260米,寬9.30米,十個橋墩,十一孔。中心橋孔間距21.35米,東西兩岸間距16.49米。橋墩呈船形,進水一面有分水尖,每個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邊長三角鐵柱以迎擊洪水和冰塊,保護橋墩和橋身。出水一面砌成流線型,狀如船尾,減少水流對橋孔壓力。經試驗:這座古橋有較大的承載能力,曾通過429噸大型平板車而無恙。"盧溝曉月"是著名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橋兩邊有望柱和欄板,望柱281根,每個望柱上都有一石獅,石獅頭上、背上、腹部、爪下都藏有小石獅,形態各異。據古書《從海記》中說:"橋柱刻獅凡六百二十有七",現在共有大小石獅501個。
明十三陵

坐落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的天壽山南麓,距北京市50公里。陵區為一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東、西、北三面群山聳立,南面蟒山、虎峪山相持而立,中有曲水環抱,山清水秀。
眾陵以長陵為中心,有一公共神道自南端陵門直達長陵。在長達7公里的主神道上有石牌坊、大宮門、碑亭、華表、石像生、龍鳳門等建築。十三陵中以長陵建築最為宏偉,它和定陵一起,同為主要參觀對象。

長陵
是明成祖的陵寢建築,獻陵為長陵的主要建築,是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建於1427年,十分雄偉壯觀,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根金絲楠柱,。梁、柱、掾、斗拱等構件,皆由楠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楠木殿堂。

定陵
是明神宗的陵寢。陵園規制仿製長陵。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現,現已修建成為定陵地下博物館。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堂相連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建築。共有石門七座,石門設計非常科學,雖重達4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 地宮的布局基本上採用「前朝後寢」的制度。前殿沒有任何擺設,中殿內有三個漢白玉雕成的「寶座」,座前各有一座黃色琉璃「五供」,即香、燭、花、還有青花雲紋大瓷缸各一口,中盛有香油,專供長明燈使用。後殿相當於寢宮,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為放置棺木的地方。棺床中央放有萬曆皇帝和孝端、孝靖兩皇後的棺木,三具棺木周圍放有多件陪葬物品。
在定陵出土的隨葬品中,皇冠和鳳冠最引人注目。萬曆皇帝的金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結而成,上嵌有二龍戲珠。在精美的首飾中,萬曆皇帝的金簪可謂稀世珍寶。

景區導游
前門、崇文門、展覽路等處有游覽專車;北郊市場乘長途汽車。
慕田峪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懷柔縣境內。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造而成。慕田峪長城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景區。
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里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東南面有3座敵樓並矗一台的正關台。為長城之罕見;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邊」和建在刀削一般山峰上,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的長城,其勢險崢嶸。整段長城依山就勢,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慕田峪長城旅遊區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妍;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慕田峪長城設有世界一流的登城纜車,旅遊區又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了中華夢石城、鹿鳴動物游樂園、施必得滑道三個新景點,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娛樂有機的結合,使來慕田峪長城旅遊區的遊客,可一日數游。
從北京城區到慕田峪長城的旅遊專線有游6路、游1路、游2路,早晨從前門、宣武門、東四十條、北京站直達,東直門長途汽車站有916路公共汽車也可直達。另有郊遊專列,由北京站、北京北站至北宅站,景區有專車接送。
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這九座山峰從東邊數起依次為回龍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雲峰、瓔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蓮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條巨龍拱衛著中間的寶珠峰,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處形成了一個溫暖、濕潤的小氣候,因而這里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景極為優美。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將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並新建了一些房舍,現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宛如捧月的眾星,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景點眾多,形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在晉代時名叫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後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其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為「潭柘寺」。
千百年以來,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優美的風景,神奇的傳說而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從金代熙宗皇帝之後,各個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來進香禮佛,遊山玩水,並且撥出款項,整修和擴建寺院。王公大臣、後妃公主們也紛紛捐出己資,大加布施,民間的善男信女與潭柘寺結有善緣的更是成千上萬,他們長年向潭柘寺布施、齋僧,並且自發地組織了數十個民間香會,集資購買土地田產,捐獻給寺院,成為潭柘寺維持日常巨大開支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規模、土地財產、宗教地位、政治影響等方面都達到了鼎盛時代,特別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為「敕建」,使其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潭柘寺在佛教界佔有重要的地位,從金代開始,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大乘佛教禪宗中臨濟宗的領袖,並且名僧輩出,歷代的高僧大德們,為了研究佛學宗詣,為了弘揚佛法,為了潭柘寺的擴建和修茸,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嘔心瀝血的貢獻,而在《高僧傳》上標名,名傳千古。由於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強大的勢力,在經濟上擁有龐大的廟產,在佛門有著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龐大的規模,故而享有「京都第一寺」的美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把潭柘寺開辟為森林古跡公園,成為了一處游覽勝地,1957年10月28日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北京市政府撥款對潭柘寺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整修,於1980年8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於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准,僧團進駐,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
2001年6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潭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庄嚴宏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古跡眾多,風景優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遊客,而且還修建有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是京郊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
天池峽谷風景區

天池峽谷風景區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奇峰林立,怪石迭出,景色秀美。高山中1000多平方米的「天池」水面,清澈明凈,水中倒映岸邊的百丈懸崖絕壁,景色之奇妙獨特令人贊絕。聞濤谷、情人谷,樹木遮天避日,在谷中漫遊,使人心曠神怡,享盡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展示出一處處造型別致的景觀:「八戒背嬌娘」、「蓮藕雙生」、「福從天降」、「神駝峰」、「雙獅會」……如人、如獸、如花……自然天成,形神畢肖。
天池峽谷娛樂區設施獨特,服務周到。兩百多米長的休閑洞,四季恆溫,冬暖夏涼,內設棋牌室、茶座,別有一番洞天福地的情趣;攀岩(團體)、速降娛樂活動,驚險刺激、安全可靠。
景區備有餐飲、住宿設施。餐飲以虹鱒魚燒烤、農家飯菜為主,住宿區設施齊全、清潔衛生、幽靜舒適,大眾化消費,是您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香山

在北京海淀區,東南距市中心20餘公 里。為北京西郊西山山嶺之一。此地 重巒疊嶂,清泉潺潺,花木漫山,景 色清幽。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 大興土木,興建亭台樓閣,共成二十 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棲雲樓、 香山寺、森玉芴等,並加築圍牆,名 「靜宜園」。「西山晴雪」為燕京八 景之一。園中名勝遍布,風光旖旎, 秋來黃櫨換裝,漫山紅遍,如火如荼, 「霜葉紅於二月花」的佳景,為中外 旅遊者所嚮往。
頤和園

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頤和園的前身乃北京三山五園中的清漪園,後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遭嚴重破壞,光緒十四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復此園,改為「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慈禧從西安回北京後,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
頤和園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94公頃,主要由萬壽山何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頤和園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

宮殿區
入東門就是宮殿區,這里是慈禧和光緒坐朝聽政的地方,殿內有皇帝的寶座和屏風。由於慈禧迷戀長壽,將此殿命名為仁壽殿,把寶座後的屏風一改雕刻九龍的舊制,而現26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宮中還有很不常見的「九桃熏爐」,爐外刻有九隻蝙蝠,意為萬壽萬福的意思。

生活居住區
仁壽殿後面,以樂壽堂、玉瀾堂、宜雲館組成封建帝後的居住區。樂壽堂是慈禧的寢宮,玉瀾堂相傳為慈禧囚禁光緒的地方。仁壽殿北的德和園內有三層大戲台,專供慈禧看戲之用,耗資160萬兩銀子。

風景游覽區
樂壽堂往西就是風景游覽區。樂壽堂西邊的邀月門是頤和園長廊的起點,長廊長達728米,沿昆明湖北岸,通向昆明湖西北的石舫。長廊里刻有精美的彩畫8000多幅。
入游覽區,首先應去湖東岸的知春亭,它據島臨湖,萬壽山的全貌歷歷在目。連接南湖的十七孔橋是頤和園最大的橋,橋欄望柱上雕有500多隻形態各異的石獅。橋畔還有銅牛和廓如亭。這十七孔和銅牛都有一定的含義。十七乃九重天的意思。橋畔的銅牛湖對岸的「織女圖」相對應,慈禧把牛郎織女間的昆明湖比作天河,萬壽山中軸線及兩側的建築比作天宮,宮中坐的就是王母娘娘—慈禧太後。
萬壽山的中軸線上自上而下建有雲輝玉宇坊、排雲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建築。兩側建還建有很多亭台樓閣,如湖山真意樓、聽鸝館、景福閣等。山之東還有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諧趣園,此乃園中之園。山之後還有很多宗教建築群,以象徵日月環繞須彌山,以紅、綠、黑、白四座喇嘛塔,象徵佛界。
圓明園

圓明園四十景以儒學治世思想為主旨,營造一處聽政、寧神的離宮園,它幾乎包含了儒學的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等全部內容,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的三種主要意境,即治世境界,神仙境界和自然境界。
赤峰:離北京最近的草原風光
赤峰是著名的內蒙古風景區,距北京只有50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大草原,五一出行最為合適,現在就是熱點.
赤峰是舉世聞名的紅山文化發祥地,現有各類文化遺址6800餘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7處。赤峰的秦燕漢長城、喀喇沁親王府、百岔河——陰河岩畫等景觀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赤峰的另一特色是草原、沙漠、湖泊、森林、山峰、冰臼、溶洞各種資源俱全,第四紀冰川遺跡——冰臼群屬國內外罕見。
感受亞洲的瑞士風光喀納斯
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接壤的喀納斯是近年新開發的旅遊風景區,既有北國風光,又有江南秀色,春天到來,山花爛漫,草原和森林青翠欲滴,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是絕少污染的清潔之境,被著名學者錢偉長贊為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因此喀納斯的生態旅遊遠近馳名。
喀納斯旅遊可分為3日、4日、5日行程,內容為漂流、登冰川、馬背項目、淘金等,充滿神秘色彩。同時可以感受蒙古族、哈薩克族等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
我記得去年4月份去的時候,那時天也是挺熱的,我們頭天爬長城,逛西單,很累啊!腳底還起了泡,你要去時,記得帶一雙大一點的鞋,因為走路時間長了,腳會腫起來的.
祝你一路順風,玩個好心情!

『玖』 長安區哪些鎮

長安區轄17個街道、8個鄉: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灤鎮街道、引鎮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太乙宮街道、東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門街道、細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興隆街道、黃良街道、王曲街道、鳴犢街道、高橋鄉、靈沼鄉、五星鄉、五台鄉、王莽鄉、楊庄鄉、炮里鄉、魏寨鄉。共有21個居委會、671 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駐韋曲街道。

『拾』 西長安街街道的基本概況

轄區面積4.24平方公里,共12個社區,戶籍居民29914戶、81372人,常住人口15600多戶、48959多人。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所在地,尤顯了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轄區內有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戰部等中央級國家機關9個,中央直屬單位17個,市屬、區屬單位532個,其它無上級主管單位309個。是市級商業區——西單商業區所在地,從而確立了西長安街地區在北京市西城區商業中心地區的位置,商業區內既有74年歷史的零售企業西單商場,又有適合青少年購物的專賣店系列,新近又開業了西西友誼商城、君太百貨等商場,為西單商業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於西單商業區聚集了適合不同人群的商業購物場所,集購物、悠閑、文化與一體,所以倍受消費者青睞。在街道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地區幹部群眾上下一心,團結奮進,不斷發展,全面進步,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2003年,西長安街街道被評為西城區優秀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