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北昆什麼時候動工建設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高空玻璃棧道 2025-07-14 08:14:15
北京購房網簽多久出房本 2025-07-14 08:11:10

北京北昆什麼時候動工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8-29 23:18:28

① 北京「十四五」將供應百萬套住房,新增居住用地5000公頃

北京市發改委日前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社會公共服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新增各類居住用地5000公頃,供應各類住房100萬套左右,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佔比不低於40%,推進北京安貞醫院、宣武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等中心城區大型醫院向資源薄弱地區疏解等。

制定共同富裕實施方案

《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普惠性公共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生活服務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整體推動公共服務更盡心、更精心、更貼心、更稱心。《規劃》從「保基本、擴普惠、提品質、優布局」四個方面構建「十四五」時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框架,提出了40項重點任務舉措。

保基本方面,《規劃》提出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針對「十三五」以來本市「七有」「五性」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要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以應對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對本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帶來的挑戰,計劃出台《北京市傳染病防治條例》,完善全市應急救災儲備庫布局,建立醫學觀察隔離點、方艙醫院等儲備清單,實現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工程建成投用等。全面推進健康北京建設,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資源薄弱區疏解,推進積水潭醫院、安貞醫院、北京口腔醫院等一批優質醫院新院區建成投用。

同時,促進全民健身設施開放共享,打造百姓身邊「15分鍾健身圈」,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超過53%。全面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實施中小學建設專項行動,持續增加優質資源覆蓋面,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大幅擴大郊區優質高中資源,持續加快重點產業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優質學校建設。推進沙河、良鄉高教園區向大學城轉化,構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

《規劃》還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方案,完善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設計,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出台包括開辟老年人綠色通道、推動線上服務適老化改造等一系列實的舉措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數字鴻溝」問題。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繫上,本市將優化重大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織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構建以公共圖書館、綜合書城、特色書店、社區書店等為支撐的15分鍾現代公共閱讀服務體系。

《規劃》還提到,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確保年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6萬人,制定共同富裕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持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和待遇計發政策,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工傷、生育保險政策,健全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

此外,多舉措增加住房供給,新增各類居住用地5000公頃,供應各類住房100萬套左右,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佔比不低於40%。

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90%

擴普惠方面,《規劃》提出要聚焦基本公共服務不能有效滿足的服務需求,著力擴大重點領域普惠性公共服務供給。支持公辦和民辦普惠托育機構建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幼兒,到2025年底每千常住人口擁有托位4.5個;實施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現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課後服務上,統籌校內校外資源,完善中小學課後服務,開展假期託管服務;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推動一批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服務設施;增加產科、兒科、口腔、精神等專科醫療服務供給,規劃建設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型醫院,加快建設一批研究型病房。

提品質方面,《規劃》提出為不斷滿足市民消費升級需求,要積極發展生活服務,提升優質服務供給。鼓勵服務供給社會化,規范發展民辦教育,促進健康服務提檔升級,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豐富高質量文體服務,健全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推動服務發展國際化,加快發展國際教育和國際醫療,滿足國際人才、引進人才公共服務需求,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講好北京故事,大力舉辦高水平國際品牌賽事活動,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

推進大型醫院向資源薄弱地區疏解

優布局方面,《規劃》圍繞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區域布局。推動中心城區功能優化提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充分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優先補充民生設施短板。推進北京安貞醫院、宣武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等中心城區大型醫院向資源薄弱地區疏解,優化老院區功能。實現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北京市文化中心、北昆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東單體育中心整體改造、月壇體育場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二期等公共文體設施項目建成投用。

同時,提升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品質,推進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等一批優質教育、醫療設施建設。高質量完成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建設,建成路縣故城遺址展示保護工程,依託環球影城、台湖演藝小鎮等增強副中心文化吸引力和輻射力。

此外,提升多點新城公共服務承載力,聚焦回天、城南、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編制實施平原新城公共服務補短板項目清單,繼續推進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昌平校區等高校項目建設,做強區域教育資源支撐。加快建設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清華長庚醫院二期、房山區中醫醫院新院區等項目,增強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琉璃河考古遺址公園、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文化休閑新地標。

《規劃》提出,補齊生態涵養區公共服務短板,健全全民覆蓋、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一零一中學懷柔校區、北京市八一實驗學校等基礎教育項目建設。推進懷柔、平谷婦幼保健院與密雲中醫醫院遷建,加快懷柔醫院二期等醫療項目建設。推動京津冀區域公共服務協同發展,發揮北京優質資源輻射作用,推進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服務共建共享,帶動提升區域公共服務水平。

特點

發展純市場化供給的生活服務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有5個特點,首先是突出首善標准,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規劃》對標對表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發展目標和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提出「十四五」時期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8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8年,「七有」「五性」民生保障指數達到120等20項民生發展指標,目標設定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同時,《規劃》突出分類推進,按照服務供給的權責屬性,將社會公共服務進一步細化分類,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需求。基本公共服務聚焦群眾基本生存和發展需求,主要由政府兜底保障。普惠性公共服務主要著眼於群眾生活品質升級有需求、政府不能有效滿足的需要,由政府、市場共同提供,實現品質更優質、價格可承受。《規劃》還針對群眾高品質服務需求,提出了發展純市場化供給的生活服務,推動健康、養老、托育、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服務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提升服務國際化水平,政府主要負責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引導產業規范發展。

此外,《規劃》突出統籌發展,從更廣領域和更大區域加強社會公共服務頂層設計;突出效率提升,做優增量與盤活存量相結合,充分挖掘現有設施利用效率;突出短板彌補,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資源布局。

內存

「十三五」時期增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

《規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本市社會公共服務提升成效。「十三五」時期,本市累計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全市四級文化設施平均覆蓋率達99%,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57平方米,民生短板加快補齊。北京電影學院、同仁醫院等一批中心城區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薄弱地區和新城疏解,公共服務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冬奧會、冬殘奧會競賽場館及相關基礎設施基本完工,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大文化帶建設有序推進,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此外,創新推進「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形成「回天有我」社會治理品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萬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低收入農戶收入全面過線、低收入村全面消除,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3歲,常住人口受教育年限達到12.6年,北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邁上了新台階。


原標題:《本市「十四五」將供應100萬套住房》

② 北方崑曲劇院的重排長生殿

崑曲《西廂記》
北方崑曲劇院已經近十年沒有排演《長生殿》了。1984年,北方崑曲劇院在北京民族宮大劇院演出全本《長生殿》,大獲成功,主演洪雪飛也憑此摘得了第二屆全國戲劇梅花獎。之後,楊鳳一接過了北昆第二代「貴妃」的衣缽。1月13日,新版《長生殿》經過長期的蟄伏,在梅蘭芳大劇院華麗回歸,坐在幕後的是已任北昆院長的楊鳳一,站在台前的則是第三代 「貴妃」與「明皇」史紅梅與邵崢。

③ 崑曲有南昆和北昆之分,兩者的唱腔有什麼不同嗎

崑曲有南昆和北昆之分,在唱腔上,北昆非常的粗獷誇張,氣足聲洪,節奏鮮明。南坤則被稱為南戲,聽起來有一點滲人,唱腔比較的委婉。北昆在北京比較流行,而南昆在江浙滬比較的流行。

總結

如果你對於崑曲很興趣,就可以去看一看科普視頻,這樣才能了解的更加的清楚。小兵所介紹的是比較籠統的,不具備相應的科學性。

④ 關於崑曲中「南昆」與「北昆」的說法

昆指立足南方,更多保持原味的崑曲形式。北昆在表演上,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獷氣派很濃重。

南昆和北昆的提法一直有爭議。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

南昆和北昆最大不同是語言音韻,南昆唱念用吳韻蘇白,北昆是京韻京白。 南昆北昆和南曲北曲是兩組不同的概念,南昆里也可以唱北曲,比如蘇州昆劇團演出的《長生殿·小宴》就是南北曲合套的摺子戲,北昆也可以唱南曲,比如魏春榮演的《思凡》,南昆北昆指表演風格,南曲北曲指音樂結構,不是一個概念
北昆,是指現在河北省中部各縣的崑曲藝術流派,北昆多在農村裡演唱。農村的野檯子,劇場不擾音,更因為受高腔的影響,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獷氣派很濃重。另外,北昆演員多是冀中人,在吐字發音上,不可避免地帶有河北農村語音,這也是北昆的一個特色。北昆是戲曲的一個劇種,流行於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 北昆約有一百餘年歷史。它與南昆同源而異流,是崑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葉,崑曲在北京衰落後,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區的昆弋班演員和當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結合,在演出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北方崑曲的藝術特點,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語音,由於長期在鄉鎮與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開朗、豪邁、粗獷的藝術風格。過去藝人多為河北高陽、安新一帶人。故又稱「高陽崑腔」,1917年由王益友,韓世昌、侯益隆、陶顯庭等組成「榮慶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極佳。1934年「榮慶社」分裂,許多演員改唱京劇,解放後經積極扶持、搶救、於1957年成立北方崑曲劇院,並編演了一批新戲,如《紅霞》 、 《晴雯》等。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縣流行極廣。農民不但愛看崑曲,還在農閑和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遇到接親送友、過壽曰、辦滿月、娶媳聘女、買房置地、鄰里解和、求神還願等等,動不動就唱幾台戲。有時請來專業班社,更多的是請票會或子弟會。 北昆清末崑曲從宮廷流入農村,冀中各縣昆班崛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網羅了一批南昆老藝人到北京,進入宮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組織科班。崑曲的形成,原來是來自民間,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但自從進入宮廷之後,便成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緒初年,北京宮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個崑曲班社。如醇王府創立的恩慶社昆班,有演員胡慶和、胡慶元等,後該班改為小恩榮科班,演員有老生陳榮會、旦角黃榮達、丑角張榮秀、紅凈郭榮仁、花臉吳榮英和裴榮慶等。醇王逝去後,小恩榮科班解散。此時北京城裡的崑曲、高腔己被新興起的皮黃代替,許多昆、弋(高腔)藝人為謀生計紛紛走出北京,轉入京南和京東的直隸(今河北省)中部一帶,巡迴各縣鎮演出。據老前輩說,清光緒、宣統年間在冀中方圓四、五百里地之內,存在著幾十個昆弋班社,他們既演崑曲,又唱高腔,稱之為昆、弋『兩下鍋』。這些在冀中各縣崛起的班社由於流行農村,受當地生活習俗、風土人情和民間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北方崑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發著朴實、粗獷、濃郁的鄉土氣息,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冀中平原是北方崑曲藝術的搖籃。 當時巡迴各縣演戲,一般都以四天里一個"台口",四天里演出四個「帽兒戲」。頭一天是《天官賜福》,第二天是《文昌點魁》,第三天是《八仙慶壽》,第四天是《六國封相》,全是含有喜慶吉利味的群戲,佔用的人較多,藉此亮亮行頭,亮亮角色。幔帳也一天一換。帽戲唱完了才開演"正戲"。戲碼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傳》《玉簪記》《玉杯記》《琵琶記》《烏盆記》《千里駒》《西樓記》《爛柯山》《長生殿》《桃花扇》《漁家樂》《鐵冠圖》《棋盤會》《五人義》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戲,從前在農村很受歡迎。

⑤ 北昆的簡介

北昆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流行於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約有一百餘年歷史。它與南昆同源而異流,是崑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葉,崑曲在北京衰落後,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區的昆弋班演員和當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結合,在演出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北方崑曲的藝術特點,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語音,由於長期在鄉鎮與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開朗、豪邁、粗獷的藝術風格。過去藝人多為河北高陽、安新一帶人。故又稱「高陽崑腔」,1917年由王益友,韓世昌、侯益隆、陶顯庭等組成「榮慶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極佳。1934年「榮慶社」分裂,許多演員改唱京劇,解放後經積極扶持、搶救、於1957年成立北方崑曲劇院,並編演了一批新戲,如《紅霞》 、 《晴雯》等。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縣流行極廣。農民不但愛看崑曲,還在農閑和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遇到接親送友、過壽曰、辦滿月、娶媳聘女、買房置地、鄰里解和、求神還願等等,動不動就唱幾台戲。有時請來專業班社,更多的是請票會或子弟會。 清末崑曲從宮廷流入農村,冀中各縣昆班崛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網羅了一批南昆老藝人到北京,進入宮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組織科班。崑曲的形成,原來是來自民間,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但自從進入宮廷之後,便成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緒初年,北京宮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個崑曲班社。如醇王府創立的恩慶社昆班,有演員胡慶和、胡慶元等,後該班改為小恩榮科班,演員有老生陳榮會、旦角黃榮達、丑角張榮秀、紅凈郭榮仁、花臉吳榮英和裴榮慶等。醇王逝去後,小恩榮科班解散。此時北京城裡的崑曲、高腔己被新興起的皮黃代替,許多昆、弋(高腔)藝人為謀生計紛紛走出北京,轉入京南和京東的直隸(今河北省)中部一帶,巡迴各縣鎮演出。據老前輩說,清光緒、宣統年間在冀中方圓四、五百里地之內,存在著幾十個昆弋班社,他們既演崑曲,又唱高腔,稱之為昆、弋『兩下鍋』。這些在冀中各縣崛起的班社由於流行農村,受當地生活習俗、風土人情和民間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北方崑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發著朴實、粗獷、濃郁的鄉土氣息,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冀中平原是北方崑曲藝術的搖籃。當時巡迴各縣演戲,一般都以四天里一個台口,四天里演出四個「帽兒戲」。頭一天是《天官賜福》,第二天是《文昌點魁》,第三天是《八仙慶壽》,第四天是《六國封相》,全是含有喜慶吉利味的群戲,佔用的人較多,藉此亮亮行頭,亮亮角色。幔帳也一天一換。帽戲唱完了才開演正戲。戲碼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傳》《玉簪記》《玉杯記》《琵琶記》《烏盆記》《千里駒》《西樓記》《爛柯山》《長生殿》《桃花扇》《漁家樂》《鐵冠圖》《棋盤會》《五人義》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戲,從前在農村很受歡迎。

⑥ 崑曲大師張靜嫻是南昆還是北昆

當然是南昆了。
北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北昆多在農村裡演唱。農村的野檯子,劇場不擾音,更因為受高腔的影響,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獷氣派很濃重。另外,北昆演員多是冀中人,在吐字發音上,不可避免地帶有河北農村語音,這也是北昆的一個特色。北昆只有100來年的歷史。
所謂南昆『現在』習慣是指江南屬地流行的崑曲了。
北昆先前是指河北高陽以韓世昌、白雲生他們帶有地方風味的崑曲。現在一般稱北方昆劇院為北昆。而現在的北昆與始創班子的唱法也大不同了,受了南方崑曲的很多影響,但又因自己到底是北方人,在很多細節唱法上還不同。念白是『京白』,最明顯與南方的團不同了。
即便是江南的崑曲,各地、各省,不同演員也都有自己習慣的唱、念、做。風格迥異。
張靜嫻,世界聞名的昆劇表演藝術家,上海昆劇團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一九五九年入上海市戲劇學校昆劇演員班習藝,坐科八年,師承傑出的戲曲教育家朱傳茗,主工閨門旦。又得方傳芸、沈傳芷、姚傳薌等眾多昆劇名家的親授。基本功扎實,戲路寬廣,扮相端莊,嗓音亮麗,表演風格細膩傳神,剛柔相濟。經藝術大師俞振飛悉心指點,唱腔尤見功力,聲情並茂。苦寒碩果,昆壇樑柱。在數十年藝術實踐中,勤奮執著,朔造了許多性格回異,熠熠生輝的舞台形象,被認作是不可多得之人才。主演大型昆劇《長生殿》、《玉簪記》、《爛柯山》等,能將劇中雍容華貴的貴妃、嫻靜娟秀的道姑、和飽受命運作弄的村婦,演得風貌各異,淋漓盡致。在優秀傳統摺子戲《斬娥》、《吃糠》、《受吐》中飾演悲涼凄楚的竇娥、質朴賢淑的趙五娘和風塵女子花魁,無不栩栩如生,令人動容。又如根據莎士比亞名著悲劇《馬克白斯》改編的大型昆劇《血手記》飾演馬克白斯夫人鐵氏一角,將其美艷、機敏、狠毒、果乾的性格展露無異。該劇參加愛丁堡藝術節、貝爾法斯特藝術節,並在英倫三島巡迴演出達三個月,引起轟動,熱情的英國觀眾寫信盛贊其扮演的鐵氏有巨大的吸引力及震撼力,為東西文化交流架起了橋梁。最近在新編歷史劇《司馬相如》中又成功地朔造了一代才女卓文君的動人形象,此劇已被攝製成四集電視劇,評價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