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迴音壁在哪裡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高空玻璃棧道 2025-07-14 08:14:15
北京購房網簽多久出房本 2025-07-14 08:11:10

北京迴音壁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8-30 02:05:04

㈠ 迴音壁在哪裡

一、我國著名的四大迴音建築:
1.北京天壇迴音壁。
2.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
3.河南的蛤蟆塔、
4.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

㈡ 迴音壁在什麼朝代建

明世宗嘉靖九年
庚寅虎年
外貌
迴音壁是北京天壇皇穹宇的圍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圍牆內有三座建築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整個圍牆整齊光滑。

㈢ 北京的什麼音壁,耳朵靠著可以聽音樂,這是什麼地方

你說的是北京天壇迴音壁。如果兩個人分別立於東西配殿後的迴音壁下,向北輕聲說話,雙方均能清晰聽到,這是因為迴音壁的牆體堅硬光滑,對聲波的吸收很小,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同時又因為迴音壁呈圓形(圓周率精確),聲波沿牆面的連續反射可以說是全反射,沒入牆體內部發生折射的部分可忽略不計,使得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衰減很少,所以兩人即便分立東西配殿後面,也能清晰地聽到對方的聲音。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㈣ 什麼地方有迴音壁

北京天壇的迴音壁是中國迄今保存較完好的具有迴音效果的古代建築,迴音其實是聲音反射作用的結果。中國各地某些半圓形拱門、拱橋、英國倫敦聖保羅教堂等都是聲學與建築學結合的產物。

㈤ 北京天壇迴音壁有什麼奇特之處

據說在清朝的所有皇帝當中,乾隆是最不甘宮廷寂寞的,他總愛出宮游覽。

有一天,乾隆坐在龍椅上實在無聊,便想,這大江南北也轉悠得差不多了,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

突然,他想起了天壇,立刻喜上眉梢。是啊,天壇這個地方,一年他才去一次,而且只是冬至祭天時才去,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從未真正自由自在的走過看過。

現在正值百草芬芳、萬花吐艷的時刻,我何不去游覽一番!於是他不帶文臣武將,只帶著九門提督和幾名武士直奔天壇而去。

這次,乾隆皇帝哪都轉了,哪都看了,就是沒上祈年殿,也沒上圜丘壇,玩得別提多開心了,他走到時就累了。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供奉祭祀神位的場所。它始建於1530年,初名泰神殿,後改稱皇穹宇,為重檐圓攢尖頂建築。1752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檐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大殿直徑約15米,約高19米,由8根金柱和8根檐柱共同支撐起巨大的殿頂,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構造精巧。

殿內穹窿圓頂,正中貼金盤龍藻井,貼金雙龍天花,金柱貼金纏枝蓮,內外施金龍和璽彩畫。殿內正中有前圓後翹角石須彌座,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

提督連忙說:"那咱就歇會兒吧!"於是,這幾個人就在皇穹宇的西配殿後面的牆根坐了下來。提督趕緊拿來金坐墊兒讓皇上舒展一下筋骨,乾隆累得不行了,就面北而坐,提督呢,就面南坐下,給皇上當靠背兒。

乾隆看著這磨磚對縫的圍牆,很是驚奇,心想,這圍牆修得圓圓正正的,磚面又平又滑,宛如一個直筒形的大缸,妙哉!正在這時,他突然聽見一聲雞叫,嚇了一跳,忙問:"這里怎麼有雞呢?"提督傻頭傻腦的說:"什麼雞叫?我怎麼沒聽見呀!"乾隆直起腰再聽聽,是呀,周圍靜靜的,哪有什麼雞叫的聲音啊!可他把耳朵貼近牆上時,確實又聽見了雞叫。

皇上忙把提督叫來,提督照皇上的吩咐,把耳朵貼在牆上,他也傻了眼--他也清清楚楚地聽到了雞叫。這天壇是皇上祭天的地方,竟然有雞叫,這還了得!提督忙叫來武士,里里外外的找,但是沒有找到。

乾隆並沒有怪罪只是覺得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耳朵貼近牆就能聽見,離開牆就聽不見呢?莫非這牆......?

他又多次試聽,發現面向北耳朵貼牆就能聽見雞叫,而面向南,耳朵貼近牆也聽不到。他越想越奇怪,這牆是什麼牆?這聲音又來自何方?

這時,提督已吩咐武士們細細查找,結果,找遍了整個皇穹宇,什麼雞呀、鴨啊......什麼都沒有!這時候只見一個武士連嚷帶叫地向提督跑來,話不成聲地說:"蛇......蛇!"原來,他在東牆根發現一條好幾尺長的大長蟲。這條長蟲別名叫野雞脖兒,會學雞叫。這野雞脖兒正在大牆根下,頭向北地爬呢!提督一看,嚇得直哆嗦,這還了得,要是驚了駕,該當何罪呀!正說著,乾隆走了過來,這番話,他早就聽見了,並未驚慌,他說:"且慢!"於是,他又來到西牆下,面向北耳朵貼在牆壁上。與此同時,武士們來到東牆下,刀斬大蛇。乾隆突然聽大蛇一聲慘叫,真真切切,猶在眼前。

乾隆高興地說:"妙哉!這牆傳迂迴之音。"他讓提督到東牆面北說話,他在西牆也向北貼牆細聽,果然聽得真真切切。武士們也俯牆而聽,都覺得很奇妙。那會兒,雖說還沒有電話,可乾隆一行卻飽嘗了"打電話"的樂趣。

但是,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的。你想呀,講話人面向北,音波則受東西配殿和正殿的束縛,不能向四外消散,只能把音波全都聚到一起送入人的耳朵,因而距離雖遠,聲音卻很大。

如果你要面向南說話,則音波也貼靠著圍牆向前推進,但是,音波傳播到正南面的宮門時,就全由3個門洞傳出消散了。因而面向南說話是聽不到傳聲的。

當時乾隆讓提督給牆起個名,提督想了想說,叫"傳聲牆"。

乾隆聽後不滿,認為它太俗了,說這牆有迂迴之音,就叫"迴音壁"吧!此後,迴音壁之名就流傳下來,並成為天壇一景,名揚海內外。

㈥ 北京迴音壁在哪

北京天壇公園內

㈦ 天壇迴音壁的物理原理

迴音原理:迴音壁有迴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牆的建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

圍牆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圓周率精確,有利於聲波的規則反射,加之圍牆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於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迴音壁的迴音效果。

(7)北京迴音壁在哪裡擴展閱讀:

迴音壁是北京天壇皇穹宇的圍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圍牆內有三座建築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整個圍牆整齊光滑。迴音壁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是十分規則的。

皇穹宇圓形院落的牆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體,磨磚對縫的砌牆方式使牆體結構十分緊密,牆的表面直徑651米,圍牆高3.27米。

迴音壁的特點:

迴音壁有迴音的效果。如果一個人站在東配殿的牆下面朝北牆輕聲說話,而另一個人站在西配殿的牆下面朝北牆輕聲說話,兩個人把耳朵靠近牆,即可清楚地聽見遠在另一端的對方的聲音,而且說話的聲音迴音悠長。

聚焦效應:

迴音壁除壁面聲道效應外,還有聚焦效應。在迴音壁中心處有一塊「三音石」,人站在三音石上發音之後,聲音傳向牆壁,由牆壁各處反射,各聲線聚焦在三音石,又傳向對面的牆壁,再次反射。在安靜的環境下,站在三音石上拍一下掌,就能聽到連續下降的七八個回聲。

㈧ 天壇迴音壁怎麼回事

迴音壁有迴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牆的建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圍牆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圓周率精確,有利於聲波的規則反射,加之圍牆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於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迴音壁的迴音效果。

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反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迴音壁」。

(8)北京迴音壁在哪裡擴展閱讀:

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均為北圓南方。當初,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現在牆上,以象徵「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的東南北三面原制無門,只西面臨永定門內大街有門兩座:北門是明代舊有的,稱「祈谷壇門」;南門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稱「圜丘壇門」。

天壇公園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郁,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庄嚴宏偉。

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築群。

㈨ 迴音壁」在北京的哪個公園

在天壇公園,如果要去看的話,要早點去,因為迴音壁到個下午4點會被鎖起來,不讓到那牆上去聽的,但人多的時候其實很難聽到的,我聽導游說的。

㈩ 中國四大迴音建築是什麼

一、我國著名的四大迴音建築:
1.北京天壇迴音壁。
2.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
3.河南的蛤蟆塔、
4.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
二、詳細介紹:
1.北京天壇的迴音壁由於內側牆面平整光潔,使外來音響沿內孤傳遞,久久回盪。如站在壁前輕輕哼唱,和聲隨之而起,深沉婉轉,娓娓動聽;如放聲喚之,則回聲四起,洪亮粗獷,縈繞耳畔,盪人心懷。
2. 普救寺塔在山西永濟縣普救寺內,又稱舍利音塔。塔身呈方形,有十三層,高50米許。登塔者,用石投地,回聲即起;投於前地,則聲在塔底;投於後地,則聲在塔頂。相傳為工匠師築塔時安放了金蛤蟆之故,實為塔身中空所致。又因古典名著《西廂記》源出於此,為了紀念崔鶯鶯,因而又名「鶯鶯寶塔」。
3.蛤蟆聲塔在河南省郟縣境內,建於清康熙年間。塔身雖不高,卻以「奇聲奪人」而聞名於世。遊人若以掌擊塔,塔內會發出「咯咯咯……」的鳴聲,如有萬千隻蛤蟆在鼓膜低唱,妙不可言,發人遐思。
4.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位於涪江岸邊,有三十六級石梯,似一把巨大的石琴,每個階梯,猶如一根琴弦,只要把腳踏上石磴,拾級而上,腳下便會響起美妙悅耳的琴聲,故又稱「石磴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