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家店的門頭溝區
千年古村三家店位於門頭溝東北部的永定河畔,曾是商賈雲集的繁華渡口,也是通往山西、陝西、內蒙古的商道起點。明清時期聚集了200多家商號,有「京西第一村」之稱。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曾走過這里。如今三家店仍遺存著煤棧、龍王廟、白衣觀音庵、鐵錨寺、山西會館等遺址遺跡。
「當年這是王家大車店。這是恆太常麻鋪。」八十多歲的齊老爺子走在這條三里長街上,追憶著昔日繁華。當年這條街上,能叫上名號的店鋪就有一百六七十家,許多都是百年老店。所以這里的房子不像一般村落,它的門戶鋪臉兒全在臨街面上,房後的院落才是宅舍。
在東街與中街的交接處有個清代建築,即三家店小學,是原來的山西會館。會館坐南朝北,有正殿六間,前面三間為卷棚頂,後面三間為正脊吻獸式,殿頂用黃琉璃瓦覆頂,殿下為青石台基。相傳山西會館是乾隆年間主理琉璃燒造的皇商趙邦慶所建,因為和皇家沾了邊,才敢用黃琉璃瓦覆頂。
三家店小學斜對面的白衣觀音庵,始建於唐代。庵坐東朝西,磚雕門樓,原供奉觀世音菩薩。
三家店是京西煤炭重要集散地,煤老闆們在村中蓋起豪宅處處。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殷家大院,又叫天利煤廠大院。天利煤廠是經營200餘年的老字型大小,由殷姓家族創建於清道光前後,同治、光緒時期達到鼎盛。煤廠佔地3508平方米,包括三組院落,房舍73間,大門14個,構成一處完整的大型四合院。現在大門的磚雕上糊著黃泥,據說為避免當年「破四舊」,斑駁的黃泥下依舊能看出當年建築的精美和家族的興盛。
三家店也有關帝廟,卻與眾不同,因為它有個奇怪的名字——關帝廟鐵錨寺。一種說法,當地人從永定河中撈出一隻罕見的大鐵錨,被視為神物供奉在此;另一種說法,三家店西側是永定河的一古渡口,負責古道兩岸的運輸擺渡,因永定河水流湍急,要用一個有四爪、高一米、重約四百斤的大鐵錨在碼頭固定擺渡的船隻。後因通往京西的古道上修了橋,渡船的大鐵錨不用了,當地人為祈禱平安,將鎮水大鐵錨搬進廟里供奉,久而久之此廟也改叫鐵錨寺。如今鐵錨寺雖已修繕一新,但鐵錨卻不知去向了。
三家店的龍王廟,那可是京西數十座龍王廟中香火最盛的,其前身叫龍興庵,建於明代。正殿龕台上供著五尊龍神: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尊龍神像,以及最左側的永定河神像。永定河流域有些龍王廟也供奉過永定河神,都沒有能保存下來,這里的永定河神像是現存的唯一一尊。陰歷六月十三是河神生日,這一天,三家店龍王廟要給龍神河神焚香上供,大擺筵席,屆時村民要到龍王廟吃壽面,給河神祝壽。現在老人們談起給河神過生日還是興味十足,津津樂道。
如今,漫步在三家店的老街上,雖早已不見商貿聚集的熱鬧景象,但隨處可見的古樸民宅、滄桑古槐以及精美磚雕,無不在向世人訴說著古村昔日的繁華。 地址:門頭溝區龍泉鎮
乘車:乘929路、892路、890路琉璃渠村下
㈡ 門頭溝區三家店村私搭亂建嚴重,外來人口眾多,小商販扎堆,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力頂,三家店臟亂差實在讓人說不過去了,私拆亂建無人管理,街道變胡同,小攤販到處擺攤,早晚村口都要堵車,私家車到處亂停,幾個垃圾箱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裡面的臟水流的到處都是,從街里到菜家府都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這樣的街道萬一出現火災 和急救等緊急情況,後果難以想像 ,我們的政府 你們就看不到嗎 這樣的環境三家店的百姓真不知道要怎樣生活下去了
㈢ 三家店火車站的簡介
站址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與門頭溝區交界處,西臨門頭溝永定河新河引水渠三家店段,東臨石景山區五里坨街道。
原址在三家店東老店1號的位置,後來在此地建立門頭溝供電局(現也已遷走),地屬門頭溝區三家店,所以命名為三家店火車站。火車站後來遷至與石景山區交界處,現屬石景山車務段管轄。
㈣ 門頭溝區三家店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三家店,是京西一個人口大村,面積很大,同時湧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以農民戶口居多,生活水平欠發達。
三家店迄今為止,仍然處於建設當中,有「新河小區」和「南街鐵路小區」兩大樓房聚居區,三家店北街、鐵四處、東老店也有較大面積的樓房,但村民普遍住在三家店大街的平房。
至於房價,不太清楚,但是買房應該比較方便。
三家店去市裡交通非常方便,有多條公交線路通往地鐵、海淀、豐台等地。
由於地處平原山區交界處,三家店地區空氣較為新鮮,居民生活比較方便
㈤ 門頭溝三家店蒲草濕地公園怎麼樣
在三家店水庫邊走一走,靜靜的湖水和茫茫的葦田、山嶺如黛。水庫橋梁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高大、結實,湖中心和對岸的濕地里長滿了蒲草,這和北京其他幾塊濕地有著明顯區別。在菖葦搖曳之間,偶爾會從濕地中飛出三三兩兩的水鳥和挺著啤酒肚的野鴨。
永定河是流經北京地區的第一大河,是上游官廳水庫的水翻山越嶺,在門頭溝區境內蜿蜒百餘公里,來到山區與平原的過渡地帶,被三家店攔河閘牢牢控制在了這里,形成了永定河三家店水庫。周邊沿岸地勢較高的台地、坡地慢慢地也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蒲草濕地環境,水庫濕地涵養周邊再向下游蓄水,補充地下水,並形成了候鳥翔集的「千島之湖」景象。
三家店不僅是明清京西古道的起點,也是永定河流經官廳山峽的出山口。一期環境治理工程已掃尾的三家店水庫攔住了永定河,讓奔騰百里的河水在這里得以長時間休息和沉澱凈化。和緊臨庫區邊的109國道相比,這里則顯得格外安靜。尤其遙望水庫北側的大片蒲草濕地,在陣風的輕撫下,猶如麥浪一般壯觀,但卻只有並不洪亮的沙沙聲傳來。
三家店攔水閘新建的300多畝濕地的生態涵養功能,已經逐步顯露出來。據當地居民介紹,這里有多種水鳥,還有人見到過白鷺群在這里出現。今天,總能見到有人站在蒲草濕地岸邊,凝望著蒲草濕地深處,或許是在等待著「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景再次呈現在永定河畔。
一天當中的清晨和傍晚時段,是觀濕地鳥類的最好時機(北京秋季觀鳥最佳季節為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觀賞時如使用望遠鏡效果更佳;
更多關於門頭溝三家店蒲草濕地公園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57ecf161573141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㈥ 北京市門頭溝區三家店小學怎麼樣
簡介:門頭溝區三家店小學建校於1933年,是一所位於我區城鎮邊緣的農村小學。學校周邊環境復雜,外來務工子女數量佔全校學生數的2/3左右。學校佔地北京市門頭溝區三家店小學,建築面積2096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員工48人,其中,領導班子成員5人,專任教師39人,職員(含工人)4人。學校現有學前班3個,學前幼兒90人,一至六年級正式教學班級15個,在校學生410人。
注冊資本:38萬人民幣
㈦ 門頭溝三家店新華路屬於哪個街道
摘要 親 您好,該地址屬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街道辦事處,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