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東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東長安街。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址是西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後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2. 北京故宮周圍都有哪些景點
北京故宮周圍的景點,中山公園,北海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原太廟)景山公園。、
3. 北京故宮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北京故宮具體位置在西城區景山前街4號,是北京市的中心。東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東長安街。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
北京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4. 北有故宮,南有
北有故宮,南有肅雍
在江浙一帶的舊宅第中,如小橋流水一般的園林景觀不勝枚舉。然而說到木雕、石雕、磚雕和彩繪的集大成者,就要首推浙江東陽的盧宅了。位於東陽城區的盧宅是明清時期封建士大夫家族住宅的代表作。它是一組集江南民居之精華,融東陽木雕、石雕、磚雕和彩繪等為一體的雕刻藝術建築群,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瑰寶。前不久,東陽市在盧宅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國際木雕大賽,那古樸典雅、布局嚴謹、建築恢弘、雕工精緻的盧宅古建築群,令遠道而來的中外專家們嘆為觀止。
早在1988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盧宅古建築群,堪稱「中國民居第一宅」,在我國建築界有「北有故宮,南有肅雍」之盛譽。盧宅佔地500畝,房屋數千間,分七條縱軸線,南北向布局。各條軸線以廳堂為核心,配以廂房,自成院落。雅溪河環繞各大主體建築。建築群內有40餘座園林台榭、殿堂樓閣,32座家廟祠宇及牌坊。今年7月初,東陽市正式啟動了盧宅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盧宅古建築群是姜太公的後裔———東陽雅溪盧氏家族聚居之地,建於14世紀中葉,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整個建築群由大照壁、甬道牌坊、肅雍堂、善慶堂、世德堂、存義堂組成。盧宅肅雍堂是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它集國內民宅之神韻,具北京皇城之理念,其空間序列與北京故宮紫禁城如出一轍,前後九進,主軸縱深320米,為國內惟一的一座擁有九進院落的古民居,是名副其實的「民間故宮」。
肅雍堂九進院落由捷報門、國光門、正廳、穿堂、同壽堂、丘影壁等組成。前四進是祭祀、吉慶、娛樂、聚議的場所;後五進是家眷、僕人等生活起居空間,反映了盧氏家庭內外有別、尊卑分明的宗支觀念。
至今保存完好的肅雍堂大堂燈,更令遊人贊嘆不已。大堂燈高4.05米,最大直徑2.1米,重127.5公斤,用40萬顆玻璃彩珠穿成。燈的頂部由3桿鐵臂交叉伸出,成六角,中間懸以一串主燈,上下3盞,周圍六面各鋪以一串小燈,亦為上下3盞。下邊圍以彩珠穿成並飾有「星輝不夜,萬象位搖,結綵蓮炬」等12字樣的珠簾。仔細觀看,還可以發現大堂燈中間從上至下,依次懸掛著六角羊皮燈、八角料絲燈等大燈,大堂燈故名為「寶蓋索絡聯三七聚七羊角燈」,並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被古建築專家稱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的肅雍堂,還以牌坊眾多著稱,計28座之多。肅雍堂120米長甬道三轉二折,肅雍幽深,進口段有「風紀世家」、「旌表貞節門」、「大夫第」等牌坊,約隔10餘米相繼矗立,旁側有「旌節坊」,高大巍峨,氣宇軒昂。
雅溪盧氏,自明朝永樂年間以來,共中進士18人、舉人28人,涉足仕林120餘人,既有名垂青史的朝廷重臣,又有學術著作頗豐的隱士學者,是以博士、教授眾多而著稱於世的文宗文脈。盧宅素來鴻儒輩出,又構建奇偉,歷代文人雅士、風流墨客,如文徵明、董其昌、劉墉等都曾慕名而來,或講學,或流連,留下了大量的文墨寶跡。
近年來,盧宅古建築群的旅遊價值更是凸顯,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古建築藝術登峰造極的盧宅,還是影視拍攝的最佳場所。近年來,深受觀眾喜愛的《海瑞罷官》、《天下糧倉》、《人間四月天》、《霍元甲》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肅雍堂還作為電影《鴉片戰爭》中兩廣總督衙門、電視劇《江湖奇俠》中呂留良的東海書院、《雍正王朝》中的城隍廟等場景被搬上銀幕。
5. 請問去北京旅遊,有什麼推薦的地方遊玩
NO1.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No5: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市南部,我國5A級景區,佔地約273萬平方米。
No6:古北水鎮
古北水鎮位於密雲區,是司馬台長城腳下獨具北方風情的度假式小鎮。
7
/10
No7:鳥巢
鳥巢,也叫國家體育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
8
/10
No8: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
No9:什剎海
什剎海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No10: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一條胡同,全長787米,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
6. 北京故宮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北京故宮的具體位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中軸線的中心。故宮東起北池子大街,西至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至東長安街,南北長約961米,東西寬約725米,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
北京故宮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任皇帝的宮殿,共有四座城門。南門叫做午門,位於天安門北面,東門叫做東華門,西門稱為西華門,向西正對著中南海東門,北門叫做神武門,北面正對著景山。
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裡面的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延長的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還貫穿了整個城市。
7. 故宮北面,南面,東面,西面各有什麼😳
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現存房屋8000多間。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牆,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8. 故宮的東西南北各有什麼景色
東邊王府井、北面北海公園、南面天安門廣場、西面中南海,說到景色只有北面的北海公園是個景色不錯的地方。
9.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東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東長安街。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址是西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後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10. 北京故宮附近 有哪些景點和好玩的地方
中山公園(社稷壇),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在故宮左右,後面景山、北海,在後面什剎海、後海,南面前門、大柵欄。
一天游北京故宮和周圍景點故宮非常大,裡面有9000多間房屋,周邊也太泛泛了。故宮有四個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西華門不對外開放)。午門外正對著就是國旗班戰士的營房,可以看戰士們出操。午門外西側是中山公園,也就是明清皇帝的社稷壇;午門外東側是勞動人民文化宮,也就是明清皇帝的太廟。武門往南是端門,一座和天安門一模一樣的城樓,再往南就事天安門和廣場了,廣場對面是前門城樓及箭樓。神武門外正對面是景山,也版就是故宮的後山,明朝崇禎皇帝自刎的地方,景山的五龍亭最著名。景山旁邊是北海及團城,北海永安寺的白塔最為著名。北海對面就是中南海國務院,透過欄桿可以看到中南海的景色。東華門出來附近是皇史宬,也就是皇帝藏書的地方,現在正在修權理,不要票,跟人家說一聲就可以進去看。如果稍微遠一點,從東華門出來往東走就是老舍故居了,就在馬路北邊兒,門票10元。故宮周邊(除了午門外)都是小飯館,在那裡吃就可以了。
頤和園,天安門廣場,圓明園,天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景點簡介: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園林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