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定都北京
從古至今定都在北京的政權有:春秋戰國時期的薊國、燕國、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慕容儁建立的前燕、遼國末年耶律純建立的北遼朝廷、金國、元朝、明朝、清朝。
如果說燕國和金國割據勢力是因為國家核心便於統治的話,那麼從元朝以後的明清大一統王朝在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江南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在北京定都就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1)在明代之前哪個朝代也定都北京擴展閱讀:
北京地處我國的北方地理位置優越,西邊和北面有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阻擋;東部
瀕臨渤海灣;南面毗鄰華北平原,物產豐饒。所以北京進可攻、退可守,是難得的風水寶地,所以歷史上曾經做過多個政權的國都。
但是即便如此,由於位置相對靠北與傳統的國都城市長安、洛陽、開封、鄴城、南京等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在元朝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定都於此。也正是從元朝開始的元、明、清才開始定都北京,這中間又深層次的原因。
『貳』 在明代之前什麼也定都北京
在明朝之前,元朝也定都北京。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世界著名古都等,在歷史上,正式定都北京的大一統王朝是元朝,當時稱作「元大都」。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1260年,蒙古人忽必烈一統天下。在至元九年時,忽必烈帶領軍隊、人民遷都燕京。自此,北京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全國的政治中心。
北京位置: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之間,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京的著名景點有:天安門廣場、北京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天壇公園、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奧林匹克公園等等。
『叄』 那幾個朝代是以北京為都城的
有:明朝、清朝、元朝。
1、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2、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起,總計29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3、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3)在明代之前哪個朝代也定都北京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肆』 定都北京的朝代有哪些
1。戰國的燕國的都城在今北京附近。
2。金朝時北京為中都。定都北京。
3。元朝忽必烈也在北京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為北平府;
4。140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將他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也叫北京。後來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
5。清朝順治帝也把北京定為首都。
6。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把北平改為北京定都
『伍』 歷代在北京定都的朝代有幾個
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8個朝代建都在這里。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8個朝代建都在這里。
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是一座文化古城。周口店北京猿人,在70萬年前創造了燦爛的山頂洞文明。
從西周到唐代,北京稱為薊。自西周燕國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這一帶肥沃之地,盛產一種奇異之草,人稱薊草,尤其是西北隅的山丘,薊草十分繁茂,人稱薊丘,因此,人們習慣於稱這里為薊。從薊丘到周末的燕都,從唐代的幽州城到遼代的燕京,從金中都到元大都到北平、北京,八朝古都,數百年的興衰繁華,在這風水吉地輪番上演。
明清時期北京城區圖西漢時,北京地區稱為燕國、燕都、涿郡、幽州、廣陽國、廣陽郡。東漢時,又稱為上谷郡。隋時稱為幽州、范陽,唐人稱為漁陽。遼代時,正式改稱為燕京。金代稱北京為聖都、中都,元代稱為中都、大都。明代時,稱為北平、北京,清代改稱為燕京。民國時,稱為京都、北平,1949年以後,稱為北京。
『陸』 歷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定都北京 都叫什麼
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朝:大都
明朝:順天府
清朝:京師順天府
遼朝實行五都制,其中上京是首都,南京析津府(即今北京市)是四陪都中的一個。
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
『柒』 歷史上(在明朝之前)有哪些朝代曾在北京建都
,戰國時期的燕國,稱為薊;
周公東征後,周太保召公奭被封於燕,他自己留輔王室,而令其子就封,成為第一代燕侯,西周、春秋時期,燕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北京地區和遼寧西部的大凌河流域,都城在薊(今北京)。
遼朝:南京;
遼朝先後形成五京制度。五京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 遼南京
城縣)、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
金朝:中都;
金國是中國歷史上以女真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先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 阿城南白城鎮),後遷都燕京(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 開封)。
元朝:大都;
成吉思汗時,蒙古沒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窩闊台汗建都哈爾和林(今蒙古國境內)。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1272年定都燕京,稱為大都(今北京)。
『捌』 在明朝之前,(元朝)也定都北京
嗯,元朝曾經也定都北京的。那個時候,北京叫元大都。元明清三朝都是定都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