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恭王府的歷史和現狀
恭王府內有一家四川飯店
下面是恭王府的介紹
恭王府(Prince Gong』s Mansion)
恭王府位於什剎海西北角,是一處典型的王府花園,既有中軸線,也有對稱手法。 始建於十八世紀末,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稱「什剎海的明珠」。曾屬乾隆後期大學士和珅的宅邸,後改賜為恭親王奕忻的王府。府後有一獨具特色的花園,名萃錦園,佔地約三萬平方米。花園東、南、西三面被馬蹄形的土山環抱,園中景物別致精巧。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某些紅學家認為此園可能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
恭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一百六十米,有四十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三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十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恭王府又名翠錦園,位於西城區柳蔭街甲14號,建於1777年,曾為清乾隆時大學士和珅私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因罪賜死,一度改為慶王府。咸豐元年(1851年)改賜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弈欣始稱恭王府。恭親王調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園林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為一園,添置山石林木,彩畫斑斕。
清代王府有嚴格的規制,規定親王府有大門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左右有配殿,形成多進四合院,不少府邸有後花園。但許多王府經歷滄桑,早已面目全非,只有恭王府是北京現存最完整、布置最精的一座清代王府。著名學者侯仁之先生稱之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本世紀初,溥偉及溥儒先後將府邸及花園出售給輔仁大學作為校舍及宿舍。建國後作為北京藝術師范學院校舍及中國藝術研究院辦公和教學地點。1982年2月23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建立修復管理機構,1988年6月花園部分對外開放。
恭王府的建築藝術價值較高,恭親王府包括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總面積達5.7公頃,其中花園面積2.8萬平方米。
府邸分為中、東、西三路,貫穿著四合院組成。中路的建築是花園主體。花園的正門五開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顯得格外氣派。進門後是一塊高五米的太湖石,稱做獨樂峰,後面的大廳是恭親王招待客人的地方,中軸線最後的建築是倚松屏和蝠廳,是消夏納涼的好地方。
東路主要建築是大戲樓,建築面積6895平方米,建築形式是三券勾連搭全封閉式結構。廳內南邊是高約一米的戲台、廳頂高掛宮燈,地面方磚鋪就。當時除了演戲外,還是舉辦紅白喜事的地方。
西路的主要景觀是湖心亭,以水面為主,中間有敞軒三間,是觀賞、垂釣的好地方。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雲居」,園中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軒院曲回,風景幽雅。有20餘處景區,掩映在奇花異樹、怪石修竹之間,極工盡巧,精美入畫。還有榆關——既有城門,又有雉堞,相傳它的主人站在城牆上,遙望東北的故鄉,以排解思鄉之情。
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進紫禁城的。因此皇親國戚們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為家居之所。於是,王府便產生了。今日的北京城裡,還有60餘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內城區里,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關。城牆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裡麵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宮,外面的第二層是皇城,為政府衙門,第三層是內城,為清代八旗王公貴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層,才是漢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內城漫步,還能時時看見深宅大院。
位於什剎海北岸的恭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大觀園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里描繪的一大園林。《紅樓夢》成書於北京,有中國封建社會秘史之稱。根據書中的描寫,人們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園林。這處取名大觀園的新園是今日北京的一大勝景,每天遊人不斷。
由於恭王府有著《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某些景物,因此 有人說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的藍本。但是,許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觀園的藍本呢?這可能也是一個永遠的秘密了。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制。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 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於這些數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門口聳立著石獅,你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於五品的官員;如果你再仔細數一數石獅頭上的捲毛疙瘩,你就會進一步認定品極;皇帝門口的石獅上有13排疙瘩,親王12排,爵位越低,數量遞減。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顏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奸相和珅,他修建了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電 話: 66168149
地 址: 西城區柳蔭街甲14號
公 交 車: 乘13、107、111路到北海後門站下車
恭王府曾經的主人
和珅 1750至1799,字致齋,正紅旗滿洲人,幼年家境貧苦,後憑個人才華乾隆寵愛而發跡,集清政府軍政,外交,文化,教育,考試選拔大權於一身,因貪污腐敗等罪名於嘉慶四年正月十八被勒令自縊。
豐紳殷德 和珅之子,取乾隆小女兒故倫和孝格格為妻。和珅賜死後仍住恭王府,1810年去世。
永璘,慶郡王乾隆第17子與豐紳殷德夫婦同期分住恭王府,嘉慶25年病逝
弈欣 恭親王,生於1833年道光皇帝第6子,恭王府因此得名。
載瀅 弈欣的次子,居住其中
旅遊指南
[編輯本段]
門票價格:
門票價格60元(包括門票,講解員,參觀景點及展廳,王府大戲樓,並在戲樓內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品嘗蓋碗茶和小吃)。如果僅參觀恭王府,門票20元。
交通
13、42、107路電車、111、118、810、850等車可達。
開放時間:8:30—17:00
『貳』 北京西城區的國寶「恭王府」,到底有多值錢
摘要 恭王府屬於是一個旅遊景點,在北京市的西城區屬於是我國一級博物館,曾經是和珅和永璘的宅地,按照市場價估計下來大概是在611億人民幣,而且這只是建築的價格,府里的寶貝還沒有算上,如果算上府里的寶貝,那麼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恭王府的規模是非常大的,佔地面積大概是在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個部分,擁有的建築物大概是30多處,建造時對於格局和氣派都非常的講究。所以恭王府的價格肯定沒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叄』 北京恭王府景區好玩嗎
導語:非常好的地方,但就是去的人太多。票價沒有優惠啊,導游講解很幽默。人流不太擁擠,印象最深的是錫晉齋。戲園子設計的很巧妙,保存的比較完好,而且建築別致。
走進恭王府
恭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位於北京什剎海的西南角。 恭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欣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其建築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范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 恭王府規模宏大,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造園模仿皇宮內的寧壽宮。全園以“山”字型假山拱抱,山頂平台,成為全園最高點。居高臨下,可觀全園景色。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親王府第。前身為乾隆時大學士和珅的邸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獲罪,邸宅入官,嘉慶帝將其一部分賜給其弟慶僖親王永璘,是為慶王府。以後咸豐將慶王府收回,轉賜其弟奕欣,是為恭王府。咸豐、同治年間曾整修,並在府後添建花園。 清室覆亡後,府邸的產權曾歸屬輔仁大學,20世紀90年代,恭王府花園對外開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繕工程後,全面對外開放。 王府佔地約3.1萬平方米,分為中、東、西、三路建築,由嚴格的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規制。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親王府有門臉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於這些數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顏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東、西三路各有三個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後兩個院子是人們要游覽的主要區域。 由於恭王府府邸和花園設計富麗堂皇,齋室軒院曲折變幻,風景幽深秀麗,昔日有碧水瀠洄並流經園內,因此,一向被傳為《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和大觀園。
景點類型:歷史建築?
最佳季節:3-5月、9-11月。春秋季節北京氣候最適宜。 夏季是在花園內觀賞假山池水的最佳時間,但是遊人較多。 冬季為淡季,恭王府內更加靜謐清幽。?
建議遊玩:2-3小時?
門票:40.00元 聯票(含門票、講解、王府大戲樓、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小吃):70.00元?
開放時間:1. 旺季(3月16日~11月15日):07:30~18:30 停止售票時間:16:30 停止入園時間:16:40 展廳開放時間:07:40~17:20 2. 淡季(11月16日~3月15日):08:00~18:30 停止售票時間:16:00 停止入園時間:16:10 展廳開放時間:08:40~16:50?
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前海西街17號(近定阜街)?
電話:010-83288149?
官方網站:www.pgm.org.cn
交通指南:
公交:
乘坐13、42路、90路、107路、111路、118路、204路、609路、612路、623路、701路在北海北門下車,向西北步行約300米即可到達。
地鐵:
市區乘坐地鐵6號線在“北海北”出站,沿三座橋胡同走進去,步行350米左右即到
『肆』 清朝恭王府的前身和現狀怎麼樣
恭王府
從清朝入關算起,一直到結束,一共經歷了十四代帝王,被封為王的就有十代帝王,歷代皇子中有親王、郡王,封號的有七十位,他們的王府遺址有五六十處,可保存完好的沒有幾個。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17號,是第一代恭親王奕的府邸,佔地100多畝,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現今北京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王府,其前身是和珅的宅第。
恭王府分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其建築不僅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而且環境也十分優美。
恭親王府坐北朝南,有兩重正門,大門面寬三間,門前有一對石獅子;二門面闊五間。
整座王府布局分中、東、西三路建築。穿越三門便是中路建築正殿和東西配殿,後面為後殿和東西配殿,後殿稱"嘉樂堂"。
這些建築均嚴格按照王府的有關規制,主體建築的屋頂均覆蓋有綠色琉璃瓦,屋脊裝飾有吻獸。東西配殿等附屬建築的屋頂均以筒瓦覆蓋。
東路建築的正廳稱"多福軒",這是恭親王奕會見賓客的場所,穿過正廳便是後院廳,稱"樂道堂",是恭親王起居處。
西路建築正方面闊五間,叫"葆光室",後面是面闊九間,叫"錫晉齋"的後廳,廳內全部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作為隔斷,使該廳看起來曲折圓環。
在正廳與後廳之間的垂花門上方,懸有"天香庭院"的匾額。在三路建築之後,有50多間、全長160多米的兩層後罩樓,東部稱"瞻霧樓",西部稱"寶約樓"。樓中間有一過道,穿過去就是王府花園。
花園南北約長150米,東西寬170多米,又稱"萃錦園"。正門為西洋建築風格的石拱券門。左右有青石假山,迎門立一座刻有"獨樂峰"三字的高達5米的柱形太湖石。石後有一形似蝙蝠的小水池。
水池之上有一座小橋,水池後有一面寬五間的"安善堂",東西各有配殿,其東有配房"明道堂",其西有配房"棣華軒"。
越過安善堂有一方形的水池,池中有一組假山。
中路最後一組建築是五間正廳,左右還有形似蝙蝠之兩翼的耳房,又稱"蝠殿"。
除此之外,在院內還有大戲樓、怡神所、韜華館、澄懷擷秀、詩畫舫、海棠軒、益智齋、花月玲瓏、凌倒影、天香庭院、妙香亭、秋水山房等一系列建築。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奕死後,其次子載瀅的長子溥偉襲封為第二代恭親王,繼續住在府中。
民國後的20年代,溥偉將恭王府及其花園以9萬銀圓押給了西什庫教堂。後因溥偉無力還押款,德國人以108根金條買下了王府產權,辦起了輔仁大學。
新中國成立以後,恭親王府先後由藝術師范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使用為了辦學,先後拆除了一些建築,如花洞、花神廟、前院的四合院等,蓋起了幾座樓房,1982年恭王府和王府花園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恭親王府是真正作為原王府對遊客開放的王府。
『伍』 恭王府現在開放嗎
開放。4.1至10.31 8:00至17:00、11.1至3.31 9:00至16:00。
恭王府規模宏大,總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5)北京恭王府現在是什麼樣了擴展閱讀
恭王府是位於風景秀麗的北京什剎海的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於一條靜謐悠長、綠柳蔭蔭的街巷之中,它就是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為清代乾隆朝權臣和珅的第宅和嘉慶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其建築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范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佔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佔地32260平方米,花園佔地28860平方米。
『陸』 北京恭王府景區怎麼樣
恭王府位於西城區什剎海旁柳蔭街,是北京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5A級景區,恭王府興建於1776~1785年,此府第是北京現存最宏大豪華的四合院式清代官邸,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恭王府前身為乾隆時期大學士、權臣和珅的邸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敗亡,此宅賜予慶郡王永璘居住。咸豐初年,府邸被改賜予恭親王奕,始稱恭王府。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 佔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佔地32260平方米,花園佔地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殿堂屋頂採用綠琉璃瓦,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同時也是親王身份的體現。
恭王府規模宏大,佔地6萬多平方米,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格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設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於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恭王府主要建築有蠍殿、邀月台、大戲台、沁秋亭等。由於恭王府及其花園的設計富麗堂皇,齋室軒院曲折變幻,風景幽深秀麗。加以過去還有碧水紛繞,流經園內,因此一向被傳稱為《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及大觀園。
恭王府分為府邸和花園兩大部分,佔地5.7萬平方米,擁有各式建築群組30多處,游覽一般可按中、東、西三路進行。中路即全園的中軸線,主體建築均在這條軸線上。
恭王府花園名為「朗潤園或萃錦園」,俗稱恭王府花園,與府邸相呼應,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
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築風格的漢白玉拱形石門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書「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布局令人回味無窮。
東路的大戲樓廳內裝飾清新秀麗,纏枝藤蘿紫花盛開,使人恍如在藤蘿架下觀戲。戲樓南端的明道齋與曲徑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構成園中之園。
西路以水為主的景觀。以陸為舟,仿古人畫舫之意而建湖心亭。碧水之上,賞荷垂釣、吟詩作畫,頗有江南山水之意境。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17號,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據說恭王府總面積為一百多畝,相當於中山公園,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至今仍長勢甚好,在京城極為罕見。東路的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樂道堂」,是當年恭親王奕欣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緻,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精品之作當屬高大氣派的錫晉齋,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段,為和珅仿紫禁城寧壽宮式樣(此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賜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東西長達156米,後牆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漿砌築成的,非常堅固,山上置兩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過往缸中灌水的辦法來增加院中的濕度,過去整個假山上都長滿了青苔。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為其母祝壽寫的「福」字碑,這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碑石長7.9米,貫穿整修假山。
垂花門,因門上有兩個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門前的兩棵龍瓜槐在和珅居住時就有,這種樹比較珍貴,垂花門內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蘿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狀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經皇帝特批的,恭親王府是少有的幾個享此殊榮的王府之一。西式門,據說在當時在北京只有3個。這也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另一絕是戲樓和福字碑。花院門內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稱為「獨樂峰」。
在恭親王時期,嘉樂堂主要作為王府的祭祀場所,內供有祖先、諸諸神等的牌位,以薩滿教儀式為主。
恭王府花園游覽路線:
大門入園--後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更多關於北京恭王府景區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72c14161573053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