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兵入伍,政治條件兵,在北京當武警,待遇怎麼樣,有提升的空間嗎
你所說的政治條件兵,好。武警很好。在北京非常好。
關於待遇問題,更是很好。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軍人的津貼提高了,生活環境改善了,訓練設施和裝備比以前好了。特別是部隊的伙食達到了標准攝入。
至於說提升的空間,要看你的適應能力,看你對黨的忠誠度,看你的完成任務的決心,看你執行紀律、遵守規章的質量。
祝你好運。
㈡ 大專畢業生,女生可以去當兵嗎
大專畢業生,女生可以去當兵,只要符合標准就行,具體條件:身高:男性160cm以上,女性158cm以上。特勤人員:坦克乘員162—178cm,潛水員168—185cm,潛艇及水面艦艇人員162—182cm,空降兵168cm以上。
空軍航空兵第34師專機服務隊女服務員165—172cm,特種部隊條件兵(含海軍陸戰隊隊員)、駐香港澳門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北京衛戍區儀仗隊隊員180cm以上。中央警衛團、公安警衛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個別體格條件優秀的應征青年,身高可放寬到165cm。
大學生士兵優勢
1、入伍後培養使用問題。兵役機關在確定在校大學生入伍的去向時,要盡可能將他們安排到要求文化程度高、專業復雜、技術性強的部隊服役,發揮他們的優勢和專長,滿足部隊建設需要。對表現優秀的大學生士兵,在學技術、選取士官、報考軍校、直接提升軍官等方面優先安排。
2、服役期間優撫安置和有關工資補助問題。對批准入伍的在校大學生,服役期間,部隊每月發給500元以上的津貼費,伙食費每月450元以上。義務兵服役滿兩年後,如果部隊需要和本人自願,可由義務兵轉為士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學生入伍
㈢ 部隊的伙食問題
我當兵所在連隊,是一個步兵連隊。因為兵種及時間不同,伙食方面的一些過程,還是有所差異的。
我當兵那個時候,平常時間的伙食費標准,是每天五角錢多一點,具體詳細數目,我不知道。後來,又漲了點,是七角錢多一點。我們師的坦克團的伙食標准,那個時候比我們高,大約是一元一角錢左右。國家法定節日,伙食標準是每天三元錢。另外,因病住院的戰士,伙食標准好像是每天一元七角錢(我記得一個大概,不是特別准確),要比一般戰士高很多。
別的兵種伙食怎樣,具體的我不太清楚。我當兵的時候,一個完整的步兵團是住在一塊的,有多個連隊,生活的最基本單位是連,這和有些國家有些不同。從當時我們全團各個連隊的具體伙食情況來看,各個連隊的實際生活標准,是不同的,這與那個連隊幹部的領導和沿襲下來的習慣,是有很大的直接關系的。這方面的話題,我想今天就不說了,只是提示大家注意,不能簡單拿伙食標准來單一說具體問題。
平常的伙食標准每天五角錢,要想使得戰士(連隊幹部基本上不帶家屬,也與戰士一樣在連隊一同吃飯,但是得按照規定從工資里扣除伙食費等)吃的好(無論伙食再差的連隊,管飽是必須的),連隊的幹部戰士,那就得想辦法了。
首先,我當兵的時候,各個連隊都有一塊菜地。我們連一年四季的蔬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說得不客氣一點,我們連隊還悄悄賣過菜。有一個很大的菜窖,在入秋之後,就開始儲存大白菜、土豆、胡蘿卜、大蘿卜、大蔥等,另外,還用很大特別大的大缸,做些鹹菜、酸菜之類的。夏季和秋季蔬菜產量多的時候,還曬些干豇豆、茄子之類的,冬天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第二項,就是養豬。部隊養豬和地方有所不同,從幼豬到架子豬,基本上不大量喂麩子、稻糠、糧食這類飼料,大量餵食的是草。把打來的草,曬干,用粉碎機粉碎,喂豬的時候,把這些粉碎得很細的草料用大鍋一煮,稍微添一點點精料,放點鹽,就這么提這大桶往豬食盆一到,豬就吃了。這樣的養豬方式,從豬仔到架子豬,大致得三四年才能把豬的架子搞起來,這時的豬,除了那副架子,基本上就是一副厚皮,瘦得很。選好長成的架子豬,把其圈其來,開始用精飼料喂,基本上用不了三個月,這豬就長得是又圓又肥,到這個時候,就是宰殺吃肉的時候到了。
那時,部隊也和全國人民一樣,肉食供應是有定量的,只是價格低一些,連隊按月都買回來。可是,這點供應肉有點少,戰士的生活總得想辦法提高吧,於是養豬吃肉,是當時我們連隊肉食的主要供應渠道。
養豬的成本,可以說就是飼料。可是想想,這一個全訓部隊,一年中還是有一些時間是不訓練的(正常全訓步兵連隊一年有一百八十天),這拋去學習的天數、節假日的天數,剩餘下來的時間,不就是勞動的時間嗎?
對於我們來說,訓練的強度很大,可是勞動的強度,也不低呀!像養豬這樣的事情,得通過勞動的過程,打得很多的草拉回來,這不解決了養豬的大部分成本嗎?
第三項,就是部隊農場的建設和規模。
因為地理因素的緣故吧,我們這個地區的部隊,要各自沒有自己的農場,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是一個耕種面積多少的問題。我們團,自己的農場搞得很有點樣子,連師部都羨慕。開墾的種植面積達五千多畝,好是好了,可是到那農場掄著去幹活的時候,那一望無際的大條田,一個命令安排下來,從這頭干到那一頭,能讓你一輩子都知道什麼叫廣袤的田野。
當時,我們規定的糧食供應中,有雜糧。可是,有了這么一個規模的部隊農場,說實話,我當兵的時候,吃雜糧那是調劑自己的胃口。唯一的缺點,就是大米太少,一個月吃大米飯的日子,大約只有兩頓,整天基本上是早飯饅頭,午飯饅頭,晚飯還是饅頭,實在是有點單調。
有了這樣的一個基本保證之後,我當兵的那個時候,平時標準的那個五角錢伙食費用,實際吃的標准,要比這個多很多,我們連,很多雜糧,也就當作了喂豬的精料了。
我一頓飯吃一斤(五個二兩的饅頭),說起來,現在的一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可能不相信。我們連一個戰士,二兩的菜包子,一頓可以吃十個(兩斤),你們相信嗎?
那個時候,連隊養的豬到宰殺的時候,我是沒有見過兩百五十斤以下的,一個月宰殺一頭豬,則平均每一個人的肉食供應就基本上是兩斤肉,要是宰殺兩頭,就是四斤肉,這還不包含國家規定供應的那份。
對部隊伙食情況,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就簡單介紹這一點。通過這點回憶告訴大家一點的就是,很多客觀條件是非常具體的,只要你主觀上想辦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認真地干,一些事情在有了可利用的條件之後,是可以改變那些客觀問題的,而且還生活得不錯。如我們連隊的伙食,我就覺得在那個時期,吃得很好,原因就是沒有等、靠、要的那種懶惰的習慣和幻想。
㈣ 當兵有什麼標準的
01
身體條件
1、身高:男青年為160厘米以上,女青年為158厘米以上。
特勤人員:坦克乘員162—178cm,潛水員168—185cm,潛艇及水面艦艇人員162—182cm,空降兵168cm以上,特種部隊條件兵(含海軍陸戰隊隊員)、駐香港澳門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北京衛戍區儀仗隊隊員180cm以上。中央警衛團、公安警衛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個別體格條件優秀的應征青年,身高可放寬到165cm。
2、視力:陸勤人員右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6,左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5。
坦克乘員、潛艇及水面艦艇人員:每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8;潛水員、空降兵、中央警衛團條件兵、公安警衛部隊條件兵、特種部隊條件兵(含海軍陸戰隊隊員)、北京衛戍區儀仗隊隊員:每眼裸眼視力不低於5.0。註:潛水員、潛艇人員、空間兵、特種部隊條件兵(含海軍陸戰隊隊員)準分子激光手術或其他手術治療,不合格。
3、體重:男青年,不超過標准體重的30%,不低於標准體重的15%;女青年,不超過標准體重的20%,不低於標准體重的15%(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注意:身體其它條件按照國防部2015年公布的《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准》和有關規定執行。
02
年齡條件
男青年:初中畢業生為18-20周歲,高中(中職)畢業生為17-22周歲,大學在校生為17-22周歲,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為17-24周歲。
女青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和應屆畢業生為17-22周歲。
03
政治條件
應征公民必須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軍隊,遵紀守法,品德優良,決心為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而英勇奮斗。其它政治條件,按照公安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2014年公布的《徵兵政治考核工作規定》和有關規定執行。
㈤ 北京衛戍士兵的工夫怎麼樣啊~!
北京衛戍區並不是特種部隊,所以和一般的部隊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因為擔負著守護北京心臟的任務,所以訓練還是很嚴格的。
你說的功夫在我理解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軍體拳。一種是擒拿格鬥及配套練習。因為武警部隊的擒拿格鬥訓練也是由解放軍總參謀部制定的,所以河解放軍部隊的格鬥練習一般來說還是一樣的。
我先說說軍體拳。我軍有句話說的好,當並不練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這從一個角度也說明了軍體拳的重要性。軍體拳總共有三套,現在部隊學習的一般來說都是第一套,但是據統計有96%的官兵並不知道怎麼用,但是軍體拳確實是以傳統武術中長拳為主,南拳為輔以實戰為目的的一種拳種。雖然在現在戰爭中,徒手格鬥已經不是主流了,但是在一定情況下,比如武警部隊在處突中,我們還是要求官兵掌握徒手格鬥技巧的。之所以現在全軍官兵對軍體拳的掌握來看,十分不理想,因為我們官兵不會用,而且我軍以前也從來沒有一部關於軍體拳的教材,這也是一個原因。在零二年,軍營武術家史運通編寫了我軍第一部軍體拳格鬥教程《軍拳》,這部書具體介紹了軍體拳的套路以及在格鬥重的運用,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
接著來說說擒拿配套練習,在武警部隊中這套練習現在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沒有花架子,我在武警部隊中服役的朋友總向我訴苦說擒拿配套練習太苦太累了,天天摔的迷迷糊糊的,這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並不為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是我軍訓練時的一句名言了。就我看來,就我軍的平時訓練來看,擒拿練習也更為實用,更直接的說明了與敵人正面接觸時更為有效的一招制敵法。各國的軍警格鬥術也都是各國國術的結晶,非常兇狠,沒有花架子,講究一招制敵。在我軍,不管是特警部隊的格鬥訓練教材還是特種部隊的格鬥訓練教材,都是由數為著名武術、搏擊專家親自製定的,那都是我國武術的精華所在,所以非常實用。
㈥ 大四參軍和畢業參軍有什麼區別,另外大學生到部隊後有什麼政策
大四參軍和畢業參軍有什麼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選拔方面:優先同等條件下,應屆畢業生士兵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面優先;取得相應學位的本科畢業生士兵,表現優秀、符合規定的可以直接提干。而本科入伍後沒有晉升機會,在在部隊服役完後要繼續回校學習。
考學升學方面:應屆畢業生士兵退出現役後,參加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時,優先錄取;退役後3年內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而大四去當兵,你的學歷就停留在大四學歷上,後面也可以參加部隊的軍校考生,有機會成為一名軍校生。
大學生到部隊後有什麼政策是:對批准入伍的在校大學生,服役期間,部隊每月發給500元以上的津貼費,伙食費每月450元以上。義務兵服役滿兩年後,如果部隊需要和本人自願,可由義務兵轉為士官。
士官實行的是工資制,一級士官每月發給1800元以上,二級士官每月發給2500元以上,三級士官每月發給3000元以上的工資。其家屬享受軍屬待遇,並由其入學前戶口所在地人民政府按照本省有關義務兵家屬優待的規定給予優待。
參軍條件:
身高:男性160cm以上,女性158cm以上。特勤人員:坦克乘員162—178cm,潛水員168—185cm,潛艇及水面艦艇人員162—182cm,空降兵168cm以上,空軍航空兵第34師專機服務隊女服務員165—172cm。
特種部隊條件兵(含海軍陸戰隊隊員)、駐香港澳門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北京衛戍區儀仗隊隊員180cm以上。中央警衛團、公安警衛部隊條件兵170cm以上,個別體格條件優秀的應征青年,身高可放寬到165c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學生入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學畢業生當兵優惠政策
㈦ 去北京衛戍區當兵好嗎
去北京衛戍區當兵好。
㈧ 去北京衛戍區當兵好嗎
什麼是你說的「好」的標准?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沒有十全十美的,有好就一定有不好。好與不好也隨著每個人的理解和基礎不同而互為轉換。
有人認為當兵就是去鍛煉自己的,那麼只有去艱苦的地方和辛苦的單位才是最好的,因為那裡能達到磨煉自己的目的和條件。所以,他所謂的「好」是越艱苦、越偏遠、越條件差的地方才是好。
而有人認為當兵就是為了炫耀自己多光榮和躲避就業困境的。所以他們去當兵的目的不是去鍛煉自己,自然也就不喜歡艱苦和訓練量大的地方。享受穿軍裝的美就行了。他們認為的「好」是居住條件好、伙食好、交通便利,能經常有炫耀的機遇就是好地方。
兩種人的思想要求不同,自然對「好」的理解也不同。他的好可能是我的不好,我的不好可能是他的好。互為轉換,就看你自己喜歡什麼了。
記住:當兵到哪裡都一樣!凡是提出這么幼稚提問的人,還停留在未成年人的思維狀態,太無知了。
㈨ 當什麼兵最好
武警,每天要訓練跑步,器械、棍術、戰術、擒敵拳等等,還有體能訓練。
我就以我自己的新兵生涯為例來說吧。
我是武警,新兵每天的生活歸納起來就是三件事,吃飯,站崗,訓練。電視上放的好像吃的伙食很好,我那會吃的就是白菜,整整三個月,除了過年的時候的菜會很多。可能是要特意鍛煉我們的艱苦樸素的意志吧。時間倒沒什麼限制,但也不能太久。一般十來分鍾搞定,部隊規定的起床時間是早上六點吹起床號,但是我新兵那會從來沒有一次是六點起來的,基本上是每天四點就起來了,甚至更早,因為我們還要學習疊被子,那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就是戰士們犧牲了多少個新兵連的早晨練出來的,慢工才能出細活。當然,如果你有把握把你的被子疊到班長挑不出毛病,你也可以睡到六點吹號了再起來。被子弄好了,再去搞班裡衛生區的衛生,如果衛生很早就搞完了,回來就要學習條令,然後到了六點半出操,我們那時候早上是輕裝跑五公里,跑完回來就洗臉涮牙,然後准備吃早餐,我當兵是在北京,早餐是饅頭雞蛋和稀飯(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地方不同而早餐不一樣)。吃完早餐後休息半小時,在八點開始一天的正式訓練,和上課一樣,每45分鍾休息一次,時間是 10分鍾。
12點吃午飯,下午一點半繼續訓練,下午六點收操。
晚上睡覺肯定是要睡得警覺一點啦。呵,緊急集合是必不可少的,頻率的話就要看那個吹緊急集合哨的人的心情了,有一次我們九點熄燈,九點半就開始吹第一次,後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來一次,不過也就那一次頻繁一點,一般有時候一星期來一次緊急集合,不一定每次的吹哨子緊急集合就會跑幾圈。有時候是訓話,有時候就是檢查下集合的速度,當然,大部分還是會跑幾圈的。比方說,今天連部開會,把你班這周的衛生先進班的旗子給拿給別人班了,那麼恭喜你,你們班今天晚上肯定會有緊急集合。
不訓練的時候就是在宿舍看書,我新兵那會兒是不可以請假外出的。就在裡面坐著學條令條例。
不管如何,軍營管理還是以人性化為主的,沒進去以前多少會對它有一種神秘的看法,但真正習慣了你就會深深喜歡它的。
另外,告訴你一個秘密,不管你會在軍營里呆多久,不管你將來做什麼,新兵連的那段歲月,將始終是你最難忘的。
一是三種步伐,跑步,齊步,正步,這里還有蹲下,起立,挎立,立正等步伐,主要是身體形態訓練為主,訓練軍人的形象,儀表,
二是練習射擊,
三是單雙杠一至二練習,
四是體能訓練,主要是五公里,還有投彈訓練,
基本上就是這些,也許有沒有說到的地方,對了,
每周三五是政治課,一二四是軍事訓練,其它的是學軍歌,這是一個非常多的事情,不用站崗。下連後需要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