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的哪個胡同最有名
❷ 北京哪個拍賣行正規
都不錯的,
藏品鑒定出售一定要去行業內
屬於常規的注冊單位,不用擔心公司是否正規,因為現在注冊個拍賣公司成本不到壹萬伍仟元,所以注冊很方便,藏家無需擔心公司是假的,多與工作人員聯系,在費用與服務方面能接受就參加。
#####其次很多藏友認為參加拍賣後,藏品沒成交,就罵公司是騙子,這屬於心態不好,因為拍賣公司就好比介紹對象的媒人,給你介紹了對象,雙方談的感情好不好,談的成不成,主要看你的藏品和買家彼此,媒人只負責介紹,不負責成交,更無法保證結婚和生孩子。
(如果拍賣那麼容易能發財,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擺地攤的師傅,也不會交去地攤費,冒著嚴寒酷暑,整天遭罪了,古董店早就關門了,地攤老闆,古董店老闆都省下房租參加拍賣去得了,所以拍賣只能讓一部分人運氣好的人發財,所以大家慎重參與,如果那麼容易發財,全國人民都去做古董生意了。)
經營古董類的單位不少,參與前一定問清楚,覺得適合再去參加,一旦流拍後要能接受費用損失的現實,否則悔之晚也,因為沒有一家單位能保證一定能給你成交的,若有保證的,那就是遇到騙子了。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以下為藏品交易與參加拍賣的常識:
請仔細閱讀,避免上當受騙。我本人參加拍賣七八年,總計花費25萬以上,有血有淚,在此公平客觀的回答,是為了讓更多的藏家少受一分傷害, 阿彌托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藏友問某某公司是否正規?
是不是騙子?可靠嗎?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藏品不成交造成的傷害。
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屬於10%的騙費用的公司。其次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完鑒定費後,鑒定時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鑒定費不退了,保證金也不退了。
其次很多業務員自稱經理,總監,王總什麼的,天天打電話忽悠藏家,其實就是普通業務員拉皮條,專忽悠沒見識的老實人,然後說能把你介紹,拉攏到五六家拍賣公司去繳費,等你委託繳費後,業務員與公司一人一半分你的委託費,你想想這是正規公司嗎?
還有,動不動在網站把十幾位知名專家的照片貼在網站上,去忽悠藏家,特別北京東三環的一家單位,網站上放著放一張廢舊電冰箱改裝的設備,當文物鑒定儀器忽悠藏家,這類單位千萬別去。
注意:
1、國內保利,嘉德,佳士得,蘇富比,目前不對外徵集藏品,也送不進去,也未設任何辦事處,個別拍賣業務員說我能幫你送進去,這是騙人的。
保利,嘉德屬於國際拍賣品牌,但普通人參加不了,保利只接待出門能住起總統套房的藏家,這一條,你就達不到,所以一般藏家生活層次太低,不宜參加,因為你交不起3%的流拍費。
2,還有一種藏家,成交了故意說不成交,這種人見不得別人發財,其次有些藏家東西沒被選上,故意說對方公司不好。
3、拍賣公司業務員拉皮條,拉不到業務也互相詆毀其他公司,導致國內似乎沒有幾家好單位。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一:
行業劃分古董拍賣,鑒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單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
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祝您發財。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二:
關於拍賣資質與文物拍賣資質「文物」是國家備案發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從文物商店購買的藏品,叫文物。老百姓手裡的藏品屬於民間收藏藝術品,不屬於文物。老百姓的手裡的藏品,可以自由開古玩店,擺地攤等自由參與買賣交易。
有些藏家問你單位有文物拍賣資質沒?這屬於知識稀少的提問,只要你的藏品來源不是從文物商店購買的,國內98%的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營公司都可以給你拍賣,交易。
文物拍賣資質,國家指定交易法院沒收資產與不良資產,處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裡的藏品與文物沒關系,屬於自由買賣,無需任何資質。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文化市場發展,取締各類資質的阻礙,一切從簡,只要在工商注冊的任何單位都可以有權經營收藏藝術品業務。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三:
瘋狂的混亂鑒定關於當前混亂的古董鑒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別給八位專家看,能出四種不同的結果,每位專家各有各的觀點,所以不要去糾結,藏品投放市場,有人買,就是真品,很多專家都是靠收鑒定證書費騙人的。
還有機器檢測都是人為操作,主要騙收鑒定費的。很多藏家給自己的藏品買了一堆鑒定證書,到頭來一樣賣不出去。
鑒於瘋狂的混亂鑒定市場,現在買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購買藏品,作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個靠譜的單位,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無需購買哪些沒用的證書。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四:
拍賣的風險拍賣有風險,建議大家謹慎參與,頂級品牌單位近些年的真實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體不樂觀。有藏品大家盡量找古玩城開店的老闆去推銷賣掉,或者擺地攤處理掉,「拍賣」屬於有錢人的風險投資,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參與。
特別是天天給你打電話的公司,並不是你的藏品值錢,主要為收你的圖錄費,鑒定費、出關費、交易保證金等,一個個陷阱等著你鑽入。
國內正規單位,誰跟你啰嗦,誰給你打電話?個別收入低,經濟困難的藏家,醒醒吧,幾百萬、幾千萬沒那麼好做夢。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五:正確判斷與學習行情知識,
很多藏家是在拍賣上當受騙後才發惱騷,到時起訴,維權都不起作用,導致雪上加霜。應該在參與之前,提三月考察,比較各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服務特點,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你去參加拍賣,是為了求財,和去銀行借款相似,你見過那個有錢的人向沒錢的人低三下四,很多小公司一天給你五個電話,那是把你當神經病在忽悠,忽悠你去繳費,好公司不用忽悠,時常賓朋滿座,門庭若市。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六:
畸形發財心態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無知的農民朋友對錢沒有概念,在拍賣公司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5--20萬的服務費,這類農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交費了,等於2000萬很快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結果拍賣結束,沒成交當頭一棒,20萬打水漂了,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很簡單的問題,很多藏家分析時就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假如你委託四件東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萬富翁,如果那麼容易發財的話,乾脆把60萬的房子賣掉,委託上100件東西,最少成交兩件,得到500萬也很劃算,對不?
保利拍賣,每場7000件藏品,千萬以上成交的不是40件,百萬成交的不到15%,一大半流拍,那也是騙子嗎,古董拍賣想成交就得多參與。保利,嘉德為什麼不收低端藏家的東西,因為成交了大家高興,失敗了大家說騙子,所以藏家繳費了,有些東西不容易成交,導致藏家很郁悶,下結論為騙也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七:
比較實力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幾百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與展櫃里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5%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去小酒店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賣不出去幾件,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一定要和有實力的大單位去合作。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八:什麼是不靠譜拍賣,
目前90%的拍賣公司,電話頻繁忽悠沒腦子的老百姓參加,徵集上1000件後,就開始准備拍賣會,拍賣會的整個過程,就是去酒店租兩天場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於在預展兩天的預展現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前去觀賞藏品的人,除了幾十個委託人在預展現場來回瞎出溜,幾乎沒有任何買家到場觀看,兩天預展結束。第三天開始拍賣,拍賣會場在座的95%是藏家委託人,也就是賣東西的人,為了掩飾藏家,這類拍賣公司話費100元僱傭一些無業遊民,老弱病殘來充當買家,舉牌子。
我參加過七次拍賣,時常看見一些拍賣公司的買家大老闆,拍賣到中午吃飯時,現場搶牛奶,搶麵包。狼狽不堪,拍賣結束暗中一打聽,屬於雇來的失業低保戶。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門道,
其次一個小拍賣公司,不去招商,租個80平米的辦公室,天天僱人給藏家打電話,忽悠藏家送拍,這種單位那來的買家,說實話還不如你自己去擺地攤的效果好。
靠譜的拍賣,就是觀察這個公司的實際營業方式,具體給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實服務,投資成本多大。比如,預展是不是在五星級酒店,和辦公樓的檔次,有沒有吸引買家資源的經營場所,博物館,藝術館等,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九: 看服務與行情
引用資料1、中國嘉德拍賣公司,
收藏愛好者應該把自己水平提高,進一步深化收藏文化,進入文化領域,而不是簡單的收藏,收藏不能狹隘地只為經濟利益,而是為了愛好、傳承我們國家的文化,幾年以後它給你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是個附加值而已。
【引用資料2、---青島大前門集團拍賣公司】:
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嫁給縣長、也是可以的,,,哪嫁給市長、省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才具備成交的因素。)
【引用資料3、---保利拍賣公司】
收藏逐漸普及化,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創造的,一切買家說了算。
***藏家注意,國內目前有2000家拍賣單位,其中98%的單位都是前期收費的,收費的公司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不成交不收任何費用的公司 (這類公司國內有五六家,因為藏品無底價100元一件起拍,不存在不成交)
不收前期費用,流拍後要收流拍費的 (國內有20家)
委託前不收費用,委託後暗藏費用的 (欺詐公司一直這樣,說有買家要藏品,等你 去鑒定,真品就收。其次,說買家已經付款了,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最後找個理由,保證金 不退了,或者公司跑路了,藏品也沒有了。)
4. 當前前期不收何費用的單位目前有
北京保利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嘉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翰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
(因為設保留價的藏品,盡管前期不收費用,但流拍後要收3%的流拍費,很多藏友交不起,所以保利,嘉德,蘇富比,佳士得他們很少對外徵集,這也就是你送不進去的主要原因。)
5. 部分藏品不收前期費用的和後期費用費公司有,
上海榮寶齋拍賣
上海老城隍廟
上海朵雲軒
上海道明拍賣
上海嘉禾拍賣
青島新天地拍賣,
青島中藝拍賣,
青島銀座拍賣,
青島大前門拍賣,
青島麒麟閣拍賣,
以上單位針對部分藏品不成交,不收你一分錢費用,按時拿走即可。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
拍賣,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另外,很多藏家覺得自己花錢了,沒成交,抱怨拍賣公司不行是不對的想法,
就好比學校,那個老師不想讓學生將來當領導,當老闆,但等畢業後當領導,當老闆的畢竟是少數,參加拍賣也是一樣。
所以一切隨緣,抱怨是不對的。
-
當前:
除了個別公共廁所免費外,吃飯,坐車,住宿,那樣免費過,拍賣公司租辦公室要交錢,雇員工要發工資, 給藏品預展的五星級酒店一天幾萬元的租金?
就憑這點,你能說出為什麼要給你免費,所以免費的公司都是騙人的,要麼送不進去的。
你去醫院先治病,治好了再繳費,你見過這樣的醫院嗎?
所以「對藏品無條件」免費給你服務的都是騙人的。
-
-
申明:本人只告訴自己參加拍賣的經驗總結,不給藏家推薦任何單位,請不要發簡訊咨詢,
❸ !!關於北京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
照片(翻頁)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4%CF%C2%E0%B9%C4%CF%EF&z=0
❹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哪些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分別是南鑼鼓巷、煙袋斜街、帽兒胡同、國子監街、琉璃廠、金魚胡同、東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兒胡同和八大胡同。
❺ 北京一胡同騰退補償9.8萬一平,你覺得這金額合適嗎
我覺得這個金額還是非常合適的,對於一般的城市來說,城市中心就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更不要說是北京我們國家的首都了,而且這次騰退的還是胡同,而胡同是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的東西,現在北京還有胡同的,基本上都是在非常關鍵的地方,位置是非常好的,隨隨便便一套房子都是價值上千萬的。
但是因為他們畢竟是很老的建築了,房子的質量包括一些基礎設施都是比較落後的,並不如其他的現代小區非常的專業和方便,所以大多數老百姓還是非常希望搬走,住在一個非常方便的新地方的,而目前這樣的價格雖然聽起來非常的嚇人,但其實每一家的面積並不大,有的四合院胡同裡面住著好幾戶人家,所以9.8萬一平米的價格並不算非常的高。
❻ 北京都有哪些著名的胡同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命名名稱,作為事物的代號是必須要有的,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人們對胡同的最初命名,是根據其某一方面的特徵,經過流傳,最終被大家所接受並確定下來。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以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如:金魚池、龍須溝、北河沿等,又如崇文區的三里河大街,是以明代開鑿於此的三里河命名的。廣安門外元代以前有蓮花水域,因而留下了蓮花池胡同、蓮花池東路、蓮花池西里等地名。什剎海一帶的銀錠橋,風景優美。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即是至2013年為止仍尚存的銀錠橋胡同,是直接由銀錠橋命名的。以建築或遺址命名;如:東城區交道口的府學胡同,因明、清兩代的順天府學坐落在其中而得名。建國門內有貢院頭條、二條胡同。是因明、清兩代的貢院設在此地而得名。其他如黃寺大街、東廠胡同、祿米倉胡同、西什庫胡同、國子監街等都屬於此類。以人物姓氏命名東城文丞相胡同以南宋丞相文天祥姓氏命名。西城李閣老胡同,是因為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住在這里。西城祖家街,因為這里是明末戰將祖大壽宅院所在地。像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石附馬大街、張皇親胡同、方家胡同、史家 胡同、蔡家胡同、蔣家胡同等等,皆屬此類。以商業故地和商業名稱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區,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種植,製作並銷售真假花為業,留下的西花市大街、東花市大街、花市上頭條、花市下頭條等街巷胡同,都與花市有關。東四以南的燈市口大街,從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燈市,因此留下了燈市口這個地名。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曾是蔬菜交易市場。西城區有條斜街,名為煙袋斜街,這條街上,從清代至民國,直至解放,有許多商店賣煙袋,還在店門前懸掛一根大木製煙袋為幌子,這樣就自然地定名為煙袋斜街。其他,如曉市大院、牛街、珠寶市、果子巷、乾麵胡同、錢糧胡同、磁器口等,皆屬此類。
下面介紹北京十大著名胡同:
1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南鑼鼓巷街道不寬,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其南口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口在鼓樓大街。它始建於元朝,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點保護的四合院街道。從南至北,東側的八條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後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西側的八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
元代將大都城規劃為50坊,今南鑼鼓巷的位置正是「昭回坊」和「靖恭坊」兩坊之間的分界巷。明代將北京內城分為28坊,將「昭回」「靖恭」二坊合並,稱「昭回靖恭坊」,南鑼鼓巷的位置正是該坊的南北中心線,巷名為「羅鍋巷」。此名有可能是從元代沿襲來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制的《京城全圖》已將明代的羅鍋巷改稱南鑼鼓巷,並將鼓樓東大街中段路北與南鑼鼓巷相對的街道稱為「北鑼鼓巷」。北鑼鼓巷在元代為「靈椿坊」與「金台坊」的交界,明代仍為兩坊,此兩坊的南半部在元代均為官署和寺院,且在明代沒有大的變動。清初南、北鑼鼓巷均屬鑲黃旗。清廷規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住內城,漢民等住外城。南北鑼鼓巷的定名,應早於乾隆十五年,當在清初。
自清初至三四十年代,南鑼鼓巷內的10多條胡同中由滿族鑲黃旗戶逐漸發展而成。既有大戶世家,也有不少小戶市民,居民逐漸稠密。南鑼鼓巷內的小商號也發展起來,有糧店、菜店、油鹽店、豬肉鋪、羊肉鋪、切面鋪、蒸鍋鋪、炸貨屋子(製作焦圈、油炸鬼)小酒鋪、餑餑鋪、豆腐房、煤鋪、井窩子、磚瓦麻刀鋪、席箔鋪、棚鋪、黑白鐵鋪、喜轎鋪、杠房、醫館、葯鋪、裱糊鋪、理發鋪、成衣鋪、緔鞋鋪、絨線鋪、文具店、茶館、當鋪等。雖然規模都不很大,但近30種行業也比較齊全了。至於大的商號如綢緞店、茶店、大飯店、金店、銀號等,則雲集在地安門外大街、鼓樓。
2.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東起地安門大街,西鄰什剎海前海,全長近300米,被列為2007年重點建設的八條特色商業街之一。
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毗鄰後海,在地安門以北,鼓樓前臉兒,有一條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煙袋斜街。此街東西南北走向,約有三百米長。在明朝初年,此街叫「打魚廳東街」。清朝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文考》一書中稱之為「鼓樓斜街」。
但後來為何取名煙袋斜街了呢?當年住在北城一帶的旗人大都有抽煙的嗜好,北京城裡的煙葉行業因此而發展起來。抽煙講究用煙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看準了行情一戶挨一戶地開起了煙袋鋪。日子久了,「打魚廳斜街」和「鼓樓斜街」漸漸聽不到了,「煙袋斜街」卻是越叫越響。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3.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屬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明代稱梓潼廟文昌宮胡同,因有文昌宮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胡同。帽兒胡同7號、9號、11號院,原為清末大學士文煜的宅園。13號院為馮國璋故居。35、37號院原為清宣統皇後婉容娘家、承恩公府,俗稱娘娘府。45號院原為清代提督衙門。
帽兒胡同現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兒胡同5號、帽兒胡同9號(可園)、帽兒胡同11號(文煜宅)、帽兒胡同13號(馮國璋故居)、帽兒胡同21號(梓潼廟文昌宮遺址)、帽兒胡同37號(婉容故居)、帽兒胡同45號(清提督衙門、民國保安隊部)等。
在帽兒胡同的開頭,還和有名的南鑼鼓巷相交,過去一點還有著名的菊兒胡同,當年的軍機首輔,大學士榮祿的府第就在那。尾上那邊有出名的煙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來此游覽,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種氣息,帽兒胡同是不錯的選擇哦。
4.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東西向,位於雍和宮大街與安定門內大街之間。形成於元朝初年,明時,國子監街無稱,只叫「國子監孔廟」。清乾隆時稱國子監,至今未變。雖然街兩端的牌樓額坊題曰「成賢街」,卻始終不能作為正式地名傳播,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成賢街就是國子監。1965年稱國子監街。文革時稱紅日北路九條。國子監街保存著較好的舊京街巷的風貌。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國子監街是京城現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聳立的牌樓,夾道的古槐,和兩旁的大小宅院、廟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靜,古城韻味十足。
國子監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樓,東西街口各一座,額題「成賢街」,國子監附近左右各一座,額題「國子監」。國子監街上還有祀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的火神廟、祀灶王爺的灶君廟。
國子監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當時的人如果能在國子監上學,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國子監的最高長官稱祭酒,元代的著名學者許衡便做過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樹存活了好幾個世紀。
孔廟,元大德六年(1302)開始營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在舊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為黃色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為大祀。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內有進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進士5萬餘人的姓名,袁崇煥、曾國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廟內也有不少柏樹。有一株位於大成殿西側,相傳明時的奸相嚴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樹下,被樹枝掀掉了帽子。於是相傳柏樹有知,稱此樹為「除奸柏」。
5.北京琉璃廠文化街
北京琉璃廠位於西城區。距天安門廣場1公里。琉璃廠西起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全長800米。遼金名為海王村,元、明時這里開設官窯燒制修建皇宮用的琉璃瓦件,故稱為「琉璃廠」。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逐漸形成了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間停止燒窯,「琉璃廠」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處著名的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書畫藝術的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清朝,漢族的官員大多居住在琉璃廠以西的宣武門外,各地趕考舉子居住的會館也都在附近。他們對書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琉璃廠也就成為了當時京城最大的書市。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各地書賈更是紛紛在此設攤、建店,出售大量藏書,促進了琉璃廠文化街的發展。到光緒二年(1876)時,書店發展到270多家。民國初年,經營文化商品的店鋪及其作坊近200家,形成了享譽國內外的一條文化街。
1980年,國家對古老陳舊的六里長街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擴建,於1984年竣工。建成59幢古樸典雅,富有民族傳統風格的店鋪,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融圖書、玉石、陶瓷、雕刻、銅器、字畫、文房四寶為一體的高品位文化藝術品集散地和古都風貌游覽區。
琉璃廠與新華街交界處為「廠甸」,是二百年來京城最盛大的春節廟會所在地。清人馬炯章的《廠甸記》中說「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道。」據有關資料記載,1963年的春節,廠甸的遊客就達400萬人次。文革後廠甸中斷。自2002年起,每年農歷春節初一至初六,又恢復了「廠甸民俗文化廟會」。主要展示北京文化、宣南文化、重溫百姓樂事,展現時代風采,再現古都神韻。廟會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以開放式的「趕大集」為特色,由文藝演出、花會遊行、工藝展示、餐飲服務、觀光購物、娛樂游藝等形式組成,成為京城春節期間最為熱鬧、火爆的去處。
6.金魚胡同
金魚胡同位於燈市口大街南側,屬東華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呈東西走向。東起東單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南與校尉胡同相通,北鄰西堂子胡同。全長567米,西口寬12米(東口寬44米),瀝青路面。
金魚胡同,明朝屬澄清坊。清朝屬鑲白旗,沿稱。「文革」中一度改稱瑞金路九條,後恢復原名。胡同西口接王府井大街,熱鬧繁華,東安市場在胡同里也開有北大門。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都設在這里。胡同內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府第,俗稱那家花園。1988年,和平賓館、王府飯店擴建,將半條金魚胡同拆去,那家花園也被拆除。胡同中部路南有賢良寺,為清北京內八剎之一。賢良寺創建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原在校尉胡同之西,為怡親王府邸。乾隆二十年(1755)將寺移建於此。山門開在帥府胡同,約在今天王府井全聚德烤鴨店的東面。因該寺離皇城較近,外省官吏進京述職,多居於此。清末,李鴻章曾在這里居住和辦公。現寺原建築多不存。今日金魚胡同,道路寬敞,街道兩旁是高大的台灣飯庄、和平賓館、王府飯店,昔日胡同景象早已不存。
7.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舊時因這里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明代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里居住四十天。
東交民巷原是明清兩代「五部六府」所在地。清乾隆、嘉慶時期曾有「迎賓館」供外國使臣臨時居住。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在這地區先後設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館,1901年後改為使館街,英、美、法等11國在巷內成立聯合行政機構,還開設了「美國花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匯豐銀行」、「日本正金銀行」及教堂、醫院等多處,這段歷史留下許多風格各異的西洋建築,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8.西交民巷
西交民巷位於西城區南部。東起天安門廣場,西至北新華街,中與羊毛胡同、前細瓦廠胡同、輦兒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會堂西路、兵部窪胡同相交。全長約1080米。明代時稱西江米巷,街北分布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錦衣衛等中央機構。清代時取其諧音改稱西交民巷。清末民初,西交民巷有銀行街之稱。民國時期,北鄰北平地方法院、司法部(後遷南京)、高等審判廳。街內有張廷閣宅(雙合盛酒廠老闆宅院)、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舊址、中國農工銀行舊址,以及大陸銀行舊址、北洋保商銀行舊址(二者於2002年改建為中國錢幣博物館新館)等文物保護單位。
9.菊兒胡同
菊兒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鄰後圓恩寺胡同,北與壽比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菊兒胡同,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局兒胡同。清朝屬鑲黃旗,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此處當以後者為是,宣統時稱菊兒胡同。民國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交道口南二條。「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大躍進路八條,後恢復原名。1979年將小菊兒胡同並入,復稱菊兒胡同。
必賞景觀:菊兒胡同內3號院,5號院,7號院是清直隸總督大學士榮祿府邸。3號院是祠堂,5號院是住宅,7號院是花園。榮祿後遷至東廠胡同。7號院曾作過阿富汗大使館。41號院原為寺廟。據傳,廟里的開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
10.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稱,位於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以西。「八大」是虛指,該地區至少有十五條胡同屬於老北京的「紅燈區」。公認的八大胡同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現名韓家胡同)、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名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八大胡同從來就不是一個法定地名。過去男人說去八大胡同,意識是告訴你他要「做什麼」而不是「去哪裡」。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兩個概念,從隘義上說,所謂八大胡同,並非某一條胡同的名稱,而是由八條胡同組成的。因為中國人愛將同類事物歸類然後說個大概數,如天橋八大怪、唐宋八大家、八大祥、燕京八景。其實,「八」字在這里是個虛數,只是表示其多。這八條胡同位於前門外大柵欄附近,因妓館密集而成一大銷金窟。
❼ 北京最大、最小、最寬、最窄、彎最多、歷史最悠久胡同是那些
1、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
位於北京市珠寶市街西側,臨近大柵欄商業區。一直是歷史上和現在北京最窄的胡同。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人走過都要側身而行,街內南北共有九組建築。 推著自行車就難以通行。
2、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
位於西城區東南部的,屬於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自東向西分別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單大街三條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東端和府右街相交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為東西向的辟才胡同相通,與西單大街相交叉。
3、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全長為1552米,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在近代,這里曾是著名的使館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里屯一帶的館區。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4、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雖名為「大街」,實際上是胡同,它是北京最短的胡同,但並非只有一尺長,而是長約30餘米。是老北京胡同的縮影,具有明顯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5、拐彎最多的胡同——九灣胡同。
九灣胡同位於宣武區東部,東口與鋪陳市胡同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胡同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於13處,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
6、最古老的胡同——元朝就有的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因胡同東口的磚塔而得名。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壞較少,風貌保存較好的胡同之一,元朝就有了。
❽ 北京八大胡同簡介
1、陝西巷
陝西巷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胡同,其北口與棕樹斜街相交,南至珠市口西大街。此胡同東側與榆樹巷、萬福巷相交,北側與韓家胡同、百順相同、東壁營胡同相交。據說陝西巷明代就已存在,而數百年來未曾更名,實屬難得。
2、百順胡同
百順胡同原名柏樹胡同。明朝稱柏樹胡同,因種有柏樹故得名。清初諧音取「百事順遂」的含義,更名為百順胡同。位於大柵欄地區的西南部,全長245米,寬5.7米。百順胡同的東口是陝西巷,西口開在大百順胡同,與它並行的北面是韓家胡同,南面是東壁營與西壁營胡同。
3、石頭胡同
石頭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鐵樹斜街。據說明永樂年間,北京城為永樂皇帝遷都之事,而大興土木。石頭胡同就是當年存放石料之地。算一算石頭之名至今已近六百年的歷史了。
4、韓家胡同
韓家胡同,位於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西南面,是條老胡同。原名「韓家潭」。直到1965年整頓地名時,才改為韓家胡同。韓家潭是一條文化底蘊豐厚的胡同。因為這條古老的胡同正是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之一。
5、王廣福斜街
王廣福斜街,現在叫棕樹斜街,東連大、小李紗帽胡同,西接石頭胡同,這條胡同的房屋較為破舊。
6、胭脂胡同
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全長100米,寬約5米。胭脂胡同北口開在百順胡同,南口開在兩廣路上。胡同呈南北方向,其中部有東壁營與西壁營從中穿過。現殘存長僅有三四十米,胡同雖小,但常被列入八大胡同之中。
7、外廊營胡同
巷名外郎營,固可解為吏人聚居之處,但也存在著其地本為某外郎墳塋的可能。考慮到該地向系金中都、元大都城外之郊野,則由「塋」訛為「營」的可能性尤大。因明代已寫做「營」,便可知其為「塋」,至晚也是元代之事,甚或更早。
8、皮條營
東壁營胡同原名東壁營、東皮條營、皮條胡同。它位於大柵欄地區的南部,全長75米,寬3米。東壁營胡同與西壁營胡同實際上是一條胡同,胭脂胡同從中穿過,由此分成了兩條胡同,它的東口在陝西巷。
(8)北京哪個胡同6平米進行過拍賣擴展閱讀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獨獨八大胡同聞名中外,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更是有很多官員常來此地。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里,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❾ 在北京,除了南鑼鼓巷,你還去過哪些胡同
想在秋天的時候逛逛北京的胡同,產生這個想法源於同事向我推薦了兩遍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裡面提到「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郁達夫的「不遠千里」,無非是「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想去逛胡同,一是因為胡同屬於老北京的特色之一,二是西山、潭柘寺離我實在太遠,不適合我這個懶人。(後來還是去了潭柘寺)。
當然啦,所謂的「秋味」「胡同味」,對於我這么隨性的人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起去年為了體味這北京的秋,特意找了一片銀杏林,人之多讓人咂舌,返程途中,一陣風吹過,樹上的梧桐葉不經意間從肩頭擦落,這種感覺倒讓我覺得更耐人尋味。總之,老北京的韻味只能偶遇不能強求,而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算偶遇了也不一定能感覺的到吧。
在網路搜索「北京胡同」,南鑼鼓巷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第一次徜徉在南鑼古巷的人海中,還是有些許新鮮勁兒的,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氣,各種精緻小店讓你應接不暇。第二次,第三次,就會讓你想起那個段子:在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街,人山人海,全是遊客,以老街的名號,以文藝的名義,千篇一律的賣著從義烏批發來的工藝品,賣著臭豆腐烤魷魚和奶茶,這條街在北京叫作南鑼鼓巷,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杭州叫河坊街,在黃山叫屯溪老街......
南鑼鼓巷並不在目標胡同之列,我為啥還要寫這么多吐槽它,原諒一下處女座吧。
楊梅竹斜街在明朝時稱為斜街,相傳這胡同里有一個楊姓的媒婆,在清朝時便改稱為楊媒斜街,到光緒年間,諧音雅化為楊梅竹斜街。雖然坐落於前門商業街區,但確是難得的幽靜。
去的時候正逢中秋假期,但人也不多。
雖然也被冠以「文藝胡同」的頭銜,但若以女人做比喻的話,南鑼是庸脂俗粉的話,楊梅竹就是清水芙蓉了。(南鑼orz:為啥受傷的總是我)。
這么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歷史上看,南鑼鼓巷及周邊區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這里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官顯貴,王府豪庭數不勝數,一片大富大貴之地。楊梅竹以前是一條文化街,民國時期,這條街上的書局都有7家,沈從文的《邊城》、《長河》、《湘西散記》就是住在這條街期間創作的。
從現代來看,不扯那麼多,單看這街兩邊的店名也能分出個高低來。一杯(輩)子,彩瓷坊...不要當真,這一段純屬瞎扯淡。
十一之前,李狗剩找我給她推薦值得一逛的胡同,趁著熱乎勁,就把楊梅竹推薦給她了,還給她畫了一幅簡陋的地圖。其實臨近楊梅竹的幾條街都挺不錯的,值得一逛。
綠色五角星:鐵樹斜街,鐵樹斜街44號有家內觀堂書店,是一個北京老阿姨開的,40多平米的小房間,塞滿了各種舊書和小玩意,進入裡面就像坐上了時光機。
橙色五角星:櫻桃斜街,給我的感覺很短,也許只是經過了它的一小段,大多是民居,一直都喜歡那樣的房子,房檐和大門被綠植遮掩,好像一推開門就能進入另一個世界。
紅色五角星:門框胡同,吃的比較多。
藍色五角星:一個網紅書店PAGE ONE,大都是拍照的,感覺真正在看書的人很少。忘了在二樓還是三樓的大窗戶前,可以看到正陽樓,風景不錯。
方家胡同、箭廠胡同、五道營胡同。那天主要是為了逛孔廟和國子監,不過走到雍和宮大街盡頭往左拐能到方家胡同,走到半截從右拐能到箭廠胡同,箭廠胡同盡頭就是五道營,乾脆一口氣都去了。
因為方家胡同東西南北都被傳統文化環抱,比如孔廟、國子監、各種劇院等,就被賦予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這種定義感覺實在太扯,它只是一條普通的民居胡同而已呀。而方家胡同46號,所謂的「文化創意園區」,也不過只是一些高逼格店鋪的集合,適合拍照,偶爾不計經濟情況的話,可以進去裝一回,喝喝咖啡什麼的。
箭廠胡同就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民居胡同。對一戶人家門口的絲瓜架印象比較深刻,兩次都想進去拍照,終沒有「得逞」。
該怎麼形容五道營胡同呢,應該是介於南鑼和楊梅竹之間,這三條胡同有點像三角戀,五道營卡在中間左右為難,到底該選擇誰呢?照目前的情況看,五道營已經向南鑼伸出了小手。
史家胡同,去的時候是一個中午,太安靜了,走路都不好意思踢拉著鞋了。這里給我的感覺,就是老舍那句刻在牆上的話「除了為小貓上房,金魚甩子等事著急之外,誰也不急叱白臉的。」
史家胡同博物館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館,館內的時代記憶展廳,只要點擊觸摸屏,就能聽到70多種胡同聲音,雖然對那些胡同聲音沒有感同身受,但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東交民巷,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里就成了著名的使館區,來這里主要是為了觀賞一下西方殖民建築,但令人遺憾的是目之所及的歷史建築已為數不多且呈散點式分布,多數不是隱藏在機關大院,就是貼著禁止入內和謝絕參觀的標識,難窺真容。
坐落於東交民巷27號的最高人民法院更是給整條胡同增加了一種肅穆感,經過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整條胡同特別干凈,想找到一片落葉都難。
最後說下潭柘寺吧。說實話,從沒想過在北京期間會去這么遠的地方。坐了將近三個小時的公交加一小段S1號線,雖然路途遙遠,但那種遠離北京的感覺,實在太好。
提到潭柘寺,大部分人(北京人)都會想起那句話: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對此種說法的來歷,我也真是沒興趣知道。估計是因為此說法,廟里的香火很旺。
潭柘寺最有名的就屬那兩棵銀杏樹了,帝王樹和配王樹。去的時候葉子還沒有全黃,我倒覺得綠中帶黃,有種別樣的力量美。不經意間看到了配王數的介紹「...是為了給帝王樹配對後來補種的,故而稱其配王樹。可惜這兩棵樹都是雄性,因此不能結果。」一方面感慨這名字取得著實隨意,另一方面雖然腦補了一下兩棵樹是怎麼結果的情節有些搞笑,但內心還是有一絲絲悲傷。
上山途中,聽到了幾聲「鍾聲」,心中更是惘然,後發現所謂的鍾聲是幾個小屁孩「敲」出來的(一直腦補的是一位得道高僧或是純凈的小沙彌),內心有點mmp了。不禁感嘆,生活啊,就是這么諷刺。
還有一些想去的胡同沒有去,比如八大胡同。北京的秋天是這么短暫,再加上開頭也說了,想在秋天的時候逛胡同,今天就要立冬了。身為處女座,不在立冬之前寫完,心裡會難受死,所以一邊喝著舍友做的疙瘩湯,一邊噼里啪啦的敲著鍵盤。
很多人說北京的胡同已經變味了,敲到這句話的時候,想起前段時間剛看完的一本書,在網上看它下面的書評,大部分人說的都是作者表達出了一種多麼多麼高深的意境,所以,當翻到一條寫著「令人震驚的廢話連篇」的評論時,我哈哈大笑起來,因為我也這么覺得。
然後我就在想,也許作者壓根沒想表達那樣高深莫測的意境,而看書的人為了使自己避免庸俗和顯得高端,而「惡意揣測」。
對於胡同的態度也是一樣,你喜歡或者討厭,都是你主觀強加給它的,它只是在那裡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去感受它吧,哪怕你走在人流嘈雜的南鑼,抬頭望向天空的時候,恰好有一行鴿子飛過,如果這個瞬間讓你感覺內心安寧,那麼它也就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