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八寶山是哪個區
擴展閱讀
天津河東馬友是什麼人 2025-07-11 08:28:46
天津銀行在北辰哪個位置 2025-07-11 08:13:07

北京八寶山是哪個區

發布時間: 2022-09-23 14:27:50

㈠ 八寶山在北京什麼位置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四環處三公里,可以做地錢一號線,八寶山下。

㈡ 八寶山為什麼叫八寶山哪八寶

八寶山名稱的由來

【作者】彭哲愚,崔墨卿, 鍾振英 整理 【來源】《燕京傳說》 【出版者】農村讀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6月

八寶山原名紅爐山。傳說朱棣當了皇上以後,有意遷都北京,就派劉伯溫打前站。劉伯溫說:「目前藩鎮割據,一路上恐有瓜葛。」朱棣便指派了一名叫剛炳的大將軍率精兵五萬護送劉軍師。

剛炳,手執一桿丈八長矛,胯下一匹白龍馬,有萬夫不擋之勇,且精通六甲天書,善於布陣。這一天,剛炳率人馬來到紅爐山下,被一隊人馬迎面擋住。對面一員女將,細眉鳳目,身材苗條,手執雙刀。剛炳見來的是一員女將,心想:「一路之上,有多少勇將,無不敗在我的矛下,你一個黃毛丫頭有何本領?」於是,拍馬上前叫道:「好男不和女斗,速速讓道,免得槍下做鬼!」不料那女將冷笑一聲,催馬過來,舉刀便砍。剛炳截架相迎,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正斗間,只見女將虛晃一刀,撥馬便走,剛炳一看,催馬緊追。原來那女將在紅爐山下擺了一座迷魂陣,欲引剛炳入陣。其實,此陣對剛炳來說原不在話下,可由於輕敵大意,他一陷入陣中,再想出來已是萬萬不能了。只見四周都是通紅的爐火,剛炳生來怕爐火,一見爐火就暈頭轉向,他催馬亂撞,連人帶馬掉進了一個大紅爐里,只聽轟的一聲,這位身經百戰的勇將身斷兩截,飛人空中,連馬也崩飛了。剛炳的上半身落在紅爐山以東的上庄,下半截落在紅爐山以西的下庄,他的白龍馬落在了紅爐山以西的馬神廟。

後來,朱棣為了追記剛炳的功績,在下庄修了一座廟,名「小護國寺」。寺前有個墳,裡面埋著剛炳的盔甲,墳前碑上寫:「開國元勛剛炳之墓」。

在剛炳戰死的地方留下了一堆爐灰。一陣雷雨之後,這堆爐灰變成了八色土,當地的百姓便把這兒叫八寶山了。

㈢ 八寶山在什麼地方

八寶山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殘丘,高度約130米,山勢低緩,呈北東向延伸。附近山間出產耐火土、白土、灰石、紅土、青灰、坩土、黃姜、砂石等八種建築材料,因此被稱為「八寶山」。
八寶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年間海雲和尚所建的靈福寺。明朝永樂初年,相傳司禮監太監「剛炳」墓修築於此,旁邊建延壽寺,後改名褒忠護國寺。以後成為明朝及清朝高級宦官年老離宮後的世代養老地,有寺廟、農田、菜園。

㈣ 北京八寶山在哪個區

石景山區。網路地圖

㈤ 八寶山在哪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不是八寶山公墓?
如果是的話,就是在北京北京石景山區八寶山東部,長安街延長線路北,是我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園林式公墓。

㈥ 八寶山在哪個區

八寶山在北京石景山區

㈦ 北京八寶山在北京什麼位置

在北京的西邊靠北一點(西四環五棵松橋往西搜)

㈧ 北京石景山區八寶山革命公墓怎麼樣

八寶山革命公墓是我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園林式公墓。過去這里曾是明清兩代太監養老送終的世外桃源,因盛產紅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種礦產而得名。1946年,政府將這里改建為忠烈祠。

㈨ 為什麼墳山都叫八寶山八寶山是什麼意思

八寶山地區為石景山區的東大門,東鄰海淀的玉泉路,南面是魯谷,西以八角崗子和幕山為界,北有田村山。

八寶山地區的北面排列有三座山丘,山上都有重要建築,從東往西依次是:八寶山革命公墓、北京市八寶山人民公墓、老山骨灰堂。三座山丘的山勢平緩,風景秀美,解放後因建有全國最高等級的革命公墓,而舉世聞名。

㈩ 「八寶山」的來歷

「八寶山」的來歷有很多個版本: 版本一:八寶山由來的有趣傳說 山裡到底有哪八件寶? 八寶山,位於石景山區東部,為西山山脈前平原上的孤立殘丘,得名於建築材料「八寶」。 所謂八寶,指的是馬牙石、白堊、青灰、紅土、坩土、黃漿、板岩、砂岩八種黏土礦物。馬牙石,又稱方解石,主要成分為石英,也是人類最早認識和利用的礦物;白堊,俗稱白土子或大白,白色,質軟,是石灰岩的一種,分布很廣;青灰,是一種含有雜質的石墨,青黑色,常用來粉刷外牆面或搪爐子,也可用作顏料;紅土,是較好的天然地基和築壩材料;坩土,也稱耐火土,是火爐內膛的主要原材料,還可以製成耐火磚;黃漿是木器的塗料;板岩常用作製造房瓦及石硯的原料;砂岩是研磨、玻璃、建築等工業的原材料。 八寶山的由來在當地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八寶山腳下的山洞裡藏著八件寶貝:金牛、金馬、金雞、金碾子、金磨、金豆子、金簸箕和金笸籮。很早以前,這里住著一對姓李的老頭和老太婆,他們沒兒沒女,只能靠種絲瓜過日子。有一年,他們在自家院子里種了一架絲瓜,可是奇怪的是無論怎麼澆水、施肥,就是結不出瓜來,只有瓜秧越長越長,好容易才開了一朵花,結出的絲瓜卻長得上粗下細,像一個倒掛的葫蘆。一天老兩口正在門口乘涼,看見從南邊來了一位先生,到了他們家門前看見這個絲瓜忽然站住了。只見他一會兒朝山看看一會兒又朝瓜架上的絲瓜看看,用手指掐算了半天,就沖老兩口走了過來。 這位先生走近了以後給老兩口作揖施禮,提出要買架上這個唯一的絲瓜。老兩口剛開始說不行,因為這個絲瓜是為明年留種用的。但先生卻非要買下來,他告訴老兩口自己買瓜是要配葯給病人治病。老兩口一聽是為治病配葯,就答應了,只是堅決不收錢。先生臨走的時候告訴他們:「這瓜不熟的時候不能摘,等到熟了我自然會來的。」 其實這位先生不是用瓜來配葯治病,而是來尋寶的。他掐算到山下埋藏著寶貝,但取寶需要開山的鑰匙,當他看到這個絲瓜時,就明白了它正是那把開山的鑰匙,於是和老兩口撒了個謊,想要把它弄到手。 先生走後,老兩口對絲瓜照看得格外用心,可是這一年秋天的時候天氣反常,剛過了立秋就開始下霜,他們怕把絲瓜凍壞了,於是就提前摘了下來,放在一個木匣子裡面,等待先生來了以後交給他。 九月初八這一天傍晚,先生果然來了,當他看到老兩口提前摘了的絲瓜時,跺著腳說:「壞了,摘早了,這下不管用了。」只好嘆著氣把絲瓜拿走了,老兩口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覺得非常奇怪,就跟著他來到山下,想看看他到底要干什麼。 只見風水先生來到這山坡前,用瓜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山坡上立即出現了一扇門,但只開了一道小小的縫隙。老兩口一看,裡面都是寶貝,有金牛、金馬、金雞,還有金笸籮、金簸箕,靠門還有一個金碾子在轉,從碾子上掉下來的全是金豆子。只聽風水先生自言自語道:「要不是摘早了,我就可以進去了!」他將手伸了進去,先拿了金簸箕,可是門縫兒太小,怎麼也拿不出來,就在這時,金雞叫了起來,風水先生說聲:「不好!」連忙扔了金簸箕,抓了一把金豆子。正要往外拿,老頭兒過去打了他胳膊一下,手一縮,金豆子全掉在洞里了,門也關上了。風水先生知道自己理虧,於是不聲不響地走了。從此以後,人們都知道這座山下埋著八件寶貝,就把它叫做八寶山了。 其實,八寶山原名黑山,主要是由東西兩座山峰構成的,最高處海拔103米,是西山山前崗阜。全山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0.6公里。八寶山歷史名勝頗多,明代時有延壽寺、靈福寺、朝陽庵,西峰上建有娘娘廟,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褒忠護國寺。褒忠護國寺又名黑山護國寺,是明代永樂年間為紀念名將剛炳所建,寺內有剛炳墓,現僅存墓碑和墓前石龜。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紀念死難的日軍於山上建忠靈塔,1946年改建為忠烈祠,紀念抗戰中犧牲的國民黨官兵,包括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38位將領。建國後陸續於山上建八寶山革命公墓、八寶山第二公墓和北京西郊殯儀館。 八寶山革命公墓,位於八寶山南麓,佔地150畝,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1950年改建為革命公墓,1970年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公墓分骨灰堂和墓區兩部分,中央為骨灰堂,是1958年將原褒忠護國寺第一、二進大殿及配殿改建而成的,其中分為十一室,第一室安放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科學家的骨灰。公墓內遍植蒼松翠柏,庄嚴肅穆,1984年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