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為什麼也會有京字
擴展閱讀
天津降價的葯有哪些 2025-07-20 10:15:00
福州馬尾去哪裡找律師 2025-07-20 10:14:56

北京為什麼也會有京字

發布時間: 2022-09-25 10:20:18

① 北京,南京,為什麼都含有「京」字!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築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
本義:人工築起的高土堆
京,人所為絕京丘也。――《說文》

又如:築京(堆土為小山);京丘(為戰死的人所築的墳墓。即京觀);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觀)。泛指高大的山丘 。

以上是「京」字的原義,用於地名是應當從這里引申的

② 京字是什麼意思有何含義

京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京"的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築物,本意為人工築成的高丘。作形容詞指高大。由於國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國都、首都。京由京城引申為特指中國首都北京,如京廣線。

③ 京這個字的由來

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說明 每一個會徽的後面都講述著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充溢著中國 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這個會徽中記載著中國北京向世界做出的 承諾。這就是「舞動的北京」,這就是「北京奧運會會徽」。 里程碑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里的人們。 承諾 「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之印。這方「中國印」鐫刻著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見證著一個擁有古老文明和現代風范的民族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現著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庄嚴而又神聖的承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枚以先賢明言創意、以金石印章為形象的會徽,是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的敬重與真誠。當我們鄭重地印下這方「中國印」之時,就意味著2008年的中國北京將為全世界展現一幅「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為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形象 「舞動的北京」是這個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種形象,展現著中華漢字所呈現出的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它是一種表情,傳遞著華夏文明所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 的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於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於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誕生了。 美麗 「舞動的北京」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在這個標志中,紅色被演繹得格外強烈,激情被張揚得格外奔放。這是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贊,這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詮釋。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是聖火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徵,紅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動的北京」召喚著英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成就英雄、創造奇跡、塑造光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造型是所有參與者用熱情、感動和激情書寫的生命詩篇,是每一位參與者為奧林匹克貢獻力量與智慧的宣誓。奧運英雄傳承體育與文化結合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它為奧運健兒歡呼,為藝術喝彩。 精神 「舞動的北京」是中華民族圖騰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著生命的美麗與燦爛。優美的曲線,像龍的蜿蜒身軀,講述著一種文明的過去與未來;它像河流,承載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它像血脈,涌動著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動中,「以運動員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體育內涵被藝術地解析和升華。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著2008年的狂歡,奧林匹剋期待著全人類與之共舞。 邀請 「舞動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請。會徽中張開的雙臂,是中國在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加入奧林匹克這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盛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國人的心情寫照,也是北京的真誠表達。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代氣息。到北京來,共享這座城市的每份歡樂,體會這個國家的蓬勃生機。到北京來,讓我們在2008年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環境標志說明 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續性發展是奧 林匹克運動不懈的追求。奧運會環保標志由人與綠樹為主要形態。 綠色的線條形如舞動的綵帶,環繞交錯,一筆描出,彷彿茂密的 樹冠,又似盛開的花朵,充滿無限生機和希望,充分體現了自然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樹冠與人組成參天大樹,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級標志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6�1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志願者標志說明 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徵志願者與運動員及奧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賓客心連著心,用心服務、奉獻愛心,為奧林匹克運動增添光彩。舞動的人形,展現了志願者,奉獻為樂的志願者的精神。志願者真摯的笑容、出色的服務、友善的行為將喚起每一位奧運會參與者的心靈共鳴。二級標志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6�1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文化節標志說明 標志設計表現為人與燈歡快舞動。燈籠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不可或缺的 吉祥物,象徵著團圓與喜慶,代表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精髓。北京奧運會 文化節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文化盛會,中華大地喜迎盛事,北京將張燈結 彩迎接各地嘉賓。歡騰共舞、喜氣洋洋的二級標志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 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

④ 京劇並不是源自北京的,為啥還帶京字呢

在中國,戲曲歷經了八百餘年,傳承悠久,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的「京劇」卻是有二百餘年的傳承發展。由此可知,京劇是由基礎的戲曲形式的徽劇和漢劇演變而來的。而且在我們現代人的一是裡面,京劇應該和我們的北京有關系吧,畢竟京劇裡面的「京」和北京的「京」是同一個字。其實京劇並不是源自北京的,它為什麼會被稱為京劇是有原因的。

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的傳承與改良,戲曲藝術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一步步被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也出現許多不同形式的劇目,被人們所喜愛和接受,進一步發揚京劇。

⑤ 古代京城不是北京,為什麼有『京』字

北京原來叫做薊,因為京字的意思改成的北京。

【漢字】京
【拼音】jīng
【注音】ㄐㄧㄥˉ
【部首】:亠
【部外筆畫】:6
【總筆畫】:8
【五筆】:YIU
【倉頡】:YRF
解釋
名詞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築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本義:人工築起的高土堆(2) 同本義
京,人所為絕京丘也。——《說文》
辨京陵。——《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築重京。——《淮南子·覽冥》
為京邱若山陵。——《呂氏春秋·禁塞》
乃覯於京。——《詩·大雅·公劉》
於塹里築京,皆高五六丈。——《三國志·公孫瓚傳》
(3) 又如:築京(堆土為小山);京丘(為戰死的人所築的墳墓。即京觀);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觀)。泛指高大的山丘
望楚與堂,景山與京。——《詩·鄘風·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倉。如:京坻(穀米堆積如山。形容豐收);京囷(糧倉);京運(指運往京倉的糧食);京儲(京倉的儲備糧食)
(6) 國都
念彼京師。——《詩·曹風·下泉》 指周的國都鎬京
辭帝京。——白居易《琵琶行》指唐的國都長安
遷我京職。——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傳》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7) 又如:京吏(京師各衙門的都吏。別於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國都所在地);京倉(京師儲糧的地方)
(8) 京族
(9) 通「鯨」乘鉅鱗,騎京魚。——《漢書·揚雄傳上》
(10) 又如:京魚(鯨魚)
(11) 古代數目名十兆為京,一說萬萬兆為京。古代數位序列是:萬、億、兆、京。十兆為京
京垓歲之中。——[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為京,十京為垓。極言眾多)
(13) 春秋時邑名,漢置京縣 [Jing town]。故城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南二十餘里
(14) 南京 [Nanjing]。明太祖建都於此,故《儒林外史》仍沿習稱京。如:京江(揚子江的別稱)
(15) 今特指北京 [Beijing city]。
如:京調(戲曲腔調名。清代自乾、嘉以後崑曲漸衰,地方戲中的皮黃興起,流傳於湖北一帶稱漢劇,於安徽一帶稱徽調。乾隆末期徽調傳至北京,並采其他戲曲之長處,成為京調,使當時流行的崑曲、戈陽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報(清代由北京報房商人出版發行的邸報,登載朝政文書和有關政治動態);京八寸(過去北京地區流行的一種長約八寸的煙袋)
(16) 姓
數詞
一京=10,000,000,000,000,000,即一萬兆。注意這里的一兆按照我國古代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的標準定義為一萬億,而按照西方國家定義為一百萬,因為我國古代是以10000作為晉級數量級,而西方是以1000作為晉級數量級。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京 ·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6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𠀤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眾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又數名。十億為兆,十兆為京。又姓。漢京房,宋京鏜。又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注》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又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又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又與強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強。《莊子注》作禺京。又《韻補》葉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葉上將下癢。《左傳·庄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注》京猶齊也。卿音羌。
漢典考證:〔《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1]

⑥ 北京的簡稱是「京」它的由來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故簡稱「京」。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戰爭後,首都遷回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後改為北平市,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6)北京為什麼也會有京字擴展閱讀

北京歷史沿革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8年10月,河北省所屬懷柔、密雲、平谷、延慶4縣劃入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銷懷柔、平谷兩縣,設立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