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兩元店如何盈利
2元店賺錢有四大法寶:人流、進貨成本、產品花樣、產品分類。
說到兩元店很多以為價格這么低應該賺不了什麼錢,其實兩元店經驗好還是能賺不少錢的,有很多人都是通過開2元店發家致富。
四、產品分類
所謂產品分類就是店家從2元店從分揀出一些價值高的商品,通過加價之後單獨擺設,價格在3元-10元不等,這些產品一般的成本跟2元物品的成本差不多,都是通過批量采購的。
此外店家也會賣一些價格高的東西,有的幾十元,幾百元都有,他們並不是單純的賣2元產品,2元產品是用來吸引客流的,進店的人多了,價格幾十元上百元得商品自然也會賣的好。
B. 兩元超市能掙錢嗎
能不能賺錢得看經營,經營的好自然可以賺錢。
兩元店裡頭最低價格兩元,而不是全部商品都是兩元錢,縱觀國內零售市場發展態勢,與歐美國家有著非常相似的市場走勢:大型購物中心跑馬圈地,整合並購,扎堆商業中心,殘食擠壓大中型超市和雜貨店鋪的生存空間,而小型廉價超市卻增長迅速,備受消費者推崇,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小型廉價超市產品富有特色、質優價廉,同時店面形象、購物環境、便利性和完善的服務使顧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開店指南
l、家庭狀況
家庭狀況是影響消費需求的基本因素。家庭特點包括:人口、家庭成員年齡、收入狀況等。如每戶家庭的平均收入和家庭收入的分配,會明顯地影響未來商店的銷售。而所在地區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則會增加家庭對選購商品數量、質量和檔次的要求。 家庭的大小也會對未來的商店銷售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一個由兩口之家組成的年輕人家庭,購物追求時尚化、個性化、少量化;而一個三口之家的家庭(有一個獨生子女),其消費需求則幾乎是以孩子為核心的。 家庭成員的年齡狀況也會對商品有不同需求。比如,老齡化的家庭其購物傾向為購買健品、
健身用品、營養食品等;而有兒童的家庭則重點投資於兒童食品、玩具等。
2、人口密度
一個地區的人口密度,可以用每平方公里的人數或戶數來確定。一個地區人口密度越高,則選址商店的規模可相應擴大。 計算人口密度,可通過計算一個地區的白天人口來實現,即戶籍中除去幼兒的人口數加上該地區上班、上學的人口數,減去到外地上班、上學的人口數。部分隨機流人的客流人數不在考察數之內。
白天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多為辦公區、學校等地。對白天人口多的地區,應在分析其消費需求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經營。比如採取延長下班時間、增加便民項目等以適應需要。 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到商業設施之間的距離近,可增加購物頻率。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區吸引力低,且顧客光臨的次數也少。
3、潛在顧客的數量
所有的人都是消費者,很自然也是商店的顧客。你在選擇店址時必須了解當地的人口總數、人口密度、人口增長情況、人口年齡結構等。 人來人往的地方,當然是設店的有利地方,但並非人多的地方就適合開店,還要分析一下哪些人來往,客流規律如何。 首先要了解過往行人的年齡和性別,比如有些過路者是兒童,則他們可能是快餐店的顧客,但不會是服裝店的顧客;其次要了解行人來往的尖峰時間和稀少時間;再次要了解行人來往的目的及停留的時間。
4、行人去向
開店選址,來往的客流量不可否認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這些往來顧客的去向也應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即使是同一個人,由於每次上街的目的不同,情況也就大不一樣。例如,買必需品與買奢侈品的情形,就完全不同。 在店前經過的行人,有去百貨店買東西的,有去戲院看戲的,在開店的時候,應該根據人們去向的差異,選擇適當的店址。
5、交通地理條件
店面附近的交通狀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意的好壞,因此一般的開店地點,都會考慮上、下班路線,特別是住宅區。上班與下班時間,兩旁的人、車流,呈現明顯的差距。幾乎百分之九十的行業,都比較適合開在下班路線上。原因很簡單,上班時間大家都忙於工作,只有在下班的時候,才會有空從事采購、飲食等消費行為。 然而,並不是大馬路旁邊的地點才算是黃金位置,其實由主幹道延伸出的巷弄內,也有許多適合開店的地點。而一般評估巷道內的黃金店面,多使用"漏斗理論",指的就是同一個街口,有數家三角窗商店,消費者通常會在回家的路程中順道消費。因此,位於幹道轉進巷弄的第一家商店,會像漏斗一樣,最先吸引消費者入店。理想的黃金地點,應該是下班路線右邊的地點。
6、購買力
家庭和人口的消費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決定的,因此,附近人口收入水平對店址地理條件有決定性的影響。家庭人均收入可通過入戶抽樣調查獲取。如長沙西郊某商廈在選址的時候,就對周圍一至兩公里半徑的居民按照分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出家庭樣本3000個。經過匯總分析,這3000戶居民中,人均收入在每月干元左右的約佔50%,500-1000元的佔20%,1000-1500元的佔20%,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佔10%;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約佔10%。由此說明,該地區居民大都是工薪族家庭,屬於中等收入水平。 商店在選擇店址時,應以處於青年和中年顧客,社會經濟地位較高,可支配收入較多者居住區域作為優先店址為佳。
7、競爭程度
如果商店經營的是挑選性不強、購買頻率較高的日用商品,在同一地區又有過多的同行業在惡性競爭,那勢必會影響商店的經濟效益,除非新設的商店有特殊的經營風格、能力或不尋常的商品來源,否則很難成功。 當然,在某些環境中,上述情況也並不完全如此,有些行業因同行都集中在一起,反而會形成一條別具特色的商業街,如廣州的"北京路"、 "上下九路"等。 所以,你在選擇經營地點時,要詳細了解在該地點附近有多少類似的商店?這些商店的規模、裝修、商品品種、價格及待客態度如何?自己的加入將是增加競爭,還是互相有利等等。
C. 小超市的一個月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其中的利潤情況要根據銷售額構成來分析,因為小超市經營的商品不同,利潤也會有不同。如果一個小超市能做到日均營業額7000-8000左右,超市商品的毛利率一般在5-20%之間;扣取日常開支後最多剩下5%的利潤,即是每日可以賺取350-400元,一個月利潤有10500-12000元,這是一個不錯的收益。
總體來說,開小超市的利潤比打工好。但是想要開好小超市,首先要准備好開店資金,大約需要20萬左右。而且還要選對地方,最好選擇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這樣就比較多客戶進店消費。如果真的開店,前期是需要了解好行情等各方面的事情。
拓展資料:
利潤(Profit)指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的余額,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現。
簡介
利潤的實質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
公式
如果以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潤,那麼,隨著錢轉化為利潤,則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就進一步變成W=k+p,亦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
剩餘價值這個范疇明顯地反映了資本同勞動的對立,因為它是可變資本的增殖額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而利潤這個范疇,似乎意味著資本自身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新價值來。這種顛倒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
首先,因為資本家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c+v)轉化為成本價格,從而掩蓋了不變資本(c)同可變資本(v)之間的本質區別;其次,因為勞動力價格轉化為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報酬,所以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實質上同勞動者的勞動要素無關,而只是預付總資本的產物;
最後,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以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為前提,即藉助於利潤率,才把已轉化為成本超過額的利潤,進一步轉化為預付成本在一定周轉期間內超過它自身價格的余額。
在現實生活中,產業廠商通常也是從既定的利潤率水平出發,然後以利潤率乘預付成本得出預期的利潤量,而它並非主觀幻覺之物,而是客觀上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東西。科學的論證和實踐表明:這個利潤量其實是由可變成本所帶來的增額。總之,剩餘價值是內在的本質或實體,而利潤則是外在的現象或形式。
D. 2元店的利潤大嗎
2元店的利潤大。本小利大。
利潤也稱凈利潤或凈收益。
從狹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包括收入和費用的差額,以及企業日常活動中發生的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
從廣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是收入和費用的差額。
利潤按其形成過程,分為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稅前利潤也稱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稅後利潤,也稱凈利潤。
E. 開一家二元店利潤多少
以縣城一級的城市為例,開一家30平米左右的兩元店話,一般每個月在4000到6000這個樣子,租了房子就是裝修了,二元店一般不需要精緻的裝修,簡裝即可,費用大概也就是個4000元左右。如果是夫妻檔就不用聘用員工了,聘用員工的話,一個月工資1800到2500元差不多了,首批進貨費用1.5萬元,貨架費用2000元,其他費用10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開一家兩元店的總投資差不多6萬多元。
兩元店裡一般都是使用的小物件、小飾品,只要質量上過得去,在縣城、鄉鎮還有農村還是很有的銷售空間的。這個要採取假設了,如果店裡的客戶每日為100人的話,平均購買10元的商品,那麼一天的營業額就是1000元,一個月的話差不多是30000元,如果按百分之六十的毛利潤來算的話件商品,店面一個月毛利18000元,這個收入和投資相比還是很客觀的,當然如果經營者會經營,口碑好的話,生意會更好,畢竟這些小物件損耗高,買的頻率還是很高的,所以會經營的話,顧客購買量會上升,利潤自然更高。
F. 開一家2元店,利潤怎麼樣
你對做生意利潤的概念有誤,利潤主要看你的銷量,現金流動。
比如1元進的東西,2元賣出,但是1天只賣出20個,利潤是20元。
1.9元進的,2元賣出,別人當批發大量購買,一天賣1000,利潤是1000元。
所以利潤怎麼樣要看你的銷量怎麼樣。沒有銷量什麼都沒有。
G. 開2元超市能賺多少錢(只限開店的人進)
2元店利潤如何?目標顧客一般是哪些?
一、經營2元店,一般進貨價格在0.8-1.2左右的產品最合適。賣這價格區間的產品,一方面客戶會覺得物超所值,提高消費者購買慾望。另一方面,作為經營者也能有0.8-1.2左右的毛利潤。有些客戶開2元店,進0.5-1.0左右的產品,看起來利潤很大,但是消費者不是傻子,一分錢一分貨,客戶就沒有購買慾望了。
二、2元店的目標顧客主要定位於小女生(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女生)、工薪階層女性(特別是打工女孩)、普通家庭主婦、小城鎮女性。
這些女性對時尚、精美的小東西,如美妝用品、小飾品、小禮品、另類文具、精緻的居家用品等具有特別強烈的擁有慾望。這些女性,人口基數大,市場規模大,隨便一個小城鎮、一個工業區、一個一校區、個商業街、一個飾品居家用品市場都有大量這樣的顧客存在。這些女性,喜歡個性消費、便利消費、精緻消費,對這類的小東西極易產生消費沖動。作為小擺設、小掛件、小飾品,他們常常用到。即便那天不需要了,也可以隨意丟失,畢竟十分十分便宜,買一堆這類的小東西也不過幾瓶水、幾瓶可樂的價錢。買一時的快樂,少少的支出算得了浪費么?
H. 2元店的利潤大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2元店,可能沒有去過2元店的人就顧名思義覺得2元店裡的東西就都是2元錢,其實我在沒有去過2元店的時候也是覺得裡面應該都是2元錢的東西。
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個樣子的,當你走進2元店的時候,你會發現店裡有很多東西都不止2元錢,店主們只是打著2元這吸引人的價格,順便賣一下其它的東西。這種叫關聯銷售,也是利用了2元這個亮點。 這個2元店的利潤也還是算大的,因為畢竟2元店的成本都是比較小的,所以利潤跟成本對比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一直在一個地方開店後期就會沒有人,因為大家的需要都買了,沒有人天天會去逛2元店,這樣一天沒有什麼收入還得出房租。很明顯很多2元店都是移動的,大家也可以把2元店當兼職去做,有空了就去做幾天2元店。所以2元店的利潤不能算大,不足以養家。
I. 開兩元店的利潤有多大
這個估算只能是三四線城市/縣城
利潤估算:(以保守營業額1000元/天計算)
月毛利潤:1000元×30天×50%=15000
月純利潤:15000元-4000=11000元
年純利潤:11000元×12=132000元
適合喜歡長久性居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