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最有名的9根雪糕,你吃過哪一根
沒有吃過冰淇淋的夏天,不足以稱為夏天。
冰淇淋天然能給夏天帶來幸福感,小時候,一根冰淇淋,就是每個孩子考高分的動力。
放學攥著央求來的幾毛錢,踩過發燙的土地,迎著熱烘烘的空氣,火速奔向小賣部,冰淇淋的樣式不多,卻可以滿足整個夏天。
圖片 秋山亮二 攝
談起兒時的冰淇淋, 一個品牌便是一座城。
圖片 郭琦
廣東 - 五羊牌 士多店的人情味
如果廣東只能有一個牌子的冰淇淋存在,那99%的廣東人都會把五羊牌留下來。
對於廣東人來說,夏天沒有來上一根五羊牌甜筒,怎麼能算完整?
20世紀60年代初,五羊雪糕登場,初代五羊雪糕用蛋卷來承托雪糕,一支一支,全是人工親手製成的。
它是每一位老廣在夏天的第一口冰淇淋。
動圖 廣州吃喝玩樂蒲
在廣東,有遍地的士多店,遍地的白色方形冰櫃,阿公阿婆在店門口嘮著家長里短,學生放學沖出校門,便鬧哄哄地擠向士多店。
打開冰櫃根本不用翻找,一整冰櫃全是五羊牌的,炎炎夏日上了一天課,興沖沖地就是為了這一口。
圖片1 2 廣州潮嘆
至尊經典的巧克力(朱古力)味,無論是口感還是情懷,都是毫無爭議的第一。
先入口的花生粒酥脆咸香,冰淇淋膏體軟綿絲滑,連巧克力都彷彿能吃出多層次的口感。
圖片 五羊牌雪糕
土生土長的「粵味」,是廣東人心中的NO.1。
一方面是便宜好吃,另一方面則是貪戀童年的味道,留戀士多店的人情味。
無論網紅雪糕的花樣玩得再多,都無法撼動五羊牌冰淇淋在老廣心中的位置了。
圖片 小食代
湖南 - 美怡樂 吃定湖南人的廣東牌
美怡樂,一個 生於廣東,火於湖南 的牌子。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美怡樂都是湖南「細伢子」(孩子)夢寐以求的冰淇淋。
它從來不跟風,總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綠豆冰棒一毛錢的年代,美怡樂蛋卷冰淇淋賣著一塊五的「天價」。
當時,它儼然成為湖南冰淇淋中的貴族,孩子們只能眼巴巴地盼著生日,或是省下幾頓早餐錢,才能夠奢侈一把。
而在高價網紅冰淇淋滿天飛的今天, 美怡樂反而低調,二十多年來,只漲5毛錢。
經典的蛋筒,絲滑的奶油中夾雜著花生碎,吃起來比便宜的貴,比起貴的,又多了幾分情懷。
圖片 xisansan
上海 - 光明牌 吃過才叫老上海
在瞬息萬變的上海,可以稱霸冰飲屆70年的,也就它了—— 光明牌奶磚。
藍色的盒子、雪白的奶磚,能成為上海人眼中的經典,靠的就是 冰飲屆初代網紅的底氣。
圖片 深圳吃貨小分隊
光明牌誕生於上世紀5、60年代,其初衷是為了 打造出中國自己的冰飲品牌。
因為當時大家只識「美女」不識「光明」(美女牌,由外國人創建的冷飲牌子),為了挑戰這一「勁敵」,光明牌發起了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
大喇叭做廣播、工人走上街宣傳,或直接改裝一輛廣告車,成功打出名氣,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雪糕。
甚至擁有一批自發為其宣傳的粉絲。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 對上海人來說,它就是一口富足而美好的味道。
圖片 蘑菇蘑菇不吃蘑菇
河南 - 天冰 硬實力不敗於時間
東有光明,南有五羊,西有天冰, 天冰可是河南的雪糕大戶。
在別人鑽研主打口味的時候,它已然做出很多花樣,且 每一個口味都堪稱經典。
天冰小神童,永不過時的甜筒,巧克力、哈密瓜、草莓與香芋四個經典口味,參雜著關於青春的記憶。
圖片 天冰冰淇淋
天冰大果橫空出世,以其獨特的造型更新了冰淇淋的吃法。
先用小木棍挖開白色雪糕部分,再品嘗外層橙味的冰塊,巨大的體型,吃一次滿足好幾天。
圖片1 2 啊飯團飯團
還有檸檬蘇打水果愛、秘制紅豆、聰明轉轉……
千奇百怪的名稱以及花里胡哨的包裝, 現在看來或許廉價,卻不知承載了多少人的童年。
圖片 你是我的竇房結
北京 - 北冰洋雙棒 二人食,才夠味
如果說北京人夏天的獨特記憶,有北冰洋飲料,那它的雙棒冰淇淋也必佔一席之地。
北冰洋「雙棒兒」就是考驗友誼的存在。
少有的雙把設計,若自己「獨吞」,常常要擔心第一根沒吃完,第二根就化了。
最後既不能嘗到第一根的美味,也沒有了第二根的滿足。
吃它,還是得找個小夥伴一起分享,那味道才足,沒有分過雙棒的,都不叫好朋友!
圖片1 京城走一遭
圖片2 吃喝玩樂在北京
早年的雙棒兒用藍白相間的薄紙包著,一口咬下去,蛋奶味十足。
它雖有過無人問津的低潮,但是經過整改,重新殺回來的它依舊是北京人的「情懷第一名」,老北京的味道一代又一代,傳承了下來。
圖片 新京報記者尹亞飛 攝
哈爾濱 - 馬迭爾冰棍 雪糕就要冬天吃
眾所周知,東北地區除了搓澡跟東北話,還有一項令全國人民折服的天賦,那就是做冰淇淋。
盡管東北三省誰也不服誰,但百年老牌馬迭爾還是脫穎而出,成為去北方一定要吃的冰淇淋。
馬迭爾是由一位俄籍猶太人創建的賓館,賓館北側有一小小冷飲廳,常年在門口兜售冰棍。
當時沒有櫃台,沒有大聲吆喝,也沒有大幅宣傳畫點綴,甚至始終沒有外面的紙袋或塑料袋包裝, 冰棍完全「裸銷」給顧客。
而百年來堅持傳統工藝,是它不敗於時間的原因。
甜而不膩,冰中帶香的口感,讓不少人願意 在零下30 的哈爾濱街頭,哈著氣,跺著腳,也要吃完。
這馬迭爾吃的不止是 歷史 的味道,也是百年的回憶。
圖片1 亞歷山大流浪狗
圖片2 言西早三天
沈陽 - 老中街冰棍 撫平火熱味蕾的清甜
不同於香甜濃郁的奶味冰棍,淡淡的奶香,才是老中街冰棍的特色。
據說,它這適中不齁甜的奶味,是一次意外得來的。
剛生產的時候,投料的小工因為疏忽,倒少了30%的鮮奶。
當時大家都擔心這個冰棍兒味道不足,但是一嘗發現,它的 冰霜爽口,且奶香適宜,多一分太膩,少一分太淡。
於是它便成為這片憨厚淳樸的黑土地上,獨有的清甜風味。
圖片1 2 冰品先生
鬧哄哄熱騰騰的煙火氣繚繞在餐館里,招待客人的一盆盆東北菜味美量足。
舌尖卷過酸甜辣咸,再來一根中街老冰棍,將火熱的味蕾稍稍撫平, 如同熨平生活中的曲折波段,只留一點甜味作尾調。
蘭州 - 504雪糕 真正的硬核雪糕
吃過504雪糕,想必是蘭州人最得意的事情之一。
因為與別人提起這冰淇淋時,他們就可以說: 「504雪糕的奶油,是用核工業的離心機轉出來的。」
是真.硬核雪糕。
圖片 小小志
504雪糕名源於廠房。
504廠原是中國在蘭州市成立的第一座濃縮鈾生產工廠,隨著時代的發展,504廠開始轉型。
一轉型,便開始生產冰淇淋。
白底紅字、白底綠字的薄紙包裝,撕開白氣冒出,奶油味、草莓味、巧克力味。
手裡攥著4毛錢的孩子,往往要糾結一番,畢竟買了奶油味就吃不到草莓味了!
「長大後,我一定要一次性買下3個口味」也成為蘭州孩子的小小夢想。
雖然這離心機在九十年代末便不再轉了,但是在2016年回歸之時,它仍創下了一日賣一萬根的銷量,重新承包蘭州人的夏天。
圖片2 渡劫的石頭
內蒙古 - 小布丁 統一全國口味的冰淇淋
無論問起哪個城市的人,他們都會認為小布丁就是當地冰淇淋。
小布丁,第一款統一了全國夏天口味的冰淇淋,卻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
第一款小布丁的誕生無從考證,連蒙牛跟伊利,這兩大奶製品巨擘的紛爭,至今沒也分出勝負。
圖片2 美食 台
但是,在這兩家的激烈競爭中,小布丁的路越走越廣。
就這樣, 它以五毛錢的價格,闖進了全國人民的童年。
奶味香濃醇厚,雪白柔軟的膏體一抿就化,無論過了多少年,它依舊能在夏季填滿冰箱。
⑵ 冷飲有什麼種類
冷飲有:冰淇林系類、鮮榨果汁系類、特調果汁系類、果味沙冰系類、雪泡系類、刨冰系類、珍珠奶茶系類、燒仙草系類、冰糕、雪糕、冰淇林、可樂各種飲料等等。
冷飲,大約起源於3000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贊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
⑶ 北京有些什麼土特產好吃的冷飲有哪些
北京是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歷史,更有1000多年的建都史,著名的六朝古都,是多年來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特產豐富。其中最著名的土特產介紹如下:
1、北京最最地道的小吃就是豆汁配膠圈和鹵煮、爆肚。豆汁配膠圈是老北京街頭的一個風景,咬一口膠圈喝一口豆汁那叫一個美,北京前門大柵欄的鹵煮,小店不大,看著比較一般,但人聲鼎沸絡繹不絕。還有那爆肚沾上麻醬那叫一個香。
2、北京烤鴨:著名的是全聚德烤鴨和便宜坊烤鴨。全聚德烤鴨採用著名的宮廷掛爐烤鴨技術,食材精挑細選,身份考究,其皮酥脆、肉細,香氣濃郁。便宜坊採用的是燜爐烤鴨。
10、內聯升布鞋:質量優異,穿著特別舒服,適合休閑時穿,能夠更好的放鬆腳。
北京的冷飲要數酸梅湯了,一般是用烏梅加冰糖製成,酸甜可口,可以解渴避暑,開胃促進食慾,大人小孩都愛喝。
⑷ 古人們都是怎麼製作冷飲的
冷飲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帝城六月日停午,
市人如炊汗如雨。
賣冰一聲隔水來,
行人未吃心眼開。
宋代楊萬里的這首詩,就形象地描述了在炎熱的夏天,古人盼望冷飲、聽到賣冰聲時的喜悅心情。
你也許以為這一切都只是虛張聲勢,以為古人用冰最多冰冰飲料啦,凍凍食物什麼的,只能帶來涼爽而沒有口感上的享受。
然而事實是,在古代,人們不僅愛吃冷飲,冷飲的種類還比現在多得多。
酥山
唐代,中國出現了大量的全新冰飲,比如酥山。這是一種類似於牛奶冰沙的冷飲,在唐代出土的墓葬壁畫當中多有出現。
元代的《飲膳正要》記載了酥山的做法:先把牛奶反復煮,撈取上層固態物經過加工即為酥,有點類似於奶油,酥中心不凝固的就是醍醐。
至於酥山,則是先將「酥」加熱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軟的狀態,然後,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然後,放到冰窖里冷凍。
在當時一份酥山出現在宴會上是極其體面的事情,相當於你現在出去吃個飯,飯後如果有道法國大廚製作的精緻甜點收尾才算完美收官是一個道理。
冰棍
除了酥山,唐代還出現了公開出售的「冰棍」。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就凍成了冰棍。
學霸中的吃貨杜甫也曾專門作詩贊美過當時美味的冷飲。杜甫十分推崇的「槐葉冷陶」是一種與槐葉水調和的涼面,當時十分流行。
詩人這樣贊揚槐葉冷陶:「輕輕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迎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著,香飲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除此之外,杜甫還為冷飲寫有「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的名句。
然而,由於冰價昂貴,唐時冰飲多為有錢人家享用,冷飲成為普通食物,那是宋代以後的事情。
據《東京夢華錄》等古籍記載,當時的冷飲種類相當繁多。如沙糖綠豆、漉梨漿、木瓜汁、鹵梅水、紅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一種加冰的茶)、香蕈飲、紫蘇飲、荔枝膏水、白醪涼水、梅花酒、金橘雪泡、冰雪、沉香水等等。
甘菊冷陶
當時盛行一種「甘菊冷陶」,它的製法是,先用好米煮成稀粥,然後放進一些經過加工的甘菊作為香料,最後盛入器皿放在清涼如冰的井水中進行「冰鎮」,便成了很好的甘菊冷飲了。另如「沙糖冰雪冷元子」,「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冷飲,也很受一般市民的歡迎。
傳說,宋徽宗皇帝還因「食冰太過」搞壞了脾胃,經御醫多方治療無效,於是將民間名醫楊介召入宮內。楊介遂用大理中丸為方,以冰煎煮,徽宗服後,病即豁然而愈。
冰激凌
當然,光是吃冰沙、飲冰飲並不能滿足古人「刁鑽」的脾胃。中國古人還腦洞大開地發明了最早的做法。
其實,早在唐朝末年,人們夏天就開始製冰做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冰酪。宋朝時期,商人們開始在冰食中加入水果或果汁。元朝時期,有人在冰中加入果漿和牛奶,這跟我們今天所吃的冰淇淋已經非常接近了。
《食憲鴻秘》中曾經記載乳酪的製作:「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牛乳一碗,攙水半鍾,入白面三撮,濾過,下鍋,微火熬之,待滾,下白糖霜。然後用緊火,將木杓打一會,熟了再濾入碗。糖內和薄荷末一撮最佳。」
元好問《續夷堅志》載:「冰水冬日結冰,小於芡實、圓結如珠……盛行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這實際上就是冰淇淋的雛形。
為了保守製作冰淇淋工藝的秘密,元世祖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外禁止製造冰淇淋的敕令。13世紀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離開我國時,元世祖把冰淇淋製作方法傳給了他,並讓他帶回義大利。今天,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雪糕是自西方傳入的,其實這是一種歷史的誤會。
冷飲
冷飲在明清時期亦頻具特色。在蘇州,閶門外設有24座冰窖。寒冬臘月,窖主僱人戽水蓄於盪田,待冰結成敲鑿於窖內。等到來年盛夏,用以加工冷飲,滿足市民需要。在暑氣逼人之夏日,皇宮和大住宅內都陳設有「冰桶」,把天然冰擺在冰桶內降溫。清朝官府還在路邊施冰水,民間亦爭相效法。
酸梅湯
明清時期還出現了冷飲界的消暑神器——酸梅湯。
其實在李時珍《本草綱目》烏梅一條中就有對烏梅熬湯的記載,最早的酸梅湯在宋代是作為一種避瘟的葯品而非飲品,但是到了清代,因為滿族來自於比較清涼的東北受不了北京夏季的酷暑,故而將烏梅水多次改革,使之有消暑之功效。而這一方子從宮廷當中流傳出去之後,則成為了老北京的一道飲食地標。
《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男主人公賈寶玉挨打後,就請求賈母:「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湯。」。
琥珀糕
除了酸梅湯、杏仁豆腐、冰碗一類的現在還能看到的食物之外,清代還有一種叫做琥珀糕的冷飲。這種食物的原材料是西瓜,西瓜汁除了可以冷飲之外,還可以濾渣之後用小火熬,一直熬到粘稠時冰鎮之後色澤若琥珀,這種糕點現在似乎已經絕跡了,但是在當時卻是一種難得的消暑良品。
⑸ 2000年的飲料有幾種
旭日升冰紅茶、嶗山可樂、健力寶、北冰洋、大白梨。
梨子味的飲料有很多,但是汽水型的,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大白梨了,這款地域性的東北飲料,靠著口感和實力贏得了顧客的青睞,而且一瓶的含量足有640毫升,比較實在,也是用玻璃材質的外包裝,比較惹人注目。
喝起來入口清甜,梨味濃厚,添加劑也比較少,是一款為數不多的梨味汽水,不過現在只能留在童年記憶中了,在我們當地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了。
北冰洋汽水是老北京人難以割捨的,記憶中的味道,這款飲料最大的亮點,外包裝是玻璃瓶材質的,看著十分高大上,而且味道也是沒得說,喝起來勁大味濃,而且含糖量也少,入口香甜的橘子味給人別樣的享受,跟現在的橙味飲料喝起來差別很大。
尤其是冰鎮過後的味道更好,在炎熱的夏季來上一瓶,心裡特別舒坦,解暑解渴又解饞,是名副其實的「快樂肥宅水」之一。不過現在這款飲料很少見了,想喝只能在網上淘一淘了。
⑹ 綠豆涼粉怎樣做,小孩搶著要吃,老人吃了停不下來呢
綠豆涼粉怎樣做,小孩搶著要吃,老人吃了停不下來呢?
今日,就做這一款傳統式的老北京綠豆涼粉兒。自做的涼粉兒終究要整潔得多,不容易擔憂遭受二次污染,環境衛生品質徹底有確保,更不會吃完拉肚子。
一、綠豆涼粉主要材料:純綠豆澱粉100克輔材:鮮辣椒1個鹽2克清水800mL油辣子適量蒜末適量米醋適量鮮醬油適量黃瓜絲適量香萊末適量加工工藝:綠豆涼粉的作法,共11個過程
第一步
關鍵食物。鍋中引入清水放進2克鹽煮沸,綠豆澱粉用適量清水澥開呈稠狀,迅速倒入沸水鍋中,攪拌均勻。攪拌均勻。把粉漿攪拌均勻完全融化後熄火,趁著熱把粘稠的澱粉糊倒入鐵盤里製冷。
水燒開後,要一次倒入粉漿,拌和的姿勢要快,直到水澱粉完全融化後熄火,趁著熱倒入磨具,鐵盤或碗都能夠。要採用純綠豆澱粉來製做最好是,紅薯粉條、砂鍋土豆粉還可以,但都不如綠豆澱粉製做的涼粉兒勁道。
涼粉兒晾涼冰飲後,拌食可隨便,麻汁、芥末醬、蒜末、油辣子、麻椒油等都能夠,只需自身覺得美味就可以了,麻汁一定要用涼白開水澥稀才好用。
⑺ 國產飲料有哪些呢
國產飲料如下:
1、旭日升冰茶
旭日升冰茶可是冰紅茶界的鼻祖,1994年上市,是國產第一款碳酸紅茶飲料,不少70後、80後小時候都喝過,入口十分清爽,伴著淡淡的茶香味,剛一上市就贏得了極佳的口碑。
⑻ 老北京的傳統飲料都有什麼
1,秋梨膏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傳統的葯膳。相傳始於唐朝。以精選之秋梨(或鴨梨、雪花梨)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潤肺葯物。
秋梨膏過去是宮廷內專用的葯品,直到清朝由御醫傳出宮廷,才在民間流傳。又由於後來一直用北京郊區的秋梨調制,並在京城售賣,所以成為了北京傳統特產。
2,酸梅湯
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製作原料主要有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等材料。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3,枇杷露
枇杷露為淡褐色澄清液體;氣香,味甜。可以養陰斂肺,鎮咳祛痰。可用於治療久咳勞嗽,支氣管炎等疾病。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4,北冰洋汽水
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前身是建於1936年的北平製冰廠。1949年收歸國有,改名為北京新建製冰廠。1950年改名為北京市食品廠,並正式注冊「北冰洋」商標以及雪山白熊的商標圖案。
5,老北京小吊梨湯
老北京小吊梨湯是一道湯品,主料有雪花梨、銀耳,輔料有冰糖、話梅、枸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