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門墩的形成是由什麼決定
擴展閱讀
北京青藍美術怎麼樣 2025-07-17 12:13:46

北京門墩的形成是由什麼決定

發布時間: 2022-10-07 16:52:19

1. 誰能介紹一下北京的門墩兒

一基本概說

門墩

門墩,又稱門座、門台、門鼓,抱鼓石。是用於中國傳統民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

門墩是四合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稱門枕石,門外部分稱為門墩,門枕石在中間有一個槽用於支撐門框,門內部分有一海窩用於插入門纂(門軸的下端),與固定在中檻上的連楹一起起到固定門軸,便於門的開關的作用。

門墩是門樓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組成部件,門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因此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石刻藝術品。

二基本構造

門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還有獅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門墩等等。門墩通常由須彌座,抱鼓或方箱,以及獸吻或獅子(有說是狻猊)幾部分構成。根據門樓的形制不同門墩的形制也有差異。白玉門墩青石門墩.

須彌座是整個門墩的基礎,一般會刻有蓮花的形狀,上面通常有錦鋪。抱鼓是一個豎立著的鼓,在鼓面和鼓的側面通常雕刻有各種吉祥紋樣,有福在眼前(蝠在眼錢),歲歲平安(穗穗瓶鵪),福祿壽(蝠鹿獸),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獅子)等圖案。方箱式一立方體,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紋樣。在抱鼓或箱體上面雕刻有獸吻或獅子。而整個門枕石由一塊整石雕刻而成。由於文革中的「破四舊」以及沒有及時得到良好的保護,現在北京四合院門墩上的獅子大多已殘破。隨著老城改造和拆遷,門墩越來越少,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內的枕石園收藏和保護了一些門墩,並向公眾展出。

編輯本段三歷史淵源

關於門墩最早出現的時間,目前還無法作出確切的回答。門枕石早在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開始使用了。或許從那時起,經過逐步演化,才成了現在見到的門墩了吧。在門枕石的外側雕刻飾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452~465年在位)皇後陵墓的石券門。這個門的門枕石外側就做成了虎頭的樣子。[1]

編輯本段四演變過程

1。箱子型門墩的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公元1100年以後,某個人把門枕石的外側部分做的稍高一些,又有人在它的各個面上都雕上了裝飾性的線條。有的人為了使門墩更加引人注目,把它做得更高些。後來,又在線條中刻上了圖案,圖案不斷豐富。再後來,門枕石部分和門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線逐漸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檯子。

2。抱鼓型門墩的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門墩

有人試著在門枕石上刻了一個通報來客的鼓,有的人在鼓面上雕出蓮花。因為樣子很漂亮,所以有人跟著模仿。後來人們又想方設法美化檯子有人把檯子做成了水中荷葉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並蒂同心"代表著夫妻美滿,很吉利,於是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一種樣式。其次,受歡迎的門墩是在祥雲上雕出蓮葉形,再在上邊放鼓。

3。北京型門墩的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北京地區門墩的起源,應該與薊州郡縣的建制有關,最早的門墩如今當然很難見到了,而早期的門墩,仍可以尋出一些蛛絲馬跡來。北京現存最早的門墩是中山公園社稷壇門前的一對石墩,有人說它是隋唐時期遺物。其中還有唐代時期的翼獸(存五塔寺),遼金時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獅(存妙應白塔寺,賢良寺)。北京門墩的發展和遼中都、元大都的興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兩代則是北京門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門墩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數量也很多,文化內涵豐富。從現存的門墩看,總量仍在萬件以上。

4.有雕飾門枕石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突出在門外側的門枕石,每天都看得見。想要裝飾一下兒,這也是人之常情吧。於是,很早以前的某個人在門枕石外側部分先刻上了一些裝飾性的線條。宋代編寫的《營造法式》(公元1103年出版)中記載了這些例子。這個門礅是當時最復雜的。所以可以說當時箱型門礅或者抱鼓型門礅還沒出現。

編輯本段四象徵意義

————刻在門墩上的美好祝願三羊開泰

門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圖案。這些門墩藉助人物、草木、動物、工具、寓言、幾何圖案,表達了四合院的建築者們希望長壽、富貴、驅魔、夫妻美滿、家族興旺的美好心願。「獅」和「世」諧音,雕九隻獅子的圖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團聚、同堂和睦的祝願。————獅子型和石虎型的門墩兒的特殊含義:獅子型和石虎型的門墩兒,是過去四合院門前最常見的。早年間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講究在門前擺上一對漢白玉雕的大石獅子,通常是雄獅居左,右爪下踩著綉球,被稱為「獅子滾綉球」;雌獅居右,左爪下是一隻幼獅,叫做「少師少帥」,意思是子嗣昌盛,世代高官。而大多數的四合院是在門框兩側放置一對小石獅子或小石虎門墩兒,盡管它們沒有大戶人家門前那對石獅高大氣派,但卻雕刻得活靈活現,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或仰,猶如一對保護神,看守宅門。其實放置它們的本意也是避邪驅惡,守門看戶。並蒂同心

人們之所以多選擇石獅和石虎守門看戶,是將其視為異獸,兇猛威武而毫不畏懼任何禽獸,被視為「獸中之王」,有它看家護院,野獸鬼怪就不敢進入宅門。在門前放置石獅子還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它是吉祥之物,所以將一對活潑可愛的小石獅子放在門前,也是一種喜慶活潑有餘的象徵;二是有的門墩兒上呈卧姿一大一小兩只獅子,獅諧音「世」,大獅子小獅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獅子卧於大獅子胸前,又有「父慈子孝」、「和諧美滿」之意。再說那抱鼓型門墩兒,按老禮兒講,抱鼓寓意是通報來客之鼓,客來客往才顯示出主人的人緣兒好,家業興旺。而箱子型門墩多刻有蝠(福)、鹿(祿)、桃(壽)、喜鵲(喜)、穗(歲)、瓶(平)、鵪(安)、羊(三陽開泰)和錢等圖案,都是吉祥之物,表現人們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渴望。桃為長壽的象徵,傳說西王母因為吃了仙桃而不死。門墩上雕"白猿偷桃",其來歷是這樣的:傳說雲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親,偷偷去仙桃園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園的仙人孫真人捉住。白猿為了治母親的病哀求孫真人,孫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動,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癒,讓白猿將一部兵書贈送給孫真人。從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願老年人壽長萬年象徵。這個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民間鼓詞里也有同一題目的曲詞。九世同居

「魚」和「余」、富裕的「裕」諧音,象徵吉祥富裕、美好。雕「蓮」和「魚」的圖案象徵著「連年有餘」。雕鯉魚躍於兩山之間的流水之中,表示鯉魚跳龍門,象徵著仕途高升。「獅」和「嗣」、「事」諧音,雙獅並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獅佩綬帶表示「好事不斷」,雌獅伴幼獅是預祝「子嗣昌盛」,獅子咬住綉球則是將有喜事上門的吉兆。雕刻女娃撒金錢,戲弄三足蟾的圖案,金錢代表富貴,蟾是多產多育的象徵,劉海戲金蟾的涵義為富貴多子。因宋代詞人柳永有"貪看海蟾狂戲,不道九關齊閉"的詩句,所以劉海戲金蟾也象徵著財源茂盛、汲取不斷。蝙蝠象徵福,桃子象徵壽。鹿和祿諧音,雕蝙蝠、桃子、鹿象徵"福祿壽"。雕一個佛手柑、一個仙桃、一個石榴。象徵「多福」(「佛」字的諧音)、多壽(桃子象徵長壽)、多男子(石榴子多)。佛手柑、桃子、石榴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徵。雕五隻蝙蝠的圖案。「五福」指的是長壽、富裕幸福、美德和健康。圖中刻一隻蝙蝠在飛翔,下有幾個古代銅錢系在蝙蝠上。「蝠」與「福」諧音,古幣銅錢外圓方孔,俗稱「錢眼」,此圖以兩物之音義,組成一幅象徵「福在眼前」的裝飾圖案。飄帶作為門墩雕飾圖案使用很廣泛,表示「好事不斷」。雕三隻綿羊,表示三陽已生,否極泰來,即情況由壞變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利用漢語諧音,表示吉祥。雕兩個柿子,一支「如意」。象徵著事事如意。白猿偷桃

雕刻一隻插有結穗植物(如稻、稗)的花瓶,旁邊再雕上一隻鵪鶉。"穗"與"歲"、"瓶"與"平"、"鵪"與"安"諧音,表示"年年平安"。雕一隻猴子攀援在楓樹枝上,想摘取掛在枝頭的官印,樹旁蜜蜂翻飛。利用漢字的諧音,取意「封侯掛印」,象徵升遷,官運亨通。以民間傳說故事中「八仙」:漢鍾離的寶扇,呂洞賓的寶劍,張果老大幽鼓,曹國舅的拍板,鐵拐李的葫蘆,韓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藍采和的花籃。八種物件的圖案象徵著八仙慶壽。「八寶」即寶傘、勝利幢、寶瓶、金魚、蓮花、左旋海螺、吉祥結、金輪。藏區僧人認為八寶是釋迦佛的化身,分別代表佛的八種器官。如寶傘代表佛的頭,勝利幢代表佛的身體,金魚代表佛的雙眼,左旋海螺代表佛的妙音。民間語言習俗,東、西、南、北與天、地,合起來稱為"六合",泛指天下。門墩上雕鹿、鶴兩種動物及花卉,利用「鹿」「六」、「鶴」「合」諧音,與象徵春天地花卉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的涵義。雕藕節處生一蓮葉與一荷花,表示夫妻恩愛的良好祝願。瓜,初生時很小,但其蔓不絕,會不斷長大,綿延滋生。所以,雕瓜的圖案就成了祝願子孫昌盛、興旺發達的吉祥圖案。連年有餘

人物

2. 我要寫關於門墩兒的論文,請大家給提供點資料

東便門東南城角樓文物保管所所長王長生正在細述門墩的歷史。

北京地區門墩的起源,應該與薊州郡縣的建制有關,最早的門墩如今當然很難見到了,而早期的門墩,仍可以尋出一些蛛絲馬跡來。北京現存最早的門墩是中山公園社稷壇門前的一對石墩,有人說它是隋唐時期遺物。其中還有唐代時期的翼獸(存五塔寺),遼金時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獅(存妙應白塔寺,賢良寺)。北京門墩的發展和遼中都、元大都的興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兩代則是北京門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門墩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數量也很多,文化內涵豐富。從現存的門墩看,總量仍在萬件以上。北京人稱門樓下的左右門枕石叫「門墩兒」,「門墩兒」相連的有「門坎兒」,人們從這里出出進進,把門墩兒視為守護大門和納福相結合的藝術化了的實用物。

北京的門墩兒品種和文化內容是極為復雜的,追溯到更早,元代有鐵獅子胡同,即現在的張自忠路,當時確因鐵獅子而得名,明清時大興以漢白玉和青石為原料製作門墩兒。門墩兒的外形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抱鼓形,一種是長方形,這兩種最有代表性,具體地代表了戶主的願望和對人生的要求。

借物寓意。植物中的梅、竹、菊、牡丹、荷花、松、柏等;動物有龍、虎、鹿、獅子、麒麟、魚、鳥、蝙蝠,還有人物和文字,通過這些諧音或吉祥的內容,表達戶主對福、祿、壽、子孫、事業、前途諸方面雕刻在門墩上。北京的門墩兒處處可見,個個不同,在這樣大的門墩兒博物館中找不到相同尺寸、相同內容、相同雕琢技巧的門墩兒。門墩兒從內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吉祥兆瑞門墩兒。天馬行空、寶相花、麒麟、鯉魚、化魚為龍、四藝、如意、綬帶、祥雲、拐子龍等。

鴻福相傳門墩兒。五穀豐登、富富有餘、花瓶等。

長壽康寧門墩兒。松鹿園、壽字紋、福壽雙全、五福捧壽、暗八仙等。

世代相傳門墩兒。獅子滾綉球題材,清代武官的門樓下,有獨立獅子為門墩兒,獅子同師諧音,代表軍隊的含義。

喜上眉梢門墩兒。喜鵲登梅,也是門墩兒常用的手法。

人品類門墩兒。古都北京是文化人集聚的地方,特別注重人品修養方面的文化內容。菊花門墩兒的官宅也好,文人宅也罷,包括民宅無不共稱菊花的性傲、色佳、香晚的個性和品質。竹子內容很多,竹子霜雪不凋,四時常茂,身直、心空、節貞。

以此表明門樓戶主的人品。梅花是北京文人選擇的重要題材,梅不怕嚴寒,能獨天下而春、香韻清高,常與美人相比。又與松、竹相結合成為歲寒三友。官品門墩兒,北京的當官人處處可見,所以當官的,首要的一條不貪污,要當清官,如荷花門墩兒,荷出於污泥而不染和一品清廉的門墩兒。劉墉曾為自己寫下一副對聯「粗茶淡飯布衣裳,這點讓老夫消受;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等由兒輩擔當。」

門墩兒藝術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發展到高峰時期形成的石雕藝術,民間的工匠作品能立在古都北京城內權貴的門前,製作的精美,雕工的不俗,題材的廣泛,比例的協調,石料的考究是北京門樓文化中又一枝花朵。雕刻技術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淺浮雕、圓雕、鏤空等多種技法相結合,在一個幾十厘米高的石料上表現出多種畫面,沒有純熟的技巧是很難完成的

��從建築的功能上看,門墩當初只是起支撐固定院門的作用,為的是讓門栓基礎穩固,防止大門前後晃動,這非常符合力學原理。它的起源與宅院同步,根據建築結構與技術發展的歷史規律,門墩兒在脫離了原始穴居以後就開始逐步發展,到後來,門墩的功能多樣化了,除了建築功能,還增加了觀賞性,這樣,門墩就逐漸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了。

��作為一種文化,自然就有其自身獨特的內涵。一位哲人說過: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北京,其文化也必然浸潤著帝王色彩。

��這種特權在門墩文化中也有著明顯體現。門墩與四合院密不可分,就四合院子而言,它的朱漆大門就是至尊至貴的標志。「朱戶」在古代被納入「九錫」之列。而九錫是天子對諸侯的最高禮遇。北京四合院中的金柱大門都是朱漆大門。與金柱大門相匹配的門墩,其等級之高可以想見。

��且不說禁城、宮苑內置放的銅鰲、銅鶴、麒麟等仁禽瑞獸,它們當然是帝王皇權的象徵:就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府邸門前也置放石獅,這當然也是一種等級標志,只不過他們門前的石獅個頭小點兒罷了,等級是一定要體現的,標志是必不可少的,獅子墩就是這方面的標志。現在西城府右街、西城大翔鳳胡同、西城恭王府(內)、東城東板橋胡同、東城帽兒胡同等處還可以見到。

3. 古代門礅石怎麼鑒定朝代

滿意答案s自由翱翔n4級2011-07-19可以從它雕刻的花紋、渲染的顏色和當地乃至石墩的歷史背景去考慮。 追問: 價位怎麼樣去判斷? 回答: 判斷出它的朝代之後,越古老的越高,當然還要看它的完整度。 追問: 在問一下,怎麼樣去判斷朝代,比如是明朝的!應該在多少價位?謝謝! 回答: 如果不算異形的基本兩大類,一個是長方形的,一個是鼓形的,鼓形一般放在大的門樓。因為它獨立在一間屋子,所以說它有條件放抱鼓石,這是其一。其二,當時居住這個院子主人他經濟條件還要有,你光說我住一個地方沒有經濟條件也不行。因為當時中國人講究,怎麼講,門當戶對。這個門墩只是門其中一部分,一個構建。但是它這點也是能夠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等,這個可以說反映特別充分。另外它還取匹配的作用,如果說上面有四個門鏨子,很大,底下有一小門墩,覺得上中下輕了。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凡是這種門門都比較大,每一扇門都比較大,兩善門,你要是小門墩,因為門墩從建築學上來講,應該是實用、堅固、美觀,它有這么三個要求。至於價格,具體的我真不太懂,只知道越古老的越高。

4. 門墩的基本構造

門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還有獅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門墩等等。
門墩通常由須彌座,抱鼓或方箱,以及獸吻或獅子(有說是狻猊)幾部分構成。根據門樓的形制不同門墩的形制也有差異。須彌座是整個門墩的基礎,一般會刻有蓮花的形狀,上面通常有錦鋪。抱鼓是一個豎立著的鼓,在鼓面和鼓的側面通常雕刻有各種吉祥紋樣,有福在眼前(蝠在眼錢),歲歲平安(穗穗瓶鵪),福祿壽(蝠鹿獸),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獅子)等圖案。方箱式一立方體,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紋樣。在抱鼓或箱體上面雕刻有獸吻或獅子。而整個門枕石由一塊整石雕刻而成。
由於文革中的「破四舊」以及沒有及時得到良好的保護,北京四合院門墩上的獅子大多已殘破。隨著老城改造和拆遷,門墩越來越少,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內的枕石園收藏和保護了一些門墩,並向公眾展出。

5. 北京型門墩的簡介

門墩,又稱門座,門台, 安置在大門門軸的底部,其作用是承託大門轉軸的底部-下門纂。古時,戰場上常用的兵器底部多有纂,如刀纂、槍纂、槊纂、矛纂、錘纂等。下門纂因為承載著一扇門的重量,所以,使用人要求門纂接觸的物件要有一定的硬度。普通的人家多用木製,為使用的長久和轉動的靈活,人們常常在門纂的轉動處加些油,以促其靈活。一則輕松無聲響,二則門纂軸處不易腐蝕。

6. 北京城的那些門墩兒 門墩兒由門枕石發展而來,兩者的區別主要是什麼

門更現代化。。

7. 關於中國文化傳統「門墩」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嗎

北京的門墩兒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最常見的兩種是箱型和鼓型的門墩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方形」和「圓形」門墩兒。

有人說方形門墩兒是文臣家的,圓形門墩兒是武將家的,這么說有道理也沒道理。北京的老房子都有門墩兒,圓形和方形的門墩兒隨處可見,不可能每家都是當官兒的吧。就算一開始這么分配的,但是隨著房子的轉賣,時代的變遷,也很難形成統一的標准。不過文臣家採用方形門墩兒的比較多,方形即箱型,取其諧音「書香」,表示自己是書香門第,也有人品方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