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胡同最長的是哪個
擴展閱讀
北京跑酷在哪裡 2025-07-14 20:23:30
萱廣州音怎麼讀 2025-07-14 20:15:33

北京胡同最長的是哪個

發布時間: 2022-10-09 12:29:38

① 北京最大、最小、最寬、最窄、彎最多、歷史最悠久胡同是那些

1、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

位於北京市珠寶市街西側,臨近大柵欄商業區。一直是歷史上和現在北京最窄的胡同。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人走過都要側身而行,街內南北共有九組建築。 推著自行車就難以通行。

2、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

位於西城區東南部的,屬於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自東向西分別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單大街三條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東端和府右街相交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為東西向的辟才胡同相通,與西單大街相交叉。

3、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全長為1552米,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在近代,這里曾是著名的使館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里屯一帶的館區。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4、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雖名為「大街」,實際上是胡同,它是北京最短的胡同,但並非只有一尺長,而是長約30餘米。是老北京胡同的縮影,具有明顯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5、拐彎最多的胡同——九灣胡同。


九灣胡同位於宣武區東部,東口與鋪陳市胡同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胡同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於13處,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

6、最古老的胡同——元朝就有的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因胡同東口的磚塔而得名。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壞較少,風貌保存較好的胡同之一,元朝就有了。

② 北京最長的胡同是叫什麼名字,好玩嗎

東交民巷是北京最長的還拖稿你,也是曾經的使館區,建築的風格比較多元化,徒步走的話可能時間比較久,可以騎著自行車慢慢欣賞。風景倒是蠻多的,綠樹,胡同建築,拍照都很不錯。去胡同遊玩結束晚上聚餐的話建議去王府中環,吃的多,購物的也多,大牌潮流聚集,晚上吃飯後購物是很棒的體驗。

③ 大家都知道老北京的胡同是一大特點。請問北京最長、最短、最寬的胡同都是哪

北京胡同之最
:
最窄的胡同
大柵欄錢市胡同,最窄處僅有0.4米
最長的胡同
東交民巷,全長3公里
最短的胡同
一尺大街,僅長25·23米
最寬的胡同
靈境胡同,最寬處32·18米
最短的胡同
小喇叭口胡同,北口不足0·6米
拐彎最多的胡同
九灣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
元朝就有的磚塔胡同

④ 京味文化的北京胡同之最

最長的胡同是東、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幾年來有不斷的新發現。較早說崇文區東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橋西永安路北邊的小喇叭胡同,發現北口向西拐彎處僅58厘米,大胖子過這個胡同口還得側著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今宣武區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的三廟街一帶。這里遼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廣安門大街還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北京」比「胡同」晚了一個世紀
據《明成祖實錄》載,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在永樂元年正月給朱棣上書說:「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統。而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這不正說出了朱棣的心裡話嗎?他當然照準了。於是在永樂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將北平改稱為北京。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就有了「北京」這個名稱,那麼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稱的誕生日。可見「北京」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卻比「胡同」這個名稱晚出現了100多年。
■北京古代紅燈區八大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獨獨八大胡同聞名中外。因為當年,這里曾是煙花柳巷的代名詞。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里,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乾等級。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內城,多是官妓。現東四南大街路東有幾條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樂胡同,是官妓樂隊演習奏樂之所。
內務部街在明清時叫勾欄胡同,是由妓女和藝人扶著欄桿賣唱演繹而來的。以後「勾欄」成為妓院的別稱。明清時期,當官的和有錢的飲宴時要妓女陪酒、奏樂、演唱,叫做「叫條子」,在妓女一方,則叫「出條子」。
百順胡同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門外大街,一是因為這里離內城較近,官員們出城享樂比較方便;二是這里有火車站,南來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門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業街,相當繁華;四是這一帶是戲園子、茶館、酒樓的集中地,吃喝玩樂,可自成一體。
■北京胡同的名稱
北京胡同的名稱看上去包羅萬象,既有江(大江胡同)河(河泊廠胡同)湖(團結湖)海(海濱胡同)、山(圖樣山胡同)川(川店胡同)日(日升胡同)月(月光胡同)、人物(張自忠路)姓氏(賈家胡同)、官府(帥府胡同)衙署(大興縣胡同)、寺(柏林寺胡同)廟(娘娘廟胡同)庵(觀音庵胡同)堂(老君堂胡同),又有市場(菜市口)、商品(銀碗胡同)、第宅(趙府胡同)倉庫(海運倉胡同)、工廠(打磨廠街)、地形(高坡胡同)、標志(麒麟碑胡同)、花(花枝胡同)草(草園胡同)魚(金魚胡同)蟲(養蜂夾道),還有雲(雲居胡同)、雨(雨兒胡同)、星(大星胡同)、空(空廠)、水(水道子胡同)、井(井兒胡同)、港(港溝)、灣(灣子)、風(風發胡同)、雷(雷震口)、電(電報局街)、火(火葯局胡同)、樹木(棗樹胡同)瓜果(果子胡同)、雞(雞爪胡同)鴨(鴨子店)魚(鮮魚口)肉(肉市街)等等。
【胡同文化】
北京許多胡同富有歷史意義。作為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如司禮監胡同、恭儉胡同(內宮監變音而來)、織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鍾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蠟庫胡同、瓷器庫胡同等等,都是歷代內府太監的監、局、司、庫,各衙門所在地,顯示了當時皇城的范圍。從前眾多的衙署也遺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東廠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錦衣衛所在地,是太監殘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貢院胡同,為明清的考場。許多權貴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閣老胡同,《長安客話》說李東陽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為永樂年間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時寵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時,手藝好的手工業者、買賣公道的商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劉蘭塑胡同、磨刀兒胡同、粉房劉胡同、豆腐陳胡同、沙鍋劉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稱,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據說這類以貧賤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過權貴者命名的胡同,這是北京胡同名稱值得稱道的地方。
北京胡同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蒼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徵,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現如今國家非常重視北京胡同的文化發展,北京旅遊局在一些保護較好的胡同中,開辟出了游覽專線,旅遊者可乘坐舊式三輪車游覽胡同,還可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這樣傳播到了全世界。
北京的胡同名稱包羅萬象,有自然景觀、生活用品、人物姓氏等。有的名稱反映了胡同的明顯特徵,如「寬街」、「八道灣」、「一尺大街」等;有的名稱則表露出人們的美好原望,如「安福胡同」、「壽長胡同」、「永祥胡同」等。胡同的名稱反映出胡同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城市的脈絡,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並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北京的土地變遷之所以受到格外的關注,不僅因其文化古都,更因為其身為京畿,提供示範。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於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於13世紀的元朝, 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胡同里的建築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築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過去北京的胡同遍布京城,老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條,若把這些胡同連起來,長度不亞於萬里長城。
在眾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遠的就算三廟街胡同了,三廟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遼代,當時叫「檀州街」,北京城經過了幾百年的變遷,可三廟街胡同始終保持著900年前的姿態,靜靜地候在北京的一角,看著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觀著北京城一步步的演變,這個數百歲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見證。
北京的胡同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最窄處僅有40厘米,僅能容一個身材「苗條」的人通過。
北京有胡同大多直來直去,但也有彎曲迂徊的,北京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胡同,共有二十多個彎,若到這兒來訪親會友,這一忽左拐,一忽右拐,拐來拐去,待找到門了,也拐暈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您能在這條胡同里經受住了考驗,您準保不會在北京的胡同中迷路了。
胡同是元朝的產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據說這蒙古語的意思是指水井。莫非那時候每條胡同都挖有一眼水井(作微型水庫),供居住的軍民飲用?想一想也可以理解,來自沙漠與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很重視水源的。
當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摩肩接踵的社交場所,在井邊與左鄰右舍談天說地、噓寒問暖,恰恰可以彌補四合院的封閉性所帶來的不足——既保護了每個家庭的隱秘空間,又為鄰里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胡同與四合院的完美組合。體現出元大都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聰明之處。胡同橫平豎直,四合院錯落有致,怎麼看都像是軍事化管理的結果。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游牧民族安營紮寨的大軍營。難怪汪曾祺要贊嘆:「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有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方位感強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遺傳,他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游牧時,一般都要根據日出日落來辨認方向,才不至於迷路。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麼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干凈倒是干凈,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願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於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踏實。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
因此 ,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並列 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
元代,北京的胡同間隔較寬,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進大四合院的距離。 因此後代在中間空地建院,必賴小胡同為出入通道,這樣
就在許多有名的 大胡同中產生了大量無名的小胡同,於是俗語有雲「著名的胡同三千六, 沒名的胡同賽牛毛」。
截止到1949年,北京城區有名的街巷有6074條,其中胡同1330條, 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路37條。習慣上.人們把街巷之類統歸於胡同。
如北新橋原有條九 道彎,實有20多道彎,後劃分成五條胡同;前門外也有九道彎,實則要 拐13個彎.北京街巷胡同同名稱好比一部網路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 又展示了社會風情,近年,被開發為一種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
目前,北京古老破舊的大雜院正被現代化的樓房所取代,舊胡同也將 失去它賴以存在的基礎。不過,為保持北京的古都風貌,許多著名的胡同 已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了,它為我們新興的首都保存了一絲古老的色彩。
現在,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已經開發出了一項旅遊新項目——串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舒暢剎 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後 前往後海地區,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後井胡 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後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 境和御花園。
外國朋友們在北京的胡同里留連忘返,連聲稱贊:「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恆的魅力。
3.京菜
京菜作為一個菜系,在形成中由於特殊的歷史條件,其人才的廣集、原料的豐富,使其在演變過程中,內涵的復雜程度遠非其他菜系可比。
畜肉類
1 清蒸爐肉
2 板栗金塔肉
3 四喜丸子
4 紫酥肉
5 清醬肉
6 元寶肉
7 蟠龍菜
8 福壽肘子
9 帶把肘子
10 抓炒裡脊
11 京醬肉絲
12 炒合菜
13 玉兔五彩絲
14 炒肉絲拉皮
15 京味扣葷素
16 肉絲炒如意菜
17 金絲韭菜
18 炒黃瓜醬
19 炒榛子醬
20 炒豆醬
21 芫爆肚絲
22 爆炒腰花
23 涮羊肉
24 爆羊三樣
25 北京烤肉
26 黃燜羊肉
27 它似蜜
28 醋熘木須
29 菊花羊肉
30 蔥爆羊肉
31 酸菜羊肉
32 酥炸牛肉
禽肉類
33 貴妃雞
34 菊花燴雞絲
35 象牙雞條
36 拔絲雞盒
37 北京烤鴨
38 炒鴨絲掐菜
39 八仙鴨子
干貨水產類
40 清湯燕菜
41 雞蓉燕菜
42 黃燜魚翅
43 蟹黃魚翅
44 珍珠鮑魚
45 宮府鮑魚
46 烏龍吐珠
47 爐肉扒海參
48 紅燒海參
49 炸烹蝦段
50 紅娘自配
51 紅梅珠香
52 金絲海蟹
53 三味全蟹
54 炒賽蟹
55 花籃蟹肉
56 五彩魚皮絲
57 蟹子燒鯊魚皮
58 梅花干貝
59 翡翠裙邊
60 燴烏魚蛋
61 四味三文魚
62 小樓燒鯰魚
63 酥小鯽魚
64 煎蒸黃魚
65 潘魚
66 兄弟全魚
67 官燒目魚
68 湛香魚片
69 京東侉燉魚
70 酥炸銀魚
71 繭兒羹
72 玉黍鱖魚
其他類
73 蓮蓬豆腐
74 三鮮釀豆腐
75 炒麻豆腐
76 拔絲蓮子
77 五彩葫蘆
78 辣油雪貝
79 干燒冬筍
80 焦熘餡餷
81 鉗子米炒芹菜
82 酥炸番茄
83 雪花桃泥
84 三不粘
85 炸香椿魚
86 麻醬冬瓜脯
87 黃豆疙瘩絲
88 毛豆燒茄子
89 清醬茄子
90 芥末墩
91 炒成什
小吃類
92 小窩頭
93 豌豆黃
94 小雞酥
95 焦圈
96 炸饊子
97 薑汁排叉
98 開口笑
99 愛窩窩
100 驢打滾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簧」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威猛的男人,別稱「大花臉」)、丑(男、女人皆有,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⑤ 北京胡同有哪些著名的胡同

1、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位於觀音寺以西,是老北京柳巷的代稱是一個地名位於前門外大柵欄附近。

2、菊兒胡同。

菊兒胡同起源於明朝時期,在乾隆時被稱為桔兒胡同是個多音字讀潔和橘。其中橘是俗寫,這里有很多富有古建築藝術氣息的建築附近好玩的地方有茅盾故居、雍和宮等,吸引了不少外國遊客的關注和遊玩。

3、西交民巷。

西交民巷位於西城區南部附近遊玩的景點有天安門廣場、新華街、人民大會堂等這里有很多古文化遺跡其中包括街內有張廷閣宅、京師看守所等一些歷史文物單位,在2002年的適合改建為中國錢幣博物館新館。

4、琉璃廠。

琉璃廠其餘於清代時期,當時各地參加科舉考試這里就有很多售賣書籍和筆墨的店面,富有濃郁的古文化氣息贏得了廣大海內外遊客的贊譽。是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之一周邊的景點有廠甸、紀曉嵐故居。

5、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位於北京東城區原來是東江米巷在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排名中這條胡同最長,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是運送糧食的必經之地這里有很多古文化建築以及銀行、教堂、醫院等吸引了很多遊客附近的景點有老舍茶館、天安門等。

6、金魚胡同。

金魚胡同這個名字聽著就特別有意思這里有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晚上來這里逛特別好玩,異彩紛呈的夜景走在小巷中感受這些歷史文化氣息然後還可以去附近的王府井、東堂逛一下非常愜意。

7、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起源於元朝初年是北京唯一的牌樓街道,街上面有4座牌樓東面西面各一座國子監附近各一座,以前這里不叫國子監被稱為成賢街直到1956年的時候才改名國子監這里存在很多大小宅院、廟宇、古文化氣息濃郁,周邊的景點有國子監、孔廟等。

8、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位於北京東城區附近的景點有火德真君廟、茅盾故居等在明代時期因文昌宮取名帽兒胡同,因為清朝時期有很多製作帽子的作坊所以改名為帽兒胡同。

9、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什剎海文化保護區,在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排名中是國家建設的八大特色街區之一,起源於明朝初年當時這條街叫打魚廳東街,後來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改名為鼓樓斜街,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里住著一些旗人都比較喜歡抽煙,所以推動當時煙業的發展,開起了煙袋商鋪,所以漸漸的就成了煙袋斜街。

9、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又稱蜈蚣街位於北京東城區是一條很古老的街道,這里保存了元代的很對大街小巷以及四合院街道,另外還有八大巷以及50坊等元代時期這里叫羅鍋巷乾隆十五年改名為南鑼鼓巷,這里有很多小商店包括糧店、油鹽店、豬肉鋪、葯鋪等規模龐大有近30個行業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大的店面如飯店、銀號、茶店等周邊好玩的景點有恭王府花園、什剎海。

⑥ 最具特色的北京八大胡同大盤點

胡同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城市小巷,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八大胡同,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北京八大胡同之: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這里街道不寬,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

北京八大胡同之: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舊時因這里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北京八大胡同之:金魚胡同

金魚胡同位於燈市口大街南側,屬東華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呈東西走向。東起東單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南與校尉胡同相通,北鄰西堂子胡同。金魚胡同比一般胡同寬,長五百四八米,可算是條馬路。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都設在這里。

北京八大胡同之:菊兒胡同

菊兒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鄰後圓恩寺胡同,北與壽比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北京八大胡同之: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東起地安門大街,西鄰什剎海前海,全長近300米,被列為2007年重點建設的八條特色商業街之一。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毗鄰後海,在地安門以北,鼓樓前臉兒,有一條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煙袋斜街。

北京八大胡同之: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東西向,位於雍和宮大街與安定門內大街之間。形成於元朝初年,明時,國子監街無稱,只叫「國子監孔廟」。國子監街保存著較好的舊京街巷的風貌。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國子監街是京城現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聳立的牌樓,夾道的古槐,和兩旁的大小宅院、廟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靜,古城韻味八足。國子監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

北京八大胡同之: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屬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明代稱梓潼廟文昌宮胡同,因有文昌宮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胡同。帽兒胡同沒有平常老街舊巷的落寞。它兩端與繁華熱鬧的大街相接,內里不時有各色轎車穿梭,濃密的林陰道下,時尚的跑車與古老的三輪車交錯行駛在紅門灰牆間。

北京八大胡同之:琉璃廠

琉璃廠以經營各種文房四寶贏得了文化人的贊譽。它起源起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里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

以上就是關於北京八大胡同大盤點 體驗北京的千古風情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⑦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哪些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八大胡同、菊兒胡同、西交民巷、琉璃廠、東交民巷、金魚胡同、國子監街、帽兒胡同、煙袋斜街、南鑼鼓巷。

1、煙袋斜街

金魚胡同這個名字聽著就特別有意思這里有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晚上來這里逛特別好玩,異彩紛呈的夜景走在小巷中感受這些歷史文化氣息然後還可以去附近的王府井、東堂逛一下非常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