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發工資12000扣多少稅
個人所得稅稅額:(12000-5000)×10%-210=490元。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扣除險金等項目後的月收入額-基本減除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月薪12000其適用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由此公式算出月薪12000元,其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為490元。
根據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從二零一九年一月份開始,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有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也就是說,對於居民的個人所得稅,從二零一九年一月一號起,將按照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累計預扣法是指預扣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已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扣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後的余額。
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其好處是在於把過去按月計算的方式變成了以年為單位的累計。這樣每個月的抵扣額就可以累計下來。參與影響當年中剩下月份的個稅錢數公示為本期應預扣繳稅額,等於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稅率,減速算扣除數,再減去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等於累計收入減去累計免稅收入減累計基本減除費用減累計專項扣除。減去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再減去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拓展資料:什麼樣的人可以領取個人所得稅退稅?
可以領取個人所得稅的人是上年度有多交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多,交個人所得稅的原因比較多,比如稅收優惠政策導致的多交個稅,有專項扣除費用沒有依法扣除等情形,退稅的操作流程是安裝網上系統,實名注冊登錄,在年度匯算業務申報退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② 工資12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扣除險金等項目後的月收入額-基本減除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2000-5000)×10%-210=490元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③ 北京地區,稅前月薪12000每月,個稅,社保,公積金按實際比例繳付,請問實際到手工資應該是多少
在北京地區,我的稅前月薪是每個月12000,在我依法繳納完個稅,社保,公積金等稅項後,實際到手工資大概是8768元。
一、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中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基本減除費用標准調至每月5000元。
法定對象、居民納稅義務人、非居民納稅義務人都是我國的義務納稅人。
應繳稅內容: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都需依法納稅。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二、實際工資
你要繳納的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比例:8+2+1+12=23%(另外加3元,因為醫療保險是2%+3),12000*0.77=9240,9240-3=9237。剩下的超過3500部分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即9237-3500=5737,1500的部分要交3%,就是 45元。1500至4500的 交10%,5737-1500=4237,4237X10%=423.7即個人所得稅總額為:45+423.7=468.7。因此到你工資卡里的工資為:9237-468.7=8768.3元
④ 工資12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每個月工資12000元,如果在不考慮社保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因素下,每月需要繳納490元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為(年工資總額-起征點-個人所得稅級數)等級稅率個人所得稅級數等級稅率。具體為(12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5880,這是年總繳納個人所得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⑤ 稅前12000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工資收入1萬2,按現行個稅法規定,屬於第三檔,稅率為3%,起征點是5000。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00元。應納稅額=7000X3%=210元。所以計算稅後工資=稅前工資-應納稅額=12000元-210元=11790元。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⑥ 稅前12000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稅率表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換算全月應納稅額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不超過3000元的3%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過960000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衍生問題:
個人所得稅退稅的錢什麼時候能打到卡上
原則上是30日內退稅到賬,實際10個工作日左右就能到賬,主要看稅務局的處理速度。工資經過年度匯算後,有應退稅款的人,可以向稅務部門的窗口或網路上申請退稅。納稅人只要在申報表的相應欄目上,依次勾選「申請退稅」,並提交給主管稅務部門以後,即可完成本人的申請匯算程序。在手機上退稅的步驟:1.打開手機個人所得稅 APP。2、點開首頁常用業務中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3、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4、確認開始申報後,系統提示標准申報須知(使用已申報數據),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開始年度匯算申報。5、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6、確認後點擊最下面的下一步。7、點擊申請退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