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准備和北京外企辦事處委託的FESCO簽合同,5險1金能在上海交嗎
一旦你被上海企業錄用,並簽訂勞動合同,那麼你的社保5險1金就在上海交了。這樣沒有問題。如果在北京交,首先上海企業要同意這么做,除非上海的這家企業與北京FESCO有關系,否則沒可能能幫你在北京交。不過你不用擔心,你在上海交的社保、公積金和你之前在北京交的社保、公積金都是你個人賬戶內的,到退休算退休金都可以累加的,所以沒有任何損失。包括你自己交的社保也是如此。所以這個你不必糾結。最重要的現在就是上海建築外企錄用你,上海的外企都很正規,所以你不必擔心。我就是上海外企做過的。你放心好了。只要簽了合同,一定會幫你交5險1金的。這個會在上海交,你去天津項目的工地也沒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什麼樣的單位才有五險一金
樓主你好,什麼樣的單位才有五險一金?關於這個問題那麼很明顯,擁有五險的單位基本上是大多數群體,因為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那麼作為工作單位來講,只要和自己的員工建立起勞動合同關系,那麼就應該為自己的員工繳納一份相應的社保,當然這個社保指的就是五險,所以說五險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任何企業和單位都不能夠拒絕為自己的員工來交納五險的待遇。
但是對於住房公積金並沒有明確的寫入到勞動合同法中,所以說這也就是很多單位不給自己的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待遇的主要原因,當然很多企業確實是沒有住房公積金的,這個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它並沒有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它擁有五險一金。
我認為具體什麼樣的企業擁有五險一金,那麼就應當是在你應聘的時候主動詢問清楚,或者說在這家工作單位的招聘公告當中,你可以明確的看出有五險一金還是沒有無現金,不過作為一般的國有企業和大型的一些中央直屬企業,基本上都是會擁有五險一金的,不但會擁有五險一金,而且會擁有五險兩金,還有一個補充養老保險的待遇,也就是職業年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樓主你好,關於五險一金這個問題,其中五險和住房公積金是單獨劃分的。因為五險是屬於社保的范疇,是明確的寫入到勞動合同法中,屬於法定的責任和范圍,那麼企業單位只要和自己的員工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之日起30日內都應該依法為自己的員工繳納社保,也就是所謂五險的待遇。
但是這個住房公積金沒有明確的寫入到勞動合同法中,他雖然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當中明確規定企業單位要為自己的員工來購買住房公積金,但是並不是屬於法定的責任,所以說它的這個效率相對就會比較低一些,所以很多企業單位不購買住房公積金,完全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尤其是一些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型企業,由於他們的經營利潤比較薄弱,經營成本比較高,所以說就會放棄給員工購買住房公積金的待遇。
什麼樣的企業擁有住房公積金呢?一般就是作為一些比較成熟的企業或者是一些國有企業,那麼他們都會給自己的員工同時來購買五險一金,甚至是五險兩金五險,兩金的話就會多出一個補充養老保險,也就是所謂的企業年金的待遇,那麼擁有企業年金的個人在辦理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普遍都是比較偏高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什麼樣的單位才有五險一金?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只要是用人單位都應當為員工繳納五險,都應當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條例的規定,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依法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這是社保法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的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按照社保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成立後的三十天內,必須要到社保部門辦理社保繳費登記證,員工入職的三十天內,應當為員工辦理 社會 保險;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在注冊的三十天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納登記證,在員工入職的三十天內,為員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繳納手續。
雖然國家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能夠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執行以外,部分中小民營企業,都是採取打擦邊球的方式,採取各種手段,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有的只繳納兩險,有的繳納五險而不繳納住房公積金,給員工以後的保障帶來了一定的煩惱,甚至損害了員工的合法權益。
五險一金,其實都是屬於政策范圍內必須強制性執行的,但在實際中,由於繳納住房公積金沒有寫進勞動合同法,所以部分單位以此為由,只為員工繳納了五險,而沒有繳納住房公積金。由於住房公積金規定處罰力度比較小。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不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處罰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上的罰款,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住房公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雖然法律法規比較完善,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於處罰力度過輕,執法不嚴,加之企業人力資源成本負擔過重,導致部分單位不願意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或是只繳納五險而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現象,加之員工維權的成本比較高,程序比較復雜,耗費的時間比較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企業的不合法行為。
總之,凡是在中國境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法人實體,都應當為員工教案五險一金,這不但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員工應當享受的合法權利。
哪些單位有五險一金?五險一金單位交多少?事業單位有五險一金嗎?下面,我就跟大家講講這方面的知識。
「五險一金」的征繳范圍包括哪些?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五險一金」的征繳范圍包括: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等。
公務員有五險一金嗎?答案是有的,公務員具體的 社會 五險一金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什麼?因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全國各地「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有所不同,目前四川省交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7.5%,個人2%;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費:根據用人單位從事生產經營安全風險程度,用人單位繳納費用在工資總額0.6%-2%之間確定,職工本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費:用人單位按職工工資總額0.6%繳納,職工本人不繳納;另外,非城鎮戶籍從業人員綜合 社會 保險費:用人單位按職工工資總額14.5%繳納;職工按本人工資總額5.5%繳納,由用人單位在職工工資收入中代扣代繳。
住房公積金的繳納比例:單位與職工個人應同比例繳存,繳存比例不得低於5%,財政撥款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繳存比例不得高於12%,其他單位繳存比例超過12%的部分,應按國家稅收政策規定納稅,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其單位應繳存部分和個人應繳存部分均由個人承擔,繳存比例不得低於10%;繳存比例超過24%的部分按國家稅收政策規定納稅。
上述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各地市、州會有一定的差異。
五險一金是單位給予每位職工最基本的福利保障。
根據《 社會 保險法》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 無論是公有制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或者是個體經濟從業者都應當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 。
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什麼自己在小企業工作,單位確實沒有繳納五險一金,這就是接下來要細說的問題了。
上面我們說的各種規定屬於理論層面,在最終的時候一定會落實到位,只是目前由於某些城市仍然執法不力,所以對於企業不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這種現象並沒有加大力度去約束,導致的是某些城市的職工沒有享受到該有的福利,但隨著商業環境的不斷改善,職工該有的福利也是一定能享受到的。
就拿北京舉例,北京的大小企業都會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可以說執法相對較嚴格了,以前社保的嚴格管理從未鬆懈,所以不繳納社保的漏網企業越來越少,前不久公積金的執法也上了一個台階,通知到每家正常開業的企業,必須為職工簡歷公積金賬戶,依法繳存公積金。
所以,五險一金並不是大家原始認知領域裡面只有國企、央企才有,而是不管大大小小的企業或者個體組織都應該有的職工福利,如果自己單位沒有繳納,說明存在單位漏交情況,可以和單位協商繳納,也可以向社保相關中心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反映情況,都會很快落實,進行補繳的。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咨詢師,勞動關系協調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干貨分享,歡迎關注向我咨詢!
首先確定的是正規的企業無論是國企,外企和私企都是有的。
為什麼前提約定了一個「正規」一詞呢,是這樣的,根據中國勞動保障法,企業在和員工簽訂正式勞務關系後需要為員工購買五險一金,只是在私企這一塊「一金」是不強制的,其他的都是強制必須給員工購買的,否者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和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 社會 團體,均有義務為在職員工繳納,但是結合 社會 環境,通俗來講,只有國企,外企,正規民營企業才會給職工繳納。而且大部分小公司都只繳納五險,並沒有公積金。
政府單位,央企,國企,有實力的民企也有這個待遇。如果在一線城市,可能稍微小點的企業也有這個待遇。很多小城市的事業單位合同工都沒有。
國企,外企,正式勞務合同關系的。民企公積金不一定有,社醫保有的。沒有可以勞動仲裁。
Ⅲ 關於北京的五險一金及養老保險保險和公積金的提取問題
你好,你對北京市的五險一金的政策掌握的挺清楚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難。先簡單給你分析一下,你是農業戶口,而且是2009年10才上崗的,上崗後工資總額為8000元,但是我不清楚你們公司的工資結構式怎麼樣的,現給你做分析:
1、2010年1月1日前,北京市的社保繳費基數有城鎮和農業的區別,農業戶口不論工資基數是多少,統一以當年北京市最低工資為基數,比例和城鎮戶口一樣。按照你2009年10月入職,如果入職就辦理社保的話,你的賬戶2009年共有:800*(20%+8%)*3=672元。自2010年1月1日起,繳費基數和城鎮戶口一樣,由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但有上線和下線之分,即上限不得高於上一年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下限不得低於上一年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的40%,200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尚未出台,2008的社會平均工資為3322,你的工資在這個范圍之內,所以應該以你的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那麼,2010年你的賬戶里共有:8000*(20%+8%)*5=11200元。如果在2010年1月以前,個人賬戶需要在勞動關系解除後,個人提出申請,由單位社保專員辦理提取手續;但是自2010年1月後,北京市已經凍結了提取手續,不再將賬戶里的錢提取出來,可以轉移到戶口所在地和按照養老政策享受退休金。由於目前北京市的相關細則沒有出台,現在暫時不能辦理轉移和提取,所以你的錢目前無法提取,只能等相關政策出台。
2、住房公積金問題,你算得也很正確,比例都沒有問題。一般來說單位也是要按照工資收入為基數,單位和個人比例相當。農業戶口的公積金,可以在勞動合同解除時提取,這個沒有時間限制,只要你不提取,它永遠在你的賬戶里,是你的個人財產,如果你不著急用錢而且又打算在北京發展,那你不用擔心提取問題。一旦你准備離開北京再提取也不遲。你們單位給你繳納的住房公積金的基數為1575元,從你的公積金賬戶看出你每月入賬378元,這里包含單位部分,即:(12%+12%)X=378,X=1575元。正常情況下,你們公司需要按照你的工作收入為基數,由此我推斷你的基本工資可能為1575元,公司只是按照你的基本工資繳納的。但是,按照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條例,單位必須依法為城鎮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並沒有要求為農業戶口繳納住房公積金,所以,單位可以不為農業戶口的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這只是單位的一項福利而已。那麼,單位在考慮人工成本的時候肯定會最大限度的節約用工成本的,雖然單位少給你繳納了,但還是你的一項福利的。我是在北京市做人力資源的,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再提出來。祝你好運。
Ⅳ 公司是外資企業員工都是中國人怎麼開始繳納五險一金呢辦理流程是什麼
關於五險一金:什麼是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什麼?
??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於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關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養老保險,要達到法定的年齡才可以,失業保險金的領取也是要具備條件,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後還必須有求職的意願,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
??如果失業之後你不想工作,那麼就不能給你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
??•試用期內是否享有保險?
??在試用期內也應該有享受保險,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試用期內也應該上保險。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思或自願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而且商業保險不能替代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
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舉例來說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醫療保險的享受待遇
??1、門、急診醫療費用
??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
??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
??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5、住院醫療
??●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條件的參保人員,在收入住院時,醫院收取參保人員部分押金,押金數額由醫院根據病情按比例確定。如被派遣人員單位和參保人員未能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員個人全額墊付;
??●結算周期: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不超過90天的,每次住院為一個結算周期;
??●惡性腫瘤患者門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患有精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每36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參保人員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參保人員出院或階段治療結束時,需由派遣人員個人先與醫院結清應由派遣人員個人自費和自付的費用,應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向醫保中心申報審核、結算;
??●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的結算,設定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支付起付線和最高支付額;
??●起付線第一次住院為1300元,以後住院為65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元;超過最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標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員個人負擔部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
??資金支付70%,派遣人員個人負擔30%。在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10萬元。住院費用的結算標准,在一個結算周期內按醫院等級和費用數額採取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
?(各項比例有調整時,按新的標准執行)
??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醫保是免責的!
??失業保險享受待遇
??失業保險連續繳納一年以上,檔案退回街道後。可以在街道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它是最主要的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北京市相關文件執行;
??2.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是指支付給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的補助。根據北京市有關政策法規執行;
??3.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按有關規定執行。
??工傷保險享受待遇
??在合同期內不幸發生意外,需向企業索取情況說明,並加蓋企業公章,盡快(最好在三個工作日內)申請工傷認定並需提供下列材料:
??1、初次治療診斷書或住院病歷;
??2、職業病診斷證明(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3、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隊的事故裁決書或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證明;
??4、身份證復印件;
??5、有效期內的勞動合同原件
??生育保險享受待遇
??可以報銷與生育有關費用
??報銷范圍包括,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與生育有關的費用。
??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女職工因懷孕、生育發生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品費。
??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計劃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
??現在要求,醫保繳夠20年,養老交夠15年才有資格領養老金和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
??然後還有一點在網上查不出來的東西
??首先如果去非戶口所在地工作比如原戶口在北京而去深圳工作無論戶口是否轉過去深圳萬一將來不在深圳工作了那麼在深圳交的五險一金能否轉出來就很成問題因為現在全國五險一金這個東西沒有聯網只有北京市內的聯網了就是說如果你本來在北京的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後跳到另外的一個北京單位工作這樣五險一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其他省市跳的話轉的時候會很麻煩能不能轉還成問題
??關於前面提到的五險中的三險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意思是這樣比如對於養老保險比如你的工資是2000那麼你個人要交納8%單位給交納15%(以上數據都是假設),這些錢都存到你的一個帳戶里等到你滿足了可以享受養老保險的時候才可以支取(具體條件見前面)然後考慮到上面一段寫的內容萬一要是轉不了的話那麼你的錢就白交了還取不出來
??所有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部分都是這樣的住房公積金也是這樣比如按照工資乘以比例假如你每個月要交500單位給你交1000如果你跳槽了這些錢又不能轉那麼你每個月500就白交了也不能取出來——因為你不符合享受住房公積金的條件,只有到買房子的時候才能取出來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那我如果不打算在剛開始工作的城市發展一輩子為了防止將來轉不出來五險一金我能不能不交納?答案是不能至少三險那部分是國家強制必須上的所以比較無奈另外關於五險一金上繳的基數就是拿你哪部分工資乘以那個百分比的問題是這樣的首先來看一下工資的構成基本工資+各項福利+獎金很多企業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資上五險一金的因為如果按照三部分來算的話你個人上的多一些但是單位給你上的更多(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五險一金都是個人交小頭單位交大頭)所以很多企業為了給自己省錢基數都是能少則少另外對於福利部分有很大貓膩這個大家將來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問!
??前面說過住房公積金也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但是企業給你交的那部分早晚也是你的(只要你將來買房的話是可以一次性取出來的)比如說你每個月按照比例交500單位可能給你貼1000雖然在你買房子之前這1500是取不出來的但理論上說那1000也是給你的那麼有的企業就會把那1000算做給你的福利其實不應該算的!!!!因為那1000是虛的是你在不買房子的時候就取不出來的所以大家在簽的時候要問清楚這福利裡面有沒有包括住房公積金小心啊小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為什麼五險一金中,不包括員工的意外保險呢
「五險一金」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險),以及住房公積金(一金)。其中的「五險」是國家法定要求用人單位必須給員工上的險種,不管你願不願意,正規單位都會主動給你辦理。
「五險一金」可多可少,有利有弊,關鍵看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
比如,你可能不知道——「五險一金」里基本「沒用」的要數失業險。
想領到失業金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首先,你必須連續繳納失業保險滿一年後被老闆開除或者企業倒閉。然後,你要有堅強的毅力帶上一大堆材料回到戶口所在地,辦理一大堆手續。此外,你還得積極參加街道舉辦的再就業招聘大會。最後,你才能領到一個月可能只有幾百元的失業金。
不過,也有很好用的險種。
比如北京,如果你是外地戶口,只有連續上滿5年的社保才能在北京買車搖號和買房,這里的社保只包括五險。只要中間斷一天,5年就要重新計算了。最重要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得交夠1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也如此,女必須交夠20年、男必須交夠25年。
養老金需要打出轉移單交給新單位;住房公積金需要先在新單位開賬號,拿賬號給老單位,讓老單位把原來賬號里的錢轉入新賬號。其餘的險種辦理轉移都沒有特別的手續,直接續上即可。
醫療保險比較重要,規定是中斷3個月以上就失效,補交也不行,3個月以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如果不得不斷檔,中間可以購買一份短期的醫療商業保險,避免突發大病。
另外,由於全國未建立並軌賬戶,對於很多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工作並繳納社保、後來又回三線城市工作的人來說,雖然社保關系可以跨省轉移,但損失難以避免。比如,某些時候,養老保險只能帶走個人繳的那部分;醫療保險則是沒有辦法異地轉移的,只能重新辦理。
Ⅵ 外地農業戶口在北京工作,是否可以享受五險一金
外地農民工應上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種險,其中工傷,生育,失業是不需要農民工本人交納的,如果醫療交納的是2%那也不需要本人交.
Ⅶ 五險有一金和沒一金的差別有多大
在當前 社會 ,五險一金是工作穩定的標配,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現在都是五險二金。
大家知道,一金指的就是住房公積金。那麼有沒有住房公積金,差距還是很大的。咱們以一名公務員為例,如果一名公務員到手月工資是4000元的話,按照各種保險扣除比例為76%計算,那麼月檔案工資就是4000÷0.76=5260元。
公積金繳納比例,一般單位繳納檔案工資的12%,也就是每個月單位為你繳納5260×0.12=631元。而個人一般繳納檔案工資的10%,也就是5260×0.1=526元。一個月就是631+526=1157元。你想想,一個月到手工資才4000元,光公積金賬戶每個月就繳存1000多元,你說差距大不大。並且,工資是每年增長的啊,公積金賬戶繳存數會越來越多。
並且,更重要的是,公積金購房貸款利率要比商業貸款低很多,現在五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而商業貸款要達到4.9%,你想想貸款一萬塊錢,一年就要多還490—325=165元。
總之,有公積金的話,不但每個月工資會多,更重要的是購房貸款利率低,大大降低購房還貸負擔。
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五險」以上年度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為 繳費基數, 企業和個人的繳費比例為:
根據《 社會 保險法》和《勞動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三條、第一百條等條例的相關規定,「五險」是法規規定企業必須為職工購買的,具有強制性。因此,只要是經過注冊,正規經營的企業,無論單位性質是國企、私企、外企、合資,都是會給職工購買「五險」。特別是國企、私企、合資企業,會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就更不用說,會按照最高額度購買 社會 保險。不按照規定、不足額購買 社會 保險的、逾期不繳的,一般只存在於私企。
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 社會 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與 社會 保險一樣,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 社會 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單位必須依法履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義務。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雖然是行政法規,但是同樣具有法律效應。有些單位喜歡鑽法律的空子,認為住房公積金沒有強制性,不給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核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三十八條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核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院強制執行。」 如果單位抱有從眾心理或者僥幸心理,不遵守法律法規,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不同等級職工,住房公積金額度差距有多大?
以北京為例。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在6月將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上限從2085元上調至2327元,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2%。
公積金繳存上限:2107年度公積金繳存上限為4654元,職工和單位月繳存額度上限均為2327元。 繳存下限;2017年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不得低於人社局公布的2017年北京最低工資標准1720元,職工和單位繳存額度下限為860元。
北上廣深等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較高,公積金繳存額度自然也會高一些。在中西部地區,以及三四線中小城市,公積金繳存額度就沒那麼高了。自己和單位繳滿一年,還沒有人家一個月繳存的額度高,這也是很常見的。
武漢:公積金繳存額度相差近40倍
2016年,武漢有3萬多職工辦理了公積金貸款,每戶貸款平均額度為38.9萬元。 在公務員、石化、電力、煙草、國有銀行等高公積金額度群體中,行政級別同級人員的公積金額度從高到低排名依次為國有銀行、煙草、電力、石化和公務員。
在武漢,廳級幹部的月繳公積金額度約為3000元,大型國有銀行基層正式員工的繳存額度可達4000元以上,在國有銀行里擔任處級領導幹部的月繳公積金更是高達7000元。
武漢最低的月公積金繳存額度為176元,從176元的最低繳存額度到7000元的高額度,兩者相差為39.77倍。
山東:不同城市差別大
各地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和繳存基數參差不齊, 即使同省的城市之間差別也很大。濟南市的個人最高繳存額度為1758元,青島市的個人繳納最高限額為2730元,兩者相差約1000元。
廣州:差距數十倍
根據廣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規定,單位及個人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各為5%~20%,具體繳存比例由單位和個人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廣州白雲路一公交站場的公交師傅每月收入大約為3700元,公司按照最低5%的比例繳存公積金,每月只有300多元,而金融、互聯網等行業,一般都在2000~3000元左右,相差了十幾倍。
無論是什麼性質的單位,不同等級的職工,住房公積金額度也是不一樣的,由於大部分地區都有5%~20%這樣的繳存范圍,因此就算職工每月按5%繳存,管理部門也會按照較高的繳存比例進行繳費。
職 級越高,待遇越好,這本不是什麼職場秘密,用不著抱怨,自己了解就好!
個人認為,在CPI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住房公積金每月的存儲額度至少要達到千元以上,在購房、貸款、翻修住宅時才能產生較為明顯的福利效果。
公積金就是赤裸裸的給你送錢啊。
最主要就是體現在買房能給你省多少錢的問題。
簡單的說,有公積金買房的話一般能省下差不多三分之一還多。
舉個例子,現在商業房貸利率一般4.9%每年,而且至少還要上浮20%甚至30%才能拿到貸款,我們就按上浮20%來算吧。差不多就是接近6%的年利息了,比如說,你貸款100萬,商貸30年,利息就是接近180萬,加上100萬的本金,你30年共計要還280萬,每個月還款差不多是7700多。
如果你有了公積金,目前貸款利率是3.25%,同樣以貸款100萬計算,30年利息97.5萬,共計要還197.5萬,197.5萬除以360個月,平均到每個月不到5500。
公積金要比商貸每個月少還2200塊,中間的2200的差距就是公積金能給你省的錢。
而且別忘了,公積金,你交多少公司就給你交多少,如果你一個月自己的加公司交的公積金有2000塊,這部分錢是可以提出來交房貸的,按照剛才我們計算的比例,其實你自己每個月只需要掏3300左右就夠了。就算加上自己的1000塊錢公積金進去,也才4300.這個和商貸的7700相比,是不是省下三分之一還多?
怎麼樣?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吧?
多一「金」多一個保障。在了解差別之前,讓我們一起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職工按規定存儲起來的專項用於住房消費支出的個人住房儲金,具有兩個特徵:一是積累性,即住房公積金雖然是職工工資的組成部分,但不以現金形式發放,並且必須存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受委託銀行開設的專戶內,實行專戶管理。二是專用性,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款專用,存儲期間只能按規定用於購、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納房租。職工只有在離退休、死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或戶口遷出原居住城市時,才可提取本人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
通俗來解釋,公積金是可以在購房的時候申請貸款使用的,並且貸款的利息比商貸會低很多。另外在租房甚至有重大疾病的時候,也是可以使用公積金的。在需要的時候,公積金也可以提取出來當現金使用哦,而且在每月發工資,上繳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工資的應納稅部分也是已經扣除公積金之後的喲,所以千萬不要為了拿到手的工資多那麼一點點,而不要公司繳納公積金哦~
我來說說我的經歷,你就知道五險一金有這一金和沒這一金的區別了。
五險一金這一斤指的是公積金,公積金最大的用處就是當你買房時能提出來使用,現在的用途應該也包括租房和裝修房屋。
區別一:只有繳納公積金,你才可以享受公積金貸款,而相比商業貸款,公積金的貸款利率是比較低的,現在應該是3.5%左右。現在隨便一個理財的收益就能超過這個貸款利率。所以,如果你貸30萬公積金的話,等於是拿了人家30萬的資金來給自己做理財,至少也是可以賺一下其中的差價。
區別二:多年前我買房時是公積金貸款,總額30萬,15年。但因為有公積金,並且賬戶中已經累積了大概有8萬左右,所以部分資金我採用年沖還貸的方式,在第一年時一次性用來還了公積金貸款。然後,每月我的公積金金額是1000元左右,一年累計累計下來就是12000元,然後第二年這部分資金又還了貸款,第三年繼續。所以總的30萬元公積金貸款,自己正真付出的還貸資金其實只要20萬就夠了(這里只說本金,不提利息),剩下的10萬元公積金已經幫我抵扣掉了。
而現在,我已經離職,自由職業了,也就沒有了公積金。這樣一來,剩餘的20萬貸款是需要我實打實出錢了。如果還在原公司上班的話,每年還可以有12000左右的資金來幫我抵扣掉房貸。繼續工作10年,那繳納的公積金還能再幫我還掉10萬元貸款。
用最直白的話來說,只要涉及到買房、租房、裝修等,你就等於每月損失了繳納的公積金這筆費用。公積金即便不用來買房等,等你退休後這筆錢也是可以全部提取出來的,包括你離開某個城市時,也可以一並要求提現繳納的公積金。
所以如果沒有企業給你繳納一金,你的損失不小。
因為現在公司裡面大多是年輕人,每年得病的幾率並不多,如果沒有補充醫療保險,醫保不單單有自費的底線,超過底線,能報銷的,也只有50%。
所以,醫保的大病統籌,對一般的年輕人來說,用處不大。
但住房公積金就不同了。
國家規定,五險一金是必須要給員工上的,否則算是違法。
稍微好點兒的企業,住房公積金都是按照每個月薪水的12%來上的,只有少數企業,是按照8%來上的。
更有少數企業,偷偷摸摸只按最低線,也就是3150來上,這種企業,是否要去,一定要斟酌。
假設你每個月是1萬的薪水,那麼你自己應該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1200,公司也給你繳納1200,所以,一共有2400存入你住房公積金賬號,在你買房後,這筆錢,可以提取出來,用於還房貸。
千萬不要以為如果沒有住房公積金,你損失的,只有這每個月的1200.
因為住房公積金是稅前扣除的,所以你繳納的1200,是不交稅的。
而這1200如果不扣除,發到你手裡,是要扣稅的。
10000的扣稅率是20%,也就是說,1200的20%要扣除,那麼你少拿240。
這筆錢,不算少吧?
為什麼不建議去沒有五險一金的公司,或者不按實際工資比例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公司呢?
因為如果一個公司連法律規定的這筆錢,都要節省到極致,那麼平時如何苛責員工,就可想而知了。
可能會有很多不合理的規定。
很不舒服的企業文化。
這種情況下的最終結果,就是你跳槽。
如果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找一個正規的公司,學習一些正規公司的做事方式和技巧。
有一金跟沒一金區別分別大,可以說是垃圾單位跟正規的單位的主要區別。
事實上,住房公積金也是必須繳納的,但是有些個雞賊的單位,只給部分員工繳納,這樣,單位的公積金賬戶裡面也每個月在繳納,不去查,沒人舉報,就可能不會被罰款。
住房公積金的用途是非常大的,除了大家知道的買房可以貸到更便宜的公積金貸款外,還可以用於租房、裝修等,還可以從個人的公積金賬戶中將錢取出來(以上兩條政策可能因地區及時期不同而不同),等於是實打實的現金,只不過現在賬戶里給你存著。
由於公積金是員工繳納多少,單位就要繳納多少,所以很多企業都是按最低的比例繳納(我們這是5%),這樣既完成了繳納任務,也把用工成本壓到最低。
那麼交跟不交,會差多少,我來算一筆賬。
假設你去年的月平均工資是3000,自己交的住房公積金5%,150,那麼單位也要給你繳納150的住房公積金,你的月到手工資比去年少了150塊,但是公積金賬戶里多了300塊,所以折算下來你多拿了150塊錢每月(雖然不是真的拿到手上)。
另外,如果工資比較高的,如果公積金繳存,還可以避掉很多個稅,所以國家也是規定公積金繳存是有上限的。有些單位還是交補充公積金,所以總得來說,繳了公積金,到手的工資少了,實際上背後的實際利益遠比你少拿的那點錢要多!
您好!五險有一金和沒一金的區別,主要是在住房公積金一項;住房公積金按照我國的規定繳納比例范圍為:5%-12%;但是這個繳存一般只有煙草、電力、銀行等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政府單位及上市企業會按照標准繳納。私企很多直接未給員工繳納,即使有繳納的話,也未按照最低的5%規定進行繳納,很多隨意的給繳納個幾十元意思一下,因為公積金單位與個人是按照一比一繳納的,一旦按照規定執行,企業要多付出很大的成本。舉例子如下:
一、以最低標准5%計算:
1、一個月2000元:你繳納5%,即100元;單位也按照5%繳納100元,那麼你公積金賬戶就多了200元,扣除自己繳納的100元,實際你每月的收入相當於多了100元;
2、一個月4000元:你繳納5%,即200元;單位也按照5%繳納200元,那麼你公積金賬戶就多了400元,扣除自己繳納的200元,實際你每月的收入相當於多了200元;
3、一個月6000元:你繳納5%,即300元;單位也按照5%繳納300元,那麼你公積金賬戶就多了600元,扣除自己繳納的300元,實際你每月的收入相當於多了300元;
依此類推,往上計算;你可以看到你工資越多,企業每個月多負擔的成本越大;以6000為例,假設企業有500個員工,一個月多付出的成本為:300*500=15萬元,一年多180萬元; 如果以最高的12%計算,6000元,企業一個月要支付:6000*12%=720元, 假設企業有500個員工,一個月多付出的成本為:720*500=36萬元,一年多432萬元;這對於很多私企的企業主來說簡直就是割他們的肉;
4、另外,繳納公積金,以後買房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比商業貸款利率低很多,舉例來說,你現在貸款30萬元,期限20年,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1)商業貸款(以基準利率4.9%計算),需要的利息為:171200元;
(2)公積金貸款(以基準利率3.25%計算),需要的利息為:108381元;
兩者相差近63000元,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五險一金,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差別有幾個方面,如果沒有住房公積金,沒有正常繳存,滿足6個月以上,就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因為公積金貸款便宜啊,貸不了公積金只能找商貸,就會增加買房壓力。有了公積金,開放商就一定要允許使用公積金貸款,去年底,四部委通知,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嚴重損害了繳存職工合法權益。為此,住建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土資源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維護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購房貸款權益的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開展拒絕職工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屋銷售中介機構違規行為。
如果沒有住房公積金,在辦理信用卡、需要證明自身信用的時候也會遇到麻煩,公積金代表一個人有正常收入的能力,其所在單位具有合規運營的潛質,對員工基本權利予以保護,因此,有住房公積金的人更能獲得認同。
此外,一些銀行消費貸產品結合公積金下款。比如,工商銀行推出的工銀融e借「金閃借」業務,為符合條件的公積金繳存客戶提供個人信用消費貸款。市民憑公積金向工行借錢需要符合三個條件:在同一單位連續繳存滿一年的南京市公積金,現繳存狀態為正常,同時開通了工行電子銀行。
此外,公積金單位是必須要繳納的,法定的, 只是繳存的比例有高有低,但是沒有是萬萬不可以的。
一金指住房公積金,有一金和沒一金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1.住房公積金最大的用處是用來買房貸款,公積金貸款利率較商業貸款要低很多。如首套房,貸款年限五年以內的,公積金貸款利率2.75%,商業貸款利率一般為4.75%;貸款年限5年以上的,公積金貸款利率3.25%,商業貸款利率4.9%。買房貸款一般是幾十上百萬,你說差距大不大?
2.從個人收入來看,公積金也是個人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公司和個人按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進行匯繳。比如廣州市,公積金匯繳比例最高為12%,如果你的繳費基數是10000,那麼,公司應為你繳納公積金1200,加上個人部分1200,一共是2400,也就是你的公積金賬戶上每月存2400,這都是你自個的錢。如果只有五險沒一金,你自己不用繳納,公司也不用給你繳納,那麼,你就少了1200元收入。
綜上,有沒有一金,差距非常大。
職場中,大家常說「五險一金」,五險是指 社會 保險,其中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類保險;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
雖然五險一金大家常放在一起說,但實際上,兩者的管理部門、適用的法規並不相同。
這里,我們以在北京繳納住房公積金,來看詳細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1、 哪些單位應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
2、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如何確定?
3、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如何確定?
4、如何計算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
5、 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上限是多少?
最後,回到您的具體問題。
如果您的工資超過北京的 社會 平均工資的上限或與之相等,那麼,則基數繳費為社平300%,如果您單位的繳費比例為12%,那麼繳與不繳之間的差額為3048元。
基數繳費為社100%,繳費比例為12%,那麼繳與不繳之間的差額為1016元。如繳費比例為5%,那麼繳與不繳之間的差額為423元。
Ⅷ 北京外企五險一金是什麼
有,只要在中國境內的外企都要上五險一金,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外企肯定都會上五險一金的。一般外企會把你的人事關系放在外企服務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國有北京,很正規。
Ⅸ 有些公司只給員工交「五險」,卻沒有「一金」,到底為什麼
五險一金是大多數公司都會為員工繳納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因為五險一金當中只有「五險」,是法定要繳納的,而「一金」並沒有嚴格規定。了解公積金更多可以點擊這篇文章查看公積金是什麼?有什麼用?看完你就懂了
公司只交五險不交一金的話,也並不代表你就無法享受保險保障了,畢竟五險裡面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你都是可以享受的,退休時仍會有養老金,平常也可以享受醫保待遇,生育時也有生育津貼,遇到工傷也可以去申請獲得工傷賠償,失業的話,也有機會領取失業金。
而住房公積金作為住房儲金,的確可以在我們購房的時候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公司不交一金,你就沒辦法在買房的時候申請公積金貸款,畢竟用公積金買房是有不少優惠的。
不過沒有公積金,你在買房的時候也可以去申請商業貸款,只不過貸款利率會高一些。所以如果你對公積金不是很看重的話,那麼公司只交五險不交一金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專心保是一個專業的保險測評平台,服務全網用戶超700萬人,關注我們,將會一對一給你更專業的建議,讓你買保險不再踩坑!
Ⅹ 關於外企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
「五險」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什麼?
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沒有這個,所以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最多隻有「四險一金」。
公積金繳費比例: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於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關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養老保險,要達到法定的年齡才可以,失業保險金的領取也是要具備條件,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後還必須有求職的意願,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
如果失業之後你不想工作,那麼就不能給你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
•試用期內是否享有保險?
在試用期內也應該有享受保險,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試用期內也應該上保險。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思或自願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而且商業保險不能替代社會保險。
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 :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舉例來說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醫療保險的享受待遇
1、門、急診醫療費用
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
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
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 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5、住院醫療
● 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條件的參保人員,在收入住院時,醫院收取參保人員部分押金,押金數額由醫院根據病情按比例確定。如被派遣人員單位和參保人員未能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員個人全額墊付;
● 結算周期: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不超過90天的,每次住院為一個結算周期;
● 惡性腫瘤患者門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患有精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每36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 參保人員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
● 參保人員出院或階段治療結束時,需由派遣人員個人先與醫院結清應由派遣人員個人自費和自付的費用,應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向醫保中心申報審核、結算;
● 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的結算,設定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支付起付線和最高支付額;
● 起付線第一次住院為1300元,以後住院為65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元;超過最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標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員個人負擔部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70%,派遣人員個人負擔30%。在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10萬元。住院費用的結算標准,在一個結算周期內按醫院等級和費用數額採取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
(各項比例有調整時,按新的標准執行)
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醫保是免責的,
失業保險享受待遇
失業保險連續繳納一年以上,檔案退回街道後。可以在街道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它是最主要的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北京市相關文件執行;北京大約是100左右。
2.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是指支付給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的補助。根據北京市有關政策法規執行;
3. 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按有關規定執行。
工傷保險享受待遇
在合同期內不幸發生意外,需向企業索取情況說明,並加蓋企業公章,盡快(最好在三個工作日內)申請工傷認定並需提供下列材料:
1、初次治療診斷書或住院病歷;
2、 職業病診斷證明(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3、 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隊的事故裁決書或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證明;
4、 身份證復印件;
5、 有效期內的勞動合同原件
生育保險享受待遇
可以報銷與生育有關費用
報銷范圍包括,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與生育有關的費用。
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女職工因懷孕、生育發生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品費。
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計劃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
現在要求,醫保繳夠20年,養老交夠15年才有資格領養老金和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
然後還有一點在網上查不出來的東西
首先 如果去非戶口所在地工作 比如原戶口在北京 而去深圳工作 無論戶口是否轉過去深圳 萬一將來不在深圳工作了 那麼在深圳交的五險一金 能否轉出來 就很成問題 因為現在全國五險一金這個東西沒有聯網 只有北京市內的聯網了 就是說 如果你本來在北京的一家單位工作 幾年後跳到另外的一個北京單位工作 這樣五險一金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從其他省市跳的話 轉的時候會很麻煩 能不能轉還成問題 ,
關於前面提到的五險中的三險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 意思是這樣 比如對於養老保險 比如你的工資是2000 那麼你個人要交納8% 單位給交納15%(以上數據都是假設), 這些錢都存到你的一個帳戶里 等到你滿足了可以享受養老保險的時候 才可以支取(具體條件見前面) 然後考慮到上面一段寫的內容 萬一要是轉不了的話 那麼你的錢就白交了 還取不出來 ,(fuck,我自己說的。)
所有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部分都是這樣的 (shit--也是我說的。)住房公積金也是這樣 比如按照工資乘以比例 假如你每個月要交500 單位給你交1000 如果你跳槽了 這些錢又不能轉 那麼你每個月500就白交了 也不能取出來——因為你不符合享受住房公積金的條件,只有到買房子的時候才能取出來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 那我如不打算在剛開始工作的城市發展一輩子 為了防止將來轉不出來五險一金 我能不能不交納?答案是不能 至少三險那部分是國家強制必須上的 所以比較無奈。另外關於五險一金上繳的基數 就是拿你哪部分工資乘以那個百分比的問題 是這樣的 首先來看一下工資的構成 基本工資+各項福利+獎金很多企業 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資上五險一金的 因為如果按照三部分來算的話 你個人上的多一些 但是單位給你上的更多(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五險一金 都是個人交小頭 單位交大頭) 所以很多企業為了給自己省錢 基數都是能少則少另外對於福利部分 有很大貓膩 這個大家將來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問, ,,
前面說過 住房公積金也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 但是企業給你交的那部分 早晚也是你的(只要你將來買房的話 是可以一次性取出來的) 比如說 你每個月按照比例交500 單位可能給你貼1000 雖然在你買房子之前 這1500是取不出來的 但理論上說那1000也是給你的 那麼有的企業就會把那1000算做給你的福利 其實不應該算的 ,,,, 因為那1000是虛的 是你在不買房子的時候 就取不出來的 所以大家在簽的時候 要問清楚這福利裡面有沒有包括住房公積金
小心啊小心,
如果覺得好一定要分享。。。獨樂樂不如人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