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8 北京奧運金牌中的玉從何而來
「金鑲玉」爭奪塵埃落定,青海省免費贊助3000枚玉石
奧運獎牌玉出昆侖
玉石產地:產自青海的昆侖玉。
金牌、銀牌、銅牌分別由白玉、青白玉、青玉製作。玉環的內環周長為31.9毫米,外環周長為57.7毫米,厚為3毫米。據介紹,青海省負責開采和加工玉,將加工好的產品交給北京奧組委之後,再由上海印鈔造幣公司完成獎牌金屬和玉的鑲嵌工作。
去年年初,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確定金鑲玉的設計後,青海省政府就向北京奧組委提出將青海昆侖玉作為北京奧運會獎牌材料的請求。經過多次現場考察,北京奧組委終批准奧運獎牌取材青海昆侖玉。
據介紹,青海昆侖玉出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境內昆侖山脈的道教發源地玉虛峰。此次選用的白玉、青白玉、青玉因顏色差別大,便於奧運獎牌的區分。此外,比起新疆和田玉,青海昆侖玉顏色更加分明,而且儲量豐富,能夠滿足北京奧運會獎牌的巨大需要量。
② 北京奧運會的金牌是金鑲玉,那銀牌和銅牌分別鑲什麼
北京奧運會獎牌將在金牌上使用白玉,銀牌使用清白玉,而在銅牌上使用青玉。
金是智利金。
③ 金鑲玉是採用什麼獨特工藝(詳細說明)
「金鑲玉」又稱鍍金錫鑲工藝,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藝品表面鑲錫包金的工藝稱謂。
據介紹,「金鑲玉」在琢玉工藝上的學名叫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與和氏璧頗有淵源。傳說王莽篡位後,脅迫皇太後交出玉璽,皇太後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
後來王莽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了缺角,被稱為「金鑲玉璽」,「金鑲玉」便由此得名。「金鑲玉」的工藝就在一個「鑲」字上,要靠連續不斷的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
金鑲玉的手法最初見於清代乾隆年間,由乾隆寵愛的香妃帶到中原,清末漸漸失傳。進貢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蘭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幾件金鑲玉。看著這些瑩薄如紙,嵌有金銀絲和各色寶石、玻璃的器皿,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當即做出了一項決定:
金鑲玉只為宮中所有,不予外傳,並命內務府造辦處仿製。宮中的玉師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結合乾隆工的宮廷技藝,終於創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鑲玉玉器。乾隆還寫了很多詩贊美其精緻的做工。
幾經風雨,沉寂數百年的金鑲玉。在2003年再現世間。這種具有「乾隆工」技藝的玉器珍品,不僅再現了宮廷藝術,而且其工藝水平已經比幾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
這次北京奧運獎牌使用的「金鑲玉」技術,在近年來的玉器首飾加工中比較常見,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鑲玉」產品,其中的「金」多為18K黃金或鉑金,而「玉」則多為翡翠。
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滿堂」,象徵著財富和才學。由於技術原因,現在市場上主要的「金鑲玉」產品是以玉為主,價格決定因素在於翡翠本身的質地。
(3)北京奧運會金鑲玉是怎麼鑲進去的擴展閱讀:
材料來源:
在「鑲玉」之前的獎牌及「金鑲玉」的過程都是在位於上海普陀區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造幣廠內完成的。「鑲玉」之前的獎牌作所需的原材料都是漂洋過海來到上海的——必和必拓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Cannington(坎寧頓)鉛銀礦和位於智利的Escondida(埃斯孔迪達)銅礦及Spence銅礦提供。
其中,來自於埃斯孔迪達銅礦的含金銅精礦提供了製作金牌所需的13.04公斤金;來自於坎寧頓鉛銀礦的鉛精礦提供了製作金牌和銀牌所需的1.34噸的銀;而智利Spence銅礦則提供了用於製作銅牌和紀念獎牌的6.93噸電解銅。
④ 金鑲玉是什麼
「金鑲玉」是北京奧運會的獎牌設計所採用的式樣,喻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體現了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禮贊和對運動員的褒獎。它的設計方案,創意十分新穎,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獎牌設計單一材質的傳統,又融入了典型的中國文化元素。獎牌設計中標單位中央美術學院和具有豐富造幣經驗和精良設備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組成了修改完善小組。中央美術學院按照要求對方案做進一步的細化完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從造幣工藝技術上予以配合,以解決獎牌的最終成型工藝。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通過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同年2月8日,北京奧運會獎牌實物樣品被送到了國際奧委會,在羅格主席主持的執委會上,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批准了北京奧運會的獎牌設計方案。在他們發來的確認函中稱贊道:「北京奧運會獎牌將被證明是一件藝術品。它們高貴,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我們對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表示祝賀!」
誕生過程
2007年3月27日,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一個匯聚著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的盛大儀式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整個中國都在注視著流光溢彩的北京,整個世界都在矚目現代而又古樸的北京首都博物館。當三塊鑲嵌著美玉的奧運會獎牌展現在眾人面前時,人們看到了「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充滿動感活力的中國印」,「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這些元素被完美地集合在一起,於是,北京奧運會又誕生了一項讓所有人驚嘆的傑作——「金玉良緣」——北京奧運會獎牌誕生了!整個獎牌尊貴典雅,中國特色濃郁,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禮贊,也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奧運會形象景觀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而將玉創造性地運用於奧運獎牌之上,則再一次完美地表達了東方智慧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獨特詮釋。與獎牌同時發布的獎牌包裝盒、絲帶,也均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凸顯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北京奧運會獎牌包裝盒為中國傳統工藝製作的木製漆盒,四方造型,天地蓋四邊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滿之意。絲帶由機織而成,朱地雲紋,喜慶祥瑞。
奧運獎牌式樣在首都博物館首次問世。其學名為「瑞」,因背面鑲嵌著玉璧而被稱作「金鑲玉」。金鑲玉的設計,讓玉這種具有中國特色,堪稱中國符號的特殊物品,一下子由「溫潤」變得耀眼,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北京奧運會獎牌正面使用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即站立的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形象。獎牌背面鑲嵌玉璧,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上月初,3030枚奧運獎牌所用的玉環——中國青海的昆侖玉在揚州已全部加工完畢,澳大利亞和智利的金、銀、銅也在上海造幣廠進行鑄造,兩者通過接下來的「金鑲玉」、「銀鑲玉」、「銅鑲玉」環節,帶有傳奇色彩的北京奧運會獎牌將於今年6月面世。
獎牌是奧運會形象景觀和競賽組織中的重要環節。從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至今,獎牌的設計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歷屆奧運會組委會都力圖在獎牌設計上體現主辦城市、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開始,奧運會獎牌正面的圖案背景是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圖中還有義大利藝術家朱塞佩•卡西奧利設計的希臘神話勝利女神舉著花環坐在當中。從1972年起卡西奧利的設計一直用於獎牌的正面,背面則由組委會加上自己的設計。在國際奧委會於2004年統一了獎牌正面圖案設計後,留給組委會發揮的空間便被限制在獎牌的背面,在這方寸之間,歷屆奧運會組委會費盡心思,力求將本國文化體現到極致。
北京奧運會獎牌在傳統的金屬牌上第一次創造性地使用了中華美玉,使2008年奧運獎牌既遵循了國際慣例,又增加了中國特色。玉文化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玉表示著美好、尊敬、相愛、相助的內涵,象徵著中華文明,也詮釋著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精神。含玉獎牌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受到國際奧委會的肯定,也必將受到運動員的喜愛。
國際奧委會稱這一設計「是一項非常好的藝術品。」同時,他們相信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得知玉的象徵意義時,也會非常高興地接受這一理念,畢竟,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配得上。這一設計將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具東方色彩的詮釋,是對運動員最高的褒獎!
設計方案傳出後,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陽玉、遼寧岫岩玉、青海昆侖玉等中國美玉參與了奧運獎牌玉的「競選」。而在玉的產地和成色上,北京奧組委都有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機制和條件。從原材料的選擇到獎牌最後的加工都將有嚴格的程序,力爭使金、銀、銅每塊獎牌的玉的成色保持一致。
經過層層角逐,青海昆侖玉脫穎而出,於2008年1月2日,被正式確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而青海省將向北京奧運會無償提供製作獎牌所需的玉料。參與奧運獎牌用玉分析鑒定並撰寫專家意見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毅進說:「品質均勻、儲量豐富,是昆侖玉中選的主要原因。」
於是該消息不脛而走,昆侖玉也因此一朝聞名天下知:昆侖山位於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是中華文化中的神山聖水,昆侖山是中國的萬山之祖,昆侖山是百神會聚的中心,昆侖山不僅氣勢雄偉,還盛產玲瓏剔透的彩色美玉——昆侖玉。該玉產於昆侖山玉虛峰附近,海拔4100米的高山上,玉虛峰是道教昆侖派仙師修煉升天的地方,產於此仙山的昆侖玉是一種交織成氈狀的透閃前微晶集合體。昆侖玉顏色豐富,白玉、青玉、青白玉、黃玉、墨玉、翠綠色玉等品種,其質地細密柔潤,加工處理後,光瑩溫潤,潔透高雅,美觀堅固,是國際珠寶界目前認定的優質級別寶玉石種類。
得知昆侖玉是在揚州被加工成奧運獎牌玉後,記者來到了奧運獎牌玉環加工廠家——揚州昆侖玉製品實業有限公司。一進門記者就看到了一位老師傅正在用巨大的電鋸在拉一塊五六噸的大石頭,不遠處還有一堆都是幾噸重量的大石頭。
「老師傅把大石頭拉開,看看裡面的玉是否符合奧運獎牌玉的品質,這也就是在選料。而旁邊的這一堆石頭都是被挑剩下的石頭。」 揚州昆侖玉製品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素靈解釋著記者心中的疑惑。
王素靈介紹說,玉石料經過選料後,在切割廠被切割成一塊塊長寬約為7厘米、厚3.5毫米—4毫米的玉片後,被送入主車間。在這里,按照事先設計好的電腦程序,玉片將要經過洗玉、割圓、開槽、拋光等一系列工序。玉坯打磨多厚,玉環切割的弧度多大,小槽開多深,其誤差不能超過頭發絲的三分之一。訓練有素的工人通過點擊滑鼠即可完成雕琢。整個雕琢過程,是名聞天下的「揚州工」與現代數控技術完美融合的嘗試。
另據介紹,奧運獎牌玉環外徑57.7毫米、內徑31.9毫米,厚3毫米,加工誤差必須小於0.025毫米,其工藝相當精密,必須採用電腦微控技術才能實現。而獎牌玉環表面拋光要達到鏡面效果,只能通過手工完成。
王素靈說,今年1月22日,2008年奧運會獎牌玉料啟運儀式在青海省格爾木市舉行,4噸高品質的昆侖玉原料被運往加工地江蘇揚州。「有很多人問我玉出昆岡,為何不就地加工,而要耗費巨力千里迢迢運到揚州?」
「其實原因很簡單,玉不琢不成器,」王素靈說,「好料還需好工雕,青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但本土雕工粗糙,無法體現昆侖玉的品牌價值。揚州玉雕做工精細,工藝大師在設計時也會因材施藝,每件產品都是精益求精。只有『揚州工』,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昆侖玉的價值。」
她接著說,運料期間,趕上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天濕、路滑……我們在路上碰上了大雪,在盤山公路上時,有一輛車子從後面沖過來,撞上了我們的貨車,我們差點送命。」她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黃金文化一脈相承
1896年,一個叫皮埃爾•顧拜旦的法國人創立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首屆現代奧運會上,主辦者希臘人覺得金子太俗氣,其含義與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不符,所以只向比賽前兩名運動員頒發了獎牌,而且是冠軍得銀牌、橄欖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得銅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
到了1904年聖路易斯第三屆奧運會,現代奧運會首次離開歐洲,登陸美洲。此次奧運會的獎牌首次以奧運會為主要內容,造型為圓形,以勝利運動員為主體。正麵包含了舉辦活動的時間,背景圖案則是幾種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圖案,並有雅典城的圖案雕刻。獎牌上方有OLYMPIAD字樣。獎牌背面繼承了前兩屆奧運會的慣例,以勝利女神為主題。此次奧運會還在獎牌上方做了一個圓形扣環,並且首次搭配了緞帶,可以配掛在選手的頸上。這一屆奧運會因為考慮到通俗習慣,只給第一名頒發了一枚金牌,這也是奧運史上頒發的第一枚真正含黃金的金牌,並延續至今。
而黃金,人類最早發現的貴重金屬,成與自然,鳳毛麟角,貴不可言。人類賦予金尊貴典雅的藝術形象,使它從一開始就獲得了一種長久的超越時空的生命感。
《說文解字》中說,「金,無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從商代到清朝,中國的黃金文化幾千年來一脈相承,兼容並蓄。那些流傳下來的作為文化傳承的黃金工藝品,順理成章地與高貴、希望、永恆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相關。
北京奧運會獎牌中國特色濃厚,藝術風格尊貴典雅,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其所蘊含的「以玉比德」的理念充分表達著對奧運成績優勝者崇高的敬意和禮贊。而將玉創造性地運用於奧運獎牌之上,則再一次完美地表達了東方智慧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獨特詮釋。
上海造幣廠鑄造金玉良緣 「金鑲玉」獎牌6月全部完成
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直徑為70毫米,厚6毫米。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整個獎牌尊貴典雅,中國特色濃郁,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禮贊,也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奧運會形象景觀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在「鑲玉」之前的獎牌及「金鑲玉」的過程都是在位於上海普陀區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造幣廠內完成的。「鑲玉」之前的獎牌作所需的原材料都是漂洋過海來到上海的——必和必拓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Cannington(坎寧頓)鉛銀礦和位於智利的Escondida(埃斯孔迪達)銅礦及Spence銅礦提供。其中,來自於埃斯孔迪達銅礦的含金銅精礦提供了製作金牌所需的13.04公斤金;來自於坎寧頓鉛銀礦的鉛精礦提供了製作金牌和銀牌所需的1.34噸的銀;而智利Spence銅礦則提供了用於製作銅牌和紀念獎牌的6.93噸電解銅。
而用於北京奧運會金、銀、銅牌製作的這些原材料在運抵上海造幣廠之前,已先期由必和必拓的合作夥伴——中國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公司完成冶煉和精煉。
玉與金屬的結合將採用特殊的工藝,可以保證玉石不會掉下來,滿足佩戴、展示的需要。據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王沂蓬教授介紹,設計人員在玉環內部的邊緣設計了一個緩沖帶,但玉與金屬之間還會發生碰撞。最後在中間添加了一種阻尼材料,液態的阻尼材料灌進玉與金屬間的縫隙後固化,讓玉與金屬「嚴絲合縫」,並起到減震的作用。經過數十次實驗,即便是從20米的高空摔下,「金鑲玉」也能安然無恙。
3月13日,青海昆侖玉、上海造幣廠、北京奧組委及鑒定專家簽署了昆侖玉移交接受憑證,3030枚奧運獎牌所用的玉環全部送到上海造幣廠,靜待「金鑲玉」工程。
2008年6月,上海造幣廠將完成獎牌的最後製作,正式交付北京奧組委。經過8月的奧運大戰後,2008年北京奧運會各運動項目的優勝者將佩戴中國特色的「金玉良緣」獎牌返回故鄉,帶走中華兒女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祝福之情。
「有眼不識金鑲玉」是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人們常用其來比喻見識淺陋、缺乏識別事物的能力。可是如果仔細琢磨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這個俗語頗令人費解。
「金鑲玉」本來是指一種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藝(即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玉石),有時也指用這種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金、玉器物。如:《金瓶梅》第二十回:「剩下的再替我打一件,照依他大娘正面戴的金鑲玉觀音滿池嬌分心。」第七十二回:「林氏又早戴著滿頭珠翠,身穿大紅通袖袍兒,腰系金鑲碧玉帶,下著玄錦百花裙。」這種「金鑲玉」器物原本是極易識別的,人們怎麼會「有眼不識」呢?
其實,尋根溯源,「有眼不識金鑲玉」這句俗語乃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諧音訛傳而來。而「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則典出《韓非子·和氏》: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隻鳳凰落在荊山(位於今湖北南漳縣境內)的一塊青石上。由於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於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隻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楚文王聽說此事後,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後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後來,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荊山,故後人又稱之為「荊山玉」,如三國·曹植《與楊祖德書》中即有句雲:「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金鑲玉,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美玉,這種特殊的金、玉鑲嵌工藝為我國所特有,且歷史悠久製作精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象徵高貴與純潔,一如詩仙李白所贊「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所以金鑲玉寓意「金玉良緣」,堪稱尊貴吉祥與超凡脫俗的完美結合。
有趣的是,「金鑲玉」的出現也像許多發明一樣,純屬偶然。相傳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得美玉獻給楚文王,琢成璧,稱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蠅不近,乃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將其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再雕飾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始皇自是愛不釋手,視為神物。漢滅秦後,「和氏璧」落劉邦手中,劉將其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一直傳了十二代。至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於長樂宮。時逢王莽篡權,王欲脅迫孝元皇太後交出玉璽。太後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
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後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可惜,這個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後來幾經轉手,到三國時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製作工藝卻被傳承下來,並由宮廷走向民間,達官貴人中出現各種金鑲玉飾物甚至金鑲玉筷子等。自古民間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之說,比喻見識短淺、孤陋寡聞。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鑲玉同音的還有一種尤物叫金香玉,此金香玉與彼金鑲玉是截然不同兩碼事。金香玉乃是一種能散發迷人香味的美玉,它出於天然,外表古樸、質地細膩,呈紅褐色或深褐色半透明狀,其香氣獨特、回味悠長。更為奇者,觸摸過金香玉的手也會粘上芳香,且能保持相當長時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金香玉是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化的產物,乃火山爆發後炙熱的岩漿融合吸納附近芳香植物而冷靜沉積下來的結晶,堪稱純自然的傑作。金香玉還有葯用價值,其粉末入膚,可使肌膚增香、滑爽細膩,老人佩戴可防中風,日含此玉能生津止渴潤聲喉,還可治黃水瘡等。因金香玉外觀貌不驚人,故民間也有「有錢難買金香玉」之說。
由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流傳很廣,「有眼不識荊山玉」也就隨故事的流傳而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負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
至明代以後,或許是因為人們覺得「荊山玉」之說不夠通俗、其所牽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說得清楚的緣故,這一俗語中的「荊山玉」一詞在口語中漸漸地被發音相近的「金鑲玉」所代替,「有眼不識金鑲玉」一語就這樣在民間以訛傳訛地流傳開來。
製作秘密
獎牌用玉的質量要求,包括顏色、質地、凈度、裂隙、石紋及透明度等條件。
顏色:顏色是獎牌用玉的首要條件。從顏色角度主要考慮因素有兩方面:一是顏色種類:昆侖玉的顏色種類主要有:白、青白、青。其次是黑、糖(褐紅)、綠及黃等色。按這些顏色種類劃分為: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糖玉、碧玉及黃玉等品種。董振信說,白玉、青白玉及青玉是常見的品種。獎牌所用的白玉顏色要求白、不能偏灰、不能偏黃。青玉為灰黑綠色,不能太黑。青白玉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顏色,為灰綠色。二是顏色均勻程度:獎牌用玉的顏色要求要均勻,不能出現斑點狀、條紋狀或條帶狀等不同顏色分布的狀況。
質地:獎牌用玉的質地要細膩,肉眼見不到顆粒,只能在偏光顯微鏡下放大幾十倍後才可看清礦物晶體。它是由無數個細小的透閃石-陽起石礦物晶體組成的。顆粒大小一般在0.01毫米~0.1毫米之間,而且以纖維狀和毛毯狀交織在一起。這種結構特點,使其形成了韌性強度大的特點,抗撞擊的性能強,因而,鑲嵌在獎牌上,從高處掉在地上不易摔碎。董振信坦言,若所用玉的顆粒粗,礦物之間結合不緊密,就很易破碎。所以,質地粗糙的玉不能做獎牌。
凈度:玉的凈度是指含雜質多少的程度。雜質常為原生的粗粒礦物、次生礦物(黃褐色的褐鐵礦)斑點。用做獎牌的閃石玉凈度要好,不能含雜質。
裂紋、石紋:由於在采玉過程中,常用以爆破的方式采玉,因此在加工成的玉環中有時可見裂紋,但獎牌的玉環不能有裂紋。另外,在加工成的玉環中,尤其是白玉中有時看到脈狀、不規則狀的粗粒透閃石礦物組成的「石紋」,這種玉環不能用於獎牌中。
透明度:閃石玉的透明度為微透明至不透明。用做獎牌的白玉越不透明越好,因為透明度高的白玉易見雜質和石紋,而且鑲嵌在金屬牌上,會看到里邊的緩沖材料墊,達不到美觀的效果。
在北京一家知名珠寶金樓玉器櫃台的營業員說:「因為消費者喜愛『金鑲玉』奧運獎牌,對『金鑲玉』珠寶首飾產品也喜歡上了。我們增加了『金鑲玉』12生肖掛墜,圓形的翡翠中間鑲嵌了黃金生肖,消費者特別感興趣。『金鑲玉』產品金玉相交,剛柔並濟,還特別受到男性消費者的青睞。」古玩城一家玉器行的老闆則興奮地說:「我店裡最後一件『金鑲玉』前天晚上賣出去了,早知道就多進些貨了。」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金鑲玉」珠寶首飾的售價從千元至幾萬元不等,適合各層次的消費者。
「金鑲玉」源自和氏璧傳說
據琢玉高級技師霍學正介紹,「金鑲玉」在琢玉工藝上的學名叫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與和氏璧頗有淵源。傳說王莽篡位後,脅迫皇太後交出玉璽,皇太後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後來,王莽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了缺角,被稱為「金鑲玉璽」,「金鑲玉」便由此得名。
「金鑲玉」的工藝就在一個「鑲」字上,要靠連續不斷的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這種在玉器上鑲嵌的手法最初見於清代乾隆年間,新疆地區每年進貢的玉器大多嵌有金銀絲。乾隆皇帝於是要求工匠仿製,還寫了很多詩贊美其精緻的做工。但這種工藝精細復雜,製作一件成品要耗費很長時間,因此自清道光以後就逐漸失傳,嚴格意義上的「金鑲玉」工藝幾乎找不到了。
此次北京奧運獎牌使用的「金鑲玉」技術,在近年來的玉器首飾加工中比較常見,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鑲玉」產品中的金多為18K黃金或鉑金,而「玉」則多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滿堂」,象徵著財富和才學。由於技術原因,現在市場上主要的「金鑲玉」產品是以玉為主,價格決定因素在於翡翠本身的質地。隨著奧運獎牌「金鑲玉」的帶動,相信高端「金鑲玉」產品會越來越火。
目前,不少商家都表示將在「金鑲玉」產品上多引進貨源,一些琢玉技師也摩拳擦掌,要在「金鑲玉」工藝上一較高低。
製作工藝
「金鑲玉」又稱鍍金錫鑲工藝,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藝品表面鑲錫包金的工藝稱謂。
據介紹,「金鑲玉」在琢玉工藝上的學名叫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與和氏璧頗有淵源。傳說王莽篡位後,脅迫皇太後交出玉璽,皇太後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後來王莽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了缺角,被稱為「金鑲玉璽」,「金鑲玉」便由此得名。「金鑲玉」的工藝就在一個「鑲」字上,要靠連續不斷的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
金鑲玉的手法最初見於清代乾隆年間,由乾隆寵愛的香妃帶到中原,清末漸漸失傳。當時由外國進貢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蘭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幾件金鑲玉。看著這些瑩薄如紙,嵌有金銀絲和各色寶石、玻璃的器皿,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當即做出了一項決定:金鑲玉只為宮中所有,不予外傳,並命內務府造辦處仿製。宮中的玉師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結合乾隆工的宮廷技藝,終於創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鑲玉玉器。乾隆還寫了很多詩贊美其精緻的做工。
清代末期,皇族沒落,大批的宮廷技藝就在這個時期失傳了,乾隆工金鑲玉便是其中之一;20世紀40年代,玉器界「四怪」之一的潘秉衡大師曾經恢復了金鑲玉的製作方法,但是,潘秉衡不願把手藝外傳,1978年前後,金鑲玉的製作再次失傳。目前有琢玉大師花費3年時間,終於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件金鑲玉器物。一串108顆鏤空金鑲玉佛珠估價為1600萬。
幾經風雨,沉寂數百年的金鑲玉。在2003年再現世間。這種具有「乾隆工」技藝的玉器珍品,不僅再現了宮廷藝術,而且其工藝水平已經比幾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金鑲玉首次脫離了器皿運用在了工藝水平要求更高的首飾上。這些金鑲玉首飾正是數百年前的皇帝夢寐以求的工藝精品。
這次北京奧運獎牌使用的「金鑲玉」技術,在近年來的玉器首飾加工中比較常見,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鑲玉」產品,其中的「金」多為18K黃金或鉑金,而「玉」則多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滿堂」,象徵著財富和才學。由於技術原因,現在市場上主要的「金鑲玉」產品是以玉為主,價格決定因素在於翡翠本身的質地。
相關產品
金鑲玉月餅紀念章
由北京奧組委授權批准,百年奧運與中國中秋文化相結合的《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全國首發。
——「銀鑲金奧運月餅」同步上市,包裝形式新穎獨特深受歡迎。
奧運火炬即將點燃,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隨著2007年中秋佳節的到來,備戰奧運也進入了最後的階段。為此,北京奧組委適時授權發行了《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又稱「奧運月餅」),不僅為中華千年中秋文化再添異彩,而且也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獻上一份厚禮。收藏界公認它既可收藏又可「禮尚往來」的多重功能,發行後發將掀起新一輪的「奧運與中秋」的奧運與中國文化的討論熱潮。
《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結合了中國傳統的中秋文化和奧運文化,是兩種文化的藝術結晶。採用現代「金鑲玉」和「銀鑲金」的工藝,貴金屬的多重組合,加上奧運文化元素,使得「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具有雙重升值空間。其中一款《奧運花形金玉紀念章》為「金鑲玉」藏品。正面印有中國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的彩金造型,採用頂級翡材質打造一輪滿月。背面是北京奧運會會徽標志。含999純金8克。另外一款《奧運花形金銀紀念章》為「銀鑲玉」藏品。正面印中國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的彩銀造型,採用純金打造一輪滿月。背面是北京奧運會會徽標志。含999純金0.3克,純銀12克。兩款藏品的「嫦娥奔月」畫面,創意美紗絕侖,令人睱想。
據了解,《奧運花形金玉紀念章》全球限量發行3400套,《奧運花形金銀紀念章》全球限量發16680枚,分多種包裝形式,滿足不同層次的收藏和中秋送禮的需求,《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組合套裝全球發行3400套,極其稀缺珍貴。
奧運收藏專家認為,《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是一款難得的人文奧運藏品。從意義上講,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象徵著中華民族大團結, 2008年奧運,圓了中國的奧運夢,是中國的一件盛事,《奧運花形金玉、金銀紀念章》凝聚了中秋文化和奧運文化,同時凸現了「圓夢」美好的願景。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絕對比自身的價值更可貴,可以稱得上是奧運收藏中的「龍頭股」。更重要的是,它將一改千百年來中國人中秋禮儀的常規,讓中國人民過一個真正的 「奧運中秋」。
⑤ 北京奧運會的獎牌"金鑲玉"鑲的是什麼玉啊
青海昆侖玉
昆侖玉(又稱青海玉)產自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跟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產於昆侖山之東為昆侖玉,產於山之北為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不遠,約三百公里。昆侖玉質地細潤,油性好,透明度高。並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
有關"青海昆侖玉"的資料,可以到網路的詞條查看。
http://ke..com/view/19228.htm
有關獎牌"金鑲玉"的資料,可以到網路的詞條查看。
http://ke..com/link?url=xnrvbtm00tHZriY_
⑥ 2008金鑲玉獎牌鑲嵌的是什麼玉
2008奧運會獎牌中用的是:昆侖玉。
昆侖玉又稱青海玉,產自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雖然與和田玉同處一個成礦帶上,但昆侖玉在上世紀90年代才被發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像和田玉那樣受人重視。和田玉被譽為「軟黃金」,是中國五大名玉之一。
昆侖山之東曰昆侖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公里。昆侖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瑕、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
(6)北京奧運會金鑲玉是怎麼鑲進去的擴展閱讀:
昆侖玉,又稱青海玉,產自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
昆侖山以東稱之為昆侖玉,山以北稱之為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千米。昆侖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
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瑕、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2008年,昆侖玉成為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自此名揚海內外。
⑦ 北京奧運金牌 是金鑲玉 那銀和銅是 鑲什麼
奧運獎牌贊助商必和必拓公司宣布,其在澳大利亞和智利開採的原材料將用於製作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獎牌。其中,北京奧運會金牌所用的金原料將采自智利埃斯康迪達礦。
必和必拓公司介紹,製作北京奧運會金牌所用的金原料將選用采自智利埃斯康迪達礦的含金銅精礦,製作金牌和銀牌的銀原料來自該公司旗下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坎寧頓礦。此外,智利的思本斯礦將提供電解銅,用於製作銅牌所需的銅。
這些原材料將從上述兩國運往位於上海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獎牌將在那裡進行製作。
坎寧頓礦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成本最低的銀和鉛生產商。此前它曾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在墨爾本舉行的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提供製作銀牌的原材料。
埃斯康迪達礦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生產商,也是成本最低的銅生產商之一,以露天采礦方式開采銅。
此前,北京奧組委官員曾表示,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中的玉石肯定選自中國,但到目前為止,玉石的具體產區尚未透露。
(我的空間里有圖片)
⑧ 請問有人知道奧運獎牌"奧運金鑲玉"這個收藏品嗎
中國古代對和田玉的顏色賦予了深刻的內涵,依據"古人五行說法"東南西北中分配五色玉:東方為青、南方為赤、西方為白、北方為黑、中央為黃,"青"即為碧,"奧運金鑲玉"選擇優質的"和田碧玉",意喻中國在世界的東方、碧玉代表中國,體現出獎牌藏品的至尊身份和中國特色,充分展現了古老的東方大國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也完全符合2008盛會"綠色奧運"的理念。
由於獎牌藏品至高無上的地位,國家決定在眾多名玉中選定和田玉,而且選定更有中國文化特點和更能體現綠色奧運理念的"和田碧玉"來紀念本屆奧運會!"和田玉"被公認為"世界軟玉"之首,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有崇高的地位,歷代皇帝用的寶印幾乎全是和田玉所雕,和田玉的歷史地位一直高不可攀。
隨著國家限制開采和田玉,更刺激了和田玉價格成倍上漲,優質和田碧玉已經看齊黃金價格。和田玉極度稀缺,優質的和田碧玉甚至更少,除了"奧運金鑲玉"以外,和田壁玉在收藏品中可以說沒有。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國寶《大禹治水》就是和田碧玉所雕。目前和田碧玉價格不菲,一件600克左右的碧玉獸馱筆筒要價13萬元。"奧運金鑲玉"近100克和田玉,按200元/克計,加上40.9克黃金白銀,價值基本可以估算出來。前不久,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奧運金鑲玉"第2008號以31萬的天價被人買走,高出發行價近32倍,創造了在售奧運藏品的最高最快升值記錄,充分體現出"奧運金鑲玉"的升值潛力和投資價值。
圓了大眾獎牌收藏的夢想
俗話說"金有價玉無價、玉雕更無價","奧運金鑲玉"首次採用雙面手工玉雕工藝,由國寶級的玉雕大師純手工雕刻,一位大師需要數日才能雕成一枚"奧運祥雲雲紋和田玉璧",所雕刻的32朵奧運祥雲圖案來自《中華圖案五千年》,為這套獎牌藏品的快速升值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礎。
"奧運金鑲玉"在全國發行以來,民眾快速搶藏,都想趕在2008盛會開幕前能先得到珍貴的"獎牌",好好感受一下勝利和成功的滋味。有位藏友談到,這套"奧運金鑲玉"圓了我們這些普通人的不可能實現的"奧運獎牌"收藏夢想。
職工黃先生分別給他的3個孫子購買了一套,他表示:他的三個孫子在學校讀書,都是數二數二的好學生。正是想用奧運獎牌的優秀意義勉勵他們好好學習,追求更高更大的進步。另外,"奧運金鑲玉"是由黃金鑲嵌和田玉,非常珍稀,也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留給孫子再好不過。等他們長大了,這個東西就更珍貴了,他們會說:"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時候爺爺給我們留下來的。"
"世界玉王"和田玉,20年中價格上升了2000多倍
奧運收藏專家黃傑興先生說:"奧運金鑲玉"為什麼要選擇"和田玉"?首先,對於這款重大奧運紀念藏品,國家有嚴格規定:它既要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玉種,還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玉文化。這樣高的標准,只有和田玉了。和田玉細膩溫潤,有油脂般的光澤,一直是"歷代帝王玉",被稱為"國玉"。其次,"金鑲玉"源於西漢的"金鑲玉璽",在中國玉文化中代表'國器',清乾隆曾下令'金鑲玉'器只能供皇家使用。和田玉和'金鑲玉'代表著中國玉文化中的精華,紀念2008奧運會,當然要用'金鑲和田玉'了。
⑨ 奧運獎牌金鑲玉的由來
■金牌:至少6克純金
■絲帶:朱地雲紋
■創意:以「玉」比「德」
27日下午,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首都博物館里3塊鑲嵌著美玉的北京奧運會獎牌展現在世人面前。此次獎牌徵集活動的評委錢紹武表示,金屬質地顯得張揚,玉則給人含蓄的感覺,此次獎牌設計方案可謂「金玉良緣」。
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直徑為70毫米,厚6毫米。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規定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背面則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整個獎牌中國特色濃郁,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禮贊,也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可謂「中西合璧」。
此外,獎牌包裝盒、絲帶也與獎牌同時發布,包裝盒為木製漆盒,四方造型,天地蓋四邊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滿之意。絲帶由機織而成,朱地雲紋,喜慶祥瑞。
據悉,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獎牌的材質及其識別性、重量、尺寸、圖案等都有嚴格規定。奧運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以往奧運會的獎牌材質均沒有突破,北京奧運會獎牌創造性地將玉嵌其中。這一設計不僅符合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也彰顯了「玉」的高貴品質,喻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禮贊和對運動員的尊至褒獎。
(圖4)
●設計理念
君子佩玉
體現中國價值觀
杭海曾作為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設計團隊成員,以「篆書之美」為理念,設計出以篆字結構為基本形式的體育圖標,兼具中國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單特徵。這一次中國數千年的玉文化,又成為獎牌設計靈感的源泉。
談到此次獎牌設計方案的創作靈感,杭海表示,「我們的創作理念源自中國玉文化,中國人眼中的玉是集天地之靈氣的東西。深藍色的玉祭天,黃玉祭地,將玉用在獎牌上,金玉結合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表達了我們對運動員的尊重和禮贊。此外,春秋之後,儒家一直有君子貴玉的傳統,玉有五德,其實都是把一切美德跟玉連接在一塊。走路姿態優美,佩玉的丁當聲就會很優雅。玉是中國禮儀文化的體現。」
最初的設計思想仍將材質拘泥於金屬上。杭海回憶道:「一開始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將獎牌外形做得像玉璧,但金屬感受不到玉的質感。後來有人提出為什麼不把玉作為獎牌的材質,才將玉引入獎牌設計中。」
杭海認為獎牌設計成功之處就在於,獎牌的玉、掛鉤、獎牌盒、證書、掛帶形成了一個整體,玉、漆盒、絲織、宣紙、翎子,這些都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評委訪談
從「三足鼎立」
到「金玉良緣」
■錢紹武:雲紋、聖火和玉佩
從170餘件到10件,從10件到3件,再到最終勝出,作為此次獎牌徵集活動的評委,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錢紹武教授見證了獎牌誕生的全過程。
錢紹武談到,在對10件作品的復評階段,經過多次討論,大家才將目光鎖定在雲紋、聖火和玉佩3件作品上。「聖火方案讓人感覺獎牌彷彿就是個聖火盤,用中國傳統書法的筆法來表現火焰,表現手法很靈活,很隨意,有中國書法的魅力;雲紋方案則通過中國傳統的雲的紋路表現迂迴曲折之間的協調和生命力,非常有力量、有氣勢;玉佩的方案則通過『金玉結合』,在材質上大膽創新,將中國最傳統的玉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耳目一新。」 錢紹武介紹說。
隨著評選工作的逐漸深入,錢紹武發現大家的目光逐漸向玉佩方案集中。他認為,雲紋和聖火的方案雖然有中國特色,可是在歐洲也有類似的設計,但「金玉結合」的方案是一次徹底的創新,玉文化也為中國所獨有,這也是其最終入選的原因。
■靳尚誼:白玉、青白玉和青玉
談起此次的獎牌設計,作為此次獎牌徵集評委之一的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院院長靳尚誼教授顯得十分滿意,「金玉結合獨一無二,是中西文化的巧妙結合。」
靳尚誼表示,和歷屆奧運會獎牌設計相比,玉佩方案最有特點,通過對中國古代玉佩的演變,使得金玉結合顯得獨一無二。同時,玉在中國古代飾物中由來已久,象徵純潔、品德高尚。該設計將在奧運史上留下獨特的一筆。而金、銀、銅三種材質分別鑲以白玉、青白玉、青玉相搭配,在色彩上符合美學的要求。
靳尚誼談到,裝金牌的盒子採用的是中國傳統器皿漆器,形態四方之中帶有稍許弧形,避免了方的簡單化,又不是圓的簡單化,非常具有中國韻味
⑩ 08奧運會獎牌都鑲玉了么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為金鑲玉、銀鑲玉、銅鑲玉。2007年3月27日,距離奧運開幕第500天式正式公布。獎牌直徑為70毫米,厚6毫米。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
北京奧運會獎牌創造性地將玉嵌其中。這一設計不僅符合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也彰顯了「玉」的高貴品質,喻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禮贊和對運動員的尊至褒獎。
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獎牌的材質及其識別性、重量、尺寸、圖案等都有嚴格規定。奧運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