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律師立案一般多少時間開庭
擴展閱讀
深圳在哪裡交契稅 2025-07-23 01:37:34
福州藍天綠樹在哪裡 2025-07-23 01:37:21
杭州到汾水怎麼走 2025-07-23 01:36:33

北京律師立案一般多少時間開庭

發布時間: 2022-12-06 05:01:55

㈠ 立案到開庭一般多久

我國法律對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後,並沒有規定具體開庭時間,但一般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1.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需要院長批准適當延長;2.但是從立案到開庭,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月;3.可以到立案庭咨詢,是否因為證據不全而沒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於同意立案。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相關法律的規定:立案以後,人民法院要在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後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然後人民法院要在收到答辯狀的五日內發送原告,然後要組成合議庭或確定獨任審判員。同時原被告還需要協商或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時限,一般會在三十日左右,且舉證期限最多可以延長兩次。而且開庭前可能會安排證據交換。一個案件需要開幾次庭法律沒有硬性規定,主要看案件的復雜程度,是否屬於重大、疑難案件。應以查清案件事實為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㈡ 收到律師函到立案到開庭,整個過程需要多久

民事訴訟整體訴訟期,簡易程序三個月內,普通程序六個月內,期間沒有法律規定時間。
一般立案到開庭需要兩個月左右下達開庭傳票。
庭審後半個月左右會下達判決書。

㈢ 立案後最快多久開庭

立案後最快15日開庭。刑事案件立案至開庭的時間不定,立案後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偵查的期限不受限制,偵查結束後審查起訴,起訴後由法院確定開庭時間。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需要院長批准適當延長。從立案到開庭,不能超過3個月。可以到立案庭咨詢,是否因為證據不全而沒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於同意立案。我國法律對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後,並沒有規定具體開庭時間,但一般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五條 公安機關對已經立案的刑事案件,應當進行偵查,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材料。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對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逮捕。
立案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立案需要的材料:1、民事起訴書;2、主要證據材料目錄及復印件;3、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法定代理人代為起訴的應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及與原告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沒有身份證的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4、如委託他人訴訟,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受託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5、如委託律師訴訟的,則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律師事務所接收委託的證明、函件和律師證復印件;6、被告為單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

㈣ 律師把資料交法院多少天開庭

律師把資料交法院後,若是適用簡易程序,半個月開庭,若是適用普通程序一個月開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㈤ 請律師從簽合同到立案開庭需要多長時間

律師簽訂合同後,快的話,二三天就可以去法院立案。法院立案後,快的話,二個星期以後就會安排開庭。

㈥ 一般從立案到開庭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1、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需要院長批准適當延長。2、但是從立案到開庭,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月。3、可以到立案庭咨詢,是否因為證據不全而沒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於同意立案。

我國法律對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後,並沒有規定具體開庭時間,但一般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㈦ 律師開庭一般開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法院審理案件的開庭時間是沒有具體規定的,根據案件的復雜程度來確定,一般情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可以審理普通的案件。如果遇到當事人人數眾多,證據復雜的案件有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特殊情況的刑事案件審判過程還有幾天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㈧ 法院從立案到開庭一般多長時間

法院從立案到開庭一般在一個月左右開庭。民事案件一審簡易程序為一個半月左右,普通程序大概三個月會組織開庭。開庭前,要將起訴狀副本、舉證通知、開庭傳票等相關法律文書送達被告,並給予對方舉證期限及答辯時間。如果被告無法直接和郵寄送達,需要登報公告,開庭時間會再延長2到3個月。
法律分析
因案件的復雜程度不同,所以開庭前的准備工作時間不同,根據相關規定,一審案件在立案後三個月內簡易程序審結,如果法院採取簡易程序審理,就需要在立案後五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十五日答辯期,期滿後即可開庭,三個月內結案。法院採取普通程序審理的,一般是案情較為復雜,爭議較大或者案件爭議標的較大、案件影響較廣的在立案後五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十五日答辯期,三十日的舉證期限,舉證期滿後即可開庭,立案時間與開庭時間相差較長,六個月內結案,案情特別復雜的,可向本院院長申請延長六個月,若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時,可以延長,再不能審結的,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延長六個月,只要是在法律規定的審理期限內結案即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㈨ 立案後一般多長時間開庭

一、立案後一般多長時間開庭
1、立案後一般1個月左右開庭。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法院立案後,送達被告法律文書,一般情況下會給被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二、立案的條件是什麼
立案的條件如下:
1、案件依法應由本機關管轄;
2、經審查案件來源材料,確實存在犯罪事實;
3、根據犯罪事實的情節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案件不屬自身管轄,應移送主管機關。如無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