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讀博後國家補貼多少錢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能實習b2貨車 2025-07-21 18:21:48
沂源縣到天津客車多少錢 2025-07-21 18:15:23

北京讀博後國家補貼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2-07 13:20:06

❶ 國內在讀博士的補助如何不同學校之間差距大嗎

雖然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數量在增加,但許多人擔心這些學生的培養質量會下降。目前大學對博士的培養比較謹慎,培養和畢業的控制比較嚴格。

清華博士每年資助不低於5.1萬,有的大學是10萬。為什麼差距這么大


對於很多博士生來說,在幾年的校園學習時間內,完成質量相對較高的科研項目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幫助博士生更好地完成研究項目,各大學對博士生的資助是所有學生中最高的。但是各個大學博士生的資助標准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今天我們來看看不同學校博士生資助的差異。

中西部地區的高校,部分高校博士生每年的補助標准不會超過2萬,平均每月補助1000多,基本夠基本餐費。

❷ 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補助

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生每個月補貼大概1000塊錢。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13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中國高校第一;擁有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23個跨學院研究機構、174個院屬科研機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人民大學

❸ 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國家究竟能給補貼多少

考上研究生的話,每年國家的補貼有6000塊錢,而且學校的獎學金的話也一般有個4000~8000左右。

綜上這就是所有設施和博士國家對於的補貼,我認為力度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讓你說是以及博士期間基本不用花錢,還是比較不錯的。

❹ 博士生助學金一年最高13萬,是否太高了

一點也不高,應該的!

談及博士獎助,不少在讀博士都認為如今學校發放的助學金有點少。而從全國范圍看,上一次助學金上調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
2017年,全國的部屬高校博士生助學金從12000元上漲至15000元,地方高校從10000元漲至130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就是1000元左右。
這一標準的確不算高,不少在讀博士只能依靠家裡的接濟以及兼職去完成學業。

而包括北大在內的不少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各自提升了博士補助的標准。
多所高校,大幅提升博士補貼
北大漲了多少?青塔人才找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崗位體系,其中校長獎學金的獎助標准達到了每人7萬元/年。而對於更加常規的助教、思政崗位,北大的資助標准同樣不算低,達到了5.5萬/崗/年。


與直接發錢不同的是,北大的獎助學金需要履行相應的職責,比如北大法學院設助研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於4小時,崗位獎學金可以比國家助學金高出3.4萬元/年。
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幾年直接選擇提升兜底資助標准,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其博士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博士生最低資助標准為58200元/年(在國家規定的15000元/年的基礎上增加了432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將近5000元。而5000元完全可以覆蓋在廣州日常的開銷,這也意味著華南理工的博士生幾乎不用為生活發愁。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獎助學金額度為5萬元/年。一些中部地區高校也將博士補貼上調至6000元以上/月。
差距不僅體現在學校之間,也體現在文理科之間。
與當前的就業市場的薪資待遇如出一轍,文科博士在助學金方面也與理工科博士有一定差距。
以南京大學為例,理工農醫科博士的最低助研費比基礎文科博士高出900塊。

面向在讀博士開展「學者計劃」無疑是全新的嘗試。可以預見的是,在北京大學的帶頭示範下,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高校效仿、完善。
不過當下,相較於「學者計劃」,補助金能否上漲或許還是更多博士關心的問題。畢竟,錢似乎不應該成為他們科研路上的阻礙。

❺ 北京大學博士後標准待遇一個月多少錢

1、北京博士畢業工資多少?

曬曬北京事業單位博士 轉正後工資條:崗位工資680,薪級273,績效460,誤餐64.5,包增191,職補799,工補90,書報27,衛生費17.3,車費10,洗禮31,房補70,總計2712.7,扣除保險及公積金,剩餘2400左右了。不說工資改革嗎,等明年看看能漲否?再曬給大家!

2、博士後一般月工資多少錢

獲得20—35萬元年薪,每月1.6—2.9萬元。

以上海交大為例,入選該計劃的優秀博士後人員,可打破國內通行的2年在站期限,獲得20—35萬元年薪,出站留院工作後有50萬元房貼,職稱聘任可走「綠色通道」。

上海交大醫學院2016年在所屬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率先試點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通過提升博士後待遇、實行「2+X」的培養模式、加強博士後培養和管理力度、鼓勵博士後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吸引優秀創新型青年人才入站工作。



(2)北大博士後工資待遇(5)北京讀博後國家補貼多少錢擴展閱讀:

博士後的相關要求規定:

1、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內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凡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並具備相應科研條件者,均可提出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聯系導師由具有博士生指導資格的課題組負責人擔任。已退休的教師,原則上不再擔任博士後聯系導師。

2、各附屬單位於每年9月向醫學院博管辦申報下一年進站計劃。醫學院博管辦根據各附屬單位的科研項目、科研條件、人選、科研需要情況和相關支撐條件等進行初審,並提交醫學院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審批,確定下一年度的進站指標。

3、凡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四十周歲以下的人員,可申請到醫學院相應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3、北京大學博士後標准待遇一個月多少錢

第九條 博士後日常經費管理
1、國家資助博士後日常經費是財政部劃撥的專項事業經費,現行標准為每人兩年100000元,該經費用於補助科研工作和生活費用。
2、在站博士後實行月薪制,每月工資3347元。
3、合作教師或院(系、所、中心)可以自籌經費招收博士後。經費可從合作教師項目或單位其它經費中提供。自籌經費的博士後報到時由出資人或單位一次性交付100000元。
4、博士後日常經費的管理歸財務部負責,由各單位會計負責報賬。

4、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畢業生工資收入一般是多少

這個要看你的專業是什麼科了,骨科、外科比較高,產科也可以。
一般在職博士生月薪是五千,進修過程中,可能會有小幅上漲。博士剛畢業可以達到6千以上,工作兩年一般可以過萬。但是再往上升,可能就不會太容易了。

5、博士畢業後年薪大約是多少?

文/丁雪竹
不同專業、不同職位、不同的企業博士的工資都是不一樣的,例如葯學專業走研發的博士月薪在5-10k之間,如果做到學科主任,年薪可能會達到20-30萬,如果做到研發總監,年薪可能在200萬元左右。
而金融、房地產、計算機、互聯網專業的博士收入都是很高的,年薪基本都是25萬以上,例如2017年,華為在清華招博士,給出的年薪是30萬以上,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給出年薪是45-50萬的薪資;有些金融公司給的薪資會更高,在50萬以上,而且是不封頂的。
其實博士畢業生的工資還是很高的,如果能力可以的話,工資一般都在2萬元左右,當然有些博士月薪沒有過萬。
博士生的工資也是跟經濟的發展水平、物價消費水平來確定的,一般博士畢業之後,工資待遇都在萬元以上,但是學歷並不代表能力,也不是學歷越高,工資就會越高,博士生們在校期間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6、求分析offer,北京博士待遇一般多少

您offer沒有說明,所以沒有辦法幫您分析。解答一下您後面這個問題吧,在北京博士的待遇和您所學專業的不同,差異會很大。首先如果是現在比較熱門的金融或者互聯網專業,那麼薪資待遇肯定很高,基本25-30K比較常見,金融可以更高一些,晉升也會相對比較快。但是如果是醫學方面的薪水就沒有這么高了。 其次的選擇就是公司選擇了,大企業平台會更大,小的互聯網企業則取決於項目前景,這個就看您的個人選擇了。

7、北大博士生待遇?

每年的獎助學金生活費科研費等二點計多少

8、北京一般的公司,博士、博士後、海外博士後的待遇大約多少

5000~8000
(×@×)

9、北大醫學部博士後的每月工資多少?

博士不是具體的工作崗位,其工資由國家下發補貼和導師助研補貼以及你平時項目工作三部分組成的。
國家下發補貼是每年國家發給學校由學校代發,導師助研金是由導師發放,根據你的研究情況補發,項目工作補貼是根據你做的項目,然後獲得的績效工資。
國家的補貼是一定的,另外兩項都是不穩定,變化很大的,同時不同學校,不同導師,不同項目情況下工資是不一樣的,不具備一個統一的工資標准。

❻ 博士後工資是國家發嗎待遇一般是多少

不是,不一定


博士後的工資是怎麼發放
(1)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第一站和第二站期間的職務工資,分別按講師職務工資標準的第四檔和第五檔確定。其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按所在設站單位的類別,由設站單位(含接受留學博士回國做博士後的非設站單位)根據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工作性質、工作特點、工作表現和實際工作量,比照所在設站單位同類人員確定。(2)各設站單位應對博士後研究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對連續兩個年度考核合格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可晉升一個工資檔次。(3)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第一、二站工作期滿分配工作後,各設站單位應將其在站期間工作、升級考核情況介紹到接受單位,在接受單位未聘任其正式專業技術職務前,仍按在站期間確定的工資標准領取工資,聘任正式專業技術職務後,按所聘職務確定相應的工資標准,但不應低於在期間的工資標准。(4)企業博士後在企業工作期間的實際收入應與企業同崗位、同資歷工作人員的收入相當。如其工資、津補貼總額相對較低,差額部分由試點企業根據企業財務規定和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工資情況予以補足。(5)在站的現役軍人博士後研究人員,其工資待遇按軍隊的有關規定執行(參見《關於軍隊博士後流動站和現役軍人博士後研究人員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1993]政聯字第4號)。(6)博士後除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生活福利待遇(包括獎金、公費醫療、困難補助、探親、書報補貼等)外,並享受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

博士後補貼政策60萬
四川某高校的情況是:

是的,在職博士後沒有補助(工資),也沒有啟動經費,但仍然可以申請國家的博士後科學基金。

這是流動站的情況,工作站不清楚,另外可以跟老闆商量給點錢。

在職博士後申請條件

從證書方面來說,就讀在職博士有機會獲得博士學位證書,很多單位都會把博士學位證書作為評聘職務職稱的主要依據,所以進修在職博士可以為自己的升職提供有力的保障,職位升高,自然待遇也會提升,博士學位證書作用不可小噓。

從知識層次方面來說,進修在職博士可以讓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視野更加開闊,思辨能力更強,處理問題更加高效快捷,擁有淵博的學識一定會比一般的研究生更加受企業的青睞。從這方面來考慮,在職博士的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

從人脈方面來說,就讀在職博士的人來自於社會的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一定的積累,研修博士課程期間大家有機會結交更多的朋友,這也就意味著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這為自己的取得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❼ 讀博士後有工資嗎每月工資多少

一般而言,博士畢業的去向主要是四個:高校、博後、企業、從政。

高校:往往取決於你的畢業院校和所發文章數量和質量,這兩點因素直接關繫到你的年薪,安家費和科研啟動金。
企業:博士應屆生的月薪平均 14000 到 18000,私企或外企可能給到20000,算上年終獎和績效,年薪20萬不成問題。
博後:也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發表的文章數量和質量,一般博士後流動站的薪資待遇5000-8000一個月不等,年薪7萬左右。
從政:從政分為考公務員、考事業編和考選調生,從政的薪資待遇的影響因素比較多,主要是看你所在的工作崗位,一般而言薪資待遇5000-15000不等。

❽ 博士補助多少錢一個月

2002年全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報名工作剛剛結束,北京地區71個報名點共接收57687名考生。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長幅度為34.7%,為近年來最大的一年。考研難,讀研也不輕松,據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研究生面臨生活費不足的窘境。

讀研究生難,已婚的人讀研究生更難,而妻子也在讀研究生的人讀研究生則難乎其難。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處境艱難的人。

憨厚與樂觀的神態掩蓋了他的艱難,而好久未理的頭發和樸素的衣著暴露了他生活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2000年與自己讀研時認識的女友結婚,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現在,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就是國家發給的近500元的補助,還有就是來自於家鄉年邁父母的支持。

前段時間,由於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國訪問去了,夫妻倆就借住在他們家。最近,他們回國了,夫妻倆只好在外面租房住,僅這一項,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這對他本已捉襟見肘的生活來說,無疑又是個沉重的負擔。

■每月的生活費缺口約300元

當我在北京大學采訪時,應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過一頓飯,我們要了四個菜,兩碗飯,一共是12元。小杜說,我們今天進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為了招待我才去的,平時,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價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況下,吃一份菜就足夠了,每頓大約三四元。記者在清華大學采訪時,也在他們的學生食堂吃過一頓飯,飯菜的價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記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盤丸子、紅燒豆腐和一碗米飯。雖然相比於校外餐館的菜價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學的調查發現,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碩士生500~600元,認為每月580~800元生活費比較合適。伙食費,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書報、電話、上網費的增長,達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費用100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擁有電腦。他們用電腦打字、做設計、上網瀏覽、搜集資料。對他們來說,電腦已經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了。他們寧願在其他方面節省一些,也想擁有一台電腦。

■經濟不獨立打擊研究生的自信

據介紹,在校研究生領到的國家補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碩士生250~280元。根據工齡不同,補助稍有不同,工齡一年補助10元。這是研究生最穩定的生活來源,可這份來源對他們的生活支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研究生們哪怕再艱苦,也不情願花家裡的錢。人民大學一位法學院的男生覺得花家裡的錢非常難受,北京大學一位學自然地理的女生說:「這么大了還花家裡的錢感到很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則認為如果家裡條件允許,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緊張,是為不孝。讀研究生了,還花家裡的錢,這打擊著他們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給的同學在記者全部調查的百位學生中只佔10位,且這部分學生都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是一種投資,將來會有更大的回報,來報答這份養育之情。而許多同學寧願不要家裡的支持,選擇出去打工掙錢。

記者從北京大學學工部得知,北京大學大約有20%的貧困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據學工部的楊老師說,貧困學生只要申請,一般都會批下來。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認為,僅有少部分的貧困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說明北大的學生都比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生活。此外國家助學貸款還有很多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很困難。為此北京大學自今年6月份以來,舉辦多次個人信用方面的講座,邀請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教授和學者主講,以期提高學生信用方面的知識。

■打工是補助生活費的最好途徑

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合理安排,這是研究生們採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學商學院一位姓侯的女學生告訴記者說,她第一年的生活費來自家裡,第二、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時間少則四五天,多則十天、二十天。

清華大學的調查顯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北京大學則有47.80%的學生在外打工。在記者調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學生有著為期或長或短、花費時間或多或少、工資或高或低的打工經歷。有趣的是,人民大學學生基本上認為打工不影響學業,因為打工本身就是一種接觸社會、增加生活閱歷和經驗的途徑。並且認為打工是最好的維持生計的手段。而北京大學的調查則有50%以上的學生認為打工對學業有影響,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採用的辦法,61.3%的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維持生計,19.6%的人認為可以提高經驗,12.9%的同學認為可以充實生活。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們則認為幫導師做課題是最好的方式,一則可以領些錢改善生活,二則這些課題將會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樣既能掙錢,又能提高業務能力,還能順便准備畢業論文,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學校的「三助」活動資金緊張

對於研究生尷尬的處境,校方正紛紛想辦法來緩解這個矛盾。為了增加學生的收入,使他們安心學習,又不致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與學業無關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開始實施「三助」活動。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學生分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時又是學校需要的教學科研工作,學校發給適當補貼。在北京大學所做的調查中,有86%的學生對「三助」活動感興趣,有77%的學生表示有了「三助」崗位後,就不去外面打工。他們得到的補助分別是碩士一年級,補助100元,碩士二、三年級,補助200元。博士一年級,補助300元,博士二、三年級,補助400元。

季老師說:「『三助』對學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關鍵,並且加強了導師和學生的聯系,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科研的能力。」本學期,北京大學大約有5000名學生有「三助」工作崗位,約占學生總數的60%~70%。為此,北京大學今年要投入900萬元的資金。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說這對學校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資金來源的困難是「三助」活動的一個瓶頸

❾ 博士補貼國家標准新規定

法律分析:博士生待遇國家最新補貼將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也就是說,博士生每人每個月可以多拿250元國家補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一條 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教育,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

❿ 博士國家補助每月多少

【法律分析】
為進一步支持博士生培養工作,調動青年高端人才積極性,經國務院同意,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提高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不低於10000元提高到不低於13000元(具體標准由省級財政部門、教育部門確定);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養機構依照執行。
【法律依據】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提高博士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的通知》 為進一步支持博士生培養工作,調動青年高端人才積極性,經國務院同意,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提高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不低於10000元提高到不低於13000元(具體標准由省級財政部門、教育部門確定);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養機構依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