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同泉65度奧喜二鍋頭是純糧酒嗎
北京同泉65度奧喜二鍋頭是屬於存糧,雖然說他的酒精是採用糧食進行釀造的,然後再進行了一下勾兌,就成了這樣的酒。但是畢竟他的酒精是用糧食釀造的。
B. 北京同泉涌二鍋頭56度多少錢
北京銅泉涌的二鍋頭,56度的,賣的多少錢的都有,基本上都是10來塊錢左右的,這個二鍋頭是分廠的,不是老廠
C. 紅星二鍋頭,牛欄山二鍋頭,華都二鍋頭,這三種品牌的酒哪個是正宗的二鍋頭啊,分不清楚啊,請高人指點
首先都是純糧酒。紅星烈;牛二順;華都國營企業,品質高。大眾對紅星,牛二見的比較多,但是對於華都缺知之甚少,是因為身為國營的華都,向來比較低調也傲,不進飯店,只供商超。但商超那品類繁多的白酒,又埋沒這個出身高貴的華都。
下面這個是從別的論壇里摘抄到的華都資料:
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地區第一家國營釀酒廠。1949年4月19日,「瑞升泉」、「同泉涌」、「聚通燒坊」等幾家老酒坊被政府接管,聯合成立昌平縣釀酒廠,即華都前身。自酒廠成立以來,華都二鍋頭酒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能少的味道,享有「京城三劍客」的美譽。
除二鍋頭酒,華都更擁有北京地區獨一無二的醬香酒工藝。1974年,白酒泰斗周恆剛老師在華都主持研發「燕嶺春」牌麩曲醬香型白酒,開北派醬香先河。1975年,為滿足首都高檔白酒需求,「八大名酒進北京」任務下達。華都承擔起研製茅台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重任。「北京任務,茅台義務」,1975-1981年間,茅台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先生帶隊20餘次北上,親授技藝,採用茅台原料、輔料與母糟,成功研製出嫡傳茅台工藝的華都醬酒,榮獲國家輕工業部頒發優秀新產品「金龍獎」,被譽為「北京小茅台」。
這個是某貓店鋪售賣的「華都」牌的背景二鍋頭,看價格比牛二要貴些。有興趣可以去某貓去看看。
D. 請問你們聽說過北京奧喜牌的二鍋頭白酒嗎 我現在在做代理 真不好做啊,公司好像叫同泉涌酒業
簡介:山西思泉涌酒業有限公司坐落於白酒祖庭,清香產地——杏花村,與汾酒同出一脈,同享得天獨厚的水源、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釀酒資源,這是有著璀璨千秋的歷史人文環境,這里有著巧奪天工的神奇釀造技藝。 公司主營:散酒加盟,汾酒、原漿、竹葉青及思泉涌高中低檔系列酒,團購定製,杏花村OEM貼牌加工、酒具工藝品等(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公司順應時代潮流,將市場開發和網路銷售互相結合。致力於弘揚汾酒千年文化傳承,打造互聯網杏花村白酒品牌。在企業飛速發展過程中,公司始終秉承「高效、勤奮、誠信、責任」的企業精神,奉行「誠贏天下,信聚客戶」的經營理念,以鑄造一流企業為願景,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為謀求企業的更大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建設而不懈努力。 在公司高速發展過程中,公司深深的體會到了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公司秉承唯才是用,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為廣大青年才俊提供一個馳騁翱翔的平台。願與廣大有志才俊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E. 「酒膩子」們看過來,咱老北京祖輩喝得那些酒,全在這兒了
老北京人愛喝酒是出了名的,小時候我的爺爺輩們每天基本上都是一天三頓酒碗不離手,即使要出門也都會拎著個小酒瓶子晃晃悠悠的走出家門。
在那時的老北京,家家兒都不富裕,趕上好幾口兒,有倆子兒的上酒館酒鋪,家裡緊巴的就打上二兩酒, 過去的老北京人家兒要喝二兩的,基本上是「老白乾」、「燒酒」或是「二鍋頭」。
以前北京城裡的那些酒館,營業時間很長,早上6點半便開門做生意了,直到晚上十點半左右才關門。那時,北京人一睜眼便趕到酒館吃完早餐便匆匆上班了,直到晚上上完夜班也趕到酒館吃夜宵。
他們在酒館里或是行酒令: 鈴鐺對錘,一根筋,哥倆好啊,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魁手啊,六六大順啊,巧七枚啊,八抬手啊,快陞官啊,滿堂紅啊。。。 玩的那叫一個歡快!
或是說說自己的心事,發發牢騷,大罵幾句,消氣後再聽聽旁人的心聲、聽聽來自不同地方的怪事,大家一樂也就回家了!
那時我家並不富裕,還不能夠天天上酒館。不過我爺爺總是有喝酒的地兒,就在四合院。
尤其等到夏夜,六七點鍾老爺子兒都下去了,涼風起來的時候,東屋的劉大哥、北屋裡的老張和南屋的小趙,就會拿著大大的蒲扇,拎點小馬扎,湊成一大桌,使喚著我們這些小的去打酒,再帶上點花生、半斤豬頭肉,就這樣喝開了。
老少爺們兒愛喝酒卻不酗酒,他們更多的是享受喝酒的樂趣!
之後經濟條件滿滿改善,爺爺們就喝上了瓶裝酒了!
桂花陳
桂花陳,原名桂花東,是御膳房釀造專供帝王內府飲用之酒,之前市面上並無此酒,所以桂花陳的名聲雖然遠大,但飲用的人卻很少。
直到解放以後北京廠獲得此酒處方,改名桂花陳酒,我們才得以喝到。爺爺說,六十年代初嘗時味道香甜,入口滑順,現在就再也喝不出這個味道了。
菊花白
菊花白也是老北京的特色酒之一,最早也是只有皇帝可以享用的帝王酒,之後傳到民間。
那時候老爺子們聽說連宮里皇帝都喝這酒,還有滋補養神、舒筋活血的功效都紛紛慕名購買。那時海淀鎮曾有個仁和酒家,專賣這種酒,很有名。
蓮花白
蓮花白酒始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歷史 。到了清代,蓮花白酒的釀造採用萬壽山昆明湖所產白蓮花,用它的蕊入酒,釀成名符其實的「蓮花白酒」。相傳,清朝咸豐皇帝渴了這酒後,病弱的身體逐漸好轉,盛贊蓮花白酒為「酒中之冠」。以後酒的配方也隨之流落民間。
80年代的小酒館里,經常有一些老頭喝酒、拉二胡,哼唱京劇,在那些地方聞的最香的就是蓮花白。 目前北京已經不見這種河北產的蓮花白了。即使能夠買到,包裝、味道已經面目皆非。想起來不僅口水讒咽,而且像是丟失了寶貝的心,一陣一陣的疼……
紅星二鍋頭
1949年4月,北京市酒業專賣公司成立後,政府對酒實行專賣,停止私人經營,並要求昕有「燒鍋」關閉,只有龍泉、同泉涌、永和成、同慶泉等8家京城著名「燒鍋」與酒業公司簽訂了加工代燒白酒的合同,那時連燒鍋酒都很難喝道,直到1949年5月6日,紅星二鍋頭廠的成立。。。
70年代初的紅星二鍋頭一瓶才1塊3,原先叫的還是「百泉」,純糧食釀造的,閑暇時與朋友們喝一點、趕車時候來一點,那時的感覺很愜意!
牛欄山二鍋頭
清代時,牛欄山的二鍋頭已經叫響京城,往北京販酒的獨輪車往往將「老燒鍋」門口擠得水泄不通;驚蟄前後,一時封凍融水難以滲盡,土路泥濘難行,還能偶遇運酒車蜿蜒數里的「壯觀」景象。
此外,還有 夜光牌的中國葡萄酒等 廣受老北京人的喜愛!
可是現在的北京人都愛喝茅台、長城干白、啤酒。。。
好懷念那時的老酒館、一家人圍坐在四合院里熱熱鬧鬧的場景,不過已經回不去了。。。
北京爺們北京大妞,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咱們隔空喝一個先
關注「 四九城大磊子 」,關注咱四九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