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周口店古猿人是什麼樣的形象
擴展閱讀
上海民營口腔有哪些 2025-07-20 23:18:11
深圳凶宅是怎麼評估的 2025-07-20 22:47:59

北京周口店古猿人是什麼樣的形象

發布時間: 2022-12-09 16:05:59

㈠ 北京人猿人發現的時間 地點 至今多少年 北京猿人,現代人和古猿人相比相貌的外貌特徵,北京猿人特有技能

20世紀20年代後期,北京周口店,會製造不同用途的石器,會使用天然火。

㈡ 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裡是什麼猿人

北京周口店猿人叫北京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頭骨的特徵是前額低平,不像現代人那樣凸起;眼眶上緣有兩個互相連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樣遮蓋著兩眼;腦殼很厚,大約比現代人要厚一倍。

現代人的頭蓋是上部膨大,下部窄小。而北京人的頭骨恰恰相反,它是靠下部膨大,上部收縮,形成饅頭狀。


北京猿人與現代中國人的關系:

許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在那裡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年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猿人代表種類介紹如下:

1、元謀人

元謀猿人於1965年發現於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中,是中國已發現的較早的人類。元謀人生存於大約170萬年前,是目前發現的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它屬於晚期猿人,但早於「藍田人」、「北京人」等猿人。

元謀人能夠製造骨器、粗糙的石斧等簡單的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並且已經會使用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發現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人們發現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層厚達三米左右。人工取火的發明,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2、藍田猿人

1963~1965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公主嶺一帶發現藍田猿人化石。他們生活在距今80萬~75萬年前,是已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藍田猿人化石有頭蓋骨一個、上頜骨和下頜骨各一塊、牙齒十餘枚。藍田人比稍後出現的北京人腦容量小,約為790毫升。



㈢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區周口店村的龍骨山。這里地處山區和平原交接處,東南為華北大平原,西北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東西長約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稱「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發現古代人類遺存後被稱「周口店第一地點」。

周口店遺址區是中國華北地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點――即「北京人」遺址。這一遺址是1921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現的,周口店最早發現的地點是第六地點,是瑞典科學家安特生於1918年發現的。1921年安特生、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階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基,發現了周口店第一地點,同年發現了周口店第二地點。1927年步達生將周口店發現的三枚人的牙齒正式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遺址開始發掘,中國地質學家李捷參加發掘工作,並發現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點,瑞典古生物學家步林也是新地點的發現者,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五、七、八地點,找到了「北京人」第一個頭蓋骨,轟動了世界。同年將已發現的地點,以「北京人」遺址為第一地點,其餘的依序編號及至第九地點。在二十號地點以前,包括山頂洞,或為裴文中領導下或為賈蘭坡領導下發現的。第二十至二十四地點是在賈蘭坡領導下找到的。

周口店遺址歷經80餘年時斷時續的發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第一地點現已發掘了40餘米,但還不到洞內堆積的一半。「北京人」化石從第ll層至第3層均有發現,共出土骨頭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股骨7件、脛骨l件、肱骨3件、鎖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頭骨和面骨破片。這些「北京人」遺骨分屬40多個體。但絕大多數人化石,在珍珠港事變前後,下落不明。現存的第1地點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國的有7枚牙齒、1段肱骨、脛骨1段、頂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頜骨;1927年以前發現的三枚牙齒則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著。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製品、哺乳動物化石種類數量之多以及用火遺跡之豐富,都是同時代其它遺址所無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點發現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遺址中發現有5個灰燼層、3處灰堆遺存以及大量的燒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6米。這些遺跡表明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會保存火種。

遺址中還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製品,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創造了三種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擊法,生產出長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見長度為20―40毫米;工具分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石鑽,第二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和球形器。原料均來自於遺址附近,石製品多為小型器,器型種類繁多,早期石器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變小,尖刃器發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趨小型化,石錐是這一時期特有的石器。

根據對文化沉積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之間。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其早期為距今70~40萬年,中期為距今40~30萬年,晚期為距今30~20萬年。北京人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北京人」的發現,為人類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說服力的證據。大量事實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萬年前到20萬年前之間,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的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揭開人類歷史的序幕

早在舊石器時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選取岩石,製作石器,用它作為武器或原始的生產工具,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原始的工具從事勞動,這是人和猿的根本區別所在。

把人類用火的歷史又提前了幾十萬年

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里,發現厚度達4―6米、色彩鮮艷的灰燼,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學會保存火種的方法,是人類由動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標志。

為研究北京生態環境變遷史提供依據

通過對「北京人」及其周圍自然環境的研究,表明50萬年前北京的地質地貌與現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棲息著種類豐富的動物種群。但也曾出現過面積廣闊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鴕鳥和駱駝棲息的遺跡,表明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北京曾出現過溫暖濕潤和寒冷乾燥的氣候狀況。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解決了19世紀爪哇人發現以來圍繞科學界近半個世紀的「直立人」究竟是猿還是人的爭論。事實表明,在人類歷史的黎明時代,從體質形態,文化性質到讓會組織等方面,的確有過「直立人」階段,他們是「南猿」的後代,也是以後出現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處於從猿到人進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間環節。到目前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態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為准則,周口店遺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類遺址中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一個。周口店遺址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遠古文化的寶庫。

㈣ 周口店的北京古猿和龍骨山的山頂洞人有什麼相同點、

時間,北京人是距今23到58萬年前,山頂洞人是距今1.9萬年前。
地點,都在周口店
外貌,北京人保留很多原始特徵,山頂洞人已與現代人無異
工具,都是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
火源,都發現用火痕跡,從北京人用火的經常性上來看可能已經掌握人工取火,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
社會組織,原始社會,漁獵採集為主,從出現墓葬這一現象來看,山頂洞人已經產生原始宗教信仰

㈤ 北京周口店猿人叫什麼

北京周口店猿人叫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的發現

北京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英學名為Homo erectus pekinensis。中國的直立人化石。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 77萬年。遺址發現地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猿人大約在60萬年前來到周口店,在這里斷斷續續地生活了近40萬年。到約20萬年前,北京猿人才離此而去。
北京猿人的顴骨較高。腦量平均僅1532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約156厘米,女性約144厘米。腿短臂長 ,頭部前傾。
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
在北京猿人住過的山洞裡有很厚的灰燼層,表明北京猿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頭蓋骨卻在1941年時下落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團。

現存唯一真標本是1966年從頂部堆積層發現的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的模型。後來又發現了石製品、骨角製品。 當年參與挖掘的中方人員包括後來的院士賈蘭坡先生,隨著他的去世,一批當年挖掘的照片無人整理保管。

㈥ 周口店北京猿人頭骨是什麼樣的

19世紀中葉,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尋找人類祖先的熱潮,古老東方的中國也逐漸開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北京猿人遺址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被挖掘出來的,是世界古人類考古中的一個重大發現。

遺址位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東邊有一條小河,北、西、南均為群山環繞,東北京猿人南是廣大的平原。1921年,當時的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瑞典學者安特生在龍骨山北坡找到一處豐富的化石產地——周口店第1地點。在這里先後發掘出三顆人類牙齒,命名為「北京中國猿人」,俗稱「北京猿人」,屬直立人的一個亞種,距今70萬—20萬年左右。1929年,中國學者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隨後又發現了石器和用火遺跡。震驚了國際學術界。從1927年到1937年十年間,研究人員相繼在這里發現猿人頭蓋骨5個及大量頭骨碎片、面骨、下頜骨、股骨、肱骨、鎖骨、月骨等,還有牙齒140餘顆。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了侵華戰爭,周口店發掘工作被迫中斷。當時已發現的這些珍貴標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由美國人運出北京,從此下落不明。有消息說落到了日本人手裡,在裝船運送回國時遇到海難沉到了海底。還有一個說法是運回日本國內秘藏在民間。也有傳說還留在中國並埋藏於地下等等,總之關於北京猿人最早一批國寶資料的下落迄今還是謎案。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猿人的發掘工作得到恢復,又發現了人類頭蓋骨1個和若干牙齒、下頜骨、上臂骨和脛骨化石,加上解放前的資料,合計頭蓋骨6個、頭骨碎片12個、下頜骨15個、牙齒157顆及斷裂的股骨、脛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同時,發現了10萬多件石製品以及豐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遺跡。在世界上已知的同一階段人類遺址的材料中,是最豐富也是最系統的,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北京猿人頭骨的最寬處在左右耳孔稍上處,向上逐漸變窄,剖面呈拋物線形。這與現代人頭骨的最寬處上移到腦顱的中部不同。北京猿人頭蓋骨低平,額向後傾,雖已比猿類增高,但低於現代人。眉嵴粗壯,向前突出,左右互相連接。顱頂正中有明顯的矢狀嵴,頭骨後部有發達的枕骨圓枕。頭蓋骨比現代人約厚一倍,成人腦量達1000多毫升,介於猿和現代人之間。

北京猿人面部較短,吻部前伸,沒有下頦,有扁而寬的鼻骨和顴骨,顴骨面朝前,寬鼻子,面孔低而扁平。下頜骨的內面靠前部有明顯的下頜圓枕,牙齒無論齒冠或齒根都比猿類弱小,齒冠的紋理也簡單,但比現代人粗大、復雜得多。另外,犬齒和上內側門齒的舌面,有由底結節伸向切緣的指狀突,上內側和外側門齒的舌面為明顯的鏟形。門齒形態與面部結構等具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特徵。

北京猿人的身高約為1.56—1.57米。下肢骨髓腔較小,管壁較厚,股骨的髓腔只佔骨幹最小直徑的三分之一,在尺寸、形狀、比例和肌肉附著點等方面都和現代人相似,表明他們已經善於直立行走。北京猿人的上肢骨除了髓腔較小管壁較厚外,與現代人已十分接近,說明他們的上肢已能進行與現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動。

北京猿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製品、骨角器和用火遺跡。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石核石器較少,且多為小型。原料有脈石英、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礫石,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錘和石砧等多種類型。砍斫器尺寸較大,選用扁圓的砂岩或石英礫石,從一面或兩面打出刃口製成。刮削器系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盤狀、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等形狀,是石器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尖狀器和雕刻器數量不多,但製作比較精緻,尺寸小巧,有的只有一節手指大小,製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術水平。

北京猿人遺址化石堆積厚30多米,自上而下可分為13層,主要由洞內崩塌的石灰岩碎塊和流水帶入洞內的粘土、粉砂等沉積物構成,還有用火後留下的灰燼。較大的灰燼層有4個,最厚處達6米多。灰燼層中發現猿人頭蓋骨許多被燒過的石頭、骨頭和朴樹籽。灰燼有的成堆,像是長期使用,說明當時人類已能很好地管理火。雖然目前還無法證明北京猿人是否已能人工取火,但他們顯然學會了保存火種的方法。洞穴堆積中有許多破碎的獸骨,有些可能是北京猿人製作和使用過的骨器,如用截斷的鹿角製作的錘子和掘土工具,用鹿頭骨加工成的頭蓋式的水瓢,用肢骨劈開製成的尖形或刀形骨片等。

北京猿人在這里居住的時期,氣候和自然環境屢經變化。對人類的生活影響也很顯著。居住的早期偏冷,可能處於氣候的間冰期初期,動物化石中不少是喜冷的動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中、晚期相對溫暖,喜暖的動物如竹鼠、碩獼猴、德氏水牛、無頸鬃豪豬等占優勢。這里也有過乾旱時期,安氏鴕鳥和巨副駝等動物化石證實出現過草原甚至沙漠。而水獺、居氏巨河狸、河狸等喜水棲動物的發現,又表明這里也曾存在過大面積的水域。季節變化、自然災害、猛獸侵襲、疾病困擾,無一不給北京猿人帶來巨大的威脅。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北京猿人依靠群體的力量進行著艱難的生存斗爭。北京猿人穴居,從事狩獵和採集,在灰燼中發現敲破的燒骨,表明他們已經知道熟食,並能捕獵大型野生動物。但當時的生活條件還是相當惡劣,人類的死亡率極高,大多數個體壽命在14—15歲之間,超過50歲的不足二十分之一。

北京猿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世界人類學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周口店遺址也因為北京猿人的發現而蜚聲世界,吸引著海內外無數遊客。成為一個展示中華民族遠古燦爛文化的窗口。

㈦ 在人類四個發展階段中北京周口店的猿人屬於什麼人

人類的進化通常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個階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製造簡單的工具(石器);直立人會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學會了用火;智人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會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針縫制獸皮衣物,可用標槍和長矛進行狩獵、捕魚.在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是屬於上面四個階段的直立人階段.
故答案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立人

㈧ 北京猿人是中國猿人的一種,大約生活在50萬年以前,其化石發現於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洞,也叫北京人。

屬於事實的有(1)(3);屬於觀點的有(2)(4)。
提出觀點:「北京人」的壽命較短。(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