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的小吃都有哪些
北京烤鴨,驢打滾,涮羊肉火鍋這些耳熟能詳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下面幾個是我印象深刻的:
1. 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壇北門):作為一個南方人沒有勇氣嘗試傳說中的豆汁。但是愛上了這家店的糖火燒,絕對是一大驚喜,吃出了布朗尼的味道,驚艷!
2.大懶龍,在禮士路南口附近,一個小店,大懶龍就是一條長長的花捲,卷著大蔥和肉。這家小店門口經常排著長隊。
3.烏魯木齊駐京辦,又叫新疆飯庄,屬於北京做新疆菜做得不錯的店。新疆大盤雞,烤包子,烤饢。。。
4.新疆炒米粉:記不清具體位置了,去北京出差的時候在網上找了一家評分比較高的,印象中在一條小巷子里,分量很大,價格大概三十幾,辣得哇哇叫!
北京畢竟是首都,集合了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美食,連公交車站的煎餅果子小攤都特別好吃,那時候在北京出差,怕以後再也吃不到了,連著早飯和中飯都吃了煎餅果子,美滋滋滴!
烤包子
㈡ 北京美食有哪些
烤鴨:
來北京首先我不會推薦你去吃全聚德老北京烤鴨,不是他不好吃,而是我沒吃過,問過幾個身邊老北京朋友,他們也沒吃過。嗯~再加上吃過的朋友們一致吐槽!所以我首先給大家把這個雷避開!去全聚德吃烤鴨猶如去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反正大家不去就對了,至於為什麼我不敢說的太細怕被舉報投訴!(全聚德烤鴨師從南京金陵烤鴨,後改良而成)
如果想吃烤鴨,大多數人首推大董烤鴨,大董烤鴨雖然名氣略遜色全聚德,但是在味道上來說不能說更好吃,只能說稍有不同!個人感覺比較甜(全聚德雖然沒去店裡吃過,但我吃過打包的)。不過對我而言除非商務宴請,不然我是不會去吃大董的,人均四百左右對遊客來說真心沒必要!
如果讓我推薦烤鴨,我首推便宜坊,便宜坊的烤鴨從歷史上來說比全聚德還要悠久,可以說是目前北京烤鴨系裡面最古老的!價格也比較正常,人均一百多在北京算是比較便宜的了!
第二個推薦的就是大鴨梨,大鴨梨是我在北京最常去的烤鴨店,沒有別的原因,就一個:實惠,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味道並不會有差。
最後在推薦幾個不錯的店
1.利群烤鴨:北京最小最破舊最奇葩的烤鴨店,能不能找到全憑運氣,在胡同里頭
2.1949全鴨季:三里屯第一家餐廳,原址是電影機電學院,個人特別喜歡裡面氛圍
3.四季民福:還不錯,但是具體有什麼特色我也不知道
4.金百萬:感覺跟大鴨梨差不多,稍微貴點
豆汁:
北京的豆汁很出名,但是不同的是,北京的豆汁是臭名昭著,令人聞風喪膽!對老外來說:相比起豆汁,皮蛋已經不算什麼了!
豆汁是一種很奇葩的食物,嗯,肯定算不上美食!對我而言比涮鍋水還要難以下咽!雖然我沒有成功喝過豆汁,但是我無數次帶著朋友們去體驗過,接受度不到10%!
豆汁是發酵食品,是水磨綠豆製作粉絲或者團粉時,將澱粉取出後,剩下淡青綠色的湯水發酵而成(網路抄的,不知道對不對),氣味很是奇葩。有一股餿了的腐爛味。在北京和豆汁還得就著「焦圈兒」吃,講真,豆汁我沒成功喝過一碗,但是這個焦圈兒(為什麼要加兒?他們這樣叫的),我可吃了很多個,香脆無味。
至於去哪吃?我建議去護國寺小吃店,早餐都有供應,如果沒有,請出門隨便轉,問下公交站的志願者大爺大媽或者溜圈的老爺子,保准叫一熱情的給您介紹起來。反正早餐攤有豆汁都會給您豆汁豆汁寫個牌子擺出來!楞提多難喝,老北京半數就好這一口!(請記住,只有早餐有)
炒肝:
說到早餐我就得把炒肝搬出來了,炒肝在北京也是早餐鋪子里的美食,其實慶豐包子鋪裡面就有炒肝,只是這裡面的炒肝價格真的不便宜(或者說慶豐包子太膨脹了)!味道其實也一般!
炒肝雖然名字叫炒肝,其實裡面不但有豬肝,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下水:肥腸!兩種食材煮熟後倒入濃芡湯裡面,最後撒入大量蒜末即可。對於不吃肥腸的千萬別嘗試!我一朋友喝了幾口當後時就吐了出來。
炒肝屬於早餐鋪子里的美食,但是北京有兩家比較知名的炒肝鋪子還是值得推薦:姚記炒肝跟趙記炒肝(炒肝趙也不錯,但不知道是不是趙記炒肝!曾經公司附近有一家:炒肝趙,賣炒肝也賣鹵煮!)
㈢ 北京名小吃有哪些
北京名小吃有如下:
1、老北京炸醬面
老北京炸醬面獨具北京本地的風格,醬料一般會用甜面醬,加之肉丁蔥姜炒制,澆到「過水面」上,再拌入黃瓜、香椿、芽菜、青豆等配料,是老北京人最愛的主食之一。
㈣ 北京有什麼著名美食
北京特色美食有北京烤鴨、鹵煮火燒、驢打滾、豆汁、焦圈、爆肚、炸醬面、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灌腸、爆肚、炒肝。
1、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2、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是北京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內臟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
3、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4、豆汁
豆汁兒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5、焦圈
焦圈是一種老北京傳統特色小吃,其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在老北京,男女老少都愛吃焦圈。北京人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
6、爆肚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7、炸醬面
老北京炸醬面是北京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北京菜,該菜品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流行於北京 、天津、河北等地。
8、艾窩窩
艾窩窩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北京風味小吃,頗受大眾喜愛。製作時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粉(江米)和麵粉製成的外皮。其內包的餡料富有變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葯泥等營養豐富的天然食材,質地粘軟,口味香甜,色澤雪白,常以紅色山楂糕點綴,美觀、喜慶。因其皮外糝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窩窩。
豆面酥糖
豆面酥糖是北京市的傳統名點。細甜香膩,不糊嘴,不粘手,富有豆粉的芳香和玫瑰花香味。採用顆粒飽滿的黃豆,經炒熟以後磨粉,和白糖、麵粉配成豆面胥,與飴糖坯製成酥糖,其工藝和黑芝麻酥糖相同,豆面酥糖具有大豆的芳香,由於物美價廉,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9、豌豆黃
豌豆黃也稱為豌豆黃兒,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製作時通常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成品後,外觀呈淺黃色,味道香甜,清涼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