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標准北京時間
標准北京時間取自國際時區東八時區的區時,中國幅員遼闊,從西到東橫跨五個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統一採取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區時作為標准時間,稱為「北京時間」。
北京時間並不是北京(東經116.4°)的地方時間,而是東經120°的地方時間,故東經120度地方時比北京的地方時早約14分半鍾。
因為北京處於國際時區劃分中的東八區,同格林尼治時間(世界時)整整相差8小時(即北京時間=世界時+8小時),故命名為「北京時間」。東八區包括的范圍從東經112.5°到東經127.5°,以東經120°為中心線,東西各延伸7.5°,總寬度為15°的區域。
時區劃分
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計算方法:時刻東進(+)西退(-),日期東退(-)西進(+)。也就是說,時刻向東每過一個時區要加上一個小時,向西每過一個時區減去一個小時。
2. 如何計算北京時間
首先,要算出0時經線.
北京時間是10月1日10點,即東八區的區時也就是東經120度是10月1日10點.根據每個時區相差1小時,可算出0度經線是2:00,再往前推兩個時區即西經30度是0:00.
其次,要弄清是哪一天的0時、
算日期時要注意,如果從東向西經過日界線(180度經線)日期就要加一天,如果從西向東經過日界線就要減一天.
但是這道題是從東經120度向西到西經30度,沒有經過180度經線.所以仍然是10月1日的0時.
3. 北京時間是按什麼算的
地球時間以英國格林尼治(也譯作格林威治)時間作為零基準。地球作為一個球體,按經度劃分,每15度為一個時區,自西向東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半球各12個時區。以格林尼治時間作為零起點計算,每東移一個時區,時間相應推進一小時,即需要將時鍾撥快一小時。北京位於東八區,因此比國際標准時間快8小時。
4. 世界時間與北京時間怎麼轉換
北京時間=世界時間+8小時。
GMT時間,格林尼治標准時間,是指世界時間, 即0時區的區時,比北京時間(東8區)晚8小時。
所以,北京時間=世界時間+8小時。
世界時UT即格林尼治時間,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標准時間。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間計量系統。地球自轉的角度可用地方子午線相對於地球上的基本參考點的運動來度量。
為了測量地球自轉,人們在地球上選取了兩個基本參考點:春分點(見分至點)和平太陽,由此確定的時間分別稱為恆星時和平太陽時。
(4)北京時間怎麼算擴展閱讀:
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不便。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我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快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慢1小時。
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向前撥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向後撥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
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採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採用的時間。
例如,我國把首都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又例如,英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雖地處中時區,但為了和歐洲大多數國家時間相一致,則採用東1區的時間。
5. 北京時間是指北京的哪個時間或以哪個為准
分類: 理工學科 >> 工程技術科學
問題描述:
都說北京時間幾點幾點具體是以哪個為准像我們有些電腦的時間或手錶.手機之類的常常有快有慢他那個時間就很准嗎
解析:
我國採用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准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是東經120度經線的平太陽時,不是北京的當地平太陽時。北京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陽時比北京時間晚約14分半鍾。北京時間比世界標准時間早8小時。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時區。這樣一個時區是經度15度。一天24小時,所以相差一個時區就相差一個小時。經度零度即子午線的時間為世界標准時間。由於子午線穿越倫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稱格林威治時間,這也是英國的標准時間。北京的經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線往東第八個時區內。即東八時區。8×15=120,所以東八時區的區時為東經120度的時間,就是北京時間。
那麼北京時間是在哪裡進行計算和發布的呢?是來自陝西省蒲城縣境內的國家授時中心。之所以選擇這里,是考慮:陝中地處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公里,發射的時間信號便於覆蓋全國;當地地質構造穩定,授時中心因地震等災難被毀壞的系數極小;由於其重要性,建立在內陸地區比較安全。
如今我們所說的1秒,其實就是銫原子躍遷振盪***********周經歷的時間,這是1967年10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計時大會正式定義的。國際上規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時零時零分零秒的瞬間作為原子時的起點。
196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建成。
1970年12月15日,時間城開始向全國進行短波廣播。半徑達3000公里的范圍內,人們第一次從收音機里聽到日後耳熟能詳的「……嘀,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點整」。幾乎沒人知道,這全國統一的「北京時間」就是從這么荒僻的山區,這個神秘的大院播出的。
6. 北京時間和地方時換算
將北京時間與當地時間的換算公式當地時間=北京時間-(120度-當地經度)×4分/度(當所得值為負數時,加上24小時)
7. 北京時間是怎麼進行計算和發布
通過銫原子鍾計算,採用長波和短波發播。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確定和保持的我國原子時系統TA(NTSC)和協調世界時UTC(NTSC)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由一組高精度銫原子鍾通過精密比對和計算實現,並通過GPS共視比對、衛星雙向法(TWSTFT)比對等手段與國際原子時間標准相聯系,目前的長期穩定度為E-15量級,准確度為E-13量級。
短波授時台(BPM)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地以四種頻率(2.5M,5M,10M,15M,同時保證3種頻率)交替發播標准時間、標准頻率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公里,授時精度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級;
長波授時台(BPL)每天24小時連續發播載頻為100KHz的高精度長波時頻信號,地波作用距離1000-2000公里,天地波結合,覆蓋全國陸地和近海海域,授時精度為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量級。
(7)北京時間怎麼算擴展閱讀
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台,196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籌建,197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短波授時台試播,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發播標准時間和頻率信號;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為適應我國對高精度時間頻率信號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在陝西天文台增建長波授時台(BPL),1986年通過由國家科委組織的國家級技術鑒定後正式發播標准時間、標准頻率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