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最大的省會是哪個城市
這問題問的,北京是一個直轄市,是祖國的心臟,是首都,北京不屬於任何一個省,更不是省會城市。
北京就是北京。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北京市轄東城、西城、海淀、朝陽、豐台、門頭溝、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平谷、延慶、密雲16個市轄區 ,147個街道、144個鎮、33個鄉和5個民族鄉。北京市是中國第一個齊聚56個民族的城市。
㈡ 北京有哪些城市
北京是直轄市,只有區的劃分。北京市的轄區有密雲區、延慶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等。
1、密雲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是北京重要飲用水源基地和生態涵養區。
2、延慶區:地處北京市西北部;東與懷柔區相鄰,南與昌平區相聯,西面和北面與河北省懷來縣、赤城縣相接。
3、朝陽區:位於北京市中南部。朝陽區是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4、豐台區:隸屬於北京市,是北京市主城六區之一,位於北京市南部,西北面與門頭溝區,西南面與房山區,東南面與大興區接壤。
5、石景山區:隸屬於北京市,是北京六個主城區之一。地處北京西部,位於長安街西段。
6、海淀區:位於北京城區西部和西北部,東與西城區、朝陽區相鄰,南與豐台區毗連,西與石景山區、門頭溝區交界,北與昌平區接壤。
7、門頭溝區:地處北京西部山區,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優良革命傳統的老區。
㈢ 想知道: 北京市 北京市有多大 在哪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0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9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北京共轄16個區、2個縣。
城區
東城區。人口63萬,面積25平方千米。
西城區。人口79萬,面積32平方千米。
崇文區。人口41萬,面積17平方千米。
宣武區。人口57萬,面積17平方千米。
朝陽區。人口156萬,面積471平方千米。
海淀區。人口168萬,面積426平方千米。
豐台區。人口84萬,面積304平方千米。
石景山區。人口34萬,面積86平方千米。
郊區
門頭溝區。人口24萬,面積1455平方千米。
房山區。人口75萬,面積2019平方千米。
通州區。人口62.9萬,面積912平方千米。
順義區。人口55萬,面積1016平方千米。
大興區。人口54萬,面積1031平方千米。
昌平區。人口44萬,面積1352平方千米。
平谷區。人口39萬,面積1075平方千米。
懷柔區。人口27萬,面積2128平方千米。
密雲縣。人口42萬,面積2226平方千米。
延慶縣。人口27萬,面積2000平方千米。
北京老城區(二環路以內)的城市道路是棋盤式的格局,橫平豎直。東西方向的道路有長安街(復興門至建國門)、平安大街(東四十條豁口至車公庄)、廣安大街(廣安門至廣渠門)。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軸線,從玉蜓橋到雍和宮的東線和開陽橋到積水潭橋的西線。東線路過方庄、紅橋、崇文門、東單、東四、北新橋和雍和宮;西線路過菜市口、宣武門、西單、西四、新街口。因為天安門廣場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軸線分為北中軸和南中軸。北中軸從地安門向北,經鼓樓、北辰路,達奧體中心;南中軸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達三營門。南中軸和104國道重合。
北京外圍的城市道路則是環形加放射性的格局。連接京城還有十一條國道,包括101國道,102國道等。
㈣ 北京市幾個區縣以及分布圖
北京市共有16個市轄區,147個街道、144個鎮、33個鄉、5個民族鄉。
這16個市轄區為: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平谷、延慶、密雲、西城、海淀、朝陽、豐台、門頭溝。
北京市主城區為: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
(4)北京的大城市在哪裡擴展閱讀:
北京主城區
1、朝陽區
朝陽區位於北京市的東部,西與東城區、豐台區、海淀區相毗鄰,北連昌平區、順義區,東與通州區接壤,南與大興區相鄰,幅員面積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2008年末,全區常住人口308.3萬,其中戶籍人口208.5萬,外來人口99.8萬。區現行行政區劃,有23個街道辦事處,20個鄉。
朝陽區工業發達,是北京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區內集中有紡織、電子、化工、機械製造、汽車製造等工業基地。朝陽區對外交往活動頻繁,是北京市重要的外事活動區。
2、豐台區
北京市豐台區是北京市的城六區之一,是首都中心城區和首都核心功能主承載區,位於北京市南部,東面與朝陽區接壤,北面與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石景山區接壤,西北面與門頭溝區,西南面與房山區,東南面與大興區接壤。豐台區東西長35.3公里,南北寬15公里,幅員面積305.87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約224平方公里。
永定河由北至南貫穿豐台區,河東部鄰近北京市區部分及永定河兩岸大為平原地帶,西部則多丘陵。全區最高點也是最西端的馬鞍山,海拔654米,最低點為東南部的分鍾寺,海拔35米。
3、石景山區
石景山區是北京西部的一個行政區,是北京市六個主城區之一。位於長安街西段,最東端距距天安門14公里, 面積84.38平方公里,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常住人口63.9萬人(截止到2011年底)。交通暢捷,可進入性強。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歷史文化重鎮。
區域內山地面積佔23%,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7.09%。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達73.89平方米,居北京市城區首位,是北京市城區中山林資源最豐富、綠化覆蓋率最高、人均擁有公共綠地最多的地區,2016年石景山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區。
4、海淀區
海淀區,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城區西部和西北部,東與西城區、朝陽區相鄰,南與豐台區毗連,西與石景山區、門頭溝區交界,北與昌平區接壤。幅員面積430.8平方千米,邊界線長約146.2千米,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最寬處29千米,約佔北京市總面積的2.6% 。
5、東城區
東城區,北京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北京市中心城區的東部,東、北與朝陽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西與西城區毗鄰 。東西最大距離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 。區境介於東經116°22'17"—116°26'46",北緯39°51'26"—39°58'22"之間。2010年,東城區合並崇文區,成立新東城區,轄區面積擴大到41.84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東城區下轄17個街道,常住總人口97.4萬人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9.8億元 。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930.8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9億元。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5437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6.6億元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4.6億元。
6、西城區
西城區,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東與東城區相連;北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
2010年7月1日,宣武區並入西城區,成立新西城區。區境東西寬7.1千米,南北長11.2千米,幅員面積50.70平方千米。
㈤ 北京市中心是哪幾個區
北京市中心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崇文區、海淀區、宣武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豐台區、房山區、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平谷區、昌平區、懷柔區。
北京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
㈥ 北京在哪裡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1]。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萬人,城鎮人口1865萬人,城鎮化率86.6%[2],常住外來人口達794.3萬人。[3]
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位置東經116°20′、北緯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4]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5][6]
北京被世界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7]。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8]2019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70.1億元。[9]
㈦ 北京最大的區是哪個區
北京最大的區是密雲區。
密雲區隸屬北京市,總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
密雲區下轄2個街道:鼓樓街道、果園街道。17個鎮:密雲鎮、十里堡鎮、河南寨鎮、溪翁庄鎮、穆家峪鎮、巨各庄鎮、西田各庄鎮、大城子鎮、石城鎮、太師屯鎮、北庄鎮、高嶺鎮、不老屯鎮、古北口鎮、馮家峪鎮、東邵渠鎮、新城子鎮。
密雲區榮譽:
2022年1月,密雲區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4月,北京市密雲區團委被表彰為「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2022年8月,密雲區獲頒2021年度「中國天然氧吧」證書。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2022年8月,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2022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㈧ 北京在哪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和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1] 。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2] 。2016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3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05.1億元[3]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萬人,增長0.1%,增量比上年減少16.5萬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4] 。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由此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http://ke..com/item/北京/128981
㈨ 北京在哪裡
東北,2塊錢一張地圖,自己找
地理方位
北京中心位於北緯39度54分,東經116度23分。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9米,為北京市最高峰。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脈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城市面積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9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
北京市在地質構造上正處於華北地區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部。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既經過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積;又產生過劇烈的造山運動。特別是中生代,以燕山運動為主的造山運動,構成了北京地區地質構造骨架和地貌的雛形。伴隨著地殼運動的發展,褶皺變形和斷裂發育廣泛,岩漿活動也很頻繁。北京地區的斷裂構造在北部山區主要有:懷柔縣長哨營至密雲縣的古北口斷裂帶,在市界內東西長33公里,寬8公里;密雲縣沙廠至牆子路精被斷裂帶,市界內長約30公里,寬約20公里,破碎帶最寬達200~300米;官廳山峽地區有門頭溝區燕家台至沿河城斷裂帶和東靈山斷層,長數十公里。平原地區凹陷隆起的邊緣,都為大斷裂所控制,如黃庄——高麗營斷裂,永樂店——馬房斷裂。這些大斷層之間往往分布著許多較小的斷裂破碎帶。活動大斷裂帶的拐彎、分叉、兩端和交匯部位,以及有斷陷盆地的地方容易產生地震。北京地區的主要活動斷裂帶有:平谷至三河斷裂帶;石景山區八寶山至順義區高麗營斷裂帶;河北省懷來縣至延慶斷裂帶;昌平區南口至朝陽區孫河斷裂帶。在這些地帶,歷史上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地震,是活動較強烈的地帶。
北京地區的岩性條件比較復雜,各類岩石(土)均有出露,大體上可劃分為鬆散堆積物和堅硬岩石(基岩)兩大類。鬆散堆積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區,其厚度從山前數米向東南逐漸加厚至數百米,主要為各類壤上、砂壤土、砂、卵礫石。堅硬岩石多出露在山區,主要有岩漿岩類(又稱火成岩)、變質岩類、沉積岩類。
中生代燕山運動形成了北京地區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東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山地約佔全市面積的62%,平原約佔38%。地貌類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間盆地等。已探明儲量礦產的有40餘種,以煤、鐵、石灰石等最為豐富,其次為大理石、硅石、花崗石及銅、鋅、鉛、金、銀等有色金屬。北京有大小河流200餘條,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錯河五大河流,多屬海河水系,大多發源於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東南蜿蜒於平原之上,匯入海河後注入渤海。水資源較貧乏,主要來源於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總量約有42億立方米。有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等水利設施。土壤一般呈垂直地帶性分布,自高而下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性分布,由山麓至平原依次為褐土——碳酸鹽褐土、潮土和沼澤化土;局部低窪地區有鹽土,近郊分布有水稻土和菜園土。植物種類異常繁多,以菌、禾本、豆、薔薇等科為優勢種。原始森林植被為北溫帶落葉闊葉林,已破壞無存。林地主要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松櫟林、楊樺林、雜木林及灌叢等群落和果林、經濟林為主。野生動物有獸類40種,鳥類200種,爬行動物16種,兩棲動物7種,魚類65種。
氣候環境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10~12攝氏度。1月-7~-4攝氏度,7月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常有暴雨。曾經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經過對內蒙古草原、黃土高原和河北相關地區進行環境治理,北京的沙塵情況有所好轉。
一國之都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接處,對於維持東北這一相對獨立而又極為重要的地理區域與內地的聯系、維持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北京位於渤海沿岸,屬於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經濟的條件優越。最後,作為全國陸上交通總樞紐,北京與東南、華南經濟發達地區的交通都相當便利,京滬鐵路一帶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東部沿海平原地帶,京廣鐵路則縱貫中國南北中軸線,同時又有京哈鐵路貫穿東北。從地圖上看,中國版圖像一隻雄雞,東北和本部分別是頭部和身體,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而新疆、西藏等地則是尾部蓬鬆的羽毛,北京恰恰處在咽喉部位,在心理上也具有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