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三高工資是多少
擴展閱讀
手機怎麼給深圳通充值 2025-07-08 16:18:28

北京三高工資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07 13:30:38

⑴ 公安局三高職級啥待遇

正處級待遇。
對於三級高級警官的工資一般是看地區來說,工資一般是在5000到8000左右。除此之外,退休年齡、醫療,醫療也是跟著級別走的,包括出差使用什麼交通工具,補貼怎麼發,這些都相繼明確。

⑵ 2020年北京市平均工資是多少

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主要數據,其中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45766元,比上年增加14066元,增長10.7%;全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6908元,比上年增加6170元,增長8.7%。

調查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26476元,其中北京酒店裝修公司,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319343元,專業技術人員 175614元。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100722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3836元,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82620元。

(2)北京三高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數據顯示,20個省份,無論是私營還是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北京市平均工資均位居首位,其中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2268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2902元。

在北京之後,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浙江、廣東、青海和重慶;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排名前五的分別有廣東、重慶、浙江和安徽。

而河南省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兩項數據均居最末,分別為42179元和27414元,北京市的兩項數據分別為河南省的2.42倍和1.92倍。

⑶ 2022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2022年北京最低工資標准具體如下:
1、全日制從業人員月最低工資標准為每月2320元;
2、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25.3元/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59元/小時。
一、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的要求如下:
1、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2、確定和調整小時最低工資標准,應在頒布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考慮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因素,同時還應適當考慮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和勞動強度、福利等方面與全日制就業人員之間的差異。
二、工資包括以下部分:
1、基礎工資,即勞動者所得工資額的基本組成,它由用人單位根據規定的工資標准支付,較之工資額的其它組成部分具有相對穩定性;
2、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以崗位權利、責任、勞動條件、勞動強度、勞動技能、重要性等評價要素明確的崗位系數為支付工資報酬的內容,工資多少需要按崗位來轉移;
3、工齡工資,以工齡為主,結合考勤和工作業績來確定;
4、績效工資,是根據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個人的業績優劣來確定。
2022年北京最低工資標准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兩種。全日制從業人員月最低工資標准為每月232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25.3元/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59元/小時。且最低工資標准還不包括加班費、津貼和法定福利。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屬於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⑷ 北京最高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北京最高工資5萬一個月。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北京的最高工資是根據個人水平而不同的,有技術的人,努力的人的工資就會高。

⑸ 北京普通高中老師工資是多少

北京高中教師平均工資¥9060元/月,最低工資4.5K-6K,最高工資30K-50K,取自2903份樣本,該崗位的薪酬區間佔比,工作經驗統計

⑹ 2020年北京平均工資水平標準是多少

根據北京市人社局和北京市統計局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77560元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69521元月平均工資為5793元。這意味著較上增長11.6%。

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2268元私企52902元。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2268元與的93006元相比增加了9262元增長10.0%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8.3%。

北京月平均工資6463元社保基數將隨之調整

由於北京市人社局和市統計局發布了關於公布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通知透露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77560元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與此同時本市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也將隨之調整。

據了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其中繳費基數上限按照本市上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確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

≈行業門類看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22548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0倍;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8828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6倍;衛生和社會工作125273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2倍。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5776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4.8%;住宿和餐飲業4887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7.8%;農、林、牧、漁業49478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8.4%。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4.93,1。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均工資最高為140914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8倍;其次是外商投資企業為13949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6倍;第三位是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為114991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2倍。平均工資最低的是股份合作單位為42134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1.2%。

北京應屆生平均工資3109元全國排名第二

應屆畢業生踏入職場也有一個多月了,有機構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35萬份有效問卷報告的整理發布了《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應屆畢業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起薪最高的北京也僅為3019元,同時,三成以上應屆畢業生仍「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生活。

應屆生平均起薪為2443元/月,相當於半部蘋果手機,但也比增加了324元,其中一線城市薪資水平領先,像北京為3019元。而酒店管理類專業雖然就業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卻最高,為2900元。

物流類專業在就業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為很有前景的專業,它的平均起薪為2875元;電氣自動化專業排名第三,平均起薪為2842元。而排名最後的三類專業分別為汽車維修類、旅遊管理類以及環境科學類,他們的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而令女生們氣餒的是,男生的平均起薪要高於女生。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現象依然存在,此次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許多企業在同等條件下更願意錄用男生。

在針對應屆生生活情況調查中,應屆生的整體月均花銷為1138元,其中已經找到工作的應屆生平均每月的開銷是1229元,尚未找到工作的應屆生月均花費為1122元,差距並不大。

應屆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日前, 北京大學 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與趕集網聯合發布了《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而這份來自35萬余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其中北京地區平均起薪也僅為3019元,同時,三成以上應屆畢業生仍「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生活。

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

報告顯示,應屆生平均起薪為2443元/月,相當於半部蘋果手機,但也比增加了324元,其中一線城市薪資水平領先,像北京為3019元。而酒店管理類專業雖然就業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卻最高,為2900元;物流類專業在就業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為很有前景的專業,它的平均起薪為2875元;電氣自動化專業排名第三,平均起薪為2842元。而排名最後的三類專業分別為汽車維修類、旅遊管理類以及環境科學類,他們的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

而令女生們氣餒的是,男生的平均起薪要高於女生。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現象依然存在,此次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許多企業在同等條件下更願意錄用男生。

在就業意願方面,調查的結果給了人們不小的驚訝,銳氣滿滿的90後毫不掩飾自己對體制的嚮往,顯示出極其的實用主義,49%的人表示畢業之後想去體制內工作,其中國有企業最受歡迎,當前熱門的國家機關公務員雖然工作穩定,但並不受90後應屆生追捧。然而殘酷的就業現實並不能滿足所有應屆生的工作意願,的就業現實是,最終只有16.7%的應屆生去了體制內工作,而有78.9%的人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了體制外的工作。

90後更為現實的表現是,其期望月薪與實際月薪驚人的相似,期望的平均起薪為2606元,較略有提升。與實際的差距僅為163元,較去年的391元的差距又「精準」了不少。

三成應屆生仍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生活

在針對應屆生生活情況調查中,應屆生的整體月均花銷為1138元,其中已經找到工作的應屆生平均每月的開銷是1229元,尚未找到工作的應屆生月均花費為1122元,差距並不大。究其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學生目前仍然住在學校,只有少數已入職且工作地點較遠的學生可能自己租房,所以多數人沒有住宿的壓力,開銷還是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狀態。

調查顯示,應屆生的每月平均儲蓄為325元,其中已經找到工作的人群月均儲蓄為539元,比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群多249元。但在已經找到工作的應屆生當中,近四成的人沒有儲蓄,過著典型的「月光」生活。同時,65.9%的人畢業以後不會再得到父母的資助,這些人依靠自己的收入實現了經濟獨立,不做「啃老族」。其餘三成多仍需「啃老」,甚至有5.9%的人每月還會得到父母1000元以上的經濟資助,這群人中有84%的人沒有找到工作,但是他們的月均開銷卻達到1553元,比應屆生的平均水平高出36%。

六成簡歷被瀏覽時間少於1分鍾

調查顯示,面對海量簡歷,HR放在一份簡歷上的時間相對過去有所減少,有9.3%的企業HR平均10秒瀏覽一份簡歷,而幾乎60%的企業在一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1分鍾。

其中,待遇相對最好的三資企業,在1分鍾內瀏覽簡歷的比例也最高達到68.6%,其次為國有企業。而社會團體因為招人相對艱難,因此瀏覽簡歷的時間也相對較長,最為認真。同時,隨著給出薪酬的提升,瀏覽簡歷的時間也就會變得逾長。但當月薪達到5000元以上後,瀏覽簡歷的時間又開始下降,分析認為,薪酬高,會讓該職位變得熱門,因而求職者眾多,企業看簡歷的耐心又開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