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投訴電話12315是什麼部門
法律分析:「12315」是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對應部門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法律依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侍虛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 第一條 總體要求
(喊旁一)基本原則
堅持有序化平穩過渡。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增強改革動力,強化改革擔當。「五條熱線」和平台整合過渡期間,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明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協調配合,各熱線和平台仍按原工作要求和程序,有序開展相關工作,確保工作順暢、業務延續、過渡平穩。
堅持一體化統籌設計。注重統籌資源,加強頂層規劃,堅持上下貫通的一體化設計,推動實現12315行政執法體系統一熱線號碼、統一運行平台、統一管理機構、統一制度規范、統一分析研判、統一績效評價「六統一」。
堅持標准化規范運轉。強化標准引領,規范制度設計,制定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業務規范和數據標准,完善工作流程,統一處置程序,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升12315行政執法工作的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水平。
堅持立體化服務監管。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方式,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逐步實現精準監管、協同監管、動態監管,注重為市場監管執法提供案源信息,暢通執法辦案渠道;對各地市場秩序情況、突發性和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進行實時監控和動態預警,綜合分析研判市場動態、監管難點,為高效老滲燃決策和監管執法工作提供高質量信息服務。
堅持智能化服務升級。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服務便民化,推動智能優化和服務升級。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提升訴求受理、平台處理、數據採集分析、在線調解、智能咨詢、消費警示等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提供工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堅持協同化社會治理。貫徹社會協同共治理念,加強部門執法協作,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強化社會監督,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積極探索創新,堅持優化服務供給,有效延伸市場監管工作的服務窗口和觸角,推動市場監管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12315行政執法體系。整合建設工作分兩個階段,2019年為過渡期,主要實現「一號對外、多線並號、集中接聽、各級承辦、部門依責辦理」;升級全國12315平台,初步統一市場監管投訴舉報入口;基於全國12315平台,開發部署接線人員用戶端,實現12315熱線數據在全國12315平台實時採集、動態管理。2020年,依託全國12315平台,逐步完善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受理熱線和平台,建成全國統一、上下五級貫通的12315行政執法體系,實現「一號對外、集中管理、便民利企、高效執法」工作機制,打造成市場監管執法的前沿崗哨,為維護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建設統一的市場監管執法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② 中國工信部投訴電話96180
中國工信部的投訴電話是12300。工信部電信申訴須知:
一、申訴條件:
1、申訴人是與申訴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
2、有明確的被申訴人;
3、有具體的申訴請求和事實根據;
4、已經向被申訴人投訴且對其處理結果不滿意或者其未在15日內答復。
二、申訴內容:
1、申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電高改穗話號碼、郵政編碼;
2、被申訴人名稱、地址;申訴要求、理由、事實根據;
3、申訴日期。
三、申訴方法:
1、為了使所申訴的電信服務質量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按規定申訴人應就所申訴事項首先向所使用電信業務的提供者進行投訴,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認真受理用戶的投訴,並在接到用戶投訴之日起15日內答復用戶;
2、用戶殲戚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處理結果不滿意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接到投訴後15日內未答復的,可以向申訴受理戚卜機構提出申訴。申訴人應當向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沒有設立申訴受理機構的,申訴人可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提出申訴;
3、申訴受理機構調解無效的,爭議雙方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就申訴事項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後,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調解,並告知當事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事項。《電信用戶申訴處理辦法》第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全國電信用戶申訴處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依據本辦法開展全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的委託並在其監督指導下,依據本辦法開展本行政區電信用戶申訴受理工作。
③ 北京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多少
24小時律師在線咨詢電話是12348。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部門運用特定的電話專線和電信網路,統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握虧老法律服務人員和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一種形式。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
(3)北京放管服落實不到位投訴哪裡擴展閱讀:
12348數字含義:
「1」是建設一個平台
建立北京市民生類公證全市統一預約咨詢平台。依託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立全市民生類公證線上預約咨詢平台,通過對全市25家公證處、400餘名公證員資源整合優化,對全市遺囑、小額繼承等民生類公證事項進行統一的線上預約咨詢,推動全市民生類公證辦證質量和辦理數量雙提升。
「2」是推動兩個建設
一是推動公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擴大相關政府部門數據用於公證信息核實的共享范圍,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財產等公證信息在線核實。
二是推動將公證失信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建立全市騙取公證人員黑名單,推段升動將騙取公證行為作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為試行公證事項當事人承諾制創造條件。通過推動兩個建設,實現公證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聯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讓騙取公證者一處欺騙、處處受限。
「3」是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實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群眾不需要提交清單外的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公證公益法律服務制度。每年至少組織2次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免費公證法律咨詢。
三是建立公證服務監督制度。廣泛收集群眾對公證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每年隨機抽取每位公證員不少於10件公證事項進行回訪調查。
從群眾感受、用戶體驗的角度建立健全三個制度,對公證事前、事中和日常服務進行引導和規范,目的就是讓群眾辦明白證、辦舒心證。
「4」是優化四項服務
一是擴大「最多跑一次」服務范圍。將去年試行的9種「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擴展為52種。向社會發布公證減證便民十項舉措。
二是縮短公證辦理時間。部分公證辦理時間縮短至5個工作日。
三是降低部分公證收費。降低部分偏高的公證事項收費標准,進一步減輕群眾和企業負擔。
四是免除特殊群體公證費用。免除申辦遺囑公證時已年滿70周歲老年人的公證費用。免除低保人員、無固定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以及申辦救濟金、低保、給付贍養費和撫養費等公證事項人員的公證費用。通過擴大、縮短、降低、免除等實實在在的措施,讓廣大群眾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真正從「放管服」改革中受益。
「8」是抓實八個重點
一是全面加強黨建。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使每一名公證人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信念,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二是改革公證體制。優化事業體制公證機構體制機制,推進北京市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工作。
三是拓展公證服務。開展代書、代辦、郵寄送達等延伸便民服務,完善綜合公證養老、公證家事服務等創新型公證業務,提供多元糾紛解決服務。
四是規范辦證流程。把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情」作為標准,梳理公證申請、受理、核實、審批全流程,規范證詞模板,以標准化提升服務質量。
五是強化質量檢查。增加公益類公證事項考核權重,凸顯公證的公益屬性。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織嚴織密質量監控網路,實現辦證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六是改善公證設施。為遠郊區公證處統一配備部分先進公證器材。建立綠色服務通道,為年老、體弱、懷孕或患有嚴重疾病等特殊情況的當事人提供便利。
七是優化窗口服務。嚴格執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化「放管服」工作「十條禁令」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窗口人員服務管理「十條規范」。實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對公證員情況、收費標准、辦證流程等服務事項一律公開公示。
八是加強教育培訓。開展公證行業「放管服」全員大培訓,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升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水平。
八個重點,既是公證工作的基礎和根本,也是公證「放管服」工作的關節。通過抓實抓嚴八個重點推動公證「放管服」改革深入發展,帶動公證空迅行業各項工作全面提升。
④ 政府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國家政務服務投訴與建議平台。
政務服務舉報投訴平台是國務院為廣泛聽取群眾和企業意見,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在政務服務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設立的平台。
主要作用:
①統一接受社會各界對涉企亂收費、涉企政策不落實、未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群眾和企業辦事不便利,以及其他政務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的投訴。
②確保國家優化政務服務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切實增強群眾和企業對「放管服」改革的獲得感。
線上具體流程
1.打開支付寶APP後,在首頁或者更多里找到「城市服務」。
2.在城市服務中,點擊「更多」進行查找。
3.然後找到「投訴與建議」板塊,點擊打開「政務服務投訴」。
4.點擊頁面中的「我要留言」,.然後點「同意」授權蘆鄭辯協議。
5.接著閱讀留言須知,點擊「已閱讀並同意」。
6.選擇投訴的分類,填寫好標題、留言內容,點擊「提交」,這樣你的政務服務投訴信息就已經上傳,等待工作人員的處理即可。
法律依據
《憲法》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陪缺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第二條
辦法適用於政府采購質疑的提出和答復、投訴的提起和處理。
《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第四條
政府采購質疑答復和投訴處理應當堅持依法依規、權責對等、公平公正、簡便高效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六條對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監督檢查部門舉報,監督檢查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依法及時處理。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並為舉報人保密。對實名舉報並提供相關事實和證據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叢慧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