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中考生物化學如何選
擴展閱讀
現在杭州做什麼前景好 2025-05-23 03:16:37

北京中考生物化學如何選

發布時間: 2023-05-10 07:41:23

⑴ 我家孩子初三了,作為父母想問下中考分數各科都是多少,每個省一樣嗎

你好,這位家長。 中考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查初中學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 考試一般在六月中旬舉行。 全國各省市不統一,按當地時間計算。 至於每科的成績,中考一般有七門科目,分別是語文、數學、英文、物理、化學、歷史、政治。 一般是750分。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分數。 初中體育水平考試一般在3-4月舉行。中考每個科目的分數是多少?

大部分省份中考總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 物理80分,化學70分,思想品德50分,歷史50分。滿分和考試時間如下:中文120分,考試150分鍾;數學120分,考試時長120分鍾;英語120分(包括聽力3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物理80分,考試時長80分鍾;道德與法治80分,考試時長80分鍾;化學60分,考試時間60分鍾;歷史是60分,考試是60分鍾。

深圳2021年中考:語文120分、數學外語100分、物理70分、化學50分、歷史70分、德育法治50分、體育健康50分 總分610。廣州2021年中考:語文120、數學120、外語120、物理100、化學100、歷史90、道德法治90、體育健康70,總分810。2021年上海中考:上海中考滿分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單項滿分150分,綜合考150分,體育健身成績30分; 新增歷史、道德、法治2個評分科目,每門滿分60分,評分科目總分由之前的630分提高到750分。

⑵ 中考四選二是怎麼選

在歷史、地理、化學、生物4門成績中擇優確定2門成績計入。
「統一招生」在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全科賦分的基礎上,納局旁從12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中,確.定8門按原始成績計入中招錄取總成績,學習為66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物理6門成績必須計入,另外在歷史、地理、化學、生物4門成績中擇優確定2門成績計入(按照文理兼顧原則,在歷史、地理中擇優確臘納定1門,在化學、生物中擇優確定洞橡1門)。

⑶ 我是一個北京初三學生,現在我趕上了中考改革第一屆。中考選科可以選考,我到底該怎麼選

看你自己吧,哪門成績比較差就放棄哪門。不過我感覺歷史更好學點,歷史主要靠記,生物更偏向理解。

⑷ 失去不再來

      新一年的開始頗不平靜。波士頓百年不遇的嚴寒和暴風雪總是能擊中一些人,想置身事外,不容易更讓人倍受打擊的,是有一中數天女兒跟我講了現在剛剛出台的北京中考方案。簡單說,就是三(語文、數學、英語)+二(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算一科、政治中選二)。我是完全不懂中考的,以前做事習慣不好,坐飛機也是按照deadline的時間來趕,不到最後時刻,堅決無視問題,未雨綢繆的事情從來不做。但是,這一次,真的很不安。這次中考的操作方案似乎正在強化我們基礎教育中越來越偏狹的方向。

      昨天和朋友們聊天,一位新朋友是來自聲名卓著的公立學校的佼佼者,獲獎無數。聊下來頗有啟發。在我看來,北京好的公立學校一直在試圖做一件事:就是在公立體系中逐步容納美國私立學校包含的教育要素。這是一件很吃力的活兒,因為不是靠體製做的,是靠人做的。開明的校長+辛苦的教師,才能成就這個模式。為了這個模式的實現,太多老師們犧牲了自己的工作外時間,個人時間根本無從談起。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原因,是這位新朋友為我解釋清楚的。老師可以按照自己的水準去講課,但是,他們不能真實評價自己的教學成果。無論他們是多麼水平卓異的老師,評價他們的量化指標永遠是學辯派生分數。即便現在很多學校對家長層面上取消了排名,但是學校的評比依然看這個,學校之間的比拼也依然是以分數作攜培賀為最基礎指標。所以,學校和老師不得不在應試教育體制中為孩子們開拓和保留本應該有的空間。我從來不反對應試,而且從來覺得批評應試有些莫名其妙,哪個國家取消了應試呢?孩子學習、考試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問題是我們拿應試結果做什麼?拿它做升學指標中的一組完全沒問題,如果是唯一就很有問題。就像社會上很多人想富有沒問題,如果一個社會上所有人的唯一目標都是賺錢,這個社會就大有問題。一元化的價值觀始終是危險的。錯的從來不是應試,是使用應試結果的方法。一張考卷定終身的時代,為什麼還不過去呢?這位新朋友娓娓道來,讓我第一次明白了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應試至上的夾縫中是怎樣的不容易。

      反觀這次出台的方案,放在如火如荼的升學競爭態勢下,就會看出直接影響來。本來是要到初三才決定的方向,家長和孩子們不得不在初一就進行取捨。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決定自己將來喜歡或者擅長什麼,這聽起來很瘋狂。小學教育是要讓孩子廣泛嘗試,中學其實仍然是要廣博,在這個基礎上有深入是正常的。想起讀研究生時教授給我們講《國富論》,那時的授課方式是我們幾個同學先准備好自己要講的章節,上課先講給教授聽,然後他再評點指正。那時教授老是把我們中的兩位師兄弟搞混淆,所以每次上課一直憋著壞心眼兒,看這次教授會不會弄錯一來二去,這課上得極為不好,大多忘記了。但是我清楚記得老師講的亞當.斯密的一個觀點,是說精細分工後的工人,比如有人只是負責掄大錘,每次到他這里,他就掄一下大錘,其他都不關他事兒,時間長了,這人會變得很愚鈍。我當時懷疑我們老講《國富論》是否也就是掄了一下大錘,所以印象深刻可現在看,怎麼感覺我們越來越朝著掄大錘的方向去了呢?

      我問過一些孩子的情況,好多孩子比如將來想選物理,即便初一還沒開物理課,也會開始在校外補習物理了,依此類推。如果這個制度一定要長成這個樣子,我寧願孩子們選的是物理和生物化學。我對文科沒偏見,自己也是文科生,但是,在初中這個階段,把理科放到一邊,真的是一個極壞的選擇。數理化對邏輯的訓練是非常有幫助的。知識本身並不關鍵,關鍵的是那個學習過程中對思維成長的促進作用。可能有人會非常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這樣不是挺好么?早點定方向,不浪費時間和精力。教育從來不是指向功用,而是指向人生。如果以這個為宗旨,越偏狹的路離教育的初衷越遠。記得以前讀高中的時候,主流觀點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我們同一屆好像有十個左右的班,只有兩個文科班。沒求證過,估計現在的比例遠不是這樣。有些孩子可能理科並不擅長,但是小小年紀為什麼一定要學自己擅長的呢?而且,誰知道初一時不擅長,高一時是否很擅長呢?去年帶女兒看牙,醫生解釋得很好,說青春期的孩子很難預測她的發展趨勢,要先保持每年來檢查一下,最後再確定矯正方案。誰知道12歲的孩子未來喜歡什麼,又擅長什麼。在沒有確定的時候,為什麼不先讓他去盡情嘗試?!女兒追問我的意見是什麼,最後只能說,如果一定要選,不管成績怎樣,還是選物理和生化的好,因為這是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傷害的做法。

    還有一個具體問題,語文數學都還是滿分100分,獨英語變成了滿分60分。美國私校的外語標配是法語、西班牙語,有些還保留了原來的傳統,開拉丁語。現在,很多私校也開中文了。中國作為這么大的經濟體,確實影響力不容低估。但是這么多年中文書讀下來,也很是困惑。我們的中文從古文完全變為白話文,不足一百年。我們動輒講中國上下五千年,可是如果古文功底像我這樣淺薄,在閱讀面上只能說自己是上下100年,還經過了四捨五入。好的文學作品大多集中在民國時期。當一代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故去後,譯作的質量也直線下降。這就是我們中文閱讀的語境。從淺白到更淺白,就是我們語言正在經歷的過程。奧斯曼帝國曾經經歷了同樣的過程,我們的簡化字和白話文確實讓文化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但是,文化的整體質量卻是割裂了歷史,也沒有承接到未來。由於2018年伊始,不得不熬了幾個夜,大腦遲鈍,就信手翻現在的小說網站上點擊率極高的,這些小說一寫就能寫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字,可是真的很難稱為小說,人物、情節、結構,都看不明白。但是點擊率確實都上百萬。以個人淺見,打游戲要遠遠好於讀這樣的書。不是垃圾,是比垃圾還要壞的東西。在這樣的語境下,我們主要的外語——英語,其實也是我們通向其他文化的路徑。能夠用英文順暢閱讀,意味著喊了一聲「芝麻開門」,然後就看到了滿眼的金銀財寶。很多世界級的名著是用英文寫的,或者有極好的英文譯本。到寶山而空返,是多大的遺憾。記得以前在牛津亂逛書店的時候,真的覺得太遺憾,如同文盲。以中文的閱讀能力,一年讀幾十本書沒有問題,換成英文,只能讀幾本。以這樣的頻率吸收營養,想不變成掄大錘的都難。可現在,英文的重要性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再度降低。以前花好多時間都學不好聽說讀寫,不知道現在靠什麼保證。別人在學我們的語言,力圖了解我們,我們卻在把自己當成盛唐,只做文化輸出就夠了?(這則信息後來發現有些誤解,英語滿分還是100,但要分兩部分)

      考試制度當然並不是教育的全部,中間也必有理性家長去選擇不同的道路。但是國民的素質教育,其實是一去不回頭的。這幾天還在看《我的應許之地》,腦子遲鈍,看書很慢。其中有一段話是說歷史:「歷史不是一個火車站,因為即使你滯留在最偏遠的火車站,你仍然確信,即使你誤了這趟火車,下一趟仍會到來。在歷史的情境里,如果你錯過了你應該登上的那趟火車,就不能指望還會有下一趟。」說的是以色列錯失了巴以和平的時機。青少年的教育,更是唯有一班的火車,書可以再讀,試可以再考,一個應該視角開闊、廣泛嘗試的時代,永不再來。

⑸ 北京中考科目

北京中考總分660分(不含加減分),計入成績的文化考試科目有7門,其中,語數外(滿分各100分)和道德與法治、物理(滿分各80分)5門科目全部數升察計入成績,

再從生物、化學和歷史、地理中各選擇分數高的一門計入成績(滿分各80分),體育與健康(總分40分)計入中考錄取總分。

2、北京市初中在校學生均須按年級參加各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3、未笑信在初二薯茄年級參加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的北京市初中在校生,須於畢業當年參加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用於畢業。

4、外省回京考生應按年級參加北京市中考錄取相關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生物考試須初二年級參加。

5、往屆生只能參加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

2024年北京中考的科目有數學一百分,語文一百分,英語一百分其中四十分是聽力,物理是八十分,道法八十分,歷史地理二選一分數取高的滿分是八十,生物化學二選一滿分八十分其中有十分是實驗操作分數,這些文化課總分六百二十分,體育五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