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烤鴨有著天下美味之稱,那究竟是怎麼烤出來的
北京烤鴨是風味獨特的中國傳統菜,其特點是外焦里嫩,肥而不膩,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現已被公認為國際名菜。關於烤鴨的由來有三種說法: 1、北京烤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遼代,當時遼國貴族游獵時,常把捕獲的白色鴨子帶回放養,視為吉祥之物,這就是北京鴨的祖先。北京鴨喜冷怕熱,北京地區春秋冬三季較冷,夏秋的溪流河渠中水食豐富。當地人民創造了人工填鴨法,終於培養出了肉質肥嫩的北京填鴨。北京烤鴨,就是以這種肉質肥嫩的北京填鴨烤制的。 2、烤鴨最早創始於南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都南京。宮廷廚將此鴨烹制菜餚,採用炭火烘烤,使鴨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被皇府取名為「烤鴨」。朱元璋死後,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奪取了帝位,並遷都北京,這樣,烤鴨枝術也隨著帶到北京。 3、北京烤鴨始於便宜坊。據清代《都門瑣記》所述,當時北京城宴會「席中必以全鴨為主菜,著名為便宜坊。」
② 北京烤鴨的來歷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
(2)北京烤鴨祖籍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明初年間,老百姓愛吃南京板鴨,皇帝也愛吃,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鴨一隻」。宮廷里的御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萬歲爺,於是也就研製出了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這兩種。叉燒烤鴨以「全聚德」為代表,而燜爐烤鴨則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鴨是選用肥大的草鴨為原料,凈重要求在2.5公斤左右。
據說,隨著明成祖(即朱棣)篡位遷都北京後,也順便帶走了不少南京里烤鴨的高手。在嘉靖年間,烤鴨就從宮廷傳到了民間,老「便宜坊」烤鴨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掛牌開業,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鴨店。而當時的名稱則叫「金陵片皮鴨」,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還特別標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鴨。
在1864年,京城名氣最大的「全聚德」烤鴨店也掛牌開業,烤鴨技術又發展到了「掛爐」時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並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僅使烤鴨香飄萬里而且還使得「北京烤鴨」取代了「南京烤鴨」,而「金陵片皮鴨」只能在港澳、深圳、廣州等南方幾個大城市的菜單上才能見到。
吃法:
北京烤鴨第一種吃法:據說是由大宅門里的太太小姐們興起的。她們既不吃蔥,也不吃蒜,卻喜歡將那又酥又脆的鴨皮蘸了細細的白糖來吃。此後,全聚德的跑堂一見到女客來了,便必然跟著烤鴨,上一小碟白糖。
北京烤鴨第二種吃法:甜面醬加蔥條,可配黃瓜條、蘿卜條,用筷子挑一點甜面醬,抹在荷葉餅上,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再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卜條,將荷葉餅捲起,真是美味無比。
北京烤鴨第三種吃法:蒜泥加甜面醬,也可配蘿卜條等,用荷葉餅卷食鴨肉也是早年受歡迎的一種佐料。蒜泥可以解油膩,將片好的烤鴨蘸著蒜泥、甜面醬吃,在鮮香中更增添了一絲辣意,風味更為獨特。不少顧客特別偏愛這種佐料。
網路--北京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