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北京看病需要帶什麼東西,外地人去北京看病需要帶什麼手續
1、外地人去北京看病需要帶什麼手續?
您好,如果您作為外地人前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看病,需要准備以下手續:
身份證或有效護照:作為身份證明和就診登記使用。
醫保卡或醫療證明:如果您在呼和浩特地區有醫保卡或醫療證明,可以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掛號、結算醫療費用時使用。
就診轉診證明(如果需要):如果您需要進行專科就診,醫生可能會要求您提供來自呼和浩特的就診轉診證明,以便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和治療情況。
病歷資料:如果您之前在呼和浩特就診過,最好帶上之前的病歷資料,便於醫生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和歷史治療情況。
在前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就診前,最好提前電話咨詢醫院,了解具體的就診流程和掛號方式,以及您需要攜帶的具體手續和材料。此外,如果您需要購買葯品,可以攜帶現金或銀行卡支付醫療費用和葯品費用。
2、外地人去北京看病需要帶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攜帶就醫本人身份證、護照、醫保卡原件。攜帶最近一次就醫的檢查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2021外地患者進北京看病流程
法律分析:1、需要三日內核酸檢測報告,接受14日健康監測,檢測三次核酸。
2、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的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可以攜帶本人社保卡前往指定醫療機構就醫,結賬時直接支付報銷後的自付金額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4、外地人去北京看病需要准備哪些東西?
現在外地人去北京看病首先應該和當地的醫保中心備案,這樣你才能通過醫保報銷,再就是需要提前掛號預約時間,還要有當地的健康碼,必備口罩,身份證醫保卡,最好也帶上一些現金,最好帶上自己的病歷本,如果有CT也最好帶上,現在這個可以通用,也是為了減少開支。再就是進醫院必須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還要按照醫院的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⑵ 北京腰CT得多少錢
北京地區的腰椎CT檢查費用,宣武醫院的收費標准大約在四百元左右。不過,具體價格可能會根據醫院的不同以及是否包含其他附加服務而有所變化。
除了宣武醫院,北京市內多家醫院提供腰椎CT檢查服務,價格範圍大致相同。例如,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腰椎CT的檢查費用也大致在四百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醫院可能會提供更為詳細的影像報告,這會增加一定的費用。同時,如果患者有醫療保險,部分費用可以通過保險報銷。建議在進行檢查前,先咨詢醫院的具體收費情況,以便做好相應的准備。
此外,進行腰椎CT檢查時,患者應攜帶身份證和醫保卡(如有),並根據醫院的要求預約檢查時間。檢查當天,患者需要穿著方便脫穿的衣服,以便進行必要的檢查准備工作。
檢查結束後,患者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拿到詳細的檢查報告。在此期間,醫院可能會提供初步的結果反饋。最終的診斷報告則需要等待醫生進一步分析後才能出具。
總之,北京地區進行腰椎CT檢查的費用大致穩定,大約在四百元左右。患者在選擇醫院和進行檢查前,應詳細了解相關費用及流程,以確保順利進行。
⑶ 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介紹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始建於1989年,經過近20年的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經成為我院危重症患者搶救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前沿陣地,同時肩負教學、培訓和科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 我院急診科全天候開放,目前有內科、外科、骨科、神經科、眼科、耳鼻喉科、皮科等診室開放,隨時為患者服務。急診科設有專用的葯房、收費處、化驗室、普通X光和CT等24小時開放。 目前急診科每天接納大約300人次就診者,工作區域分為接診區、搶救區、臨時觀察區、觀察病房和重症監護室五部分;擁有病床數63張,其中搶救床位3張,重症監護床位18張,留觀病床數42張,臨時輸液椅40個。 普通急診就診者通過分診後去相應科室就診,因病情需要可在臨時留觀室輸液治療。危重患者直接收入搶救室診治搶救。急診科已經能夠實現對於病房無床或因病情無法收住院急危重患者,從就診、搶救、監護到普通留觀病房的全程序貫治療。 人員編制:在職醫生22人,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15名,碩士以上學歷佔75%。先後6名醫師在加拿大、美國、新加坡、澳門、法國等地進修學習和工作。護士68人,主管護師8人,護師32人,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54人。 急診科醫用設備齊全:擁有多參數監護系統,攜帶型監護儀,床旁血濾機,血氣機,床旁超聲及有創、無創呼吸機、自動洗胃機、除顫儀、攜帶型呼吸機等各種急救設備。另外醫院有設備中心可隨時調配所需救命設備至搶救室和急診監護室。上述充足固有設備和調配政策從硬體上保證了大量急診危重病的搶救治療需求。 醫療工作:急診科目前側重於內科急危重症方面的搶救和治療,包括中毒、急性心腦血管病、各類重症感染、猝死、急性肺栓塞、內分泌危象、急性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和多發復合傷等方面,並與相關科室積極協作,共同建立緊急醫療救治平台,如開通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綠色通道,為進一步迅速、有效的救治患者爭取時間,提高患者治癒率和生存率。 我科可以獨立完成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動脈置管等操作,進行中心靜脈壓力和動脈內血壓等的持續監測,並於2005年5月開展了床旁腎臟替代治療(CRRT)技術,救治了大量的膿毒症、心力衰竭、葯物中毒、橫紋肌溶解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危重症患者特別是合並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搶救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2006年12月在醫院的支持和全科人員的努力下建立急診監護室,目前有六張床,一方面延伸了急診搶救治療的空間,同時為急診科學科發展、進行危重症病情監測、開展科研提供了場所。 近年來急診救治總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00年之前每年平均就診人數5-6萬/年人次,2000年之後,平均急診就診總人數9-10萬/年,急診留觀人數7萬年。急診救治的危重病人比例逐年遞增,搶救成功率均在90%以上。 急診科2000年成功完成近100人的食物中毒搶救工作,無一死亡,受到北京市衛生局的嘉獎;2003年抗擊SARS期間,急診留觀病房改為SARS病人病房,全科通力合作,共接納和轉診了300餘位病人,同時作為主檢醫師單位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集體和個人多人次受到北京市、北京大學的嘉獎。2008年先後參與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和奧運會賽場醫療服務工作,均出色完成任務,獲得各界肯定與好評。2009年在H1N1甲型流感疫情恣意橫行之際,我科全體醫務人員將繼續上下一心,團結協作,堅守崗位,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醫術、嚴謹的工作作風,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急診科還多次承擔全國性會議的醫療服務,為各種大型集會順利進行提供醫療保障。 教學與培訓工作: 2001年由我科牽頭制定了北醫急診專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現我科已有數名住院醫師完成此項五年急診專科住院醫師培訓計劃、成為我國真正意義上首批急診專業主治醫師。 2004年急診科成為北京市急診急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2008年3月,在首都急診急救人才培養項目中總共培訓了北京市十家醫院的60餘位急診科醫師。2006年,急診科成為北京市首批急診護理教學培訓基地,在其後的北京歷次教學培訓中總共為北京市其他醫院培訓200餘人次。2004年至今,急診科共承擔了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和八年制)醫學生的急診教學任務,而且近五年來承擔了北京市專科升本科醫學生、北京市全科醫師和全國的全科醫師的培養任務。在院內繼續教育方面,急診科每年參加院里的相關繼續教育授課,包括院內常見急症的判斷和處理, 流感防治和心肺復甦等,填補了我院急診科在繼續教育以及醫學生教學方面的空白。 更多>> 科室特色及優勢 1、急診醫學專業醫護精英是立家之本。北大醫院急診科擁有的一支優秀醫護團隊是我們最突出的特色。急診科醫生均經過嚴格規范的專科化培訓,包括大量急診科外培訓、以及醫技科室的輪轉,打下堅實的臨床基本功,在病情識別、救命復甦、快速診斷、及時准確治療等方面優勢突出。醫生整體具有非常強的臨床思辨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協調、應對、組織能力。每一位主治以上醫師,均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臨床強項,比如中毒、心血管急症、機械通氣、重症感染、腎臟替代治療、重症胰腺炎、糖尿病急症等,醫生具有很強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能夠與時俱進地更新知識和理念,始終位於學習、實踐、傳播急危重症最新診治搶 救進展的前列。急診科的護理隊伍更是我們賴以自豪的亮點,也是急診臨床工作成功的基石。急診科的護士們在完成大量臨床工作之外,又承擔了醫院以及北京市的部分護理教學和培訓任務,並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在首都護士迎奧運「雙千日」系列活動中,急診科的護理隊伍積極參與醫院的各項活動,並獻計獻策,在實際活動中敢於迎接挑戰,在急診科這塊特殊的區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優勢,提高急診急救的護理質量,越是繁忙,越能體現出急診科護理隊伍的高質量。在醫院和北京市的各種理論知識與操作比賽中,急診科護理隊伍多人次獲得各種嘉獎,目前急診科已成為醫院護理隊伍的中堅力量。 2、綜合實力均衡強大是經典特色。北大醫院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傳統的教學醫院,其最大的特點是各科均衡發展、綜合實力雄厚。我科承其這種傳統和文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展。尤其在老齡化社會的今天,跨學科跨系統危重患者驟增,如2007年我科全年搶救人數累計5853例,搶救成功率98%,2008年全年搶救人數累計5179例,搶救成功率95.4%。多年來我科成功診治搶救大量疑難多系統器官損害患者,同時在大量實踐中隊伍水平不斷提高。 3、優秀醫護人才匯聚和綜合實力堅實的特點,體現在北大急診科搶救成功率多年來位於92%以上,居同行業前列。新改造急診科預計在3年後啟用,屆時硬體環境將得到根本性改善,這也是北大急診人和廣大急危重患者所共同期待的。 科室專家 李秀清 | 陳旭岩 | 熊輝 | 汪波 | 譚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