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市各區的身份證號碼開頭六位是多少
110000是北京市、110100是北京市市轄區、110101是北京市東城區、110102是北京市西城區、110103是北京市崇文區、110104是北京市宣武區等。
⑵ 北京所有行政區劃代碼分別是什麼
我來糾正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對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按分層分級三級六位編碼,前2位為省級行政區編碼,中間2位為地級行政區,最後2位為縣級行政區,一個地方完整的行政區劃代碼合成為為6位,北京市全市的行政區劃代碼為:110000(6位),其中110100為市轄區匯總碼,110101為原北京市市轄區東城區,不是「101」代表西城,110200為市管縣匯總碼。全部北京市的行政區劃為:
110000 北京市
110100 市轄區
110101 東城區
110102 西城區
110103 崇文區
110104 宣武區
110105 朝陽區
110106 豐台區
110107 石景山區
110108 海淀區
110109 門頭溝區
110110 燕山區
110111 房山區
110112 通州區
110113 順義區
110114 昌平區
110115 大興區
110116 懷柔區
110117 平谷區
110200 縣
110221 昌平縣
110222 順義縣
110223 通縣
110224 大興縣
110225 房山縣
110226 平谷縣
110227 懷柔縣
110228 密雲縣
110229 延慶縣
這裡麵包括了已曾經使用過現已作廢的行政區劃及編碼。
⑶ 110111開頭的身份證是哪裡人
110111身份證號是屬於:北京市房山區
所有110111開頭的身份證號碼,代表出生戶口所在地是:北京市房山區。
北京市房山區的行政代碼為110111,身份證開頭前6位號碼是110111的,都是在北京市房山區范圍內出生的。
(3)110111是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我國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總共十八位數字。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1、地址碼。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縣級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2、出生日期碼。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規定執行,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符。
3、順序碼。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4、校驗碼。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算出來的檢驗碼。
⑷ 北京身份證號碼,各區的那三數分別都是什麼啊
北京各區居民身份證號碼前六位數字分別是(截至2019年11月):
110101(東城區)、110102(西城區)、110105(朝陽區)、110106(豐台區);
110107(石景山區)、110108(海淀區)、110109(門頭溝區)、110111(房山區);
110112(通州區)、110113(順義區)、110114(昌平區)、110115(大興區);
110116(懷柔區)、110117(平谷區)、110118(密雲區)、110119(延慶區)。
以上信息來自民政部最新公布的北京市行政區劃代碼,所轄行政區劃代碼也是該地區居民身份證號碼的前六位數字,也稱地址碼。
(4)110111是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公民身份證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數字01-20,數字51-70表示省直轄市;數字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數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數字21-80表示縣(旗);數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
第十五位到十七位為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員編定的順序號。其中第十七位奇數分給男性,偶數分給女性。
參考資料來源:
民政部-201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網路-身份證號碼
⑸ 北京的身份證號前六位是多少
北京市各區的身份證號前六位為:
110100 北京市市轄區
110101 北京市東城區
110102 北京市西城區
110103 北京市崇文區
110104 北京市宣武區
110105 北京市朝陽區
110106 北京市豐台區
110107 北京市石景山區
110108 北京市海淀區
110109 北京市門頭溝區
110111 北京市房山區
110112 北京市通州區
110113 北京市順義區
110200 北京市縣
110221 北京市昌平縣
110224 北京市大興縣
⑹ 北京地區代碼是多少
110000 BJ
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6)110111是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北京市轄區行政代碼:
1、110101 東城區
2、110102 西城區
3、110105 朝陽區
4、110106 豐台區
5、110107 石景山區
6、110108 海淀區
7、110109 門頭溝區
8、110111 房山區
9、110112 通州區
10、110113 順義區
11、110114 昌平區
12、110115 大興區
13、110116 懷柔區
14、110117 平谷區
15、110118 密雲區
16、110119 延慶區
⑺ 11011是哪的身份證
11011是北京市的身份證。
⑻ 北京市各區的身份證號碼開頭六位數字是多少
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證號碼中的地址碼的數字編碼規則為: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第三、四位表示市。第五、六位表示縣(區)。
各區的身份證號碼開頭六位數字是各區的行政代碼,根據中國民政部公布的北京市各區行政代碼可得到北京市各區的身份證號碼開頭六位數字分別是:
(8)110111是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身份證號碼解析:
1、中間八位出生日期碼
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規定執行,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符。
身份證號碼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數字表示,年、月、日之間不用分隔符。例如:1981年05月11日就用19810511表示。
2、後三位順序碼
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3、最後一位校驗碼
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算出來的檢驗碼。
作為尾號的校驗碼,是由號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如果尾號是10,那麼就得用X來代替,
因為如果用10做尾號,那麼此人的身份證就變成了19位,而19位的號碼違反了國家標准,並且中國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號碼。Ⅹ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可以保證公民的身份證符合國家標准。
⑼ 北京地區的身份證前6位是什麼
北京地區的身份證前6位是110000。
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證號碼中的地址碼的數字編碼規則為: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級市、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9)110111是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各大地區身份證地址碼
1、華北地區:
北京市|110000,天津市|120000,河北省|130000,山西省|140000,內蒙古自治區|150000
2、東北地區:
遼寧省|210000,吉林省|220000,黑龍江省|230000
3、華東地區:
上海市|310000,江蘇省|320000,浙江省|330000,
安徽省|340000,福建省|350000,江西省|360000,山東省|370000
4、華中地區:
河南省|410000,湖北省|420000,湖南省|430000,
5、華南地區:
廣東省|440000,廣西壯族自治區|450000,海南省|460000,
6、西南地區:
四川省|510000,貴州省|520000,雲南省|530000,西藏自治區|540000,重慶市|500000,
7、西北地區:
陝西省|610000,甘肅省|620000,青海省|630000,寧夏|640000,新疆|650000,
8、特別地區:
台灣地區(886)|710000,香港特別行政區(852)|810000,澳門特別行政區(853)|820000
⑽ 北京的身份證號前六位是多少
北京市110000,
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證號碼中的地址碼的數字編碼規則為: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級市、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拓展資料:
公民在辦理下列事務,需要證明身份時,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證:
(一)選民登記;
(二)戶口登記;
(三)兵役登記;
(四)婚姻登記;
(五)入學,就業;
(六)辦理公證事務;
(七)前往邊境管理區;
(八)辦理申請出境手續;
(九)參與訴訟活動;
(十)辦理機動車,船駕駛證和行駛證,非機動車執照;
(十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
(十二)辦理個人信貸事務;
(十三)參加社會保險,領取社會救濟;
(十四)辦理搭乘民航飛機手續;
(十五)投宿旅店辦理登記手續;
(十六)提取匯款,郵件;
(十七)寄賣物品;
(十八)辦理其他事務.
(十九)乘坐火車
除公安機關依法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可以扣留居民身份證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或者作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