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資滿多少扣稅
一《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綜上:不能簡單的告訴你工資滿多少扣稅,應該說:你的工資總額-3500-自己負擔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結果如果大於0,就要扣繳個人所得稅。
但願你能明白!
❷ 工資上多少要交個人所得稅
從2019年開始按新個稅「起征點」進行扣除,新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適用於7級超額累進倍率,其計算方式如下:
含稅:應納稅額=(含稅工資薪金-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含稅的工資薪金收入需要換算成含稅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准-速算扣除數)÷(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注會
❸ 個人所得稅到多少開始收取、是按百分之幾收取的
個人所得稅到五千元開始收取。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按照不同的收入所得如下: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❹ 工資超過多少就得扣個人所得稅,怎麼扣法
月工資收入不到2000元的扣除費用標准,就不需要繳納稅收了。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20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如應稅工資(扣除保險之類)為3000元,(3000-2000)*10%-25=75,即拿3000元工資應納個稅75元。
❺ 工資個人所得稅是怎麼算的 是扣除工資總額的百分之幾
所得稅中規定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可以稅前抵扣,
這里的工資薪金指的是稅法允許扣除的工資薪金總額。
例如(1)本期實際發放4000萬元,稅前允許抵扣3000萬元,這里工資薪金總額指哪一個?
這里工資薪金總額指的是3000萬元。
(2)本期計提應付職工薪酬8600萬元,實際發放8000萬元,稅法規定都可以抵扣(即這8000萬元今年抵扣,600萬元在實際發放時抵扣),那今年的工資薪金總額是多少呢?
今年的工資薪金總額是8000萬元。
❻ 工資總額8337.29個稅扣多少
在不考慮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情況下,超過3500元部分開始扣個人所得稅。
3500元到5000元部分按照3%繳稅為:45元。
5000元到8000元按照10%繳稅為:300元
8000到8337.29部分按照20%繳稅為:67.46元
合計繳稅為:412.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