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三牧小區在哪裡
擴展閱讀
去哪裡買福州地鐵票 2025-05-15 01:59:52
深圳哪裡有民宿海灘 2025-05-15 01:43:33

福州三牧小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5-14 22:27:47

❶ 福州福州一中三牧坊單位宿舍小區周邊配套怎麼樣

福州一中三牧坊單位宿舍小區地址:鼓樓區鼓樓三木坊5號。
周邊直線1KM范圍內交通配套資源有(東街口,東街口,旗汛口,尚賓路口,開元寺(福州市中醫院),慶城,仙塔街,七星井,鼓樓,五四路口,蒙古營)等。
直線2KM范圍內教育資源有10個(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野橘正誼書院,福州新概念培訓學校(東街校區),藝仙教育,春芽圍棋(賢南路),微銘教育(福州分校),星睿托輔教育,博格教育,福州市鼓樓區銳智教育培訓中心,樂加教育(井大校區))等。
周邊2KM醫療資源有7個,其中鼓樓鼓東街道開元社區衛生服務站距離小區200米,福州市中醫院(鼓東路)距離小區312米,福建省立醫院距離小頌豎團區480米,福建省立醫院-5號樓距離小區561米,福建省立醫院-1號樓距離小區569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距離小區1088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距離小區1952米,為醫療需求提供保障。
福州一中三牧坊單位宿舍周邊商業配套有:(啟路文具店,美特斯邦威,永輝生活(賢南路店),世紀佳緣,萬福纖春榕連鎖超市,好仕多生鮮超市,永輝生活(鼓東1店),海瀾之家(八一七北路店),大洋百貨(東街口店),福州東方百貨(東街店))等。

點擊查看更多:福州一中三牧坊單位宿舍小區詳細信息

❷ 福州地名~鼓樓區三牧坊

三牧坊,

往北是衛前街,往南是東街。

此坊,縱觀歷史,人才輩出,諸多我後輩楷模。

此坊,學府書院,學子往來,孜孜不倦求學路。

那千年來,

三牧坊,群星薈萃。

曾有文臣,榮辱負重的北宋丞相許將,

曾有武將,擊敗宋江起義軍的王師心,

曾有官運,何氏三兄弟皆是明朝官員。

數百年來,

三牧坊,書香坊巷。

正誼書院在此,鳳池書院也在此。

此坊間,

少年郎,總是書生意氣,帶著雄心壯志。

三牧坊,亦稱為太平坊。

北宋時,曾有一座寺叫太平寺,

香火旺盛,坊因寺得名,

它叫太平坊。

北宋丞相許將的故里曾在三牧坊。

自有科舉制以來,

北宋時期(1063年),

許將成為福州地區第一位狀元郎。

一生以天下為己任,後官居丞相。

在廟堂之遠為官,以德執政,感化民風,

在廟堂之高為官,勵精圖治,深化改革。

王安石變法期間,圖強國強兵,較為激進,

許將權衡利弊,細化考核,選拔人才,消除官員索賄現象。

宋遼邊境沖突一戰即發時,許將敢為人先。

他深入遼營,鎮定自若,

他舌戰群儒,曉以厲害,

他捍衛著北宋領土完整。

他,一名丞相,

未曾結黨營私,

反對激進變法,

卻因朋黨之爭而被貶官,

他,能忍辱負重,以天下為己任,顧全大局。

遠離朝堂,回歸故里。

那時,

故鄉是一個平靜的地方。

鳳池裡是許將在三牧坊里的家,

朝政的斗爭,看似風平浪靜,卻是暗潮洶涌。

當回到福州三牧坊,

他心裡多了些許平靜,

那個出走半生的少年不在,

但是那顆為民為天下的心,

依舊是初心。

也許,你曾漫步於福州的狀元鏡,

或者,你也曾漫步於東街三牧坊,

丞相許將曾走過那些路。

許將一生的步伐,

少年時,求學的步伐是輕快的,

年老時,為國擔憂的步伐是沉重的。

一生橫跨北宋南宋兩朝的王師心,

亦曾住三牧坊。

王師心,你可能陌生,

但是說起宋江,你並不陌生。

一場農民起義,

將宋江與王師心的人生軌跡交織在一起。

在北宋末年,起義軍此起彼伏,

北有宋江,南有方臘。

宋宣和三年1121年

宋江起義軍在河朔地區,南征北戰,

起義軍隊伍缺錢糧,率軍南下。

時至張叔夜鎮守海州,

起義軍進入海州沭陽境內,

時任縣尉的王師心率軍伏擊宋江起義軍,

軍民一心,斷其後路,四面圍攻,

宋江起義軍傷亡慘重,

替天行道的事業付之東流。

而沭陽伏擊戰,成了王師心一生的亮點。

後王師心仕途順,在福州任職。

在歷史上,三牧坊留下王師心的足跡。

也許,

在北宋末年的亂世,

或在南宋初年的臨時安定,

王師心漫步坊內,回首往事。

他的一生最榮耀的一戰,

便是沭陽伏擊戰。

一人一舉成名,一人一蹶不振。

一人是武將,纖配一人是流寇,

在人生中選擇了各自的角色,

在明朝正德年間,

太平坊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此坊內住有何氏三兄弟,

寒窗苦讀,仕途順遂,光耀門楣。

何顯為知府,何崗為知州,何繼周為知縣。

世人驚嘆何家的家族榮耀,

改坊名為三牧坊。

何為三牧,即為三位為官的人。

何為牧: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何為牧:

居廟堂之高,心念百姓。

處江湖之毀兄指遠,心繫百姓。

因何氏三兄弟的仕途榮耀,

福州城的老百姓深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古人十年寒窗苦讀,

古人頭懸梁錐刺股,

可一舉成名天下知。

古人深知,

腹有詩書氣自華,苦讀聖賢書,可金榜題名,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仕途上,為君為社稷。

風起潮湧數百年,改朝換代上演著。

但三牧坊的文風依舊鼎盛,

於清代嘉慶道光兩朝,

前有嘉慶一朝福建總督汪稼門在坊內創立書院,其名「聖功書院」。

後有道光一朝的鹽道使吳榮光擴塵早建「聖功書院」,改名「鳳池書院」。

因興教育,北宋丞相許將故宅「鳳池裡」被劃入書院范圍,

此時,鳳池書院也應運而生。

從此,三牧坊有了兩個書院。

坊東是鳳池書院,坊西是正誼書院。

遙想,那些歲月,

三牧坊巷中,有一天橋,

天橋將正誼書院和鳳池書院相連。

橫跨於坊巷之上。

綠意盎然,紫藤花開。

白牆灰瓦,石拱門下。

微風徐來,踏步於青磚,

布衣學子,肩並肩求學。

後來的歲月,

鳳池書院成了三牧坊中學,

三牧坊中學是福州市第一中學的前身。

想曾經,正誼書院的首任山長(書院的講學者),

是來自華林坊的狀元林鴻年,

冥冥之中,在歷史的安排下,

正誼書院成了福建省圖書館藏書樓,

現如今是福州市東街口少年圖書館。

三牧坊的歷史,

這里曾香煙裊裊,佛教信徒擦肩而過,

這里曾達官顯貴,丞相尚書在此居家。

這里是書香坊巷,學子為功名而苦讀。

也許,

三牧坊註定不凡。

因為坊有了歷史,

於是坊有了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