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強省會能帶來多少gdp
擴展閱讀
福州看肩胛骨去哪裡 2025-05-10 09:35:47
深圳哪裡發 2025-05-10 09:09:18

福州強省會能帶來多少gdp

發布時間: 2022-07-15 21:57:50

Ⅰ 福州四季度gdp為什麼高

因為福州四季度到了冬天,人們消費需求增加,所以gdp增長更快。

福州的「黑」不僅在於排名的「偷襲」,還在於其四季度的神勇表現。對比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看出,2021年四季度,福州GDP勁增3692.5億元,幾乎是其前三季度總量的一半,四季度佔比全年超過32.6%。而大多數地區四季度GDP全年佔比在28%左右。

不僅如此,在2021年的排名中,福州歷史性地超過了福建經濟總量最高的泉州。長期以來,作為福建省會,福州在省內的地位比較尷尬,從經濟總量上看,GDP不如省內最高的泉州;從城市行政級別來看,又不如副省級城市廈門,因此,其省內首位度不高。

福州分析

最近幾年,福建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2021年,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又發布《關於支持福州實施強省會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達1.7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長7%以上,常住人口超1000萬人,城市首位度25%以上。

與福州一樣,合肥和濟南也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城市,2011年和2019年,合肥和濟南分別通過合並巢湖部分地區和萊蕪市壯大省會城市,是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強省會的先行者。通過實施強省會戰略,省會城市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都迅速擴張。

在GDP萬億元城市俱樂部中,很多城市是強省會戰略的受益者。24個城市中除去4個直轄市,20個城市中11個是省會城市,基本上都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城市,包括西部的成都和西安、中部的武漢和鄭州,也有濟南、南京和福州等東部沿海省會。

預計強省會戰略仍將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的主要政策,越來越多的省會在推行。2021年11月召開的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長沙將力爭2026年GDP達到2萬億元、經濟首位度超過30%、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用五年時間實現強省會。





Ⅱ 為什麼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會福州也不是廈門,而是泉州

因為泉州的製造業多,所以GDP也就相應的領先了。
福州第二,廈門第三
給你一個數據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個地級市,其中整體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分別為泉州、福州以及廈門,而且泉州多年以來GDP總量都屬於最高的,這跟泉州較為發達的工業密切相關,因為在三大產業當中,以工業、建築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所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業實現增加值3926.19億元,增長7.7%,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74.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而同年第一、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98.03億元和2952.1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58.3:39.1,促使泉州經濟增長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總量為785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4.6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04.90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4157.26億元,增長9.2%。由此可見,工業的發達程度不如泉州,從而相對應第二產業創造的經濟收益遠低於泉州,而福州以國內貿易、對外經濟、金融業、服務業以及旅遊業等為主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泉州,從整體來看,泉州三大產業增加值依然超過福州,從而經濟總量去年約達8468億元,同時比福州多出800多億元。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福建成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苗圃地」,「多區疊加」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支撐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張國旺表示,福建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三次產業運行平穩。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6.2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0581.74億元,增長8.3%,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45家,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達1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19217.03億元,增長7.3%,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製造業依舊是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張國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製造業投資增長16.2%。全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葯等4個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產量增速迅猛,互聯網、商務服務、科研服務、教育衛生等服務業快速增長。

Ⅲ 2020中國城市GDP百強榜出爐,「萬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國GDP達萬億的城市共有23座,分別是:

  1. 上海 38701億元
  2. 北京 36103億元
  3. 深圳 27670億元
  4. 廣州 25019億元
  5. 重慶 25003億元
  6. 蘇州 20171億元
  7. 成都 17717億元
  8. 杭州 16106億元
  9. 武漢 15616億元
  10. 南京 14818億元
  11. 天津 14084億元
  12. 寧波 12409億元
  13. 青島 12401億元
  14. 無錫 12370億元
  15. 長沙 12143億元
  16. 鄭州 12003億元
  17. 佛山 10816億元
  18. 泉州 10159億元
  19. 濟南 10141億元
  20. 合肥 10046億元
  21. 南通 10036億元
  22. 西安 10020億元
  23. 福州 10020億元

Ⅳ 省會城市gdp排名2019

2019年省會城市gdp前20強,廣東省會廣州市以23628.6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各大省會城市首位,第2到第20分別是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福州,西安,昆明,沈陽,長春,石家莊,南昌,哈爾濱,南寧,貴陽,太原。

應答時間:2022-01-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Ⅳ 福州 經濟發展如何

福州以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與主要任務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決策。福州市高度重視,迅速行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開展了以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為主題的大調研大討論活動,制定實施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綱要(試行)》,在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還作出了《關於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的決定》,使省委、市委的決策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動綱領。

立足富民強市,凸顯福州省會特色與優勢,服務全省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福州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優勢和帶頭帶動、示範輻射、綜合服務、吸納創新功能,增強生產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輻射力、影響力,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經濟、城市規模、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切實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努力營造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著力建設福州的「一個基地」(強大的製造業基地)、「六個中心」(產業集聚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商貿物流中心、交通運輸中心、信息研發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力爭比全國提前6~7年、比全省提前2~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經濟。重點圍繞「發展是富民強市第一要務、經濟建設是發展第一要務、發展工業是發展經濟第一要務」的思路,優化生產力布局,依託區位優勢,著力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強大的製造業基地。經過5~8年的努力,力爭全市GDP超過3000億元,工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財政總收入超過360億元。

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成適度超前、現代化、立體式的省會中心城市基礎設施體系,使城市布局更合理、交通體系更完備、服務設施更完善、承載能力更可靠、生態環境更優美。

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規模。積極推動中心城市沿江向海發展,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強功能、提升品位,建設以中心城市為核心、次中心城市為支撐、周邊衛星城鎮為基礎的組團式濱江濱海城市。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爭取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規模達到350萬人左右,形成 「一中心、七組團」(即中心城區,甘蔗與荊溪組團、上街大學新區組團、青口組團、馬尾與琯頭組團、吳航與營前組團、長樂濱海組團、琅岐組團)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社會事業。構築海峽西岸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人才中心,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文化條件、理論服務和輿論氛圍,基本實現省會「一流教育」、「一流管理」和建設「科技強市」、「一類計生先進城市」目標,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大力加強省會中心城市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現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繼續好轉,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斷增強,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 「陽光工程」領域進一步深化拓展,發展環境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和高效。

維護省會城市社會穩定。基本實現「平安福州」創建目標,全市政治更加穩定,治安秩序更加良好,法治環境更加規范,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成為全國最安全的省會城市之一。

Ⅵ 27個省會中11城GDP超萬億登熱搜,上榜前十的是哪些城市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城市的GDP已經突破了萬億大關,可謂是戰績斐然。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中政治地位和經濟水平都名列前茅的城市,自然也備受人們的關注。在最新公布的一個表單中,我國27個省會中有11座城市的GDP突破了萬億,上榜前十位的城市是廣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和西安。這些城市是傳統的實力強勁的城市,無論是從經濟發展還是文化底蘊,都是比較深厚的、有潛力的。杭州的環境和人文氣息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稱贊的,而且杭州的政策對於年輕人很友好,有著各種政策幫助年輕人就業和省生活,杭州對於人才的重視程度很高,這也吸引了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前往。杭州的各種產業的發展都比較順利,政府的效率也非常高,整個城市的運轉速度高效快捷。杭州的旅遊資源眾多,而且互聯網的發展給杭州帶來了很多契機,許多企業的崛起也是因為這些政策,新興產業的發展讓杭州這座城市朝氣蓬勃,希望上榜的城市都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Ⅶ 2022年省會城市gdp排行榜

年省會城市gdp前20強,廣東省會廣州市以.6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各大省會城市首位,第2到第20分別是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福州,西安,昆明,沈陽,長春,石家莊,南昌,哈爾濱,南寧,貴陽,太原。

Ⅷ 27個省會中11城GDP破萬億,還有哪些城市GDP依舊沒破萬億

據媒體披露2020年我國各城市的經濟數據,目前我國27個省會及自治區首府中已有11個城市其GDP超過了萬億元。而此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網民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相比於上一年度本年度西安、合肥、福州等4個城市已邁入萬億元城市俱樂部,在27個省會城市中,廣州、成都、杭州、武漢GDP均已突破15,000億元。那麼未來將會有哪些省會城市陸陸續續突破萬億呢?至今還仍有哪些城市未破萬億呢?筆者將對此進行分析。

一、石家莊、南昌將於近十年內突破萬億元GDP大關

貴陽在大多數人眼裡可能是作為一個並不發達地區的省會,但是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對於貴陽的大力投入,其已經提出要打造“數據之都”等計劃,因此近些年來,貴陽始終處於一種高增長的態勢,我們可以由此推斷或許貴陽能夠成為突破萬億元大關的黑馬。

Ⅸ 2021年福建各市gdp排名

1.泉州市8352.72億
2.福州市7631.98億
3.廈門市5294.27億
4.漳州市3719.36億
5.莆田市2286.1億
6.龍岩市2197.09億
7.寧德市2152.21億
8.三明市2055.6億
9.南平市1489.68億

泉州市以GDP總量8352.72億元排名全省第一,佔全省GDP總量的23.74%,GDP增量880.47億元,名義增速11.78%。

省會福州市以GDP總量7631.98億元排名全省第二,佔全省GDP總量的21.69%,GDP增量872.64億元,名義增速12.91%。

廈門市以GDP總量5294.27億元排名全省第三,佔全省GDP總量的15.05%,GDP增量552.91億元,名義增速11.66%。

3000億級別的城市為漳州市,2000億級別的城市有莆田市、龍岩市、寧德市和三明市,1000億級別的城市有南平市。其中寧德市名義增速19.85%排名全省第一,南平市名義增速8.88%排名全省最後。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