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農田灌溉多少錢

福州農田灌溉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7-16 08:19:38

Ⅰ 農田灌溉水費多少錢一方

79---120元每畝,各地有差異。

Ⅱ 農田一體化自動噴灌按安裝每畝需要多少錢

首先你要明確你需要哪些功能,是單純的灌溉用,還是連打葯,施肥一起,是半自動控制(水泵自動,閥門手動,無遠程式控制制)還是全自動(水泵自動,缺水欠壓情況下電機保護,閥門自動,遠程式控制制,手機APP操控,農葯濃度,施肥精準控制等)。全自動的話有個100畝的規模可以做到單畝造價2000元左右,具體還要看地形,地塊坡度及什麼作物,水源情況等。以上說的是包土建(挖溝,機房建設等)以外的所有安裝。如果做個簡單的,一個水泵加上水管網及未端的噴滴灌,300一500元/畝也是可以做的來的,但這只是材料。不包施工。

Ⅲ 一畝地安裝滴灌設備要多少錢

滴灌包括水源(首部),水泵、過濾器、管道、閥門、施工費用(管道埋設的土方和沉澱池等)等,現場條件不同、材料檔次不同投資自然不等。一般畝投資范圍在1000-3000。傳統滴灌滴灌管(帶)是長期使用的,多用於果園或溫室大棚,造價較高,2000-3000左右。新疆天業發明並逐步推廣到內地的膜下滴灌系統採用一次性地面支管和毛管,地下管道部分投資地面灌一般在1300元/畝,井灌1100元/畝。地面部分每年更新,一畝地要幾十元錢左右。

Ⅳ 2020年農業灌溉用水價格

一是實行同水同價。環河灌區農田灌溉地下水價格由原來的0.056元/方調整至0.201元/方,地下水水資源費原按0.02元/方收取。二是推行分類水價。在配水定額以內,對實施連片規模種植、集中連片100畝以上應用滴管、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作物,實行優惠水價,優惠30%。對限制種植和傳統低水效作物或已配套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但未運行的,實行上浮50%水價。三是完善分檔水價。凡超定額用水,均實行分檔定額累進加價。超定額累進加價額度和幅度分為3級:超定額20%以下的,超額部分在調整後水價的基礎上加價到150%(按0.302元/方計算);超定額20%至50%的,超額部分在調整後水價的基礎上加價到200%(按0.402元/方計算),超定額50%以上的,超定額部分在調整後水價的基礎上加價到300%(按0.603元/方計算)。四是實施精準補貼。在逐步完善水價形成機制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與節水成效、調價幅度、財力狀況相匹配的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五是實施節水獎勵。對農業灌溉用水戶採取節水措施,實際用水量低於配水總量的,對節約的水量進行獎勵,具體獎勵辦法按照縣水務部門政策執行。

Ⅳ 農田灌溉鋪管多少錢一米

不同的管價格差別很大,不知道你說的管道直徑以及耐壓情況。市場上很多雜牌子,質量不好,但是價格很低。不建議用。一般農用灌溉用地埋pvc管道,例如70的,耐壓7kg,大概在8塊錢左右吧。

Ⅵ 農田灌溉水泵大概多少錢

建議使用離心式水泵,潛水泵在河裡不太好。

300塊錢,那是蒙人的,好東西價格都不會便宜。

建議使用揚程為7-10米,流量40噸以上的。

Ⅶ 今年農田灌溉補助多少錢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這里要著重說明,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和國際多種因素,著眼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社會建設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主要是由於去年價格上漲對今年價格的翹尾影響較大,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較多,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加大;同時,又要考慮到居民、企業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努力避免物價漲幅過大。

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需要把握以下原則:堅持穩中求進,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改革開放,注重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今年經濟工作,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鑒於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密切跟蹤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審時度勢,從實際出發,及時靈活地採取相應對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和力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的起落。
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搞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任務的要求,今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分發揮財政促進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對薄弱環節、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時,進一步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今年,中央財政赤字預算擬安排1800億元,比去年預算赤字減少650億元;擬安排國債投資300億元,比去年減少200億元;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中央建設投資總計為1521億元。繼續調整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結構,較大幅度地增加「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節能減排和廉租住房建設等方面支出。要抓好增收節支,依法加強稅收征管,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控制一般性支出。改革政府投資管理方式,提高投資使用效益。

合理安排財政超收收入。去年全國財政比年度預算超收723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超預算收入使用的原則是:集中財力辦關系民生和制度性建設方面的事,調整結構,加強薄弱環節。依法增加地方兩稅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支出;增加農林水、教育、文化和科技方面支出;增加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司法保障和廉租住房建設支出;增加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支出;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和國有糧食企業財務掛賬等歷史遺留問題支出。同時,削減財政赤字450億元;擬增加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2億元。

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是考慮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反彈壓力較大,貨幣信貸投放仍然偏多,流動性過剩矛盾尚未緩解,價格上漲壓力明顯,需要加強金融調控,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過快增長。一要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等方式,加大對沖流動性力度;合理發揮利率杠桿調節作用;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二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嚴格執行貸款條件,有保有壓。控制中長期貸款增長,特別是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創新和改進銀行信貸服務,完善擔保、貼息等制度,加大對「三農」、服務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貸款支持。三要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結售匯制度,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管,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同時,採取綜合措施,努力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必須從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兩方面採取有力措施。一要大力發展生產,特別要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產,認真落實支持發展生產的政策措施,搞好產運銷銜接。二要嚴格控制工業用糧和糧食出口。堅決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擴張,違規在建項目必須停建。三要加快健全儲備體系,改進和完善儲備調節和進出口調節方式,適當增加國內緊缺重要消費品進口。四要把握好政府調價的時機和力度,必須調整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公共服務收費也要從嚴控制,防止出現輪番漲價。五要健全大宗農產品、初級產品供求和價格變動的監測預警制度,做好市場供應和價格應急預案。六要加強市場和價格監管,抓好教育收費、醫葯價格、農資價格及涉農收費的監督檢查。依法打擊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七要及時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辦法,特別要增加對生活困難群眾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確保他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八要遏制生產資料尤其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九要堅持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物價問題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各級政府一定要把穩定市場物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現在,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只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近期發生的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給經濟造成重大損失,給群眾生活帶來很大困難。要繼續做好災後重建工作,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要以電網恢復重建為重點抓緊修復基礎設施,盡快恢復農業生產,加強煤電油運協調工作,妥善安排受災地區群眾生活。同時,要從這次特大自然災害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加強電力、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和保障能力;加強應急體系和機制建設,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加強對現代條件下自然災害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二)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今年,要千方百計爭取農業有個好收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發展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糧食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絲毫不能放鬆糧食生產。要切實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扶持力度,實施糧食戰略工程,加快建立糧食核心產區,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供給保障能力。農業生產既要增加總量,又要優化品種結構,促進各類重要農產品穩定增長。認真落實支持生豬、奶業、油料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發展畜牧水產業,扶持和促進規模化健康養殖。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搞好灌區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力度,搞好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耕地質量,建設一批高標准農田。加強農村飲水、道路、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今年要再解決320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增加500萬農村沼氣用戶,支持建設一批大中型沼氣項目。三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強農村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壯大和提升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鄉鎮企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能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減少貧困人口。

主要措施是:一要大力增加投入。今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調整耕地佔用稅使用方向,改革城市建設維護稅使用辦法,增加農村建設投入。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二要強化和完善農業支持政策。增加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擴大良種補貼規模和范圍。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准,從今年起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農業縣。根據情況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三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嚴審查調整各類規劃的用地規模和標准,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嚴格管理農村集體和個人建設用地,堅決制止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和林地行為。四要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強化以公益性為主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強良種、信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搞好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控。擴大測土配方施肥規模。五要全面推進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綜合改革步伐。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穩妥地化解鄉村債務。中央和地方將增加財政投入,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太長了,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