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在黃鶴塘犧牲的四位烈士
回憶關麒麟等四位同志犧性的情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第三大隊,四中隊有105人隨軍南下,於1949年8月15日,我們78名幹部來到古田,其餘幹部留南平地委。由上級黨組織安排,分別擔任古田縣委及下屬各個區委的領導幹部,深入古田廣大農村,發動群眾,建立基層人民政權。古田縣1949年6月14日解放。解放軍主力部隊繼續南下解放福州、廈門,並集結沿海准備解放台灣。包圍古田的武裝力量,只有一個縣大隊,各區只有10名人的武裝班,當時全縣境內有大小土匪11股1200多人。其中盤踞在第七區(大東)杉洋、大甲、鶴塘、卓洋等地的黃傑雲、黃炳午兩股土匪有430多人,號稱千餘人。他們與國民黨殘余武裝、潛伏的特務相勾結,進行顛覆破壞活動,到處殘害幹部,群眾,搶劫財產,嚴重威脅新生的人民政府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949年舊歷11月,土匪黃傑雲、黃炳午派人給杉洋商店送信,勒索群眾銀元3000元,並威脅如不按期交錢就要把杉洋人殺光,村莊燒光。杉洋農會幹部獲悉後,向第七區區委書記關麒麟(28歲)等報告。關麒麟立即召開區委會議研究對策,向古田縣委報告,請求增援。另派區武裝班林宏宇、李張德、阮周銓、李葉富四人趕到杉洋與工作組配合保衛國家糧庫。到了1949年舊歷12月下旬臨近年關,土匪黃傑雲、黃炳午勒索不到杉洋的錢財和物資,就楊言要武裝佔領杉洋,在杉洋過年,並對杉洋全村殺光,村莊燒光,獲悉這一消息後,區委書記關麒麟所從區委所在地鶴塘趕到杉洋,又調下現正的錚亮的區委、宣傳委員孟謹珠(23歲),區委組織委員劉學孔(23歲)區委宣傳幹事趙克俊(21歲)以及本地幹部余養素、黃數意、曾樹啟等四位到杉洋研究對策,農歷十二月二十六日,黃傑雲、黃炳午等土匪420多人分別佔領杉洋四方山頭,山上砍柴的農會委員李振朝,發現情況後,趕回村報告,村幹部李康祥、余養熾、余理民等到關麒麟住所報告匪情,為了區委幹部的安全,村幹部們勸關麒麟,先隨區委幹部撤退回鶴塘區公所。面對嚴重的匪情和敵我過分懸殊的力量。關麒麟堅定地對在場的幹部和武裝班戰士們說:「他們一個都不能撤回(鶴塘),一是區上沒有通知,二是國家糧食上百萬斤的糧食要保護,三是杉洋人民的生命財產也要保護。」他對杉洋的幾位幹部說:「你們平時工作積極,土匪又熟悉你們的情況,你們將重要文件隨身帶上,去區里(鶴塘)過年」大家聽完關麒麟書記的話,都堅決不走,在關麒麟指揮下,把住處搬進牆壁堅固、易守難攻的余澤斌丙家,並交代余養熾送一封信,派余澤銀送往鶴塘區,做好應急准備,關麒麟下令關閉杉洋八個城門,分工把守。不料,就在關麒麟等吃飽飯時,潛入杉洋做內應的土匪李德包,李持書等人趁機打開城門,土匪從四面八方沖進杉洋,並包圍攻打余澤丙厝,戰斗持續到晚間十許,古田縣委接到告急文後,立即命令縣大隊增援,縣大隊領導員傅德義(後曾任原福建省高等法院院長、現離休在福州)立即派大隊參謀劉步魁帶一連戰士趕往杉洋。古田離杉洋八十公里,當天晚上十點部隊趕往離杉洋2公里的馬鞍亭,由於天黑情況不明,敵我力量懸殊過大,劉步魁沒有帶領部隊正面沖進杉洋,而是下令部隊先佔領馬鞍亭周圍山頭,用機槍連續掃射,打一陣機槍後,劉步魁就率領部隊向溪邊村方向運動,准備從溪邊方向下山佔領杉洋的上院,再進攻杉洋,聽到城外機槍聲大響,關麒麟就在余澤丙厝的三層頂向土匪喊話:「我們的援兵來了,你們走投無路了」土匪聽到機槍聲,開始逃跑,不料在門外機槍聲不響了,土匪又再次組織圍攻。關麒麟等人又堅持兩天兩夜,彈盡糧絕,援兵又來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土匪強迫杉洋下庄村彭銘慶(其弟是武裝班戰士)及父母一級杉洋的老鄉親,在關麒麟他們堅守的余澤丙厝附近喊話,關書記你們不要再打了,開門出來吧,你們不出來,土匪就要燒毀杉洋全部房屋,有人喊「兒子啊,不要再打了,黃先生(土匪)是好人,不會虧待你們,快開門出來」土匪一邊強迫鄉親喊話,一邊點火燒毀杉洋街(今供銷社所在地),房子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和哭喊的父老鄉親,在此緊要關頭,為了保護杉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糧庫未被燒毀,關麒麟與五位區幹部,七位區中隊戰士一起,砸毀了所有的糧食,由曾數殷開門挺身而出,被土匪帶到設在余澤愛的臨時指揮所,二十九日凌晨時分,關麒麟等五人被土匪捆綁帶走,經寶橋、茶洋到達洪灣,土匪在洪灣燃起一大堆火,並將劉學孔、孟連珠推入火中燒死,最後劉學孔、孟連珠二人拚死反抗並跳灣逃生,被土匪開槍殺害於洪灣村。路下村地方,關麒麟、趙克俊、余養強被土匪押到廖厝(余養強是本地農會幹部)其餘四人是南下古田幹部。廖厝是原來鶴塘的一個區(今卓洋的一鄉),關麒麟、趙克俊、余養強被土匪活埋於廖厝的後門山,面對兇殘的土匪,在臨犧牲前,關麒麟面不改色,高喊:「共產黨是殺不盡的,我敢南下,來福建三大革命運動,就不怕死」最後高呼口號:「共產黨萬歲」後壯烈犧牲。
二十九日清晨五點,當劉步魁率領部隊從上院方向打進杉洋村時,土匪已搶走關麒麟等人。南下古田鶴塘區委被殺害,本地幹部全部放了。杉洋時間發生四天後,古田縣委在舊城三保教堂,召開了關麒麟等同志追悼會,縣直機關和各區代表共有200多人參加追悼會,縣委書記蔡兢致悼詞。參加當年追悼會的有傅德義、范彬、劉毅等(現都在福州)、劉錦昌(原南平市民政局副局長,當時任第七區區委員)8位南下幹部,犧牲四位。關麒麟等人犧牲後幾天,第七區委派人將五位幹部棺材抬在不同地點犧牲的人葬起來,除余養強同志是本地的家屬負責安葬外,其餘四位同志的棺材被臨時安放在七區區委所在地鶴塘鎮政府對面山上原國民黨軍隊修的炮台中。
於1950年秋,關麒麟等人親屬,從山西平順縣來到古田,時任七區區委書記王耀源帶領他們到鶴塘供銷社購買白布和四隻藤製手提箱,再到停棺的地方,打開棺材用白布分別包裹好他們的遺骨,放入藤箱中,帶回山西平順老家安葬,後再在申報追認關麒麟等犧牲5位通知為革命烈士過程中,由於當年復雜的政治斗爭原因,他們還被定為叛徒。1984年杉洋幹部群眾曾呼籲縣委落實並要給關麒麟等人平反,評為先烈。
於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日,古田縣民政局發古民[1988]第037號《關於關麒麟等四位通知所在縣、鄉、村填報烈士呈報表的通知》。山西省平順縣豆口村趙克俊,陽高鄉南庄村關麒麟通知南下。以後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在我縣杉洋鄉被土匪殺害,根據他犧牲的清潔可上報追認烈士。但我縣曾幾次寄呈報表到貴縣民政局,不見回復,為慎重起見,我們再次寄呈報表,請貴縣民政局和烈士所在村人民政府予以支持。
根據烈士褒揚條例規定,若不呈報表說不能發烈士證,將來也不能追認烈屬,特此通告。
石城鄉東十字嶺村劉學孔,原城關鄉北頭村孟連珠四位等都有通知。
㈡ 我想去一趟古田杉洋鎮想早上七八點從福州倉山區到古田杉洋鎮然後下午四五點回福州怎麼坐車最快 之前坐
杉洋有一班固定的班車直達福州西園站,早上出發,中午回程。福州到杉洋,車站可以買票,不用擔心被黑。如果早上出發的話,那就只能走福州到寧德南站的大巴再轉車或者先坐動車到寧德站,再到汽車北站坐車。
㈢ 杉洋鎮的概況
杉洋鎮境內文物古跡眾多,依照原貌重建的藍田書院,還有遠近聞名的獅岩積雪、一線洞天、雲梯接漢、古洞流雲等藍田八景和號稱「瑞士風光」的白溪萬畝草場。同時明清代的古民居保存完好仍有180餘幢。2011年順利評為「省級文化歷史名鎮」,目前正著手准備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古鎮旅遊文化產業潛力日益彰顯。
文昌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建隆年間(960-963),整體建築為正方形,座西向東,南北寬28米,進深30米,由U型迴廊、天井、六角三層塔等構成,同時供奉孔子、關羽和朱熹三人。
藍田書院:始建於宋代,是八閩最早的書院之一,理學大師朱熹曾兩度教學於此,1976年遭遇大火被毀,僅留下石壁上的「藍田書院」朱熹真跡四字。2010年,鄉賢余雲輝博士捐資400萬元正式啟動藍田書院重建工程,通過杉洋鎮政府以及鄉賢的支持,該工程於2012年11月正式完工,並於2013年1月9日完成落成典禮。蟬林祠:古田縣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杉洋余氏宗祠,原名仙岩寺,歷代有重修,嘉慶十八年(1813)改為「蟬林祠」,取蟬林科甲之意。現存建築為清咸豐二年(1852)至同治五年(1866)年間拓建,1982-1987年又陸續修葺。主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前後四進,依次為門埕、狀元坊、儀門、大廳、祖廳,總佔地面積達3300多平方米。天一堂:建於民國初年,屬歐式風格建築,由當時的教會所建。鳳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杉洋李氏宗祠,建於唐天祐二年,位於杉洋鎮夏庄村鳳林山。 改革開放以來,杉洋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2010年以來,新一屆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建設古田東部工業中心,打造海西歷史文化名鎮」這個戰略目標,立足鎮情,充分發揮區位、後發、歷史文化、資源和政策等優勢,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據統計,201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5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3億元,比增11.93%;鄉鎮企業總產值5.93億元,比增18.5%;固定資產投資3047萬元;財政收入603.8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032元,比增16.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目前,鎮區已向西南延伸,面積已達到2.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村居住環境不斷優化。加大基礎設施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力度,先後完成了龍舞溪河道清水項目、嶺里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凝望橋等4座危橋改造項目,對下湖攔河壩等近100公里水渠進行全面整修和硬化;以新農村建設和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為平台,整合1270萬元實施30個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啟動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善了通訊設施建設。縣級工業園區2012年正式啟動,一期征地徵收杉洋村集體土地共420畝,1200多萬的補償款全部發放到戶。更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我鎮被確定為市級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在省市紀檢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完成了杉洋鎮2012-2015三年扶貧開發項目整體規劃編制和歷史文化名鎮保護性規劃,吸納和引進投資億元以上省扶貧對接項目--白溪天山茶場與廈門華祥苑合作開發的「白溪茶文化庄園」建設項目;閩東電力湖裡村已完成測風數據採集工作,目前已完成預可研工作;投資6000萬元的聚豐合金有限公司二期技改-----高碳鉻鐵生產線已正式動工;注冊資金500萬元的「喜洋洋」傢具有限公司落地我鎮,並正式投產。此外,2.1萬山區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橙欄崗地質災害點治理等一批防災、減災重點工程相繼完成,敖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黃金嶺石材工業園區及區內污水處理配套設施已建成並投入使用,農村發展條件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
㈣ 我的醫保卡是福建省古田縣杉洋鎮的然後我人在福州市要去哪裡激活
摘要 1、合作銀行提供現場激活方式,辦理人需持本人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社保卡直接到對應銀行辦理卡片激活,銀行所有網點均可辦理激活業務,在銀行辦理激活業務同時激活銀行功能和社保功能。
㈤ 寧德古田是哪個區域的是福建的么
地理位置:寧德市位於東經118°32'~120°44'、北緯26°18'~27°4'之間,屬於福建省,南連福州,北接浙江,西鄰南平,東面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現轄蕉城區、福安、福鼎兩市和霞浦、柘榮、壽寧、古田、屏南、周寧六縣。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里,直接相鄰的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結合為特點,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古田縣,中國福建省轄縣,地處閩東北,閩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
㈥ 古田在哪
福建著名的古田有二個,一個是古田縣,地處閩東北,屬寧德地區,位於閩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素有「水電之鄉」、「食用菌之都」、「華僑之鄉」、「體育之鄉」、「文化之鄉」之稱。
另一個是古田鎮,地處閩西,屬龍岩市上杭縣,是古田會議舊址所在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古田會議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來的豐富經驗,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了界線而成為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古田會議決議是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它對黨和軍隊的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61年3月,國務院將古田會議舊址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8月,它又被列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㈦ 南平延平區到古田杉洋鎮東吉村多少公里
距離約182公里左右。
㈧ 飛竹鎮的介紹
飛竹鎮位於福州市羅源縣西北部,東鄰本縣西蘭鄉、中房鎮,西接霍口鄉,南與連江縣蓼沿鄉接壤,北與古田縣杉洋鎮交界,位居羅源縣西部中心。幅員面積119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8公畝,耕地面積2.3萬畝,有林地面積12萬畝,毛竹林面積3.9萬畝,全鎮轄19個行政村,共有74個自然村。其中老區基點村13個,純畲族行政村1個,畲漢雜居行政村4個。全鎮共有人口4110戶,18032人,其中畲族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