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州有哪些地方好玩
1、福州鼓山風景區。鼓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2、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讓福州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3、福州雲頂。中國雲頂景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與莆田市涵江區交界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雲山之巔。距福州僅90公里,佔地36平方公里,是易達旅遊集團耗資10億,按照5A級標准建設的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求知探險、科普教育為一體綜合型的旅遊目的地。
4、鼓山。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鼓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5、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它位於福州北郊新店鎮赤橋村。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規模很大,整個公園共分六大區域(游覽區):竹類觀賞園、樹木觀賞區、人文景觀區、以自然景觀為主的龍潭風景區、福建森林博物館和鳥語林。
『貳』 公元大觀在什麼位置
該項目位於紅橋區本溪路與紀念館路交口,由融創中國和保利地產聯合開發,是繼海河大觀之後,又一品質力作。位於紅橋區子牙河畔, 規劃水西庄公園,是目前天津市內六區品質洋房大盤。
『叄』 公元大觀目前在售房源均價是多少
公元大觀少量洋房在售,128平米 138平米 166平米,7層到頂,1梯2戶,均價4.1萬/平方米左右;
高層在售,100平米 123平米,31層到頂,2梯4戶,均價3.7-3.8萬/平方米。
『肆』 泉州名勝古跡簡介
1、府文廟
崇武古城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為抗擊倭患,在萬裏海疆修築的60多座衛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福建省首批「國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4)福州公元大觀面寬多少擴展閱讀: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700多年前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紀有著400多年的輝煌,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名。
參考資料:網路-泉州
『伍』 北宋時期的大觀通寶現在的價格是多少
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常見有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種版式,折五型大觀為試鑄品,存世極少。大觀通寶錢近年雖有大規模發現,但折五型鮮有發現。我有個藏友折五的買了7W多 像折三的鐵錢就只能買到100多 折十的有些可以買5000多 反正品相不同價格相差很大
『陸』 大觀區的歷史沿革
夏、商、西周時期,按《尚書*禹貢》「九州」之說,境地屬揚州。
春秋時屬桐、皖諸侯國,後桐、皖先後為楚滅,為吳奪。
戰國時復屬楚國。
秦統一六國後,境地屬九江郡。
西漢初,改九江郡為淮南王國。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分淮南王國為淮南、衡山、廬江三國,境地屬衡山國。後衡山國除,為廬江郡。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境地屬揚州,為揚州廬江郡舒縣、皖縣地。
三國時,初屬魏,後屬吳。
西晉永嘉之亂後,於公元313年廢皖縣。
東晉義熙年間(公元405-418),於皖縣舊地立懷寧和新冶縣,並置晉熙郡。
南北朝南朝宋初,於舒縣僑立陰安縣,隸晉熙郡。宋、齊時屬晉熙郡陰安縣、懷寧縣。梁置豫州,復改晉州。北齊以晉州為江州。陳又為晉州。
隋初廢郡置州,改晉熙郡為熙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廢州為郡,熙州改為同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改同安郡為東安州,旋為舒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又改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更名盛唐郡,第二年復名舒州。
五代十國時,境地先後屬吳、南唐、後周,然地名依舊,為舒州桐城縣、懷寧縣。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舒州團練州升為防禦史。政和五年(公元1115),置舒州德慶軍。
南宋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改為舒州安慶軍(安慶之名始於此)。慶元元年(公元1195),升為安慶府,領懷寧等五縣。嘉定十年(公元1217)四月,金軍南下破光州(今河南潢川),安慶府治從懷寧縣治所在地(今潛山縣)移居安慶新城,懷寧縣治也遷至皖口(今懷寧山口鄉)。後由於金兵威脅減輕,建城時斷時續。端平三年(公元1236),因蒙古軍南下,府治移羅剎洲(今池州市境內),又移楊槎洲。府城數經轉徙漸成荒墟之地。景定元年(公元1260)三月,沿江制置大使馬光祖復築安慶城,府治回遷,懷寧縣治也從皖口遷入附郭。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改安慶府為安慶路,立安撫司。次年改為總管府,屬蘄黃宣慰司。二十三年,罷宣慰司,安慶路直屬河南江北行省。元後期爆發紅巾軍起義,元軍倚府城為軍事重鎮。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設淮西宣慰副使,金郡元帥府分兵駐守安慶城。
明初,安慶路改為寧江府,直隸京師(今南京市)。洪武六年(公元1373),寧江府重為安慶府。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逼近安慶,朝廷為加強這一地區的軍事力量,崇禎十年(公元1637),從應天10府中劃安慶、廬江、池州、太平4府別設巡撫(簡稱安慶巡撫),並提督軍務,駐節安慶城,其領轄范圍除上述4府外,還包括河南的光州、光山、固始,湖北的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廣濟、黃梅,江西的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等地。
清初,安慶府隸屬江南布政使司(習慣稱江南省)。順治五年(公元1648),安廬巡撫由安慶移駐池州。七年,歸並操江巡撫,並由駐地江寧(今南京市)移駐安慶。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司分為左右二司,均治江寧,安慶隸江南左布政使司。
康熙元年(公元1662),操江軍務歸並總督(駐江寧),遂專設安徽巡撫駐安慶,與操江分開。六年,改江南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寧。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安徽布政使司移至安慶府。嘉慶八年(公元1803),安徽巡撫兼提督軍務。
咸豐三年(公元1853),太平軍攻佔安慶,省治遷至廬江府(今合肥市),同治元年(公元1862)復遷安慶。
民國元年(公元1912)1月,廢除安慶府,懷寧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分設安慶、蕪湖、淮泗3道,安慶道下轄懷寧等16縣,安徽省、安慶道和懷寧縣均治安慶城。
1922年,置安慶市政籌備處,旋即撤銷。1928年,撤銷安慶道。
1927年,安徽省政務委員會決定,擬將安慶籌建為雙聯市。同年11月,安慶市政府正式成立,直隸安徽省政府。1929年2月,撤銷安慶市政府,改設安慶市政籌備處,隸屬安徽省建設廳。1930年11月,由安徽省民政、財政、教育、建設4廳組成臨時接收委員會,將安慶市政籌備處改為省會工程專員辦事處。同年,懷寧縣鄉改區,設區公所。1931年,改為自衛區,並設保甲制度。在城和淥水鄉分別改為第一區、第二區。1932年10月,懷寧縣直屬省第一行政督察區,該區駐節安慶。1935年,第一、第二兩區與第三區(山口鄉)合並為第一區,區內設署,下設鄉、鎮、保、甲。
1938年1月,安徽省會由安慶遷往六安,後遷立煌(今金寨縣)。同年6月12日安慶城淪陷,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先後移駐太湖、桐城,懷寧縣政府遷至石牌,城內設立偽安徽省安慶辦事處和偽懷寧縣政府。
抗日戰爭勝利後,省會遷至合肥,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懷寧縣政府遷回安慶。
至解放前夕,安慶城內共設有4鎮、37保,其中大觀鎮下轄9個保。
1948年12月,安徽省政府自合肥遷回安慶。1949年3月27日,省政府遷往蕪湖,後遷屯溪。
1949年4月23日,安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接收國民黨懷寧縣政府下屬的大觀鎮公所,並以大觀鎮的行政區劃為基礎,設立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成立大觀區政府。
『柒』 福建有哪些名勝古跡
福建省十大名勝:武夷山(南平)、鼓浪嶼(廈門)、湄洲島(莆田)、清源山(泉州)、大金湖(三明),冠豸山(龍岩)、崇武古城(泉州)、太姥山(寧德)、海壇(福州)、東山島及風動石(漳州)
氣勢宏偉的鄭成功陵園、
「天下無橋長此橋」的五里橋(安平橋)、
海交史珍貴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 、
閩南建築大觀園的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四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蓮花峰、五塔岩等78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大佰島娛樂世界、山外山生態農業度假區、黃巢風景區等諸多自然、人文景觀,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藝術奇葩和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風景神奇,文化獨特,民風古樸,令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在台灣海峽西岸,有一座面積14.35平方公里、南北修長、東西狹窄的小島,如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鑲嵌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她就是被人們稱為「東海明珠」的湄洲島。
湄洲島鍾靈毓秀、風光無限。那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巧奪天工;那萬頃林濤,青翠欲滴、沁人心脾;那黃金沙灘,宛若細絨、令人陶醉。登高遠眺,但見海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銜,海天一色,好一幅人間仙境。
海上龍宮媽祖廟
福建名勝古跡之最
最大的鐵佛福建一尊最大的鐵佛,在福州開元寺內,佛高5.3米,建於宋朝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之前,距今已920年,鐵佛頭部為實心,身驅為空心,估計其總重量在10萬斤左右,為全國罕見。
最大的鍋福建現存一口最大的鍋,存放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內,這口鍋深七、八米,鍋蓋吊在滑車上,煮一鍋飯需要燒3000斤柴,煮好的飯可吃1000人,大鍋邊還有3口小鍋,每鍋飯也能吃300人。
最早的玻璃碳福建最早的玻璃碳,發現在五代後唐閩王王審知墓中。王審知墓在福州北郊,明朝丘德四年(公元1429年)墓被在該地屯墾的士兵盜挖,發現此碳,它是許多珍貴的殉葬品之一。
最老的荔枝樹當推莆田市的「宋家香」荔枝樹,這棵樹種植在莆田城內宋氏宗祠庭院中,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名臣蔡襄曾在宋祠品嘗過荔枝,寫下:「世傳此樹已三百年」,以此推算,它當種植於唐玄宗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的主幹周圍達7.1米,直徑為2.38米,樹幹部分木質蛀空,可容納五、六人,公元1923年,此樹被強台風腰折,不到兩年又長出新枝,1951年又開始開花結果實,現樹高達8米多高,枝葉茂盛,每年結果,產量達數千斤。
最早的佛寺福建最早的佛寺,名叫「紹因寺」,建於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今已1721年歷史了。寺內有琴石、金雞井、飲馬池等古跡,是漢閩越王時遺址,現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軒」,就是過去的部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