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州大學為什麼搬到大學城
福州大學搬到大學城的原因就是為了適應整一個大學城的發展,然後可以納入更加多的一些發展機會,然後跟其他的大學可以有更多的一些合作范圍裡面的內容等等。所以福州大學的旗山校區是有在整一個大學城裡面的。
並且也有其他多數的大學,也是在旗山校區這樣子的一個范圍內,包括福建農林大學,福建中醫葯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等等,這些學校都是在大學城的范圍裡面。而且搬入大學城的話,也有利於自己學校部分校區的更好的發展的。
然後促進各個學校之間的交流,能夠使大家更好地接受到更加多的教育。所以,以上就是福州大學搬到大學生的一個原因,並且福州大學是有旗山校區在大學城裡面的。
以上內容參考:福州大學-學校簡介
『貳』 福州大學旗山校區有哪些學院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學院等共十七個學院。福大是2010才恢復專升本招生的,本來不招收專升本。建議到專升本機構咨詢。上次和高中同學去專升本咨詢過,福大很難考的··專業基本上都是工程類的較多···
『叄』 福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福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福州大學 有5個校區,分別為旗山校區、怡山校區、集美老校區、集美新校區、銅盤校區,旗山校區地址為閩侯大學城新區學園路2號、怡山校區地址為工業路523號、集美老校區地址為鼓浪嶼康泰路151、集美新校區地址為集美區後溪鎮泉廈高速旁理工南路852號、銅盤校區地址為閩侯縣鼓樓區軟體大道89號。
二、福州大學簡介
福州大學 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建校以來,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誠,博學遠志」校訓,踐行以張孤梅同志為代表的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盧嘉錫先生為代表的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以魏可鎂院士為代表的勇於拼搏的奉獻精神等「三種精神」,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為國家培養了全日制畢業生25餘萬人。
學校設有21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現有在校普通本一批學生24164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近10500人。學校現設84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含22個工程領域);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11個博士後流動站。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化學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化學學科進入國際ESI學科排名前1‰,3個學科進入國際ESI學科排名前1%。學校綜合實力在美國新聞網、泰晤士、上海軟科等權威世界大學排行榜名列全球第601-800名,內地高校第26-62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3161人,專任教師2050人。共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30人次(國家級人才72人次、省級人才258人次):院士13人(含12名特聘講席教授),「*」特聘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各類人選7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1支團隊入選「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1支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支團隊入選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支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學院入選國家「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2個學院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學校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校企合作的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1個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1個國家教學團隊,7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個專業通過住建部行業評估,獲評15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個國家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4個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是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和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135項國際獎,1141項國家級獎。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在前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中獲5金9銀3銅。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榮獲「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
『肆』 福州大學於哪一年開始使用旗山校區
第一批是2003級。。我們的學長。。
暈,樓下的可能不是福大的吧
我是2004級的,旗山校區迎來的第二批學生。
『伍』 福州大學新校區的詳細地址
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即「新校區」)是學校辦學主體,地址為:福州市福州地區大學城新區學園路2號。
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學校確立了走創業型強校之路的辦學理念,正朝著「創建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學科的創業型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東南強校」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努力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陸』 福州大學各個校區分別在哪
1、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即「新校區」):福州市閩侯大學城新區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辦學主體。
2、福州大學怡山校區(即「老校區」):福州市工業路50號。 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型碩士辦學點以及空間信息中心,測試中心等。福大至誠學院(獨立學院)辦學主體
3、福州大學銅盤校區:福州市銅盤路軟體大道89-1號。福州大學海洋學院(直屬學院)閩台合作
4、福州大學廈門鼓浪嶼校區:廈門市鼓浪嶼內厝澳校區。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直屬學院)
5、福州大學廈門集美校區:廈門市集美文教區理工路852號。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直屬學院)
6、福州大學泉港校區:泉州泉港前黃鎮。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直屬學院)。
7、福州大學晉江校區(在建):泉州晉江市金井鎮晉南水城區域內。
『柒』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系所簡介
人文社會科學系是人文社科學院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系,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福州大學建校時的馬列部,在職能上主要承擔福州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任務。人文社會科學系現有3個碩士點;分設「原理」、「概論」、「基礎」與「綱要」4個課程組,3個研究所,1個教育廳教師培訓和研修基地。
人文社會科學系擁有一支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教師隊伍。全系共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高級職稱佔36%;博士4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9人;全國高校百名「兩課」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1人。近年來,該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基金各1項、省社科基金10項,廳局級項目30多項,出版學術著作8部、主參編教材11部、發表論文近300篇。獲得省級以上優秀項目成果近10項。
教學方面,我系擁有1 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以及1支校級教學團隊及「金色陽光「教學網站。近年來共獲得省教改優秀成果獎2項,校教改優秀成果獎3項;校各類教學優秀獎勵17人次;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獲獎論文10篇。
人文社會科學系今後一個階段的發展定位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以福州大學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與建設為基礎,以發展研究生教育為重點,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和二級學科學位點的建設力度,形成教學和科研相互協調、互為支撐的發展模式。 社會學系創辦於1998年,為福建省最早的社會學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在12名專任教師中,教授與副教授5名,有博士學位6名。本系擁有社會學專業本科學士與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培訓頒證權,學生在學期間可得到系統的社會調查研究及社會工作與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培訓,畢業後可從事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管理、社會工作以及新聞傳播等職業。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西方社會學史、經濟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等。
社會學專業應用面廣,就業形勢良好,我系歷屆本科生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保持在90%以上。社會學專業本科生已有250多畢業生,主要分布在企業、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等單位。社會學專業自建系之日逐漸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學教學體系。課程內容既包含著基礎的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的社會學前沿問題研究與社會工作應用等技術性課程。在課程設置上,要圍繞社會需要,讓學生學有所用,使學生能真正學到一門應用性強的社會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在2004年我們對社會學培養方案作了較大的改革,與2003年比較,我們減少公共基礎課與畢業環節課時數,對專業課的學分也作調整,將節余出來學分增加到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上,以突出與強調社會學的應用性。在2005的教學培養計劃中,我們更加突出了「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的目標培養,加強了社會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改革與調整後的社會學培養計劃主要圍繞著一項基本能力、三項應用技能與兩項職業資格師培訓進行課程調整和設置。一項基本能力是社會調查與研究能力,三個應用技能是社會工作、組織管理與新聞傳播能力,兩項職業資格師培訓是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
社會學碩士點目前已經培養了6屆畢業生,碩士畢業生有100多人,主要分布在國家機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等單位,就業率為100%。我院准備在整合多方資源的基礎上,擬於近年申報博士學位授予點。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文應用型人才,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較強的文字與語言表達、教學組織和初步科研的能力,能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中外企事業單位、學校從事寫作、編輯、傳媒、文秘、公關、策劃、教學等文化、宣傳、教育工作的高級文員、教師等相關專門人才。知識結構為語言、文學和中文信息處理、秘書實務,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漢語言文學知識和應用技能;能閱讀一般古典文獻;能熟練操作現代化辦公設備。主幹課程有:語言學概論、漢語修辭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文獻學基礎、文學概論、美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
該院中文專業從2003年創辦起,就將目標確定為培養能在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中外企事業單位從事寫作、編輯、傳媒、文秘、公關、策劃工作的復合型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2004年在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上做了一些調整,主要考慮到學生的就業面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如,選修課組充分考慮到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導讀課的設立考慮到讓學生盡快進入專業角色;二年級、三年級都安排學年論文,讓學生有較多實際訓練機會。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從第2學期起安排了6次學科實踐,每個學期1次;二、三年級的第2學期還分別安排了學年論文實踐;第8學期全部安排為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實踐。同時,在充分總結以往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2005級培養計劃做了較大的調整、充實,並增設了廣播電視編導的方向。2005級培養方案更加強調與實際接軌,學以致用,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課程安排充分考慮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對文化教育的要求,注重閩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實際需要和持續發展的可能,如專業選修課中設置了閩南語研究、福州方言研究、當代閩台文學研究、閩台文化概論、閩台民俗研究等富有閩台地域特色的課程。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始建於2004年,該專業是在1989年成立的福州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以培養和造就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系統掌握心理學專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勝任心理學教學與科研、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如今已經有四屆本科學生238名以及雙學位、主輔修學生100餘名;同時,應用心理學系利用專業平台開展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詢工作,為我校培養高創造力、高適應性的高素質人才服務。
應用心理學系以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體現心理學交叉學科的特點和優勢、突出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圍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社會心理學三大方向開設課程。
應用心理學系擁有一支充滿活力且具有較強教學、科研能力的梯隊形的師資隊伍;現有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院共建核心課程2門;獲得省級、校級教學成果獎4項,福州大學教學優秀獎15人次,福州大學青年教師「最佳一節課」獎3人次。科研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共承擔國家、省級、校級科研項目40餘項,撰寫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80餘篇,編著系列專著和教材10餘部,為心理系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未來5年裡,應用心理學系將建設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建立和完善一個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符合心理科學發展趨勢的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實現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並重、學術探索與社會服務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人文學院音樂學系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音樂實踐技能,能在學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音樂專門人才。充分結合並利用福州大學計算機、心理學等專業的特殊優勢為學生提供計算機音樂和音樂心理層面的知識,並要求學生能在實際的運用中予以融會貫通,從而加強了音樂與其他學科間的交融互滲。
音樂學系現已招收05、06、07級三屆本科生,其中在校一年級學生20人,二、三年級學生各30人。
音樂系現有從事音樂教學工作的專職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6人,助教7人,並有3人為在讀博士生。另外聘多位優秀音樂教師。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團結上進、富有朝氣、刻苦鑽研業務,具有責任心和極具潛力的教師隊伍。我系教師在圓滿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教育部、文化部及省級科研項目並參加全國、省級等各種專業比賽。
音樂學系的主幹課程有:基本樂理、和聲、復調、配器、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及其他樂器演奏、合唱訓練及指揮、室內樂、民族民間音樂、中西音樂史、中外舞蹈史、音樂社會學、音樂心理療法等。並開設有任意選修課,包括形體訓練、中外舞蹈史、聲樂(主修)、鋼琴(主修)、民樂、管弦樂、通俗歌曲演唱法、歌唱教學法、鋼琴藝術史、配器、MIDI音樂製作、流行音樂概述、音樂社會學音樂市場營銷、音樂心理療法、電視音樂編導、播音與主持、影視藝術名作鑒賞、中外美術名作鑒賞、動漫藝術等課程,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文理滲透,以培養復合型人才。公共基礎課包括有《大學英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等必修課程,使本專業學生的知識、研究方法和思維結構都可得到完善的發展。
音樂學系注重開放辦學,積極為學生搭建藝術實踐平台。如以福建省合唱協會直屬合唱團為實踐基地,每周安排老師與同學參加福建省合唱協會室內合唱團的合唱排練,每年參加若干次各種級別的合唱比賽、演出。以和聲鋼琴公司為樂器製作學習與觀摩的基地。學習鋼琴調律、維修,保養、製作等方面的知識,豐富他們的知識,同時通過技術學習培養他們的意志品格和操作能力,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
音樂學系2007年搬至旗山校區,辦學設施不斷完善,現已建有學生琴房,教師琴房,舞蹈排練廳,藝術實踐基地,電腦MIDI製作室等硬體設施。
福州大學人文學院音樂學系正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效益,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主體,培養適應區域與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為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發揮更大的支持作用。 人文社科學院現有6個研究所,分別為: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青少年與婦女研究所、新經濟與知識產權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閩台文獻研究所、中國傳統藝術研究所。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簡介:
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成立於2001年11月,是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講師2名,助教4名;博士4名,碩士9名。近年來已經承擔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20多項,科研經費30多萬元;先後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權威刊物及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專著近百篇(本),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致力於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力圖以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近研究成果來促進現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力圖以科學技術的視角來探討現代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力圖以哲學的思維特性來批判與思考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中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力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待社會給予科學技術發展所起到的影響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1)科技價值論;(2)生態文明與科技發展;(3)海峽兩岸科技與社會發展;(4)科技管理;
擁有一個碩士點:科學技術哲學碩士點;
現任所長:許鬥鬥教授(博士)
主要成員:庄 穆(教授)、陳寶國(教授、博士)、何郁冰(博士)、陶火生(博士)、周志娟(碩士)等。
『捌』 福卅大學數學系在旗山校區嗎
正式的福州大學,其實只有兩個校區,一個是旗山,一個是廈門工藝,其他都是專科,專升本,或者獨立學院。
除了美術類專業在廈門工藝校區,其他所有專業都在福州旗山校區。
福大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在70-80名之間,
在211學校裡面靠後。
福大是省屬211.
『玖』 福州大學有哪些學院
福州大學現有19個以全日制本科生培養為主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軟體學院、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紫金礦業學院、八方物流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等,至於至誠學院,陽光學院都是獨立學院
『拾』 福州大學有哪些
有很多所學校的,如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閩江學院,福建工程學院,江夏學院等,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