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暑分哪幾種類型,有哪些症狀
中暑是高溫環境造成的細胞病態,不同的高溫,造成不同的中暑症狀。中暑分兩類,一是慢性中暑,這類中暑的溫度是28到33,開始的症狀是沒有食慾;另外一類是急性中暑,溫度是34度以上,這類中暑的初期症狀是大汗淋漓、胸悶 、心慌、意識恍惚、嚴重的出現暈厥。
這兩類中暑初期吃中暑寶,2小時痊癒;這兩類中暑的後期嚴重症狀是一樣的,都是發燒、超高燒 即熱射病,在清醒時間吃中暑寶,40分鍾左右見效,2天痊癒。其他方法不死即殘
② 中暑會有什麼表現
中暑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一般病人表現為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四肢酸軟無力,體溫可以正常或者輕度升高。輕症中暑除了上述表現之外,還會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感或者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四肢濕冷。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四種類型。熱痙攣主要表現為肌肉陣發性疼痛,而熱衰竭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血壓下降、暈厥。日射病主要是劇烈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意識障礙,甚至發生抽搐或者昏迷。熱射病是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可以出現高熱,體溫可以上升到41-42度,病人出現昏迷、腦水腫、肺水腫、心衰等表現,甚至導致死亡。
③ 多少溫度有可能中暑
一般來說,溫度在32℃,濕度在60%以下時,屬於人體對高溫的適應階段。到了35℃,濕度高於60%,就是容易中暑的臨界點。一旦超過人體溫度37℃以上,濕度大於80%,就很容易中暑了
專家提醒溫度高於37℃最易中暑
東南快報記者 朱玉 見習記者 黃晗 2007年07月16日
從7月3日起的一周內,福州連續有3人因高溫引發猝死。高溫天氣的諸多危害,中暑雖是小病,但有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不得不讓我們提高警惕。
上周健康吧剛剛跟大家說了小孩的暑熱症,那麼成人中暑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讓南京軍區福州總院門診部主任谷穎成大夫給大家詳細地說說吧。
本專題指導醫生
谷穎成 主任醫師 (南京軍區福州總院門診部主任)
最輕的中暑叫熱痙攣
谷主任提出,其實中暑是咱們老百姓通俗的說法,現在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叫熱綜合征。因為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在其他季節,如果在高溫工作環境里沒防護好,也會有同樣的反應。因此,這些都屬於高熱帶來的症狀。
中暑根據受熱的原因不同,有好幾種反應,有輕有重。首先,咱們來看看最少見也是最輕的熱痙攣。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不停地產生熱量,還要把一部分熱量散發出去,才能讓體內熱量達到平衡,我們才能覺得舒服。如果身體發現周圍的環境溫度很低,就會通過皮膚感觸,然後報告給中樞神經,中樞神經馬上指揮皮膚和其他器官減少熱量散發,免得自己變成冰棍。
同樣的道理,如果周圍環境很熱的話,皮膚作為散熱大戶,執行中樞神經的指揮,開始揮汗如雨。隨著汗液蒸發,很多熱量就被帶走了。
可是要知道,咱們出的汗並不是白開水,很多微量元素,特別是鹽分中的氯、鈉成分會跟著汗液大量外逃,所以你會發現衣服前心後背有鹽花泛出來。
而這些成分,是血液、細胞液等體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先是從細胞外的體液中溜到汗液里,蒸發掉。當細胞外液中的氯、鈉不夠蒸發了,身體就拆東牆補西牆,把細胞內液中的成分拉出來,繼續蒸發。於是,體內的這些微量元素越來越少,都不足以讓細胞正常工作了,就會使人出現痙攣、抽筋的症狀。
中暑里比較麻煩的是熱衰竭
除了熱痙攣,中暑還有其他症狀,像熱衰竭就是比較麻煩的。人的血管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出現熱脹冷縮現象,受到冷刺激,血管會猛然收縮,這就是冬天心血管病人容易心梗的原因。
到了夏天,為了把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靠近皮膚表層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流向體表,尤其是在高溫環境更是如此。
別忘了,高溫的時候,身體還在不停出汗呢。汗越出越多,血液越來越黏稠,越來越少。就像一小股水,在1厘米粗的管子里流顯得很充盈,但是還是這么大小的水流,換根1米粗的管子,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血管也是這個道理,一旦血流量減少,而血管卻仍在擴張,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先是輸回心臟的血液不足,心臟吃虧,再是血壓不足輸送到各個臟器的血液不夠。這就是體內循環衰竭的過程。
這個時候,人已經出現昏迷,如果沒有及時降溫,採取措施,很有可能休克,出現生命危險。到這種時候,即使搶救回來也常伴有臟器衰竭情況。
熱射病最常見也最危險
熱射病也叫做日射病,聽名字就知道,這種反應有高溫還不夠,必須有室外的強烈日光照射。
就算沒有大量出汗,並且排除掉血管擴張、血流量不足帶來的循環衰竭,只要太陽光足夠強烈,我們一樣會中暑,甚至更加危險。
去年就有一個50多歲的割膠工,剛剛從倉山城門的橡膠廠下班,頂著太陽騎車時中暑休克。在安裝有空調的120急救車上,一測體溫,居然還有41℃。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異常熱情的陽光下行走,並且沒有傘、帽子等任何防護措施,陽光就直接照射在皮膚上,首先導致皮膚細胞直接被曬傷。最怕的是當強光持續照射一段時間後,腦細胞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這就好比我們經常見電視上做高溫試驗,把一個生雞蛋打破放在馬路上煎,不久就會變熟一樣。
並且,由於環境溫度太高,對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形成抑制,無法正常發出散熱的指令;再加上沒風無法對流,體內的熱量散發得慢,逐漸積聚,也會對體內各器官造成不可逆的熱損傷。
熱射病是中暑里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太陽照射之初是頭暈等不舒服症狀,如果不當回事,接下去的腦細胞和體細胞損傷,就會造成生命危險,或者搶救回來成為植物人。
在空調房會中暑是因熱量積在體內
谷主任還提到讓不少人都驚訝的情況,呆在空調房裡也會中暑。這種中暑在中醫里稱為陰暑,也就是熱傷風。
很常見的就是一身大汗進入空調房,或者站到空調出風口吹,使正在排汗的毛孔突然收縮,熱量反而積在體內。因為症狀和感冒大致相同,所以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也是中暑。跟這個道理差不多的是,很多年輕人打完球,滿身大汗地猛灌冰凍飲料,並且用冷水對著頭沖涼,也會造成中暑症狀。
還要小心的是,原本正在感冒的情況下,人正巧很難受,如果中暑並不一定能意識到危險。如果只是簡單處理感冒的話,那也同樣會發生危險。
溫度>37℃濕度>80%最易中暑
在密閉環境中既高濕又高溫,同樣會發生中暑。谷大夫說,因為濕度很高,氣壓比較低,皮膚跟環境的對流很小,汗沒辦法蒸發掉。沒有了蒸發功能,皮膚就無法通過出汗散熱,熱量就慢慢積聚在身體內部,造成中暑。
既然說到高濕高溫環境也能使人中暑,那麼什麼度數是個檻呢?一般來說,溫度在32℃,濕度在60%以下時,屬於人體對高溫的適應階段。到了35℃,濕度高於60%,就是容易中暑的臨界點。一旦超過人體溫度37℃以上,濕度大於80%,就很容易中暑了
④ 中暑患者溫度和濕度合適多少
超過人體溫度37℃以上,濕度大於80%,就很容易中暑了、所以要在陰涼通風的地點休息,不宜濕度過大
⑤ 中暑的救治中環境降溫室內溫度宜控制在多少度
中暑患者所在房間溫度不能高於27度,就是不能感覺到熱。如果低於26度,需要蓋點東西, 就是不能感覺到冷。
⑥ 人中暑的溫度是多少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C。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採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
2、輕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氣短、大汗、皮膚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表現,此時體溫超過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輕症中暑的表現外,並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高熱。
4、重度中暑還可繼續分為:
中暑高熱,即體內大量熱蓄積。中暑者可出現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度。
中暑衰竭,即體內沒有大量積熱。中暑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
⑦ 氣溫達到多少度會使人中暑
28度到33會出現慢性中暑,開始的症狀是沒有食慾;34度以上會出現急性中暑,急性中暑初期症狀是大汗淋漓、胸悶、心慌、嚴重的出現暈厥。
在這兩種中暑初期吃中暑寶,2小時痊癒。
⑧ 一般體溫到多少度就中暑
人中暑死亡的體溫臨線為41,42度左右
詳細原因如下:
眾所周知,人的體溫維持在37℃左右,而皮膚在正常情況下為
33℃。這4℃之差,使得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得以向皮膚傳送,然後再經過皮膚的輻射、蒸發和空氣對流將熱量傳送到體外,從而保證體溫基本上恆定不變。因此,環境溫度要低於33℃,人體才會感到舒適。從人對高溫反應情況來說,30℃左右的氣溫是人體最佳感覺的溫度,因為在這個氣溫下,人體一般不須「勞駕」汗腺來散熱,也無需著衣保暖。而在穿衣(指單衣)情況下,氣溫在19℃至24℃時,人們感到冷熱適中,清爽舒適。如果氣溫超過33℃,人體便會產生炎熱的感覺,這時人體的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微微出汗來散發體內蓄積的熱量。當氣溫達35℃時,皮膚的血管開始擴張,心跳開始加快,血液循環也隨之加速,導致皮膚的血流量增加好幾倍,以增加體表的散熱量。此時室內空調必須啟動,或採取其它降溫措施。當氣溫達35℃以上時,心臟泵血量會增加50%至70%。因此,不難理解把35℃看作是高溫和中暑的預警溫度的道理了。當氣溫超過38℃時,人的多個臟器都參加降溫。當氣溫達39℃時,汗腺已相當疲勞而趨於衰竭,此時很容易出現心臟病猝發的危險。如果在一次夏季熱浪中氣溫升到40℃以上時,高溫則會令人頭昏眼花,站立不穩,此時如果人的體溫不能降至正常的體溫,不僅有損於心臟,而且由於腦顱內組織過熱,造成腦膜和大腦充血、出血和水腫等,會給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因此,人中暑死亡的體溫臨線應該為41,42度左右。
⑨ 多少度能中暑
您好!
問題分析:一般來說,溫度在32℃,濕度在60%以下時,屬於人體對高溫的適應階段。到了35℃,濕度高於60%,就是容易中暑的臨界點。一旦超過人體溫度37℃以上,濕度大於80%,就很容易中暑了
康復指導:飲食合理,少敖夜,夏暑多喝點涼開水,沒什麼飲料能比得上涼開水的,平時多鍛煉,休息好。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