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黃梅有多少人口
擴展閱讀
杭州購物哪個網站好 2025-07-05 03:39:03
廈門哪裡該填海 2025-07-05 03:29:44
深圳哪裡可以買ysl口紅 2025-07-05 03:26:20

福州黃梅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08 02:56:50

1. 黃梅縣富裕嗎

根本就沒有達到國家對富裕的標准,黃梅估計連小康都算不上。就算個別幾戶人家比較富裕點,也並不能說明整個黃梅都是富裕了。關鍵要看整體經濟水平是否達到國家對富裕的定義表准。所以我的結論是:黃梅縣目前沒有到富裕階段,還需要努力發展20年。

黃梅縣,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全縣共轄12個鎮、4個鄉,總面積1701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黃梅縣常住人口787783人。

黃梅縣地處湖北省東部,長江北岸。東與安徽省宿松縣接壤,西與本省武穴市毗連,南與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北與本省蘄春縣山水相依,襟鄂、皖、贛三省,連華中與華東兩大經濟區,素有「鄂東門戶」之稱。

歷史沿革

黃梅歷史悠久,遠在舊石器晚期(1-4萬年前)即有人類棲息。

夏、商、西周,根據《禹貢》的說法,當時全國劃分為九州,黃梅地屬揚州。

東周、春秋前期,屬楚。

戰國時分別屬越和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屬九江郡。



2. 湖北黃梅是哪個屬於哪個市

黃梅縣,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尾南緣,鄂皖贛三省交界,南臨長江黃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稱「七省通衢」、「鄂東門戶」。

全縣版圖面積1701平方公里,總人口104萬(2016年),黃梅縣地處東經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8分,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黃梅縣西與武穴市毗連,北與黃岡市山水相依,東鄰安徽省安慶市,南隔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望。2016年,黃梅縣生產總值188.16億元,同比增長7.7%。

黃梅是馳名中外的佛教禪宗發祥地,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還是聞名全國的「挑花之鄉」、「楹聯之鄉」、「詩詞之鄉」、「武術之鄉」。「黃梅戲」、「黃梅挑花」和「黃梅禪宗祖師傳說」先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福州黃梅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黃梅的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黃梅縣地勢北高南低,呈三級階梯狀傾斜,北部山地屬大別山余脈,中部為丘陵及壟崗平原,中南部為湖泊,南部為濱湖沉積平原和沿江沖積平原,平原和湖泊佔全縣總面積78%。

氣候特徵

黃梅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暖,年降水量1270毫米,年均氣溫16.8℃。境內氣候有明顯地過渡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梅縣

3. 黃梅縣人口數量與GDP2009

2009年黃 梅縣 GDP77.55 億元,人均9375元,在湖北省各縣中排第十位。 一、綜合 全縣經濟總量保持較快增長。2009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26.7億元,增長21.9%;第三產業增加值22.7億元,增長18.1%。一、二、三產業佔GDP比重由2008年的37.4:33.9:28.7調整為36.2:34.5:29.3。人均GDP達8848元。 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415個,登記失業率為3.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98.4%,比上年下降0.6%。 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增收壓力較大,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尚不完善,工業主導產業優勢尚未形成。 二、農業 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2.72萬畝,比上年增長2.5%,糧食產量41.77萬噸,增長3.2%;棉花種植面積21.95萬畝,下降1.2%,棉花產量(皮棉)2.33萬噸,增長9.4%;油料種植面積44.3萬畝,下降1.8%,油料產量5.74萬噸,增長10.2%,其中油菜播種面積42.24萬畝,下降2.2%,油菜產量5.72萬噸,增長16.7%。 林業、牧業、漁業生產基本穩定。全年造林面積3.6萬畝。牲豬出欄38萬頭,增長8.6%。家禽出欄600萬只,增66.7%。全年水產品產量7.65萬噸,增長8.5%。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0.42萬畝;實現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38.89億元,同比增長5.5%。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2家,本年新增46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9.09億元,增長48.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1.16億元,增長30.3%。 工業經濟質效明顯提高。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63億元,比上年增長52.1%;實現利潤41100萬元,增長141.8%。 全年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建築業企業13家,完成產值7.2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7.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5.4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48.92億元,增長50.8%。其中,國有投資完成16.57億元,增長82.1%;集體投資完成0.27億元,增長233.8%;私人投資15.11億元,增長4.7%,房地產投資完成2.6億元,增長45%。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9.01億元,增長57.6%。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共引進項目119個,到位資金24.8億元。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47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分地區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4億元,增長24.6%,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8.07億元,增長20.7%。從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37.57億元,增長23.1%,住宿餐飲業零售額4.9億元,增長16.9%。 對外貿易增勢強勁。全年外貿出口總額671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73%。利用外資7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 六、交通運輸、郵電 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全縣農村通村公路行政村比重達99%。 郵電通訊快速發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9405萬元,比上年增長13.9%。全縣固定電話用戶12.8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6.2萬戶。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6904萬元,比上年增長22.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8056萬元,增長21.1%。各項稅收總額28375萬元,同比增長20.2%。全年財政支出96271萬元,同比增長20.2%。金融總體平穩。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932358萬元,比年初增加197300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01096萬元,比年初增加105936萬元;年末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32724萬元,比年初增加47347萬元。 保險事業蓬勃發展。全年保費收入達到18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2%。 八、文化、衛生、體育和教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公共圖書館各類藏書12.2萬冊;全縣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8.91%和97.93%。 衛生事業得到加強。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7個,實際擁有病床1238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471人,其中執業醫師732人,注冊護士643人。 教育事業不斷鞏固。全縣共有普通中學40所,在校學生77924人,專任教師3768人;小學204所,在校學生75652人,專任教師2570人;職業高中2所,教師256人,在校學生5885人。農村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普九」成果得到鞏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58.9%,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總量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全縣年末總戶數305534戶,年末總人口964985人,男性505559人,女性459426人。全年出生人口8904人,人口出生率9.26‰,死亡人口4348人,人口死亡率4.51‰,人口自然增長率4.75‰。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全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866元,比上年增加1483元,增長15.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541元,比上年增加453元,增長11.1%。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全縣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10700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9384人,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4740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8520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48062人,比上年增長6.9%,其中城鎮居民18011人,增長0.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98%。

4. 黃梅縣大河鎮有哪些村

黃梅縣大河鎮區劃:轄1個居委會及大橋、洪嶺、陳九房、洪大屋、李埂、錢建樓、高墩、聶閘、花園山、萬馬、肖畈、戢畈、黃橋、雷咀、快嶺、王福選、車路口、葉塘、李林、余蘇、王楓樹、王老屋、張友恆、西河、王河、陳太山、吳祥、宋沖、下鳴水、吳箭樓、大廟、四渡河。

團山、楊凼、徐鋪、香爐山、栗子園、荷葉山、永安、義豐、趙畈、大河鋪、大河橋、北港、徐墩、廣文沖、天門、四祖寺、門山、袁山等47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大河鎮位於黃梅縣西北部,與武穴市、蘄春縣接壤,是黃梅的「西大門」,由原大河 鎮和王楓鄉於2001年2月合並而成。全鎮版圖面積142平方公里,居全縣鄉鎮版圖面積之首。鎮政府駐大河鋪。

全鎮擁有耕地面積45681畝,山林面積10萬畝。大河鎮的北部處大別山南緣,典型的山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林面積 12萬 畝,盛產松、杉、楠竹,山坡種西瓜、板栗、柑桔、黃花等經濟作物。

5. 黃梅縣有哪些鄉鎮

截止2019年2月,黃梅縣下轄12個鎮分別是:

黃梅鎮、小池鎮、孔壟鎮、下新鎮、大河鎮、停前鎮、五祖鎮、濯港鎮、蔡山鎮、新開鎮、獨山鎮、分路鎮。

4個鄉:

杉木鄉、柳林鄉、苦竹鄉、劉佐鄉。

黃梅縣介紹:

北枕巍巍大別山,南襟萬里長江水。「鄂東明珠」黃梅縣就鑲嵌在這塊鍾靈毓秀、物阜民豐的山水寶地之中。全縣版圖面積1701平方公里。

現設黃梅、孔壠、小池、濯港、新開、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獨山12個鎮,杉木、柳林、苦竹、劉佐4個鄉,共有466個行政村和46個社區。

(5)福州黃梅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鄉鎮介紹:

1、黃梅鎮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黃梅鎮是黃梅縣縣城所在地。全鎮版圖面積75.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8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個張湖原種場。

2、小池鎮

小池鎮,位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東南部,湖北省與江西省交界處,長江與京九鐵路交匯處,緊挨九江長江大橋北岸橋頭,與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隔江相望,是湖北省經濟特區城鎮、副縣級鎮、建制鎮。素有「鄂東門戶」和商貿旅遊「金三角」之稱。

3、苦竹鄉

黃梅縣苦竹鄉位於大別山南麓,縣城至北7.5公里處,是集山區、庫區、蘇區為一體的山區鄉鎮。轄區25個行政村,版圖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165畝,山林12000餘畝,銀杏基地10800餘畝。

4、劉佐鄉

黃梅縣劉佐鄉地處鄂、皖、贛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南臨長江,西南與小池經濟開發區接壤,北國營龍感湖,版圖面積39.04平方公里。轄十三個行政村,總戶數4249戶。

5、杉木鄉

杉木鄉是著名烈士鄧雅聲的故鄉,也是黃梅縣第一個農村支部的誕生地,位於黃梅縣城東郊,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平原相間。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平原相間,版圖面積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山林面積2.5萬畝。

6. 黃梅簡介

黃梅概況

在萬里長江與京九大動脈的交匯處,鑲嵌著一顆璀燦的明珠,這就是美麗富饒的黃梅縣。她位於鄂、贛、皖三省交界,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鄰安徽宿松縣,西接武穴,北連蘄春,南與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東門戶之稱,是一個雞鳴三省的地方。全縣版圖面積1701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人口95.15萬。

黃梅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純朴,文化底蘊深厚。早在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稱黃梅縣,距今有1400年歷史。

黃梅是馳名中外的佛教禪宗發祥地,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還是聞名全國的"挑花之鄉"、"楹聯之鄉"、"詩詞之鄉"、"武術之鄉"。

7. 湖北黃梅面積多大

1997年,黃梅縣面積1071平方千米,人口94.3萬。轄10個鎮、13個鄉:黃梅鎮、孔壟鎮、小池鎮、下新鎮、停前鎮、五祖鎮、大河鎮、濯港鎮、蔡山鎮、黃梅縣新開鎮、獨山鄉、長嶺鄉、杉木鄉、柳林鄉、苦竹鄉、王楓鄉、白湖鄉、張河鄉、李英鄉、分路鄉、王埠鄉、徐港鄉、劉佐鄉。境內有1個國營原種場。縣府駐黃梅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966416人,其中(12個鎮、11個鄉):黃梅鎮103392人,孔壟鎮75713人,小池鎮64431人,下新鎮8318人,大河鎮34521人,停前鎮39489人,五祖鎮25853人,濯港鎮56803人,蔡山鎮63924人,新開鎮64536人,獨山鎮30227人,分路鎮53498人,柳林鄉18417人,杉木鄉44734人,長嶺鄉21129人,苦竹鄉33377人,王楓鄉37230人,白湖鄉23617人,張河鄉33773人,李英鄉24418人,劉佐鄉20225人,王埠鄉27711人,徐港鄉21823人,龍感湖農場37175人,張湖農場2082人。 2004年底,黃梅縣總人口982100人。轄黃梅、小池、孔壟、下新、大河、停前、五祖、濯港、蔡山、新開、獨山、分路12鎮,杉木、柳林、苦竹、劉佐4鄉。共有33個居委會、488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黃梅縣轄12個鎮、4個鄉。共有33個居委會、495個村委會。 2004年底,轄12個鎮、4個鄉,33個居委會、488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