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問一下今日生豬價格是多少
今日生豬價格,各地不同。全國平均價約22.45至23.48元一公斤。
豬飼養方法
1、生喂與熟喂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據試驗,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後的精料要損失5%至10%的營養成分,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至0.3公斤,干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
2、稠喂與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湯灌大肚,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加速胃排空,使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縮短,勢必降低飼料營養成分的消化率。稠喂特別是生干喂和生濕喂,能加強豬的咀嚼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延長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和提高營養成分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飼料拌水或干飼料拌青飼料漿水的干濕程度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
3、少餐與多餐
必須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力弱,從7日齡開始主要是誘食,可不限餐數。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喂3頓即可。夏季天氣炎熱、晝夜夜短,豬的活動時間也長,可酌情加喂1至2頓稀食,以防餓補水。冬季寒冷,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喂得早,晚上一頓要喂得遲,以適當拉開了頓的間隔時間。而且晚上一頓還要喂得稠,以防餓禦寒。
4、定時
喂豬決不可以今天遲喂,明天早喂,每天應該固定喂豬的時間。這樣會使豬養成習慣,一到時間就想去吃食,並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別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鬧腸胃病,如果餵食時間不固定,打亂了豬的生活規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每頓吃起來不香,消化不良,導致豬患胃腸病,時間一長,豬就會消瘦,生長遲緩。
5、定量、定質和定溫
定量
喂豬時飢一頓、飽一頓,同樣會使豬消化不良,增重緩慢,所以,當摸清豬大致的採食量後,應確定一個大體的喂量。但同一群甚至同一頭豬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氣候條件、飼料適口性、飼喂技術等而有差異。飼喂者掌握了豬的食量後,還要根據豬體的營養狀況、飼料情況和食慾情況,靈活掌握飼料的喂量。一般以飼喂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如槽內有剩食,下次可減少點;如果不夠吃,下次可多喂點。豬的食慾規律一般是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間最差,一天的喂量應大體根據這個規律來分配,使豬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
定質
豬的飼料最好來於正規飼料廠,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生長階段豬的飼養標准配製的配合飼料。如果農家自配,也應根據飼養標准大體確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質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種和配比不宜變化太大。
定溫
食溫對豬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較大的關系。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調制飼料和喂溫水。如果食溫太低豬吃下去後,要消耗很多體熱,才能把飼料升高到與體溫相等的程度,而體熱必須由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氧化後產生的熱能來補充,無形中要浪費許多飼料。健康豬吃食時有搶食的習慣,所以給豬餵食時,不能喂滾熱的燙食,否則容易燙傷豬的口黏膜甚至食道。長期喂燙食,還會引起脫毛症,使豬生長受阻。
『貳』 生豬價格今日豬價多少錢一斤
今日豬價22.85元/公斤至23.72元/公斤。
『叄』 如果規模場都趕在消費旺季集中出,對豬價會造成沖擊嗎規模豬場在消費旺季集
6月份國內生豬價格,出現先漲後跌的走勢,導致各生豬養殖企業,出現普遍壓欄惜售的情況。疊加天氣溫度升高,部分中小養殖場,生豬增重不太理想,同步減少了市場整體供給量。
雙重影響之下,7月份生豬供給市場偏緊,生豬價格迅速上漲!
進入7月下旬之後,管理部門迅速召集,各頭部生豬養殖企業開了溝通會,溝通會強調,將對生豬壓欄的情況做深度調研,若發現有集體壓欄的情況,將會對外釋放國有凍豬肉庫存,以平抑豬肉市場價格。
我們發現,7月下旬之後,8月20日之前,生豬價格一直處於溫和盤整狀態,生豬價格過快上漲的趨勢,暫時得到控制。
最近一周,國內生豬價格,又有重新抬頭的趨勢,截止目前,全國生豬平均批發價格,已經突破21元/公斤大關,個別地區,甚至一度突破24元/公斤關口。
很多朋友認為:最近一周,國內生豬價格偏強運行,主要原因是,由於生豬消費旺季,已經到來,市場對於豬肉需求量增加,生豬價格自然會上漲!
『肆』 預計年底豬價如何
預計到今年12月底,全國的生豬價格將維持在12~13元一斤的狀態。
國內豬肉價格繼續下跌,受到年關的影響,各地生豬出欄速度明顯放緩,而氣溫的陸續下降也開刺激南方眾多地區開始准備一年一度的臘肉臘腸製作了,目前雖然是豬肉消費的旺季,但是豬肉供應卻超出預想,各地根本不缺豬肉成為現實。另外隨著10月份的一小波上漲,養殖戶出欄變少,二次育肥變得更多了,導致今天更多的存欄生豬壓欄。相較於2020年來說目前養豬的利潤降低了50%左右,因為飼料價格的上漲,導致很多中小型養豬戶在今年陸續退出市場。
2022年11月25日全國豬價均價一覽
生豬外三元價格為23.36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80元;
生豬內三元價格為23.04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74元;
生豬土雜豬價格為22.39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39元;
『伍』 年出欄八萬頭一年下來出欄多少頭
我國禽業經歷了較長的市場低迷期,行業產能去化程度較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禽肉供給同比增長約0.8%。2021年2月起,受生豬價格下行及供需關系影響,禽業價格整體呈現震盪下行趨勢,至7月跌至最低點。
2021年7月後至年末,傳統節日較多且一般為禽產品年度消費旺季,價格處於回升趨勢。全年來看,禽業市場價格整體好於上年,總體比較平穩。從供給端來看,養豬行業市場供給顯著增加。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全國生豬共出欄67128萬頭,同比增長27.4%,豬肉產量5296萬噸,同比增長28.8%。從需求端來看,疫情散發導致酒店、食堂和旅遊等聚集性消費大幅減少。
從近年整體來看,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全國生豬存欄量急速下降,生豬市場供應緊張,生豬價格單邊上行,2020 年生豬價格在高位震盪,2021年1月之後生豬價格開始進入單邊下行階段,10月份生豬價格再創新低,目前仍處於周期底部。
01、生豬周期分為短中長三期
據了解,豬肉是我國消費佔比最大的肉類,年需求量較為穩定。2017年之前,我國每年人均豬肉消費量約20公斤。受2018年出現的非洲豬瘟影響,人均需求量有所擾動,2020年為18.2公斤。
而我國生豬的供給格局分散,目前市場中散養戶佔比約50%,散養戶進入與退出市場帶來供給變化與價格波動。一個典型的豬周期遵循「蛛網模型」,包括「豬肉價格上升-母豬補欄增加-豬肉供大於求-豬肉價格下降-能繁母豬淘汰-豬肉供不應求-豬肉價格上漲」的過程。
當前的豬肉供給=上年母豬存欄×MSY×平均出欄體重,規模場往往出欄特定日齡的生豬,不同年份生豬平均出欄體重變化不大。
因此從長期看,生豬供給變化主要由前一年能繁母豬存欄與行業MSY決定,長期指標如母豬存欄、MSY等與生豬價格呈現反向關系。中期指標包括母豬價格、仔豬價格等指標,代表當前市場的補欄情緒,與6-10個月後生豬價格呈反向關系。
超短期指標包括生豬出欄體重、出欄量等,可用於監測短期內養殖戶出欄情緒,若出欄體重快速下降,未來2-3個月生豬供應減少,價格有望上升。
當能繁母豬數量充裕時,從母豬妊娠到仔豬分娩斷奶約需4個月,斷奶仔豬成長為商品肉豬約需6個月,即商品肉豬的養殖周期約為10個月。
若能繁母豬數量緊缺,養殖戶需要先補欄4個月大的後備母豬,後備母豬到能繁母豬受孕,還需要增加至少4個月,該情況下商品肉豬的養殖周期約為14個月。因此,商品豬的養殖周期為10-14個月。
此外,生豬養殖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生產過程需要資金、種群、土地、環保指標等多要素投入,產能過剩時養殖戶不會輕易去產能。只有當行業內大部分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且抗風險能力較低的企業現金流斷裂才會出現產能普遍去化,虧損深度與時間跨度是去產能的關鍵。
中國養豬網
02、2022年生豬有望加速去產能
短期來看,受南方腌臘、春節影響,四季度是傳統豬肉消費旺季,但往往春節後2-5月消費低迷,為傳統消費淡季。預計四季度豬價反彈,春節後繼續下行態勢。
中長期,隨著年齡結構改變、生活習慣改變,豬肉消費佔比會逐漸下降,豬肉消費量預計將呈現逐年下滑態勢。短期看,通常下半年為豬肉消費旺季,豬價上升;春節後為豬肉消費淡季,豬價回落。
按照歷年豬肉消費和價格走勢規律,8-9月豬肉價格一般維持高位,10-11月或將小幅度回調,12月受到年末南方腌臘、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通常豬肉價格呈現出翹尾的態勢。2006年以來,三輪完整豬周期中下行年份均滿足以上規律。
因此,預計今年春節前,豬價仍將呈現小幅反彈趨勢;春節後的消費淡季豬價繼續下行。
中長期看,隨著我國人口結構、消費習慣改變,豬肉消費量呈下降趨勢。一方面,居民追求健康飲食以及城市化帶來飲食多元化,豬肉在飲食中比重下降,禽肉與水產品佔比提升。
另一方面,我國老齡化率正緩慢上升。《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認為,60歲以上老人比例每增加1%,家庭人均肉類消費減少0.5%。長期看,預計我國豬肉消費總量將呈現下滑態勢。
根據Wind統計,2021年7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首次轉負。根據農業農村部,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4296萬頭,環比下降1.2%。
按照2021年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印發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規定,「十四五」期間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要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於3700萬頭。
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量為正常保有量的105%,為最低保有量的116%,全行業產能仍過剩,處於去產能初期。
03、中國豬肉消費規模全球第一
豬肉需求在我國較為剛性,國人的飲食消費習慣青睞豬肉。根據美國農業部,2022年預計中國豬肉消費量4841萬噸,在全球豬肉消費中佔比47%,位列全球第一。
在中國肉類生產結構中,豬肉佔比保持在40%左右,位列動物性蛋白消費品種之首。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約18.2千克,同比下降超10%。
隨著人民消費習慣改善,肉類消費更加多元化,人均豬肉消費量略有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生豬總出欄6.94億頭,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出欄5.44億頭,2020年母豬產能不足,生豬出欄量繼續下降。
正常情況下,我國生豬出欄量在7億頭左右,按出欄的標准體重120kg,銷售均價17元/kg測算,我國生豬市場規模約為1.43萬億。根據美國農業部,2014年以來我國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消費量中樞約為5500萬噸,按照17元/kg測算,我國生豬市場空間約9350億元。
若按照1.43萬億市場規模計算,我國生豬養殖上市公司CR13為13.26%,近似完全競爭格局。
參照美國頭部豬企Smithfield市佔率已達15%,規模排名第二的豬企Triumphfoods市佔率也達到了6%,相比之下,2020年我國頭部豬企牧原股份市佔率3.85%,排名第二的溫氏股份市佔率3.24%,與美國頭部豬企市佔率仍有很大差距。
04、規模化提升豬肉價格波動更加劇烈
據了解,非洲豬瘟疫情於1960年進入西班牙。1985年起,西班牙開始實施非洲豬瘟疫情根除計劃,歷經10年才將疫情徹底清除。1999-2009年,西班牙生豬養殖業超過11萬個農場消失,下降幅度達到61.4%,而單個豬場規模生豬存欄量由122頭增至354頭,增幅達190%。
2007年11月,俄羅斯首次報告非洲豬瘟疫情。俄羅斯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2017年,俄羅斯散養戶的豬肉產量從1119噸下降到608噸,下降近50%。俄羅斯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存欄量佔比在2018年達到84.5%
在養殖規模化程度較高的美國,豬肉價格波動幅度依然劇烈。相對於規模化企業,個體養殖戶收入來源多樣,資本投入約束小,產能調整對價格反應更靈活。
規模化程度提升後,大型專業養殖戶佔比提升,受固定資產投入大、收入來源集中的影響,豬價下行期間公司縮減產能意願弱,行業虧損時間更長,豬肉價格的波動幅度反而隨著規模化程度的提升而更加劇烈。
『陸』 現在生豬價格如何
東北地區漲幅有所擴大,黑雞料上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5-11.1元/斤。華北整體上漲,京津上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8-11.2元/斤;內蒙古0.1元/斤,河北0.2元/斤,主流價10.7-11.3元/斤。西北地區漲幅擴大,陝西上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7-11.2元/斤;甘肅提高0.1元/公斤;新疆漲0.1元/斤,主流價格10.0-10.7元/斤。華中以漲為主,河南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6-11.2元/斤;兩湖漲0.2-0.3元/斤,主流價格11.0-11.5元/斤;江西漲0.3元/斤,主流價格11.0-11.6元/斤。
華東主線上漲,山東上漲0.4元/斤,主流價格10.7-11.3元/斤;江蘇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7-11.3元/斤;福建漲0.4元/斤,主流價格11.5-12.0元/斤。華南漲幅擴大,廣東上漲0.2元/斤,主流價格11.6-12.1元/斤;廣西上漲0.3元/斤,主流價格11.1-11.5元/斤。西南地區整體上漲,重慶上漲0.1元/斤,主流價格10.7-11.0元/斤;四川上漲0.2元/斤,主流價格10.7-11.3元/斤。
『柒』 生豬價格的變化與生豬主力的收盤價有什麼關系
答案如下:
豬價受供求關系影響,供不應求自然上漲,供大於求,自然下降,生豬收盤價同樣受到生豬上市量影響。